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章 電磁炮

飛翔鳥中文    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
🔊有聲小說點這里

  有了源源不斷的來自等離子環的能源供給,陳岳的壓力立刻大為減輕。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陳岳繼續在那里建造了眾多的取電站,力圖在十年時間里,將本土能源的消耗壓縮到總消耗的10以下,并在合適的時候徹底壓縮為0,徹底解決能源不足問題。

  但這個時候,便有一個新的問題被陳岳發現。

  受限于自身科技等級不足的緣故,這些承載著轉運能源需求的星際運輸飛船,故障率太高了…

  哪怕陳岳已經盡可能簡化了它們的構造,嚴格來說它們只是一個遠程控制系統加發動機加貨倉,如此簡單的構造,故障率卻還是太高。

  這不僅消耗了陳岳大量的算力,有時候壞的多了,還會嚴重破壞能源補給規劃。有好幾次陳岳都甚至不得不限制某些工廠的用電量。

  如今不過才30多一些的能量供應而已,用于往返等離子環和木衛五及木衛十四的重型運輸船便高達600多艘,等到百分之百供應的時候,運輸船的數量豈不是要高達2000艘?再加上每年都會增加的能源需求,豈不是要2500艘,甚至更多?

  有朝一日需要2500艘飛船日夜不停運輸能源的時候…

  想想那時候每天需要維修調整的飛船的數量,陳岳就頭疼。

  短時間內提升飛船性能不可能做到。那么,就必須要另外找一種高可靠性,低能耗,低算力需求,也即不需要自己分出太多精力的太空運輸方案了。

  陳岳想了好久,一點一點的查閱知識庫,忽然間眼前一亮。

  “電磁彈射技術?這個似乎可以用在星際運輸上啊…”

  想到就立刻行動。陳岳立刻開始了工程驗證。

  電磁彈射技術其實倒也簡單。其原理無非就是通過電磁加速技術,將載荷加速然后發射出去而已,更基本的講,便是將電能轉化為動能。

  地球時代就有相關的研究,不過多是應用在軍事上,譬如電磁炮。

  陳岳打算在等離子環那里直接建造一個電磁彈射炮,然后將液氫和液氧裝在金屬盒子里,再直接將金屬盒子“發射”到木衛五或者木衛十四上。

  彈射速度可以調低一點,譬如低到平均每秒40米的樣子,這樣一來,在選擇了合適的軌道之后,這些金屬盒子到達木衛五之后,便會自行進入到木衛五的環繞軌道上。然后自己再直接將這些盒子運到星球地表就是。

  至于運往等離子環的水冰也可以采取相同的模式。

  首先在木衛五環繞軌道上建造一個同樣的電磁彈射炮,然后將水冰運到環繞軌道,再由電磁炮直接將其發射到等離子環那里即可。

  如此一來,便無需再建造、操縱那么多飛船了。不僅節省了算力,還節省了大量的能源。

  唯一一點缺陷是,想要讓這些金屬盒子直接入軌的話,速度就只能保持在40米每秒左右。而以這個速度,從等離子環到達木衛五,就需要足足兩個多月的時間,勉強長了點。

  不過也沒關系。只要第一個打頭的到了,后邊到達的就會源源不斷,不會影響到能源供應。

  此刻,第一臺電磁彈射炮已經在等離子環那里建造完成。在陳岳的遠程命令之下,一個如同地球上標準集裝箱大小,內部空間約25立方米,滿載著液態氧,總重約28.5噸的金屬箱子被放置到了電磁炮啟動端。

  在龐大的電力供應之下,電磁力作用在了金屬集裝箱上,開始緩緩為它加速。在它離開炮口的那一刻,它的速度達到了每秒鐘42.6米,且開始按照提前預設好的軌道,開始向著木衛五慢慢飛去。

  陳岳則將這一次發射所生成的數據全部收集起來,開始細細分析。

  兩個多月之后,經歷了漫長的旅行,這個集裝箱順利到達木衛五附近。木衛五的引力作用在了它身上,將其軌道改變,拉向了自己身邊。

  金屬集裝箱順利入軌了!

  陳岳立刻啟動一臺桌子模樣的火箭,將其發射到太空之中,然后吸附到了集裝箱之上。火箭開始發動,為其減速,慢慢將它拖到了木衛五地表,恰好降落在了一處氫氧發電站前方的空地上。

  第一次試驗圓滿成功!

  而在這一段時間之中,陳岳又進行了第二,三,一直到第十六次試驗,總計發射了十六個集裝箱。

  每一次試驗,其效率便比之前提升一些。十六次試驗下來,陳岳自認為已經熟練掌握了這門技術。

  “那就開始大規模建造!”

  陳岳振奮無比。

  于是,下個月,第一批100臺標準型號的電磁炮便在等離子環那里完成了組裝。

  它的模樣類似一根細管子插在了一個長滿了“翅膀”的正方體上。

  那些翅膀是取電裝置,可以為電磁炮整體供能,正方體上還安裝有反推器,可以為整體提供反推穩定力。除此之外還預留有足夠的空間供飛船停泊,并臨時停放集裝箱及完成對集裝箱的灌裝。

  此刻,大量的快速通行飛船從一個又一個取電電解裝置里分別取走了它們這一段時間內電離出來的氫和氧,并送到了電磁炮這里。卸貨之后,電磁炮內部機械立刻將這些液氫和液氧灌裝到了集裝箱里。集裝箱隨之被放置到了電磁炮啟動端,然后彈射啟動,一個集裝箱便被發射了出去。

  以現在的效率,電磁炮平均每十分鐘可以彈射一個集裝箱,一個集裝箱內部裝載有28.5噸液氧或者液氫。

  如此,一天時間便可以彈射總計144個集裝箱,彈射總計4100噸的質量,100臺電磁炮便是每天41萬噸!

  而此刻,那數量已經高達700艘的重型星際運輸船,平均每天也不過才運來32萬噸液氫和液氧而已!

  按照這個數字計算,陳岳只需要在等離子環那里建造總計260臺電磁炮,便可以完全承擔起現有的能源需求!

  不,實際上還用不到那么多電磁炮。原因很簡單,這種方式比飛船運輸更為節省能源。

  茅盾文學網_書迷正在閱讀:、、、、、、、、、

  《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網游小說,茅盾文學網轉載收集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

飛翔鳥中文    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