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正文←→:最新網址:badaoge
至此,我們再書歸正傳——
庚辰日,朱溫御駕行至河中,派步兵、騎兵會合高萬興人馬揮師進取丹州、延州。
丙戌日,皇帝朱溫以朔方節度使兼中書令韓遜為潁川王。韓遜此人原為靈州牙校,唐末占據本鎮,因此大梁朝廷授予他節度使之職。
辛卯日,丹州刺史崔公向梁軍請降。
淮南左、右牙都指揮使徐溫憑借金陵地形堅固,戰艦集中,便親自以淮南行軍副使之職統領升州刺史,留守廣陵,以其假子元從指揮使知誥為升州防遏兼樓船副使治理升州。
孟夏四月丙申朔日,初一,梁將劉知俊揮師攻打延州,守將李延實閉城自守。隨后劉知俊又派遣白水鎮使劉儒分兵攻坊州。
庚子日,初五,梁帝以王審知為閩王,以劉隱為南平王。
不久,劉知俊攻克延州,李延實投降。
再說南方戰事,淮南兵再次圍攻蘇州,打洞攻城。吳越國將領臨海孫琰則在長竿之首按放輪子,垂繩落錐用來砸開地面,淮南攻(工)兵全部被暴露;等到淮南軍用炮來攻,則張開大網用以抵擋。一時間,淮南兵難以攻克蘇州。于此之際,吳越錢镠又派內牙指揮使錢鏢、行軍副使杜建徽等人領兵前往蘇州增援。
這蘇州城,有河水通向城內,淮南軍便在河內張網綴鈴懸于水中,有魚鱉經過則會碰響懸鈴,令淮南軍立即警戒舉網,更不用說人要從其中偷渡城內了。然而,所謂兵法有云:“虛虛實實,兵不厭詐。”吳越國游弈都虞侯司馬福足智多謀,他用計便令其部隊偷渡成功,及時援救了蘇州。
這司馬福,乃是淮南節度使幕下參謀司馬乘風和華山派掌門大弟子司馬秋風之兄長,如今他在吳越國王錢镠幕下效力,又新解蘇州之圍,威信大增,福祿有加,紅極一時。真不愧其名,福將一員。
后來,司馬福以功升任蘇州刺史,歷經“虞山武林大會”、“決斗者的命運”、“天一慘案”即《楓橋慘案》,這當然是后話,在此暫且不加詳提。這就是司馬三兄弟的大致情況,可謂是“三足鼎立,各侍其主”。
吳越國王錢镠曾經游賞府內花園,他見花園仆人陸仁章智勇雙全而有意要重用他。及至蘇州被圍,錢镠派陸仁章入城通信,果然成功得報而返。錢镠為此大喜,便將陸仁章的子孫全部接入府中畜養,加封他為兩府軍糧都監使,終于為材是用。這陸仁章,乃是睦州人士。
辛亥日,四月十六日,吳越兵里應外合大破淮南兵,擒獲其將領何朗等三十余人,繳獲戰艦二百艘。淮南步軍都指揮使周本連夜潛逃,又被追敗于皇天蕩。滁州刺史鐘泰章率精兵二百殿后,人員不少!二百大元!多樹旗幟于菰蔣野草中,吳越追兵不敢前進而收兵退歸。噫!這一招“虛張聲勢”,用得不錯!
岐王所署保大節度李彥博、坊州吏州李彥昱都棄城逃奔鳳翔,鹿州都將嚴弘倚獻城投降。己未日,四月二十四日,梁帝以高萬興為保塞節度使,以絳州刺史牛存節為保大節度使。
淮南初置選舉制度,以財賦委支計官駱知祥為掌書記。
后事如何,有待于時間之發展,君請看“本章中葉”及“99、遠戍敦煌道”之末。
請:m.badaoge←→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