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572、武夷山

  《人生流浪》正文←→

  武夷山,道教武夷山派的聚集之地,也可以說是“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它與齊云山也要一爭“道教四大名山”的位子。因為,“道教四大名山”,有兩種說法:鶴鳴山(青城山支峰)派、龍虎山派、武當山派、齊云山派,又有一說為武當山派、龍虎山派、青城山派、武夷山派。你看看,這兩個說法不明擺著要讓齊云與武夷山一爭高低打架么?

  此山在福建省崇安縣縣城南15公里,是我中國著名的風景區。方圓60公里,四面溪谷環繞,不與外山相連,有奇秀甲于東南之譽。又一個要爭“天下第一”的。再者的武夷大山是江西、福建交界處,可以說是這兩省的分界嶺。

武夷山  主要風景是“溪曲三三水”(九曲溪)、“山環六六峰”(三十六峰)。彎曲碧綠的九曲溪水,蕩漾著無數赤黑斑駁的巖峰,群峰劈地而起,秀拔奇偉,千姿百態,山光水色,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碧水丹山的天然美景。名勝古跡多集中在九曲一帶,有沖佑萬年宮(武夷宮)舊址,朱熹講學的紫陽書院(武夷精舍)舊址(不知道。。。到此來否?),懸崖隙洞中的千年虹橋板和架壑船棺、元代的御茶園舊址、歷代摩崖題刻,以及大王峰、玉女峰、天游峰、接筍峰、小桃源、水簾洞、流香澗、一線天等勝景。山中盛產色艷、香濃、味醇的巖茶,以“大紅袍”最為名貴。又有世界罕見的珍貴動植物,是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武夷山還是福建省革命老根據地之一,附近有1942年“赤石暴動”舊址。這就是小武夷山的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旅游度假區。不知你可曾到此一游?

  武夷山位于中國福建省的西北部,東經117"24‘12“118"0250”,北緯27"32‘36“27‘55‘15“,總面積99,975公頃。劃分為東部自然與文化景觀、中部九曲溪生態、西部生物多樣性以及城村閩越王城遺址等4個保護區。武夷山不僅是“罕見的自然美的地帶”和“尚存的珍稀或瀕危動植物的棲息地”,同時又是“一種已消逝的文明的見證”和“具有特殊普遍意義的傳統思想的發源地之一”。

  武夷山不但風光旖旎,而且是全球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是世界苧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是尚存珍稀、瀕危物種的棲息地。這是由于造地運動時,凸起的“華東(大陸)屋脊”苧其毗連的群峰拒北寒流,迎南暖風,形成特殊氣候,成了植物的圣地、動物的樂園。

  在武夷山自然保護區這方動植物的“天然避難所”里,目前已知植物3728種,如珍稀的鵝掌楸、銀杏、南方鐵杉、武夷蹄蓋蕨、880年的宋桂、980年的南方紅豆杉等。其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的珍稀瀕危物種達28種,冠以“武夷’’種加詞的就有20多種,如武夷鐵角蕨等。目前已知的動物種類有5110種,其中:哺乳綱71種、鳥綱256種、魚綱40種、兩棲綱35種、爬行綱73種、昆蟲4635種。列入國際(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動物有46種。中外生物學家把這里喻為“研究兩棲爬行動物的鑰匙”、“鳥類天堂”、“昆蟲世界”、“蛇的王國”。

  早在19世紀中期,英、美、法、德的生物學家就到這里采集了大量的標本,如今在倫敦、紐約、柏林、巴黎等著名博物館中仍有保存。世界遺產評定專家認定,武夷山不但自然遺產具有獨特、珍貴價值,而且其文化遺產具有突出、普遍價值,能為已消逝的古文明古文化傳統提供獨特的見證,且與自然遺產緊密結合、相輔相成,是極其可貴的。

  武夷山是朱子理學的搖籃,是現今世界研究朱子理學的基地。朱熹從14歲入閩北至71歲逝世,在武夷山從學、著述、講學、傳教長達50多年,終成理學之集大成者,是我國古代繼孔子之后的最有影響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其思想作為封建社會后期的正統思想,統治中國700多年,不但在國內影響深遠,而且傳播至海外,成為朝鮮李朝500年的指導思想,以及東瀛朝野共同接受的學說,對西方國家思想界亦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國著名學者蔡尚思對武夷山與朱子理學的歷史文化地位做了這樣的評價:“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

  武夷山是距今2000多年的西漢閩越王城所在地。現今留存在武夷山東部的閩越王城遺址,占地48萬平方米,是目前中國長江以南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漢代古城址。它在選址、建筑形式和風格上獨具一格,是中國古代南方城市的一個典型代表。目前已出土大量文物,并建有博物館將之展出:漫步古城遺址,觀賞珍貴文物,宛如見到當年興盛的閩越國都城。

  武夷山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當時就有古閩人在武夷山勞作生息,綿延數千年之久。如今還存放在十多處崖洞中的“架壑船棺”,距今已有三四千年,是國內外發現的最早懸棺,是研究先秦及古閩人文化的珍貴遺物。云崖船棺,也是中國古文化之謎。武夷山還有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即儒、釋、道三教同山。武夷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十六洞天,稱為“升真元化洞天”。南唐皇帝的弟弟李良佐辭榮在此入道。先后有道教名流呂洞賓、知微子、白玉蟾、江師隆等修煉于此。武夷山又是佛教“華胄八小名山”之一。早在唐武德元年(618年)就有僧人建寺山中。邑人翁乾度修成正果,扣冰沐浴,成為一方高僧,廣受信徒頂禮膜拜。后之歷代梵音不斷。伏虎禪師、祖鑒禪師、超全大師等在此建寺修行。如今古剎天心永樂禪寺得以重建修葺,香火興盛,為名山又添一景。令人稱頌的是,1000多年來,道、佛與儒教相安共處,傳為美談,體現了武夷名山的兼容豁達。

  獨特、絕妙、突出的武夷山的自然、生態,以及與之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的文化,引得古往今來眾多文人墨客、專家學者的贊賞。至今保留在武夷山中的摩崖石刻數以百計,或詩,或詞,或文,都是武夷山古代文明的歷史記載,也成為今人旅游的導游圖解。在重視自然環境、文化傳統的今天,武夷山更引起世界有識之士的向往和鐘情。

  ····························································································←→yxy110所寫的《人生流浪》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本小說《人生流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59文學立場無關。

飛翔鳥中文    人生流浪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