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夜行第四百零二章商討出海(求推薦求收藏)→最新網址:dishuge
看到朝衡走下了樓,長孫沖拿著筷子怔在了那里,暫時忘記了美食,剛剛朝衡確實很緊張,是欲蓋彌彰嗎?是該相信李庸還是該相信朝衡?李庸確實莫名其妙的和倭國人不對付,所以,李庸說的是假話?故意給倭國帶來麻煩?不太可能,因為有了海圖之后,去倭國并不難,至少程處嗣已經順利抵達了倭國,然后順利的返回了,所以,如果李庸說假話,那他的假話過不多久就會被拆穿,要知道,到那時候,騙的可不是一個人兩個人,這樂子可就大了,而且這對李庸有什么好處呢?李庸和倭國有什么深仇大恨?就只是因為看不慣倭國人就整這么大?除非他瘋了,朝衡走出了海陸空大酒樓,狠狠的吞了口水,沒想到堂堂趙國公府小公爺,竟然這么摳,連頓飯都不舍得請,很快朝衡就忘了美食的事,心里變得沉重起來,之前他聽到周圍的人都在談論出海,他心里就有種不好的預感,但是沒想到,轉眼就有傳言說他們倭國盛產白銀,那能叫盛產白銀嗎?不就是白銀稍稍多一點嗎?還有什么比大唐所有銀子加起來都多的銀礦,這不是扯淡嗎?華亭侯到底和他們倭國有多大仇啊?朝衡心情沉重的回到了四方館,然后將所有人都召集了起來。
“今天我突然聽到了一個傳言,說咱們倭國盛產白銀。”
朝衡沉聲說道。
“大人,我們倭國確實盛產白銀啊!有好多白銀礦呢!”
朝衡白了一眼說道。
“但是,如果有人問起來,你們絕不能說,你們要說咱們倭國根本就沒有白銀,咱們倭國窮的很。”
眾人聽了不由面面相覷,明明不是這樣的,為什么要說謊,為什么要這樣貶低自己的國家?
“大人,為什么啊?”
所有人都很不解,朝衡沉聲說道。
“難道你們沒有聽到最近的傳言嗎?上到君臣,下到百姓,都在激動的想要造船出海,如果,他們知道我們倭國盛產白銀,難保他們不會對我們倭國產生非分之想,如今的大唐皇帝雄才大略,朝中的文臣武將都是當世翹楚,都有開拓進取之心。”
“大人的意思是,大唐有可能進犯我們倭國?這不可能吧?遠隔重洋呢,做生意倒是有可能。”
眾人議論紛紛。
“做生意可以啊!我喜歡大唐的酒,喜歡大唐的琉璃和茶葉,也喜歡大唐的錦緞。”
“如果華亭侯能把海陸空大酒樓開到咱們倭國就好了。”
“是啊,是啊,到時候咱們也能吃上海陸空大酒樓的美食了,聽說紅燒肉和火鍋非常的美味。”
朝衡都快崩潰了,你們能不能別老惦記著大唐的好東西啊?能不能關心一下正事啊?
“肅靜!肅靜!聽我說,我們必須提高警惕,我剛才說的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的有可能。”
朝衡厲聲喝道。
“大人有些杞人憂天了,也有妄自菲薄了,要說大唐富庶,咱們倭國確實比不上,要說好吃的好玩的,咱們倭國也確實比不上大唐,但是論將士們的勇武,我覺得咱們倭國絕不輸大唐。”
“不錯,咱們的武士可比大唐的將士強多了,別說咱們和大唐遠隔重洋,就算相鄰,那又如何?”
眾人連連點頭,若是論好吃的好玩的,論繁華,那倭國比不上大唐,但是論勇武,他們并不懼,對此朝衡也沒有反駁,沉聲說道。
“但是小心無大錯,我們沒有必要和大唐起沖突,所以,如果有人找你們打聽,那你們就直接告訴他們,咱們倭國根本就沒什么銀子,省去麻煩。”
有人弱弱舉起小手說道。
“有人已經問過我了。”
朝衡霍然轉頭問道。
“你怎么說的?”
“就實話實說啊!大人,您也知道,我,我是一個誠實的人。”
那人弱弱的回答道,朝衡撫額,你誠實個屁,我記得你特么明明是個愛吹噓的人,這是又有人弱弱的舉起小手說道。
“其實也有人問過我了。”
朝衡再次撫額,我太難了,我帶的這是一群什么人啊?朝衡拍了拍桌子,沉聲說道。
“從現在開始,統一一下,如果再有人問起來,統一回復,我們倭國不盛產白銀,明白嗎?這是命令。“
所有人都覺得不以為然,但還是點頭。李家莊,李庸帶著警衛和護莊回來了,隨行的警衛少了不少,卻多出來一個大美人,那就是真珠公主,她理所當然的跟著來蹭飯了,雖然長安城里已經有了三家海陸空大酒樓,但是真的很難排到號,而且她覺得酒樓里做的不如李家莊的廚房里做到底好吃。
“真珠,好幾天都沒見你來了呢!”
李麗質詫異的說道,真珠公主笑道。
“知道你們這幾天很忙,所以就沒來打擾你,今天正好碰到李庸在東市擺攤,所以…”
李麗質懵了,仿佛覺得自己是聽錯了,疑惑的問道。
“什么?擺攤?”
真珠公主猛點頭。
“對,擺攤,我還幫李庸吆喝呢,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上好的香料哎…”
李麗質微微撫額,簡直沒法想象啊,一個堂堂縣侯竟然當街擺攤,一個堂堂公主,竟然當街吆喝叫賣,你們還能再胡鬧一些嗎?
“郎君!你怎么能擺攤?”
李麗質嗔道,李庸無所謂的說道。
“擺攤怎么了?誰規定縣侯就不能擺攤了?我從前從老家出來的時候就擺過賣肥皂呢!”
真珠公主在一邊幸災樂禍的看著,她就知道李庸肯定是背著李麗質去擺攤,李麗質轉頭看著真珠公主,嗔道。
“還有你,你可是公主,怎么能當街吆喝叫賣?”
真珠公主笑道。
“我也是為了幫他啊,而且,擺攤還真的挺有意思呢!你是不知道,圍了好多好多人。”
堂堂縣侯擺攤,公主吆喝叫賣,圍觀的人不多才怪呢!李麗質撫額,簡直沒法想象那個場景,真珠公主興奮的說道。
“而且,賣的特別快你知道嗎?可以說直接被哄搶一空,真的,都直接一車香料,兩車香料那樣的搶,太夸張了。”
甘露殿,李二看著手上的奏章不由挑眉,彈劾李庸的?李庸又干什么了?李二好奇的看了下去,然后看著奏章陷入了無語之中,在東市擺攤售賣香料?李庸,你不知道東市不得擺攤嗎?不對,你堂堂縣侯怎么能擺攤?還有沒有一點朝廷大員的威儀?李庸,你還是駙馬啊!你能不能顧忌點皇家的顏面啊?這若是別人,李二早就把人叫來呵斥一頓了,但是李庸,還是算了吧!就算把李庸叫來,這小子也肯定振振有詞,但是都有言官上書彈劾了,而且李庸確實有失朝廷體統,李二大筆一揮,罰俸半年,想到李庸府里那幾十車馬車,李二也是倍感無奈,罰俸半年說不定還不如李庸擺攤賺的多,李二是沒想到李庸擺攤竟然一個時辰就把二十車香料全都賣出去了,李庸去東市擺攤拋售了二十車香料的事,轟動長安。長安的一處別院今天的格外的熱鬧,王青云一臉笑意的走了進來。
“伯父!”
“崔兄!”
“李兄!”
“盧兄!”
其中以崔廣輩分最高,待大家寒暄了一通之后,崔廣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
“今天算是咱們五姓七望的一次小聚了,最近長安是熱鬧的很啊!特別是華亭侯府運回了幾十車的香料。”
崔廣笑道。
“一直以來,李庸都說海外遍地財富,但是大家都將信將疑,現在這幾十車香料證實了這一點,想必大家心里都有了出海的心思。”
“那是當然。”
“既然海外遍地財富,那我們為什么不出海?”
眾人全都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崔廣笑道。
“咱們五姓七望在南邊根基不是很深,如今工匠、造船的材料都在南邊那是人手上,這是他們的資本。”
“所以,咱們五姓七望只要聯合起來,同進共退,必然能將大海牢牢的掌握在手里。”
“崔伯父說的對。”
“咱們五姓七望世代通婚,同氣連枝,當然同進退。”
“確實,咱們五姓七望聯手,別人也就只能跟在后面喝點湯,即便那人是李庸。”
他們都有著強烈的自信,因為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門閥。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咱們不知道香料島到底在哪里,大海茫茫可能不太好找。”
崔廣無奈的說道。
“伯父,既然程處嗣隨便漂都能遇到香料島,可見香料島多的是。”
“那可不見得,倭國的使團從倭國前來大唐就沒遇見過香料島。”
眾人議論紛紛,有人轉頭看向王青云,笑問道。
“聽說云兄弟去過李家莊?”
所有人的目光頓時落在了王青云的身上,王青云微微笑道。
“我確實去了李家莊,因為我和他也算熟悉,所以去試探了一下他。”
當著這么多人的面,王青云當然不會說自己是去和李庸談合作,然后還談崩了,頓時所有人都來了興致,好奇的問道。
“李庸都說什么了?”
王青云沉吟道。
“我主要是想試探他什么時候再出海。”
崔廣等人目光閃動,等李庸出海,他們若是派船跟在李庸的船的后面,豈不是就能得到香料島的秘密?崔廣問道。
“他說什么時候再出海?”
“管他什么時候再出海,我們只要盯著他的動靜,他還能悄無聲息的跑了不成?”
有人勝券在握的笑道,王青云無奈的說道。
“可他說,他不打算出海了。”
眾人聽了全都愣住了,疑惑的問道。
“他不打算出海?怎么可能?”
“不可能,他剛剛從海外拉了幾十車香料,他說他不出海了?他傻了?放著海外的香料不要都爛在那里啊?”
“就是,以為這樣就能騙過我們?就這點小計謀,未免也太小看我們了吧?”
“就是,以為能騙過我們偷偷出海?”
王青云無奈的回答道。
“我覺得,他說的應該是真的,他極有可能真的沒打算出海。”
“青云啊!你不要被他的三言兩語就給騙了。”
“是啊!不能被他騙了,雖然在民間他的風評很好,但是,這人狡詐的很。”
崔廣問道。
“青云,為何他不打算出海?他用的是什么理由?”
王青云攤手說道。
“因為他沒有海船啊!”
眾人聽了不禁都愣住了,沒有海船這個理由可還好?
“不對啊,他有船,沒船,這幾十車香料哪兒來的?青云,這你都信?”
王青云解釋道。
“那艘船并非是他的,而是程處嗣的,這次出海之后,程處嗣要完成他的夢想,環球航行,所以李庸根本就沒有船出海。”
這個結果是大家萬萬沒想到的,他們還想著看李庸出海的動向,卻沒想到李庸竟然根本就沒船出海,因為他們五姓七望把工匠和材料都給網羅了,即便是皇帝一時也難以湊起海船來,這算不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眾人一時間愣在了那里,如果李庸不出海,那他們的人出海漫無目的,上哪兒去找香料島?難道派海船出去碰運氣嗎?
“要不我們給他海船?”
有人提議道,給李庸海船?那我們把工匠和材料都網羅了干什么?眾人很無語。
“給他海船,他就會出海嗎?不見得吧!”
有人遲疑問道。
“如果他有海船的話,那他就會出海,這是他自己說的。”
王青云解釋道,眾人聽了頓時都不淡定了,這是赤裸裸的威脅,太不要臉了。
“他說給,咱們就給啊?”
“不給那怎么辦?不給船他不給咱們帶路啊!咱們找不到香料島啊!”
“可是給了他船他真的會去嗎?”
王青云干咳道。
“我覺得李庸這人狡詐歸狡詐,但是說話還是算話的。”
那好像就只能給他船了,崔廣有些無奈的沉吟道。
“問題是,給他幾條船呢?”
眾人一聽頓時都沉默了,這確實是個難題,給的少了,李庸未必愿意出海,可若是給的多了,那他們費勁的網羅材料和工匠干什么?這不等于全都做了無用功嗎?最新網址:dishuge→2016帝書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