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849、孫子兵法·用間篇

  正文849、《孫子兵法·用間篇》正文849、《孫子兵法·用間篇》←→:最新網址:badaoge

  849、《孫子兵法·用間篇》

  京城皇宮,翰林院內,“翰林第一大學士”黃重陽上朝回來,便獨坐書房審視著一張《契丹與周邊形勢地圖》,他仿佛已望見契丹大軍由北南下正在鋪天蓋地越過沙漠、山嶺、高原和黃河,直直逼向中原邊境:邊關城塞,烽煙四起,殺聲震天!兵馬大元帥朱衛登和副帥楊能各率人馬揮師北上,與契丹大軍進行著殘酷、艱苦的鏖戰!

  “不行!皇上雖然已調遣兵力北上,但其形勢對我極為不利!更何況,兩國交兵,貴在斗智斗勇,豈在一時之勝負?我作為皇上身邊的第一謀士,必當竭忠盡智,為天排憂解難。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戰百勝。要想把握全局,勝券在握,必須要在敵營按插耳目,及時、準確地了解敵情,則我何愁不破契丹大軍?此事甚密,為了確保安全,我必須獨做主張,不到萬不得己之時,我絕不可泄露天機!”

  黃重陽想至此處,他一顆高懸著的不安之心終于有所回落。他不由拿起書案上的《孫子兵法》,翻到最后一篇——用間篇,再次細心研習其中的奧妙:

  “孫子曰: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軍費開支),日費千金;內外騷動(舉國上下混亂不安),怠于道路(百姓因輾轉運輸而疲于道路),不得操事(操作農事)者,七十萬家(不是確數,比喻兵事對正常農事的影響之大。)。相守數年(指敵我雙方相持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意指吝嗇爵位、俸祿和金錢而不肯重用間諜。),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不懂得用間諜執行特殊任務的將領,不是領導部隊的好將領。)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不是能打仗的好將軍。)。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一出兵就能戰勝敵人。),成功出于眾者,先知(事先偵知敵情。)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以通過用祈祝禱、祭祀鬼神的占卜等方法去求知敵情。),不可象于事(不可用其他事情類比的方法去求知敵情。),不可驗于度(不能用征驗日用星辰運行位置的辦法去求知敵情。),必取于人,知敵之情者也。

  故用間有五:有因間(間諜的一種,也可以說是鄉間。即依賴與敵人的鄉親關系,獲取情報,或利用與敵軍官兵的同鄉關系,打入敵營從事間諜活動,獲取情報。),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五種間諜同時使用起來,使敵人無法摸清我軍的行動規律。),是謂神紀(神妙莫測之道。),人君之寶(國君制勝的法寶。)也。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利用敵國將領之同鄉關系作間諜。)。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收買敵國的官吏作為間諜。)。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指收買或利用敵方的間諜,使其為我所用。)死間者,為誑事于外,(故意向外散布虛假情況,用以欺騙、迷惑敵人。)令吾間知之,而傳于敵間也。(讓我方間諜了解自己故意向外散布的虛假情況,用以欺騙、迷惑敵人,使其上當受騙。在這種情況下,事發之后,我方間諜往往難免一死,所以稱之為‘死間’。)生間者,反報也。(那些到敵方了解情況后能夠活著的間諜是回來報告敵情有人。)

  故三軍之事,莫親于間,(三軍中最信任的人,無過于委派的間諜。)賞莫厚于間,(賞賜沒有比間諜所受更優厚的了。)事莫密于間(軍機事務,沒有比間諜之事更為機密的。),非圣智(才智過人的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如果吝嗇爵祿和金錢,不能做到以誠相待,則無法用好間諜。),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不是精心設計、手段巧妙的將領,不能取得間諜的真實情報。)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間事未發(用間之事尚未實施開展。),而先聞者,間與所告者皆死。(即是說間事先行暴露,則間諜和知情者必須殺掉,以滅其口。)

  凡軍之所欲擊(即說‘所欲擊之軍’。),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主將、守將的親信、負責傳達通報的官員、負責守門的官吏、做謀士幕僚的門客)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

  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必須查出前來我方進行間諜活動之敵諜。)因而利之(趁機收買、利用敵間。),導而舍之(設法誘導他,并交給他一定的任務,然后放他回去。),故反間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指從反間那里獲悉敵人內情。),故鄉間、內間可得而使也(這是說通過利用反間,鄉間和內間才能有效地加以使用。)。因是而知之,故死間為誑事,可使告敵。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五間之中,以反間為關鍵,因此必須給予反間以十分優厚的待遇。)

  昔殷(公元前十七世紀,商湯滅夏,建都亳,即今河南商丘縣北,史稱商朝。后來,商王庚盤遷都到殷,即今河南安陽小屯村,因此商朝又稱為殷。)之興也,伊摯在夏;(伊摯,即伊尹(發yi

  otyi一,伊)。原為夏桀之臣,后歸商湯,商湯任用他為相,在滅夏過程中,伊尹(發yi

  otyi一,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夏指夏朝,大禹之子夏啟所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共傳十七世,至夏桀時為商湯所滅。)周(周朝,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滅商后所建立的王朝,建都于稿京,即今陜西西安。)之興也,呂芽在殷。(呂芽即呂牙,也即姜尚、姜子牙,俗稱姜太公。曾為殷紂王之臣。周武王伐紂時,任用呂牙為‘師’,打敗了商紂王。)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具有很高智謀的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軍隊要依靠間諜所提供的情報而行動。)”

  請:m.badaoge←→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人生流浪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