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805、中原家事、國事、天下事

  正文正文←→:最新網址:badaoge

  至于慕容天水如何與宋克金等將士去游山覽水暫且不說,咱們再折回頭來看看這幾個月來中原的戰火風云:在耶無害奉旨護送“契丹第一殺手”逃竄之際,前文說到,大梁開平三年,公元909年六月,已叛離大梁歸附岐王李茂貞的劉知俊再度向岐王請兵,同時派使者請晉人出兵攻打晉、絳二州,送晉王李存勖書曰:“不過旬日,可取兩京,復唐社稷。”

  開平三年(公元909年),吳越王錢鏐奏請后梁同意,割吳縣南地(含今越溪地區)、嘉興北境,置吳江縣,屬蘇州。吳江自此立縣。

  據說后來的2014年3月蘇州市吳江區將人民路改稱為開平路,就是為了紀念這段“開平年間”的地理歷史!

  上海錢氏研究會在普陀區中山北路曹楊路口的長城大廈前恭立了高2米6、長7米2的錢王訓示碑,上面刻有2009年4月18日國務院前總理。。。在海南會見臺灣錢氏宗親錢復(六個院士頭銜美籍華人、大科學家、錢王第36世孫錢煦之弟,馬英九的恩師,知名外交家)先生時引用的《錢氏家訓》語句: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則必謀之。”這與中山先生經常引用的一句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同出一轍、同一個道理。)

  丁未日,六月十三,朔方節度使兼中書令、潁川王韓遜奏請梁帝攻克鹽城(指鹽州,不是現在的江蘇鹽城市),斬殺西岐所署刺史李續直。

  梁帝派遣近臣向劉知俊說:“朕待你甚厚,為何反叛?”劉知俊回答道:“臣不背德,但害怕象王重師一樣被夷滅九族而已!”梁帝又派使者對他說:“劉捍誣諂王重師暗結汾州、西岐,朕如今后悔已晚,劉捍死不足以搪塞責任!”至此,劉知俊不再回復。庚戌,十六日,梁帝下詔削去劉知俊官爵,以山南東道節度使楊師厚為西路行營招討使,率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劉尋等前往討伐。辛亥,十七日,梁帝從京城洛陽出發。

  劉尋至潼關東,俘獲劉知俊伏路兵藺如海等三十人,放他們當前導。劉知俊之弟劉知浣迷失道路,盤旋數日,來到潼關城下,關吏讓他們進了城內。藺如海等人相繼來到,關吏不知他們已被擒獲,也開門讓他們進城。劉尋兵馬乘開門之機長驅直入,奪取了潼關,并且追到劉知浣,將他擒獲。

  癸丑,十九日,梁帝到達陜州。

  丹州馬軍都頭王行思等作亂,刺史宋知海逃歸。

  梁帝派劉知俊之侄劉嗣業持詔去同州招降劉知俊,劉知俊打算輕騎前往謝罪,其弟知道后制止了他。楊師厚等兵來到華州,劉知俊部將聶賞打開城門歸降。劉知俊聞聽潼關失守,官兵相繼來到,蒼黃失計,于乙卯二十一日夜,領著全家逃奔西岐。楊師厚兵至長安,岐兵已占據城池。楊師厚便用奇兵從南山急攻,而從西城門殺入奪取了長安。庚申二十六日,梁帝以劉尋為佑國留后。岐王非常厚待劉知俊劉大俠,加封他為中書令。由于地域狹小,沒法賜予他藩鎮,只是厚給他俸祿而已。

  盧龍節度使劉守光派遣使者上書告捷,并且說“俟滄德事畢,陛下掃平并寇”。于此同時,他又給晉王李存勖送去書信,說想與他一起共同破偽梁皇帝朱溫。由此可見,劉守光真乃陽奉陰違、兩面三刀的典范。

  撫州刺史危全諷自稱鎮南節度使,帥撫、信、袁、吉四州之兵號稱十萬攻打洪州。淮南守兵才千把人,將吏們都很恐懼,節度使劉密遣使向廣陵(揚州)告急,而他卻天天召集幕僚將佐大吃大喝,好象是鎮定自若、若無其事。危全諷聽說這事之后,屯兵于象牙潭,不敢冒然進犯。然后,他向楚王馬殷求援。楚王則派指揮使苑玫會合袁州刺史彭彥章圍攻高安以助危全諷。這苑玫,乃蔡州人;彭彥章,彭干之兄的兒子;彭干,乃吉州刺史,楚王馬殷的屬官。

  徐溫向嚴可求尋問誰可為將,嚴可求推薦了周本。于是,淮南以周本為西南面招討應援使,領兵七千去救高安。這周本,因為以往攻蘇州無功,故稱病不出,嚴可求進入他的臥室內硬是叫起了他。周本說:“蘇州之戰,敵不能勝我,但主將權輕耳。今必見用,愿毋置副貳乃可。”嚴可求答應了他。周本又說:“楚人是為危全諷聲援罷了,其意不在攻高安。吾敗全諷,援兵就撤回。”于是周本率軍直走象牙潭。經過洪州,廬州觀察使劉威意欲犒勞軍隊,周本卻不愿停留。有人勸說:“全諷的兵強,君宜觀形勢后進。”周本卻說:“賊眾十倍于我,我軍聞之必懼,不若乘其銳而用之。”后事如何,請尋視后文。

  時至秋七月甲子日,初一日,梁帝封盧龍節度使劉守光為燕王。

  隨后,梁帝攻克丹州,擒獲馬軍都頭王行思。

  商州刺史李稠驅士民西走,將吏追斬之,推舉都押牙李(玫)玟主持商州民政。

  庚午日,梁帝改長安佑國軍為永平軍。

  河東兵寇晉州,抄掠至堯祠而去。

  癸酉日,帝發陜州,乙亥日,至洛陽,寢疾。

  初,帝召山南東道節度使楊師厚,欲派他帥諸將攻打潞州,以前兗海留后王班為留后,鎮守襄州。楊師厚屢次向王班說牙兵王求等人兇悍,宜多加防備。然而王班自恃有左右壯士,不以為意,每眾辱之。戌寅日,王班貶王求去防守西境。是日夜,王求作亂,殺王班,推都指揮使雍丘劉己為留后,劉己假裝順從。第二日,他便與指揮使王延順逃跑去見梁帝。于是,亂兵又奉平淮指揮使李洪為留后,歸附蜀帝王建。沒過幾日,房州刺史楊虔也叛亂歸附西蜀。

  話說危全諷在象牙潭扎寨,營柵臨溪,連綿數千里。庚辰日,周本隔溪布陣,先用弱兵試敵。危全諷則派兵涉溪追殺,周本趁其涉水一半之際,發兵攻擊,致使危全諷兵馬大敗,自相踐踏,溺水而死者甚多。周本又分兵斷其后路,擒獲危全諷及將士五千人。隨后,周本又乘勝攻克袁州,俘獲刺史彭彥章,攻進吉州。歙州刺史陶雅派其兒子陶敬昭及指揮使徐章領兵襲擊饒州、信州,信州刺史危仔倡請降,饒州刺史唐寶棄城逃走。淮南將領行營都指揮使米志誠、都尉呂師造等人在上高擊敗苑玫。吉州刺史彭干帥數千人逃奔楚,楚王馬殷上表彭干為郴州刺史,并讓兒子馬希范娶了他的女兒。淮南以左先鋒指揮使張景思知信州,并派遣行營都虞侯骨言領兵五千送他。信州刺史危仔倡聞聽大軍將至,便逃奔吳越。吳越王錢镠以危仔倡為淮南節度副使,更其姓曰元氏。危全諷被帶到廣陵,弘農王楊隆演因他曾經有恩于吳武忠王楊行密,就釋放了他,并且資給甚厚。這楊隆演即弘農威王楊渥之弟、吳武忠王楊行密之子,如今已承制為淮南節度使、東面諸道行營都統、同平章事、弘農王一年整。

  八月,虔州刺史盧光稠獻州城歸附淮南。于是,江西之地盡落于淮南楊氏家業。于此同時,盧光稠也派遣使者向梁帝歸附。

  甲寅日,梁帝朱溫之病有所好轉,開始重新上朝聽政。

  梁帝以鎮國節度使康懷貞為西路行營副招討使。

  蜀主王建命太子王宗懿判六軍,開永和府,妙選朝士為僚屬。

  辛酉日,均州刺史張敬方上奏攻克房州,擒獲刺史楊虔。

  岐王準備派遣劉知俊領兵攻打靈州、夏州,并且約晉王李存勖同時攻打晉、絳二州。晉王引兵南下,選派大將周德威等人領兵出陰地關攻打晉州,刺史邊繼威全力固守。晉兵穿地道,陷城二十余步,城中血戰拒之,一夕城復成。梁帝下詔楊師厚率兵援救晉州,周德威以騎扼蒙坑之險,楊師厚擊破之,進抵晉州,晉兵解圍遁去。

  李洪寇荊南,節度使高季昌遣其將倪可福擊敗之。梁帝下詔馬步都指揮使陳暉將兵會荊南兵討伐李洪。

  蜀主王建以御史中丞王鍇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陳暉軍至襄州,李洪逆戰,大敗王求死。九月,丁酉日,攻克其城,斬叛兵千人,押解李洪、楊虔等人送京城洛陽,斬之。

  丁未日,梁帝以保義節度使王檀為潞州東面行營招討使。

  劉守光上奏派其兒子中軍兵馬使劉繼威安撫滄州吏民。戌申日,梁帝以劉繼威為義昌留后。

  辛亥日,侍中韓建罷去太保之職,左仆射、同平章事楊涉也罷卻本官。梁帝以太常卿趙光逢為中書侍郎,翰林奉旨工部侍郎杜曉為戶部侍郎,并同平章事。杜曉,乃杜讓能之子。

  淮南派使臣張知遠向福建結好,張知遠姿態傲慢,閩王王審知將其斬首,并表上其書,開始與淮南斷絕關系。王審知性情節儉,常躡麻屨,府舍簡陋,未嘗營葺。其政策寬刑薄賦,公私富實,境內百姓安居樂業。每年從海上登萊州入朝進貢,沒溺者十四五人。

  今冬十月甲子,西蜀司天監胡秀林獻上《永昌歷》,行之。

  湖州刺史高澧本性兇狠殘忍,曾經召集本州官史商議說:“吾欲盡殺百姓,可乎?”官吏說:“如果這樣,那租稅從哪里收取?應當選擇可以殺的而殺掉。”時至高澧征民為兵,有人指責其過錯而怨聲載道。高澧則會把民兵集中于開元寺,說給予犒賞,進去的就殺掉;等到死者過半,在外面的人開始發覺,便放火作亂。高澧下令關閉城門,大肆搜捕,共殺死三千人。吳越王錢镠聞知此事,意欲殺高澧。戊辰日,高澧以州反叛歸順淮南,派兵焚燒義和臨平鎮,錢镠命指揮使錢鏢前去征伐高澧。

  緊接著的后事,請看“101、遙遠的東方有條江,遙遠的東方有條河。”一章節。

  請:m.badaoge←→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人生流浪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