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陛下,得一良將,安東將軍真乃飛將軍在世”
“陛下慧眼識珠,臣不及也”
“安東將軍抗擊匈奴,古往今來只有長平侯有如此大功”
花花轎子眾人抬,王剛立下大功,一眾大臣自然阿諛奉承幾句。現在劉宏如此開心,自然不敢去潑冷水。
劉宏也確實開心,開心的不是殺多少人,而是開心王剛會說話。打個勝仗,不說自己的功勞,而說是先皇保佑,說他劉宏用心,讓他著實喜歡。喜歡的讓他都不好意思去要那三千匹戰馬了。
而在角落里的丁原卻滿臉苦澀,王剛立下大功,又在雁門站穩腳跟,還有幾千精銳士卒,加上雁門關的一萬守軍。掌控并州不過是時間問題,那么他這個并州刺史就顯得有些尷尬了,昨天他還為此事專門拜見了何進,何進還向他擔保,用不了幾天,王剛就會灰溜溜的回來,等匈奴人退走,并州還是他丁原的并州。
何進上前說道。
“安東將軍立下大功,理應厚賞。不知陛下打算如何賞賜于他”
劉宏也一直考慮這個問題,該如何賞賜王剛。
“諸位愛卿以為呢”
劉宏將目光看向眾位大臣。心里也有了一點想法,不過不用著急,既然今日他掌控大局,聽聽大家的意見也未嘗不可。
“可以汝陽侯的食邑一千,或者更改封地。”袁逢開口說道。
陛下當初刺封王剛為汝陽侯,不過是為了節制袁家,或者惡心袁家,汝陽縣是袁家的老家。祖宅和祖墳都在那里。王剛也從來沒去那里征收過食邑,那個食邑三千,不過看著好看,根本沒什么用。
現在有機會,如能讓王剛更改封地,那是最好不過了,而且王剛立下大功,理應給些實質性的封地,袁逢說完。大臣們也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并州局勢尚未明朗,匈奴人虎視眈眈,可封安東將軍為并州牧,替陛下牧守并州,以安并州百姓之心”
楊彪說完,便看到一道不善的目光看向自己,不過他沒當回事。對于丁原,他沒有好印象。反正你也守不住并州,還好意思怪我。而楊彪的私心卻是,反正王剛已經成勢,不如就讓他當個并州牧。這樣等戰事完了,他也只能留在并州。
何進也覺得楊彪這個提議不錯,只要這個王剛不再回洛陽。那么并州給他就給他了,讓他和匈奴斗一斗也未嘗不可,便開口說道。
“并州刺史丁原,弓馬嫻熟,善練騎兵,陛下何不讓丁刺史幫朝廷訓練一支騎兵”
劉宏聽了何進的話先是一愣,隨即明白了何進的心思。不過他并沒有點破,因為他也在找理由弄回那三千匹戰馬,而且何進很聰明。讓丁原訓練騎兵,王剛也沒話說。你想要并州,就必須讓丁原給你騰地方,而想要丁原騰地方,就必須送回三千匹戰馬。
其他大臣稍微一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的關鍵,只有丁原還沒想明白,為何大將軍在這個時候提到自己,不過他也看清楚了,并州,他是回不去了。
“不錯,那就任命丁刺史執金吾,仕宦當作執金吾,希望丁刺史幫朕訓練一支英勇的騎兵”劉宏笑著看了看丁原。
丁原也沒想到皇上會任命執金吾,執金吾權力很大,擔負京城內的巡察﹑禁暴﹑督奸等任務,掌北軍﹐和掌南軍守衛宮禁的衛尉相為表里。執金吾秩為中二千石﹐有兩丞及候﹑司馬﹑千人。可統領兩千人軍隊,下設都尉兩名。還有五百多人的持戟儀仗隊。
“謝陛下,定不負陛下信任,訓練出一支精銳騎兵。上黨郡太守張楊,在統領騎兵頗有建樹,懇請陛下任命張楊為京輔都尉,協助微臣”
雖然丁原的表態讓他有些不滿意,可他提到的張楊,是丁原的嫡系,放在并州也沒了意義,還不如賣王剛一個人情,隨即點了點頭。
既然丁原的事情已經解決了,那么并州的牧的事情也可以確定了。
站在一旁的張讓卻覺得有些不妥,這些大臣們說來說去給的全是虛職,并州牧雖然位高,可地處邊塞,讓王剛任并州牧不過是拿他當槍使。只怕王剛不會那么容易交出戰馬,忍不住開口說道。
“陛下,如今并州戰事未停,且和匈奴大多都是騎兵,如果有一支騎兵,安東將軍抵御匈奴也會相對輕松一些”張讓將安東將軍咬的很重,提醒著劉宏。
果然張讓的話音剛落,何進的臉色變得難看了起來。
劉宏也皺起了眉頭,如果給的好處不多,劉宏以并州戰事為由,不給他戰馬該如何是好,隨即明白了張讓的話。呵呵一笑,開口說道。
“既然他去并州,再叫安東將軍,確實不太合適,那就加封為鎮北將軍吧”
何進想要反對,可又覺得張讓說的也有道理,現在是要把戰馬弄回來,鎮北將軍就鎮北將軍吧。嘆息一聲,也沒再開口。
而正在這時,一直沒說的荀爽,卻上前兩步行禮說道。
“安東將軍將軍府蔡氏,德才兼備,容得可佳。現已有身孕,懇請陛下加封為蔡夫人”
荀爽作為王剛的老師,自然不能提王剛要什么好處,所有連帶張謙,蔡邕,王允,荀爽,劉寬都沒有吭聲,現在荀爽又這么鄭重的提出來,劉宏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蔡琰的事情,整個朝廷都刻意回避,一來是娉婷郡主的事情,二來是大儒蔡邕,一般大家都假裝不知道,選擇性忽略。可現在荀爽卻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再次提出,等于是讓朝廷承認王剛納妾的事實。
劉宏也一陣的頭大,這關系到皇家的臉面,但如果直接拒絕,也傷害了讀書人的心,著實有些難辦。
“荀大家所說,朕記下了,待朕稟明太后,在做打算”
劉宏沒同意,也沒拒絕,這件事情還需要和太后商議一下才行,畢竟如果因為這事情惹的太后娘娘發火,到時候大家都不好看。
“微臣謝陛下”
荀爽行了一禮,退到一邊。洛陽的讀書人一直不肯原諒王剛,就是因為王剛娶了郡主,而讓蔡琰當了妾室,如果能給蔡琰一個名分,相信洛陽乃至全國的讀書人對王剛的看法會好一些吧。
旁邊的蔡邕感激的看了荀爽一眼,兩人默契的點點頭。
本書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作者的話: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868193136舉報郵箱:2295129276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