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351 觀影

  小兩口自然不敢直接答應。

  萬一來個好歹呢。

  而且現在最大的事情還得好好商量。

  哪有心思帶他故地重游啊。

  林父倒無所謂:“又不費時間,去了天安門我就知道路了,走走走。”

  “爸,您別急,現在是晚高峰,京城可堵了,要么這樣,今天我先給您去踩個點,看看那影院還在不在,順道也給您安排好這幾天游玩京城的路線,回頭咱們休息好了再好好走一遍。”

  “是啊爸,現在都快晚上了,去了您也看不清啊,先回家吧,媽還在家等著呢。”

  小兩口繼續勸。

  只是剛剛經歷心神震蕩的小兩口,如何能犟得過臭脾氣的老頭兒。

  林父依舊堅持:“讓她也過來不就好了?”

  林曉慧一臉無奈。

  人家可是病號。

  說重話是不行的,不說重話就勸不動了。

  就算他現在不是病號,放做尋常時候林曉慧也勸不動這個大男子主義極強的老頭兒。

  也是因此,父女倆的關系實際上也算不上特別親,母親也很怕他。

  就連這次來京城復查也是勸了好久才成功的。

  如今林父脾氣又上來了。

  無奈之下,大家只好妥協了方案。

  張強帶老丈人故地重游,林曉慧回去接母親過來,然后一起逛逛。

  沒法攤牌病情,今天也就只能這樣了。

  很快,一行人在林父記憶中的紅星影院門前匯合。

  但很可惜,紅星影院早已沒了,現在成了行星院線的5號店。

  不過整體影院的裝修很有意思,保留了一些老物件,看上去高端中又有復古感。

  林父沉寂其中,滿眼都是回憶,到了內堂,看到影院墻壁上用作裝飾的老照片,很是開心地和一家人分享起來。

  “看到沒,這照片里的售票窗就是我一開始的工位,這物件要是還在的話,上面說不好還能找到我刻的字呢。”

  “爸,您這是在破壞公家財產。”

  張強適時開起了玩笑,用以掩蓋林曉慧那似乎藏都藏不住的悲傷。

  林父被帶著注意力,看著倒也的確沒注意到林曉慧等人的些許異常,繼續開心回應道:“那怎么能叫破壞財產呢,最多叫打發無聊的小愛好,曉慧的名字就是那時候給取的。”

  “這還和曉慧有關系?”

  “想名字時候墨水一撒,剛好滴到了曉慧兩個字上。”

  “爸,您這是刻了多少字啊?”

  “不多,幾十個吧,哈哈。”

  老頭笑得很是開心,雖然刻字行為肯定是不好的,但也是難得的回憶。

  林曉慧聽后也是暖暖的,沒想到父親還有這樣溫柔的一面,但想起父親的病情,那股子悲傷便更加洶涌。

  這時林父忽然道:“咱們來都來了,那就看電影吧,我也是十好幾年沒進電影院了,聽說現在放映技術很先進了,剛好,見識見識!”

  眾人也沒意見,反正飯點還早,關鍵是今天他最大。

  剛才一家人已經避著林父商量過了。

  醫生那邊給出的結果不是很好,疑似已經擴散。

  不治的話,可能最多最多半年時間。

  治的話效果也不會太好。

  胃癌這個東西到了晚期,以現在的醫療水平是治不好的,最多只能延長生存期。

  但終究還是要治的,不差錢。

  就是一旦開始治療,父親就沒法像現在這樣自由了。

  所以干脆就由著他任性幾天,然后進醫院開始治療。

  只是對于選片,大家又有了極大分歧。

  林父指著《遺愿清單》的海報說道:“《遺愿清單》吧,林雪健演的肯定不會差,你們不知道吧,以前我和林雪健還一起合過影呢.”

  他很喜歡林雪健,算是粉絲。

  而且他也聽說了。

  說這次的電影是林雪健本色出演。

  林雪健前幾年得了癌癥,好不容易挺了過來。

  時隔這么些年再次有作品,他當然要看看。

  只是話還沒說完,林曉慧直接制止:“不行!”

  “咋啦?”

  林父問道。

  林曉慧張了張嘴,意識到自己過于激動,但關于“晦氣”的事肯定是不能說的。

  所以只好隨便想了個理由:“我我不太喜歡路平安的電影,還是看黃金甲吧,媽媽你說對吧。”

  很神奇,以前她對這種迷信是嗤之以鼻,但現在不一樣了,她完全不想父親沾上任何有可能的不好的東西。

  林母聽后也是點頭:“是啊是啊,看黃金甲好了。”

  她不知道黃金甲是個啥,但怎么都比遺愿清單這種晦氣的來得好。

  林父聽后,直接指著那售票窗口大屏幕道:“最近的《遺愿清單》只要20分鐘,最近的《黃金甲》卻要45分鐘后,你們想讓我白等這么久?”

  老頭職業素養還是在的,他一眼就看懂了售票屏幕的信息。

  “離得近有可能沒票呢,路導的電影很受歡迎的。”

  張強腦子轉得快,當即想到了解決辦法。

  “有沒有票問問不就知道了?”

  林父卻不管,徑直走向售票區,也沒排隊,而是直接上前問道:“同志,我問一下,最近的《遺愿清單》有沒有票。”

  售票員態度不錯,直接回復:“有的,先生想買的話請排隊。”

  林父又問:“我是退伍軍人,有沒有優惠?”

  林曉慧聽了就有些尷尬,父親這脾氣真的是有些難頂:“爸,咱們排隊吧”

  結果那售票員直接問道:“先生退伍證帶了嗎?”

  “當然。”

  “退伍軍人半價優惠,先生我給您留著位置,但只能是一個,剩下還需要您排隊購買。”

  “好,走,排隊去!”

  林父毫不拖泥帶水,帶著一大家子走到隊伍末尾,看得周圍的小年輕眼睛大亮,心道這老軍人就是不一樣,退伍之前估計官不小。

  林曉慧等人則是繼續無奈,父親就是這樣,干脆爽利,只可惜這種性子在家里人看來,相處久了實際上也蠻受罪。

  接著排隊,林曉慧祈禱著一會兒沒票了,讓父親不得不換成別的電影,畢竟父親總不可能自己一個人看吧。

  結果那售票員似乎鐵了心了要照顧退伍軍人,還真就剛剛好給留了4張連座票,而且還是在第五排,位置很好。

  “哈哈,走,進場!”

  林父很開心,心道京城就是不一樣,對退伍軍人就是比老家縣城要更重視,連電影院都能半價!

  開心的林父帶著無奈非常的林曉慧等人進入影廳。

  接著林父又是一頓感慨:

  這座位、這裝修、這大屏幕。

  國家果然強盛啦!

  好好好!

林曉慧和她的媽媽則是在心里不斷祈禱,晦氣消散晦氣消散  沒一會兒,影院坐滿了人,隨著燈光暗下,電影開場。

  林父似乎是在回憶過往,也似乎源自曾經的半個電影工作者的職業素養,安靜了下來,正襟危坐。

  林曉慧則是時刻注意林父。

  醫生說了,病人現在不知情,表現出來的也許會和常人無異,但時刻都會有突發狀況,得注意點,所以對于電影,她沒空關心。

  只是隨著電影開始,她的注意力也便慢慢地被釘死在了大銀幕上.

  在各種片頭后,影片開始,是一片白茫茫的喜馬拉雅雪山。

  伴隨著航空鏡頭下的雪山的,是林雪健的旁白:

  “劉華逝世于5月,那是一個星期天,晴空萬里。”

  李雪健的聲線很特別,做了手術后的他,比“宋江”時期虛弱沙啞了許多,但包涵感情和知識沉淀的臺詞功底,一下子把人的耳朵給抓住了。

  “要理解人生的價值很難,有人說這是由他為這個世界所做的貢獻來衡量的,也有人認為這是由他的信仰所決定,也有人覺得是人情真情,也就是愛,當然也有人認為人生的價值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至于我怎么認為?”

  “我比較信奉老祖宗的話,那就是有沒有得到好死來衡量。”

  “這是我的理解,但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無論用何種標準衡量,劉華在他余生中所成就的要比絕大多數人一生的成就都要多。”

  “當他逝去時,雖然他的眼睛永遠閉上了,但他永遠活在所愛之人的心中。”

  “劉華,是得了好死的。”

  開篇第一段話,飽含哲理。

  配合著不斷航拍行進的雪山鏡頭,伴隨著里頭圣潔的風景變化。

  影院里所有人的心都靜了下來。

  林曉慧也開始逐漸正視起這部電影來。

  在這之前,她幾乎沒有了解過這是一部什么樣的電影,也沒有時間和心情了解。

  但現在,在這種被強制按在座位上的時候,她忽然發現,這部電影似乎不簡單。

  影片中登山的人也即將來到頂峰。

  畫面漸變,故事正式開始。

  畫面一轉,是一家修車廠。

  電視里非常“61”王小丫友情客串,問了一個比較難的問題。

  李雪健飾演的李建,嘴里叼著煙,一只手拿著修車工具,深情有限,滿臉自信地對著電視自問自答。

  脫口而出的標準答案,讓車子下的徒弟贊嘆不已:“師傅你記性太好了吧!”

  李建一臉淡定,這都是正常操作。

  徒弟不服氣,又問:“誰發明了收音機?”

  李建犯了難,但不是記不起來,而是給出了好幾個版本。

  有公認的,也有“野史記載”,總之答案比標準答案還要全面,徹底讓小徒弟服氣了。

  簡簡單單第一幕,大家便知曉了這是一個學識淵博記憶力強,還有些幽默的修車工。

  這樣的修車工的確很有意思,有種高手在民間又低調地很的既視感。

  只是這高手的運氣不太好。

  接著有人喊李建來電話了。

  李建依舊衣服悠閑模樣,接聽。

  結果聽到電話里轉述醫生的檢查結果后,李建愣住,鏡頭給了他手里的香煙特寫,香煙掉落,下一鏡頭,李建落寞地走向廠外。

  這一幕,電影里沒有說電話里說了什么,但從李雪健接電話時候說的話以及表情變化。

  而通過那極其高超自然的演技,觀眾們便已經猜到,主角的身體情況不容樂觀。

  而李建那落寞的鏡頭也極有深意。

  廠區遠處是大門口的陽光明媚,而沐浴在稍顯昏暗的廠房里的李建,距離門口還有很遠的距離,讓人下意識就覺得,李建接下來,就會是一趟尋找光明之旅。

  座位上的曉慧心頭一緊,下意識看向父親。

  電影里的情節和父親太像了。

  她生怕父親也會和電影里的李建一樣,直到消息后一下子被抽干精氣神。

  不過林父看著卻是絲毫沒有察覺到一樣,他注意到女兒在看他,便評價道:“路平安的導演功力的確不錯。”

  然后便繼續看。

  接著,男主李建出場后,接著便是另一個男主劉華。

  畫面中,劉華優雅地品著一杯咖啡。

  “魯瓦克咖啡,世界上最名貴的咖啡.要不要嘗嘗?”

  一副精英模樣的劉華,優雅地想要和身邊人分享好東西。

  看上去,這是個好人。

  但結果,他現在所在的場合居然是法院一樣的地方。

  在法院還敢這樣?

  果然,很快那法官還是聽證官一樣的假發官員看不下去了:“劉先生,委員會想聽一聽你的意見.”

  劉華沒鳥這幫人,抬手:“等等,先喝完。”

  然后自顧給身邊的人遞上咖啡。

  太囂張了!

  而囂張是有原因的。

  原來這是一次醫院收購會。

  劉華強勢收購經營不善的位于香江的某醫院。

  并強力要求增加床位,改善經營情況。

  顯然,這是個李建身份性格完全不同的資本家。

  只是,這樣一個有錢,性格強勢的資本家,運氣也不太好。

  劉華在強力回擊并通過了“我做生意的時候,你們還不知道在哪兒混,就這么決定了,一個病房必須兩張床,不能改”的提議后,一陣咳嗽,劉華咳血。

  至此,兩個性格迥異的病人齊聚醫院。

  一個是修車工李建,話不多,博學,一直夢想當歷史教授。

  一個是億萬富翁劉華,社會地位極高,話嘮,暴脾氣。

  因為癌癥,住進了同一間病房。

  接下來,就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

  只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很不友好,劉華問他的助手阿文,那他媽是誰啊?

  李建也直接反問,你他媽又是誰?

  一個億萬富翁,因為這家醫院治療癌癥水平很好,所以不得不來到這里,而他先前定下的一間房兩張床也成了此刻他自食的果子,不得不咽下。

  電影中也交代了李建能來香江求醫的原因,因為他家庭美滿,兒女很是出息,于是才會被從內地接到香江。

  見面不是很愉快后,兩人沒有怎么交流。

  只是時間也的確會改變一些事。

  畢竟是同病相憐嘛。

  在目睹了彼此病痛難捱的時刻,半夜嗎啡藥效消退后被痛苦折磨得發抖的時刻,化療后一次又一次嘔吐的時刻。

  慢慢地,兩人都習慣了躺在旁邊的那個老家伙。

  而在這一幕,觀眾席上的林曉慧和她的媽媽已經淚流不止。

  影片用了很長的篇幅詳細描繪了化療的痛苦的。

  她倆自然會帶入父親的角色。

  接下來,父親可就要和電影里的主角一樣遭這樣的罪了!

  不過為了不讓父親察覺,林曉慧依舊努力克制,繼續看電影。

  故事繼續。

  在經過同病相憐的時期后,兩位主角開始有一搭無一搭的聊天。

  聊聊彼此的家庭,想法,對化療的看法,甚至對自殺的看法。

  關于死亡,他們說,每個人聽到自己要死的消息后,都會出現五個階段:拒絕,憤怒,妥協,沮喪,接受。

  而他們目前,都處于第一階段。

  劉華在李建妻子離開后閉著眼睛對他說,作為一個公眾健康專家(他所在的醫院,是他開的),我認為被探望者煩死的人遠比病死的多。

  比如,劉華超愛美食,大吃大喝,他說,美食能振奮精神。

  吃過后,卻因為病情,不得不大吐特吐。

  李建嘲笑他,美食灌進了馬桶里。

  就這樣,他們從開始的彼此排斥,到后來的惺惺相惜,友誼建立起來。

  這種友誼跟和其他任何人的都不同。

  跟其他人,他們一起面對生活,工作,各種各樣的事務,但他們兩個是一起面對死亡。

  當然兩人的對比也很明顯。

  李建雖然窮,但家庭富有,總有親人探望,妻子,兒子,兒女很有出息,家庭和睦。

  相比之下,劉華顯得孤伶伶,有錢,但除了那個叫阿文的助手,再無別人來探望。

  直到有一天醫生過來對劉華宣判,結果出來了,還有六個月,幸運的話,最多一年。

  隨即,李建的宣判書也到:最多還有一年。

  “基本上我們已經別無選擇。”

  兩個人都是面無表情,寂靜,沉默,他們互相看著對方。

  那一刻,他們的內心,經歷了很多。

  就像李建在電影里聽到醫生宣判時的內心獨白:“有人在1000個人中間做過一個調查,問你是不是愿意提前知道你準確的死亡時間,答案里面96的人選擇不愿意,而我則傾向于那4,我一直覺得預知自己能掌握的生命長度,反而會活得更加無所顧忌。可事實證明,我沒那么灑脫。”

  在這之前,李建覺得自己對死亡這件事已經看開了,并且還開始思索死前的“遺愿清單”。

  結果在真的聽到宣判后,李建就如他自己說的那樣,“沒那么灑脫”。

  他一把撕掉了“遺愿清單”,揉成團,丟地上,側身,看向同樣被宣判的劉華:要打牌嗎?

  不僅是他們,觀眾們,尤其是想林曉慧這樣的觀眾,內心同樣在劇烈波動。

  最后,劉華笑著回應:就怕你不問。

  此刻,他們已經進入到了對接受死亡這件事的妥協階段。

  同時,兩人的友誼,也正式進入到下一階段。

  至此,電影已經過了三分之一。

  電影花了這么多時間的筆墨描述這兩個老頭兒的病態,細致的展示這兩個病友化療后怎么嘔吐,呻吟,怎么一個接一個在病房的夜里瑟瑟顫抖。

  在這些貌似不太重要的故事引子里,兩個人性格的對比對照被自然而然的鋪展開來:他們跟醫生說話的不同態度方式,面對死亡宣判各有什么不同的反應,列出“遺愿清單”后如何爭執等等。

  正因為有了這些詳盡而必不可少的細節鋪墊,后來這如此不同的倆個家伙被硬湊到一塊去,故事才會變得更為有趣而又合情合理,鋪陳得當。

  接下來,就是正式執行“遺愿清單”。

  清單是李建提出來的,這曾經是他大學的哲學老師布置的作業,在死去之前,把這一生的愿望列成清單。

他的清單是:出于善意幫助陌生人;親眼目睹奇跡;開一次保時捷跑車;大笑到流出眼淚  堅決擁護和實施的人是劉華,由此也折射出了二者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一個平淡多思但有些怯懦,一個雷厲風行。

  他撿到了被揉成團的清單,大加贊同,并說服了猶豫的李建:等死是多么悲慘,錢不是問題,我現在唯一有的東西就是錢!

  不僅如此,他還加進了自己的愿望:跳傘、刺一個紋身、親吻最美麗的女孩…

  于是,一場隆重的旅行開始了。

  影片從這里開始,整體畫風也一掃前半段的“陰霾”,開始嗨皮起來。

  富老頭帶著窮老頭到處瘋玩。

  在二人執行“遺愿清單”的過程中,緩急有序的節奏感是十分明顯的,既不是千篇一律的強勁配樂場景快切,也沒有過長時間的無謂停留在某個細節之上。

  比如跳傘、長城開摩托、好望角看大海等等,一閃而過,毫不拖沓。

  但所帶來的感官卻是極好的。

  觀眾們看得很開心,紛紛思索著,自己哪天也要去點亮這樣的成就。

  而電影中,在幾個被細致刻畫的主要場面,比如泰姬陵的對話,埃及金字塔上的對話,以及珠穆朗瑪峰上的對話,艷遇等等,都有重要的劇情需要交代,是推動故事前進的必須。

  交代了兩人在一路瘋玩的同時,也展現了互相救贖的過程。

  富老頭用財力,滿足了窮老頭不能完成的各種富人項目。

  而窮老頭也用屬于他的溫柔,引領者富老頭去直面他那殘缺的過去——家庭。

  實際上這也是清單中的事情。

  在金字塔面前,李建問劉華兩個問題:在你的生命中有沒有快樂?你這一生,有沒有給他人帶去快樂?

  劉華講了他跟女兒的故事,他霸道的所作所為,讓女兒至今都無法諒解他。

  他說:我做過的事,并不是每一件都讓我問心無愧,但要是再來一次,我肯定還會那么做的。

  所以,如果因為女兒的恨讓我死不瞑目,那好吧,事情都這樣了,我認了。

  死不瞑目,同樣是中國人最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窮老頭李建決定幫助他。

  只是富老頭對窮老頭介入自己的生活很是介意,所以回到香江后,對窮老頭自作主張的安排很是生氣,兩人大吵了一架。

  最終兩人各自分開。

  窮老頭回歸了家庭。

  其樂融融。

  但與之對比的,是富老頭的空虛寂寞。

  無數觀眾此刻已經有了一種想法。

  看看富老頭那樣子,雖說住的房子很是豪華,還有閑心找來漂亮嫩模,但他已經快油盡燈枯,身邊沒有一個親近的人,以后也會在孤苦伶仃中死去,這樣的人生,真的值得羨慕嗎?

  所以如果讓他們選,這種時候,應該絕大部分人是羨慕窮老頭的。

  一大家子,溫暖的燈光,豐盛的晚餐,房子不是很大,但親人愛人都在。

  只是溫馨的時光總是短暫。

  李建病情惡化,劉華前來看望。

  兩人也拋出了延續一整部電影的梗:貓屎咖啡。

  兩人笑到流眼淚,清單上也劃去了這一項。

  但還有幾項沒有完成。

  李建自覺肯定是不行了,最終他終于說服劉華去跟自己的女兒和解,而劉華見到了女兒,還意外地見到了外孫女,他親吻了他的外孫女——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

  劉華主持李建的葬禮,他哽咽地說,人生真的很奇妙,三個月前我們是陌生人,我們一起度過了李建人生最后的時光,那是我最好的時光。

  說著劃去了“出于善意幫助陌生人”,眼中帶著淚光。

  不久后,劉華去世。

  他的助手阿文把他們的骨灰埋在里喜馬拉雅山,并且劃去了“親眼目睹奇跡”那一項。

  影片的畫外音中說,人生的意義是什么?我到現在都無法下結論。

  但我至少能這么說:我知道,劉華在離世時閉上了雙眼,卻敞開了心靈,他所愛的人記得他,和我一樣,我們是得了好死的。

  (本章完)

  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網站閱讀,,!可以使用、→閱讀開啟瀑布流閱讀

飛翔鳥中文    華娛:導演的快樂就這么簡單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