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563、武當

  《人生流浪》正文←→

  九月十四日,徐州北郊,九里山畔由徐州司馬葉無雙葉總指揮率領的“云龍湖游擊大隊”開始浩浩蕩蕩地向西岳華山進發。在這支自發組織的俠義隊伍里,除了有徐州長史耶家林、徐州“貓王”捕快葉學云、淮陰“葉氏三兄”、第二分隊長夜游護法神、第三分隊長賭王許滿州、賭神何方明、“風油精”錢子厚等人之外,還有“揚州小八義”、“嘉州小三俠”、“古彭四劍”及一些應邀合縱的俠義武士。他們之所以成立這支奇特的俠義游擊大隊挺進華山,目的就是要借華山擂之機鏟除深藏在長安相府之內的江湖殺手為死難的俠義英魂報仇雪恨!

  武當山,江湖八大門派之一道教武當派的聚義之地,又名太和山。在當今湖北丹江口市境內,乃中國名山之一,方圓400公里,其中有七十二峰、二十四澗、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臺等風景勝跡。當然,在這武當山派的聚義之山,在這些峰、澗、洞、潭、泉、池、井、石、臺等名勝古跡之地則各有一主統領一地,分司此地的交通、安全、保衛、衛生等工作,其掌門大弟子武明洋暫且不說,光說這些風景之地便有一百五十七主,其門派勢力之大可想而知。在其海拔1612m的主峰天柱峰之上,峰主穆天柱統轄此地,乃是七十二峰的第一高手。同志們可聯系一下安徽潛山縣的天柱山也即潛山也有一個天柱峰(海拔1485米)聞名天下,但它與武當的天柱峰是江湖武林中同名不同地的山峰!如今要游覽全山,全部游程可達60公里之遙。其峰奇,其谷險,其洞幽,其泉清,其池明,其景秀,乃是遠名遐邇的游覽勝地。

  此山,歷來為道家所青睞,名列“道教四大名山”之一。道教名流如漢陰長生,晉謝允,唐呂純陽,五代十國之際的陳摶,宋寂然子,元代張守清,明朝的張三豐均在此修煉。據史料記載,唐太宗貞觀年間即在靈應峰創建了五龍祠,乃是著名的道教勝地,如今這靈應峰峰主吳應靈便占據著這靈應峰的五龍祠,乃是“武當七十二峰主”的第二高手。宋、元以來,這武當山時有開拓、增修、擴建,元末大部分毀于兵火,明成祖朱棣于永樂十年(1412年)命工部侍郎郭瑾、隆平候張信、附馬都尉沐昕等督軍夫三十余萬人在此大興土木,建成了擁有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三十九橋、十二亭的龐大道教建筑群,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維修擴建,“五里一庵十里宮,丹墻翠瓦望玲瓏”概括了武當山的建筑規模的宏偉壯觀。直至如今,這武當山還基本保持著明代初年的建筑體系,其主要宮觀尚存金殿和太和、南巖、紫霄、五龍、遇真、玉虛等六宮,復真、元和二觀以及磨針井、玄岳門等,種類神像、法器、經籍,亦具有較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

  武當山古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北部十堰市境內,山勢雄偉,面臨丹江口水庫,背依神農架林區,連綿400多公里。有72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其余各峰均傾向天柱,蔚為奇觀。自古以來,武當山便是道家追求仙境的理想之地,道教建筑遍及全山,規模宏偉,相傳上古時玄武在此得道飛升。

  “山不封不名”,自東漢道教誕生之后,歷代帝王曾數次在武當舉行封山儀式,武當山的聲名日盛,明成祖時期一度曾位列五岳之上,有“大岳”之稱。令武當山真正名揚天下的是一代宗師張三豐,他創立的武當派與嵩山少林派齊名。

  武當山風景兼泰山之偉、黃山之奇、雁蕩之幽,北宋大書畫家米芾(fú)將之譽為“天下第一山”,雖有夸張之嫌,卻也可見得這里是一個值得一游的地方,各位大俠不妨有空去游覽一番。

當地特色:朝武當  武當山地區有“朝武當”的習俗,含有上山祭拜山神的意思,其實這是人們享受生活的又一種方式,就像掃墓總是與踏青郊游連在一起的,“朝武當”也成為一種爬山的樂趣。每年農歷三月份春光明媚和八月份秋高氣爽的時節,武當山里總是游人如織,熱鬧非凡。

  當地旅行社往往會在這些時候開設武當山一日游的項目,收費在200元左右,包上下山車票、大門票與午餐。

最佳旅游時間  武當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垂直氣候明顯,氣溫隨海拔高度遞減,最佳旅游時間是春秋兩季。

  全山分3層氣候區:高層即朝天宮至金頂,海拔12001600米,年平均氣溫8.5℃;中層即紫霄宮至朝天宮,海拔7501200米,年平均氣溫12℃;底層,在海拔750米以下的太子坡和武當山鎮等地,年平均氣溫則在15.9℃左右。

交通介紹  乘飛機去武當山很方便,老河口機場距離武當山90公里。

老河口機場民航班期表目的地班期離港到達  北京星期三15201640

  佛山星期三10201200

  武當山麓有武渝鐵路經過,從武漢去只要乘火車到武當山站下車即可,武昌至十堰鐵路間的“武當”號旅游列車,其服務設施和服務水平比普通列車要好。

  如果乘汽車的話一般都是先到十堰市,從十堰到武當山鎮有高速公路。此外,漢十公路橫貫武當山麓,交通較為便利。另外其沿線城市的旅游車業比較發達,有幾家旅游汽車公司的車直達武當,當地的各大飯店和旅行社也設有旅游車隊,可滿足游客的旅行需要。

景區交通  從武當山鎮上武當山的車輛很多,都是經過有關部門核準運行的,司機有跑山路的經驗,票價也是統一的,老少不欺,可以放心乘坐。從武當山鎮到南巖車一般坐滿即開車,行程約半小時,票價10元。

  武當山上可以坐滑竿,從南巖到金殿十多公里的石級山路收費80元。另外還有索道,一點設在瓊臺中觀,另一點設在距金殿下100米處的繡球峰和獅子峰之間,單向運行時間不到半小時,往返票價70元。

注意事項  1進入道觀后不要以手指點神像,無論其造型多么令人驚嘆;也不要背對著神像;進殿時不要踏在門坎上,也不要高聲喧嘩。

  2俗話說:“僧不言名,道不言壽”,道人修煉是為長壽,所以最好不要問道人的年齡。入道門的原因很多,如果沒有深交,也不要問其身世。

  3進山朝貢步入武當神道后,就要靜默清心,不說污穢不凈的話。供品中不能有石榴、李子、紅艷花及雞、犬等,不吃雁、鰻、龜、鱉、牛、犬、豬肉及生蔥、韭、蒜、姜等葷腥刺激食物,不飲酒。這些都是武當主神真武大帝所忌諱的。

  4武當山上許多地段都沒有人煙,如果你對地形不熟悉,或沒有足夠的準備,請勿貿然進入。最好請個當地向導。

道教名山——武當山武當壯麗風光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十堰市南,武當山最早的寺觀為唐代所建,明永樂年間,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宮后,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馬,浩浩蕩蕩開進武當山,共建造8宮,2觀,36庵和72崖廟等建筑群。

  由于武當拳而出名的武當山,自古以來就是天下名山。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嶺,南接巴山,連綿起伏,縱橫400多公里。宋代書法家米芾曾為武當山寫下了剛勁有力的“第一山”三個大字。作為旅游勝地,武當山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

宏偉的古建筑群  一是山上有宏偉的古建筑。據說,在建筑的規模上,超過了五岳。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貞觀年間,武當山即興建五龍祠,宣揚道教。以后道教逐漸增多,武當山便成了道教名山。武當山的道教,敬奉“玄天真武上帝”,據說,武當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當之”而名。元朝末年,武當山上的古建筑大部分毀于兵亂。目前山上的宮觀多為明代所建。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成祖朱棣派工部侍郎郭瑾等,役使30多萬軍民工匠,在武當山大興士木,用了將近十年時間,建成了凈樂宮、迎恩宮、玉虛宮、紫霄宮、南巖宮、玉龍宮、遇真宮、太和宮、復真觀、元和觀等33處大建筑群。此外,還建了39座橋染,12座臺,鋪砌了全山的石磴道,整個武當山成為一座“真武道場”。在設計上充分利用了地形特點,布局巧妙,座宮觀都建筑在峰、巒、坡、巖、澗之間,建筑精美,各具特點又互相聯系,整個建筑群體疏密相宜,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優秀傳統。現存的主要建筑有金殿、紫霄宮、遇真宮、復真宮等。

  天上瑤臺金闕坐落在武當山主峰——天柱峰上的金殿,是我國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建于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殿高5.5米,寬5.8米,進深4.2米。殿內棟梁和藻井都有精細的花紋圖案。藻井上懸掛一顆鎏金明珠,人稱“避風仙珠”。傳說這顆寶珠能鎮住山風,不能吹進殿門,以保證殿內神燈長明不滅。其實山風吹不進是因為殿壁及殿門的各個鑄件,非常嚴密、精確。金殿內有“真武”銅像,重達10噸。殿外是白玉石欄桿臺,臺下是長約1500米的紫金城。城墻由巨大的長方形條石依山勢壘砌而成。這座金殿建在武當山群峰中最雄奇險峻的天柱峰上,具有“天上瑤臺金闕”的效果。紫霄宮建于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是武當山的主要宮殿,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建筑之一。共有殿宇、樓閣、廊廡860間,規模宏偉,氣派非凡。

山巒清秀,風光壯麗  二是山巒清秀,風光壯麗。自然景觀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十一洞,十石,九泉等。而這些自然景觀又與精致的古建筑融為一體。如被認為三十六巖中最美的南巖,就有一座建于元朝的“天乙真慶萬壽宮”石殿,雄踞在懸崖之上。在絕崖旁邊,有一雕龍石梁,石梁懸空伸出2.9米,寬約30厘米,上雕盤龍,龍頭頂端,雕一香爐,號稱“龍頭香”。過去,有些香客為了表示自己的虔誠,竟冒著生命危險去燒龍頭香。游客來到后,一般都要來游覽南巖,觀看此險。

聞名中外的武當拳  三是武當拳聞名中外。武當拳全稱“武當太乙五行拳”,是我國武術上的重要遺產。武當拳的創始人是北宋時武當山著名道士張三豐。他創造的拳術稱為動靜結合的太極十三式。到明弘治年間,武當山紫霄宮第八代宗師張守性,綜合張三豐的太極十三式和華佗的氣功五禽戲,發展為武當山道士世代相傳的一種獨特拳術,亦稱內家拳,流傳甚廣。←→yxy110所寫的《人生流浪》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本小說《人生流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59文學立場無關。

飛翔鳥中文    人生流浪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