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五章 整體誤差率

  搜索第二十五章整體誤差率第二十五章整體誤差率←→:最新站名:千夜閣最新網址:qianyege

  整體來看,陳岳還算是相當滿意的,不過細節上還是有些缺憾。

  在這臺超算的掌控之下,木衛十四上的工業設施,其整體誤差率達到了約12左右。也即,社會總資源的約12被浪費。

  這里的總資源,既包括物質資源,譬如零件、礦產,也包括能源資源,就是電力、熱能等,還有時間資源,等等等等。

  木衛五這里,之前由陳岳事無巨細全部親自掌控的時候,整體誤差率僅為0.25左右。

  這幾乎是一個極限。之所以無法到達0,是因為一些木星活動引發的輻射、小行星撞擊之類無法由陳岳全部掌控。

  當陳岳向底層芯片“放權”之后,木衛五這里的整體誤差率,便飆升到了約2.6左右。

  木衛十四這里,建造超算中心,由超算中心的智能程序代替自己指揮眾多工業設施,整體誤差率便再次飆升到了12。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目前來說只能做到這樣。

  12這個整體誤差率,看似很高,但也要看和誰比。

  以陳岳的評價標準,人類文明滅亡之前的整體誤差率,甚至于高達96.5。

  也即,全社會整體資源的96.5被浪費掉了。僅僅只有3.5應用到了生產上面。

  之所以誤差率這么高,是因為在陳岳看來,睡覺是在浪費時間,吃飯是在浪費時間——更不要說還有廣泛的浪費食物的行為。

  看電影是在浪費時間,談戀愛是在浪費時間,修建景觀是在浪費時間,其余的,生活之中的一切,溝通不順暢、合作不匹配、誤會所造成的資源浪費,等等等等,絕大部分都是在浪費資源。

  在陳岳這里,不需要休息,不需要吃飯,不需要旅游,沒有溝通不順暢,沒有誤會,有的只是一門心思工作,整體誤差率不低就怪了。

  于是,木衛十四這里,便在這種“日常工作由超算中心承擔,陳岳則每隔一小時布置一次任務,每隔幾秒鐘時間掃描一遍超算中心,修正其錯誤”的模式之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生產。

  時間飛快的流逝,轉眼間便到了新歷135年。

  這一年,木衛十四終于被整體開發完畢。

  在它上面,陳岳總計興建了約3萬余座工廠與礦山,鐵路修建了八萬多公里,有大約九百萬臺機器人在這里工作。

  承擔這些工業設施大腦的,則是陳岳興建的總計165座超算中心,每一座超算中心里都有少則幾萬片,多則上百萬片65納米工藝芯片。

  木衛十四與木衛五兩顆星球之間,木八型飛船——這是陳岳在木七型飛船的基礎上改進出來的最新一代星際運輸飛船,擁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推力和更多的運輸能力——往回穿梭,日夜不停。

  基于兩顆星球的特點及礦產分布情況,陳岳在這段時間之中有意調整了自己的產業布局。他將更多的低端和基礎產業轉移到了木衛十四,將高精尖產業留在了木衛五。由此,便造就了兩顆星球間旺盛的運輸需求。

  平均每天,兩顆星球之間便有高達至少一百艘木八型飛船起降,運輸至少高達數萬噸的貨物。

  木八型飛船的廣泛應用,還為陳岳提供了另一項收獲。

  陳岳知道,自己遲早是要造真正的星際飛船出來的。此刻,簡單原始的木八型飛船,便成為了陳岳的試驗場地。

  他不斷地在木八型飛船上實驗各種各樣的新技術,實驗各種各樣的新材料,更新型的發動機,更高效的推進劑,更穩定的通訊與導航模塊,更強大的機動性…

  等這些技術試驗成熟,陳岳便會開始建造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星際飛船。到那時候,他的夢想便可以隨之啟航。

  木衛五這里陳岳也興建了幾十座超算中心,將大部分基層運算都交給超算中心去做。同時因為通訊延時極低,陳岳可以實時監控超算中心運轉狀態的緣故,木衛五這里的整體誤差率僅由之前的2.6提升到了4.2,提升還不到一倍,陳岳自己卻節約了大量的算力,可以投入到更重要的工作之中去。

  重要的工作有許多許多。但相比起來,最為重要的,毫無疑問是芯片技術。

  在這些年之中,除了興建眾多超算中心以降低自身的算力負荷之外,陳岳還冒險進行了另一項提升自己算力的舉動。

  他在自己的“大腦”上動了個手術。

  陳岳的大腦,自然就是熒惑號飛船的中央電腦了。

  這臺中央電腦是被設計為掌控一艘宇宙飛船的,其主要追求安全性和可靠性。對于具體算力多少,倒不是特別關注。

  甚至于有些地方的設計還降低了算力。

  現在,陳岳將其較為徹底的調整了一番。譬如,去除了功率限制、取消了多重校驗模塊、去除了基于高抗輻射性能而做出的算力限制等,算是徹底解放了它的算力。

  這帶來了約36的整體算力提升。

  時至今日,陳岳仍舊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以一種什么樣的狀態存在于電腦之中的。對自己的大腦動手術,毫無疑問十分冒險。

  但就算承擔了如此巨大的風險提升了算力,將熒惑號飛船中央電腦的潛力開發到了極致,所提升的算力還是被龐大的需求吞噬殆盡。

  “幸好,如今我已經完整掌握了32納米的芯片制造工藝。未來20年內,有望掌握7納米制造工藝。到那個時候,我就可以為自己造一個新家了。”

  熒惑號飛船中央電腦的芯片制造工藝便是7納米。但,它的建造并不是為了追求高算力而生。

  一旦陳岳掌握了7納米工藝,便可以基于追求更高算力的目的,建造一臺完整型號的超級計算機出來。到那時候,陳岳可以“搬”到這個新家去居住。

  保守估計,這至少也能帶來差不多50倍的算力提升。

  “50倍的提升啊…”

  陳岳心中滿是憧憬:“到那時候,一些基礎物理方面以及高科技的東西,譬如更先進的飛船,核聚變技術,大推力發動機等,就都可以開始研究了…”←→新書推薦: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科幻小說,千夜閣轉載收集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

飛翔鳥中文    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