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流浪(求推薦求收藏)→最新網址:dishuge
然而,除此之外,還有下面多處的著名樓堂閣主前來參加華山武林大會:
1、黃鶴樓(江城武漢—黃鶴樓)
黃鶴樓夜景 大唐詩人崔顥有《黃鶴樓》詩曰:“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幕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這是李白的《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此中提及到長沙、長安、黃鶴樓,江城也就是武漢或者說武昌。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楊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大唐詩人李白的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更是千古流傳,它把長江中游的黃鶴樓與長江之東的大都會揚州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這里的著名詩句,都言及了這聞名天下的黃鶴樓。本故事后來出現的武林名家江南三大樓主黃飛鶴、岳明陽、騰(滕)閣里,也正是由此而來。這三人,在那場風空前絕后的武林殺戮“258計劃”中卻是四十五名幸存者中的三位。后世武漢卷煙廠所制造的“鐵盒16支裝黃鶴樓牌香煙”及“20支裝黃鶴樓牌香煙”,那吸起來真叫個爽哉!但香煙盒上有廣告:吸煙有害健康!焦油量:12mg煙氣煙堿量:1.0mg煙氣一氧化碳量:13mg。既然吸煙有害健康,那為什么那么多的現代人還是猛吸不休呢?古時的武林人物及武林高手卻是很少抽煙的。
巍峨聳立于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于此),筑城為守,建樓以瞭望。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后一座“清樓”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于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黃鶴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運用現代建筑技術施工,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飛檐5層,攢尖樓頂,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全樓各層布置有大型壁畫、楹聯、文物等。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筑,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登樓遠眺,“極目楚天舒”,不盡長江滾滾來,三鎮風光盡收眼底。
黃鶴樓的形制自創建以來,各朝皆不相同,但都顯得高古雄渾,極富個性。與岳陽樓、滕王閣相比,黃鶴樓的平面設計為四邊套八邊形,謂之“四面八方”。這些數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數目的象征和倫理表意功能。從樓的縱向看各層排檐與樓名直接有關,形如黃鶴,展翅欲飛。整座樓的雄渾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變化的韻味和美感。
門票:50這應該是50大元吧!
地址:武漢市蛇山西坡特1號);
2、岳陽樓(說起這古城岳州,不得不說起它的標志性建筑,那就是岳陽樓。它位于湖南省北部洞庭湖畔,矗立在岳陽市西門城墻上。是中國著名的江南三大樓閣之一,即湖北武漢黃鶴樓、湘北岳州岳陽樓、江西洪州南昌滕王閣,歷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盛譽。
本故事后來出現的武林名家江南三大樓主黃飛鶴、岳明陽、騰(滕)閣里,也正是由此而來。相傳此樓起初為三國時期吳將即、繼周瑜·周公瑾之后的第二位三軍大督都魯肅·魯子敬訓練水師的閱兵臺。唐開元四年,即公元716年,中書令張說謫守岳州,在此修樓,正式定名為岳陽樓。唐朝詩圣人杜甫有五律詩《登岳陽樓》寫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北宋慶歷五年,即公元1045年,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時重修,并請范仲淹范大師撰寫了《岳陽樓記》,其文辭浩浩蕩蕩,至是其名聲益大。后幾經興廢,清光緒六年,即1880年,再次重建。主樓平面呈長方形,寬17.24米,深14.54米,三層通高19.72米,重檐盔頂,純木結構,四面環以明廊,腰檐設有平座,建筑精湛,氣勢雄偉。主樓右有“三醉亭”,因呂洞賓三醉岳陽樓而得名;左為“仙梅亭”,據傳明崇禎年間維修中挖出一石板,上面有似枯梅的花紋,時人視之不仙跡,故名。今枯梅仿雕石板仍嵌立在亭中。樓內有清乾隆時著名書法家張照寫的《岳陽樓記》木雕屏,近處還有宋代鐵梢、鐵枷及各代石刻多處。解放后,幾經維修,連同附近地區辟為公園。據說在這岳州府的地界之內,除了洞庭湖和岳陽樓之外,還有小喬墓、魯肅墓、二妃墓、文廟、君山、秦始皇封山印、柳毅井、慈氏塔等多處名勝古跡,煞是令天下游客心向神往!
岳陽樓位于洞庭湖畔,北望長江東流,主樓三層,高20余米,全樓未用一根鐵釘和一道橫梁,構型莊重大方,與武漢黃鶴樓、南昌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相傳它的前身是三國時東吳大將魯肅為操練水軍所建的閱軍樓;唐代后改名為岳陽樓。由于這里襟山帶水,氣象十分開闊,因而歷代都有文人墨客來此登樓吟詠,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岳陽樓記》,在這篇著名的散文里,作者以聲情并茂的語句描繪了洞庭一帶的美景,還抒發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心愿。
岳陽樓包含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憂國憂民的情結,因而在近一千年來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地方。登樓憑欄眺望,但見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渺,巴陵勝狀盡收眼底。
岳陽樓下還有一個著名的詩書碑廊,該碑廊全長百米,式樣為仿古回廊,古樸、莊重、典雅。)
3、滕王閣(本故事后來出現的武林名家江南三大樓主黃飛鶴、岳明陽、騰(滕)閣里,也正是由此而來。滕王閣坐落在南昌贛江東岸,江西南昌西北,與湖南岳陽樓、湖北黃鶴樓并稱江南三大名樓。滕王閣建筑規模很大,閣高九丈,共三層。滕王閣飽經滄桑,歷史上屢毀屢建達28次之多,世所罕見。現在的閣樓建于1985年,高達57.5米,占地達47000平方米。仿宋風格,臨江而立。這滕王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三弟李元吉,后在玄武門事變被李世民所殺。)
4、晴川閣(晴川樓樓主“青面獠牙”青天獸,華山武林大會上第一位敗于煙雨樓主“煙云飄渺”江心霸之手。
晴川閣 晴川閣又名晴川樓,在湖北省長江北岸龜山東麓的禹公磯上,與黃鶴樓隔江相望,各領風騷。古晴川閣始建于明嘉靖年間,為紀念大禹治水、疏導江漢之功而建。取唐代崔灝“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之而命名。閣樓依山面水,景觀奇特,有“楚國晴川第一樓”之譽。)
5、潯陽樓(樓主尋天獸,華山武林大會上第二位敗于煙雨樓主“煙云飄渺”江心霸之手。潯陽樓位于江西九江市區九華門外的長江之濱。潯陽樓之名最早見之于唐代江州刺史韋應物《登郡寄京師諸季及淮南子弟》一詩中的“始罷永陽守,復臥潯陽樓”的詩句。隨后,江州司馬白居易在《題潯陽樓》詩中又描寫了它周圍的景色,他在長篇敘事詩《琵琶行》中也寫道“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而真正使潯陽樓名噪天下則得力于施耐庵《水滸傳》中的精彩描寫,是說宋江題反詩于潯陽樓。)
1989年春,九江市人民政府在潯陽江畔重建了潯陽樓。重建后的潯陽樓占地1600平方米,樓高20米,外三層、內四層、青甍黛瓦,飛檐翹角,四面回廊,古樸莊重,具有明顯的仿宋風格。
趙樸初為潯陽樓題寫了匾額。一樓大廳東西兩壁鑲嵌了兩幅大型瓷板畫,彩繪著“宋公明發配江州城”、“潯陽樓宋江題反詩”、“黃文炳設計害宋江”、“梁山泊好友劫法場”等栩栩如生的畫面,為潯陽樓增加了傳奇色彩。二樓是展廳,展出了介紹潯陽樓歷史的書籍和地方名勝風光圖片。三樓是回廊,主要陳列字畫。四樓是雅座,擺滿了仿古桌椅,設有仿古音樂茶座。潯陽樓是溶名樓、名著、名酒為一體的名勝。游客在此飲酒品茗,登高望遠,可一覽潯陽江風光。)
6、真武閣(廣西容縣,“真武閣主”甄子單,因武功超群,榮獲華山武林大會選舉的武林副盟主。);
7、太白樓(安徽馬鞍山,“太白樓主”太上清,華山武林大會上第三位敗于煙雨樓主“煙云飄渺”江心霸之手。)最新網址:dishuge→2016帝書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