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流浪》正文←→最新網址:59to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西方,一輪紅盤漸漸沉浸,霞光萬道,沙漠里一片紅粉之色。又是一個“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戈壁灘上靜悄悄”的黃昏,好不令人思歸!兩匹飛騎依舊踐踏著漠中紅塵,奔向遙遠的東方,希望見到一條長長而又輾轉怒吼的河流。他們身后,那蜿蜒起伏的長龍,就要在夜暮下沉睡。然而,耶無害和李明朝兩位戰將,依舊馬不停蹄,沖進夜暮下的茫茫沙漠。在他們的心目之中,一切已盡拋腦后,只要沖過去這片廣闊無垠的騰格里沙漠,他們就會到達目的地——賀蘭山。
紅塵漸絕,大道無盡。夜空凡星點點,漠中傳來幾點紅。多么令人思歸的情懷!然而,這兩位夜行客絲毫沒有放慢他們前進的腳步。他們仿佛要去追上那夜空里的星光和前方的燈光,可他們卻總看不到那燈光的盡頭。一種凄寒冷穆的景狀,令人如入夢中——
大道無盡情無盡,天涯一望斷人腸。
云陰月黑風沙惡,點點瑩光駐心堂。
晝夜沉浮,時光流轉。一個蒼然無日的天色,在京城內外,人心惶惶,一片兵荒馬亂之狀。此情此景,唯有江湖“詩圣”杜甫先生的《兵車行》最能再現這悲歌的一面——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千云霄。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四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梨,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這就是戰爭所帶來的災難!
自古以來,戰爭、殺戮驚擾人間、擾亂太平,其景殘暴,其狀悲慘。而隱含其中的是是非非與善善惡惡,無不因人而起,因人而止。至于其起、其止,關鍵還是看人之內心善惡的天平傾向于哪一方。也就是說,人之內心,善有善根,惡有惡源;善惡的對比與較量,就如蹺蹺板一樣,一頭沉著善,一頭壓著惡,此起彼伏而又時起時落,好像是善惡之間的較量永無止境、永無勝負,如天地陰陽,如日月爭輝,互有上上下下、內內外外、主主次次。如此善惡,人還能分出什么個“性本善”與“性本惡”?孤立、片面強調其中之一,都沒有看清人心之本質;人心之本質應是“性本善惡”或是“性本惡善”。當然,人,隨著歷史的發展,還是而且總是要“懲惡揚善”;但是,“懲惡”是“懲惡”了,可又有誰能夠真正肅清其根源?
所謂“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鬧春秋,戰國七雄爭不休,說甚龍爭虎斗?但見烽火血雨漫天飛,究竟誰是誰非?是是非非亦如何,天生人宜貴以和。”這正是這部《亂世英魂》化作《三貓流浪計》和《人生流浪》的主旨所在!如若沒有戰爭,沒有殺戮,也許一個個的英雄豪杰不會那么悲悲慘慘地凄然離去。真的不知道,要到什么時候才能達到完美的“中和太平”?
然而,直到現在,西京誠惶誠恐,一片搖搖欲戰之狀。多事之秋,正在籠罩著這蒼茫大地。
“啟奏萬歲!前方告急,契丹已兵過長城。”
“繼續增援!東西駐軍立即聯合夾攻,全力擊退契丹。”
“遵命!”
····························································································最新網址:59to←→yxy110所寫的《人生流浪》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本小說《人生流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59文學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