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章 手搓

  陳岳一直認為,自己所擁有的所有裝備之中,除了小白之外,最為重要的設備便是3D打印機了。

  這臺設計之初便定位為外星環境使用的3D打印機,只要有合適的材料,再加上合適的制造圖紙,它便幾乎可以制造出一切機械設備。

  理想條件下,它甚至能自己打印出一臺拖拉機。

  當然,在木衛五上,陳岳是用不到拖拉機的。不過用它來打印一些精度較高,較為復雜,智能機床無法制造的零部件,那就完全是小意思了。

  于是,機器人采礦煉礦,智能機床加工要求較低的零部件,3D打印機打印高精度零部件,自己無法制造的關鍵部位零件則動用庫存,陳岳的擴軍計劃順利得到了執行。

  在失敗了三次,燒毀了三臺機器人之后,第四臺機器人終于順利的開動了起來。

  它同樣被陳岳制造成了四個輪子四條機械臂的樣式,以盡可能拓展其功能。它裝備有一塊鋰電池,在理想工況負載下,它可以工作大約14個小時的樣子。

  以每天工作14個小時,充電10小時來計算,這一款被陳岳命名為“木一”型的機器人,其預期總壽命大約可以達到3個月的樣子。

  也即,陳岳可以保證它們可以正常工作3個月。3個月之后,各種故障概率便會極大提升,以至于徹底報廢不得不回收處理。

  之所以如此,最主要還是因為零部件質量比不上從火星基地與地球攜帶而來的那些。

  現階段陳岳自己制造的零部件,質量還是有點差。

  不過沒關系,慢慢提升就是。

  陳岳耗費了兩個月時間,將木五型機器人的數量擴充到了100臺。于是,陳岳此刻麾下總兵力便暴漲到了110臺機器人。

  這110臺機器人活躍在以熒惑號飛船為核心,半徑約20公里范圍之內,終日在其中忙碌穿梭不休。

  有的機器人專門負責挖掘并分割礦石,有的機器人負責運送,有的機器人負責精煉,有的機器人負責加工…

  相互協調之間,井井有條,絲毫不亂。

  這每一臺機器人都直接歸屬于陳岳控制。相比起陳岳所擁有的龐大算力來說,同時控制一百多臺機器人根本就不算事,一點都不費力氣。

  隨便計算一個高難度數學題所耗費的算力就比這大不知道多少了。

  正因為這所有機器人都是自己直接控制的,它們之間的相互配合才能如此默契。

  往往運輸機器人剛剛來到礦場,采礦機器人便恰好準備了這一次要運輸的礦石,且已經抬升了起來,直接往運輸機器人身上一放,運輸機器人隨之轉身就走,一秒鐘都不耽擱。

  往往煉礦機器人剛剛煉化完上一批礦石,將其送往下一道工序處理,到了需要新礦石到來的時候,便恰好有一臺運輸機器人到達,將正好符合要求的礦石交給它,同樣一秒鐘都不會耽誤。

  在這種情況之下,一百余臺機器人忙碌之間,失誤率幾乎為零,損耗率也被降到了最低。

  忙碌到現在,木衛五上終于略微有了一點熱鬧氣息。

  不過,陳岳在將木五型機器人造出一百臺之后,就停下了繼續擴軍的腳步。

  要繼續造的話,當然還能造。熒惑號飛船里儲備的零部件還剩下一些,約莫還可以再造出一千臺的樣子。

  但陳岳意識到,這樣下去太慢了。

  嚴格來說,陳岳所制造的這些機器人,每一臺都是“手工定制版”。它們都是一臺一臺的造出來的,而不是如同地球上那些工廠里,流水線標準作業造出來的。

  充其量,此刻陳岳的機器人工廠也就是個小手工作坊。而眾所周知,手工作坊是會被標準化流水線工廠碾壓的。

  不僅成本,其余的方面,產量、質量,都會被碾壓。

  “才一百來臺機器人,遠遠不夠。就算是我發展的初期階段,也至少得要個幾十萬臺機器人才夠。這么多機器人,全靠我一臺一臺的用手搓?這樣不行啊。必須得上規模,必須要標準化。”

  此刻,解決了“癱瘓”危險之后,陳岳便將目標放到了規模上。

  他決定要造一個機器人工廠出來。一個真真正正的機器人工廠。

  不,這或許不能被稱之為是工廠,人應當是一個工業區。

  一臺木五型機器人上面有大約一萬來個零部件。其中有9652個零件,是要求不那么高,可以自己制造的。

  這9652個零件,需要至少32個配套工廠來生產。之后,它們會被送到總裝廠里進行最后的組裝。這樣便生產出了一臺標準化的機器人。

  而,這32個配套工廠,再上游又需要諸如電廠、鋼鐵廠、化工廠之類的工廠配合。林林總總算下來,沒幾百個工廠,這個工業區基本上不可能運轉起來。

  一步一步來吧。

  陳岳暗暗想著:“就先從最重要的工廠開始。”

  他打算先建一個發電廠出來。

  現階段,陳岳自身以及所有機器人、所有設備運轉的能量來源,全都是熒惑號飛船本身。

  依靠里面剩余的一些燃料驅動發動機來發電,以及幾塊钚同位素電池的電量供應給了這些用電方。

  但,此刻燃料剩余已經不多了。而钚同位素電池能提供的電量有限。

  綜合考慮,建一個電廠具備充足的必要性。

  決定了的事情,陳岳立刻就開始干。

  一個小型的發電廠其技術難度不算高。就算繼續“手搓”,陳岳也能把相關設備搓出來。最多質量沒那么高就是了,但絕對能用。

  他打算遵照傳統,以燒熱水的方式來發電。簡單來說便是,通過加熱水產生高壓水蒸氣來推動發電機運轉,從而產出電能。

  這需要一臺鍋爐、一臺發電機,以及其余的一些配套設備。

  機器人軍團開采來的礦石不再用于制造機器人,而是開始生產發電廠設備。另一批機器人則離開了熒惑號飛船,開始探索更遠的地方。

飛翔鳥中文    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