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yingsx←→:
好!至此繞了這么大一圈“黃道吉日”,可別迷了路,可別累死了,讓我們再慢慢從天上下來步入正軌、書回正傳、回到中原大戰——
就在“三貓”耶無害和阮曉峰從今歲(908年)三月初四日(農歷、陰歷、陰陽歷、舊歷、夏歷)開始駐守在驪山華清宮院的一、兩個月里,龍圖閣直學士司馬光大致是這樣記錄這一段歷史的——
三月小,壬申朔(初一日),帝發大梁;丁丑(初六日),次澤州。辛巳(初十日),劉知俊至。壬午(十一日),以知俊為潞州行營招討使。
癸巳(二十二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張文蔚卒。
帝以李思安久無功,亡將校四十馀人,士卒以萬計,更閉壁自守,遣使召詣行在。甲午(二十三日),削思安官爵,勒歸本貫充役。斬監押楊思貞。
晉李嗣昭因守逾年,城中資用將竭,嗣昭登城宴諸將作樂。流矢中嗣昭足,嗣昭密拔之,座中皆不覺。帝數遣使賜嗣昭,諭降之。嗣昭焚詔書,斬使者。
帝留澤州旬馀,欲召上黨兵還,遣使就與諸將議之。諸將以為李克用死,余吾兵且退,上黨孤城無援,請更〔留〕旬月以俟之。帝從之,命增運芻糧以饋其軍。劉知俊將精兵萬馀人擊晉軍,斬獲甚眾,表請自留攻上黨,車駕宜還京師。帝以關中空虛,慮岐人侵同華,命知俊休兵長子旬日,退屯晉州,俟五月歸鎮。
話至此處,讓我們向后或說向前返觀一下,前文有記述:“大梁開平元年(907年)六月,康懷貞領兵至潞州,晉昭義節度使李嗣昭、副使李嗣弼閉城拒守。懷貞晝夜夾攻,半月不克,乃筑壘穿蚰蜒塹而守之,斷絕其內外。晉王李克用以蕃、漢都指揮使周德威為行營都指揮使,帥馬軍都指揮使李嗣本、馬步都虞侯李存璋、先鋒指揮使史建瑭、鐵林都指揮使安元信、橫沖指揮使李嗣源、騎將安金全去救潞州。此中,李嗣弼乃是李克修之子;李嗣本,本姓張;史建瑭,是史敬思之子;安金全,乃代北之人。
晉兵攻澤州,梁帝朱溫派遣左神勇軍使范居實領兵救駕。
是月甲寅日,梁帝以平盧節度使韓建守司徒、同平章事。
武貞節度使雷彥恭會合楚兵攻江陵,荊南節度使高季昌引兵駐公安,斷絕其糧道。結果雷彥恭戰敗,楚軍亦逃走,荊南之地暫得安寧。至于后事如何,請看“53、雷劈山洪”一章之末。
此間,梁帝朱溫再派“天皇秘使”加緊秘密行動。
八月,丙午,梁帝賜河南尹(發yi
otyi一,伊)張全義名宗奭。
辛亥,梁帝以吳越王錢镠兼淮南節度使(一個爵位許兩個‘銀’,猶如一個姑娘許配兩家,這豈不是有意與淮南節度使楊渥之間制造矛盾么?也難怪吳越國與吳國之間連年征戰不斷,不就是為了點地盤利益么?戰爭就是為了發泄性欲望而已。地盤利益終為國民之能夠安居樂業服務。但如果他們放下戰爭屠刀,都去和自家夫人去做床上長久戰爭,好好研習房中養生之道,那豈不是天下太平安樂乎?),楚王馬殷兼武昌節度使,各充本道招討制置使。
晉周德威壁于高河,康懷貞派親騎都頭秦武領兵攻擊,武敗。
丁巳,梁帝以亳州刺史李思安代康懷貞為潞州行營都統,罷免懷貞為行營都虞侯。李思安領河北兵西進,至潞州城下,又筑重城,對內以防突圍,對外用以抗拒援兵,謂之夾寨。調山東民饋軍糧,周德威每日派輕裝騎兵抄襲,思安乃從東南山口筑甬道,通向夾寨。德威與眾將接連攻擊,排墻填塹,一晝夜間數十發,梁兵疲于奔命。夾寨中有放牧者出來割草,德威也將之擒獲,于是梁兵堅壁不出。
大梁開平元年(907年)九月,雷彥恭攻涔陽、公安,高季昌擊敗之。彥恭貪婪似其父,專干燒殺搶掠,荊、湖兩地常受其患;并且他還附于淮南。是月丙申,梁帝下詔削彥恭官爵,命季昌與楚王殷共同討伐此賊。梁帝又密令“天皇密使”立即行動!…
蜀王王建召集文臣武將商議稱帝之事,眾人都說:“大王雖忠于唐,唐已亡矣,此所謂‘天與之不取’者也!”唯獨馮涓獻策奏請用蜀王稱制,說:“朝興則未爽稱臣,賊在則不同為惡。”蜀王不聽,馮涓則閉門不出。王建用安撫副使、掌書記韋莊之謀,帥官吏百姓連哭三日;己亥,王建登基皇位,國號大蜀。辛丑,蜀帝以前東川節度使兼侍中王宗佶為中書令,韋莊為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閬州防御使唐道襲為內樞密使。韋莊,見素之孫也。蜀主雖然目不識書,但好與書生談論,粗曉其理。是時唐衣寇之族多避亂在蜀,蜀主禮而用之,使修舉故事,所以其典章文物有大唐遺風。蜀長子校書郎宗仁幼時因病被廢,立其次子秘書監宗懿為遂王。
今冬十月,荊南節度使高季昌遣其將倪可福會合楚將秦彥暉攻朗州。武貞節度使雷彥恭遣使乞降于淮南,告急求救。弘農王楊渥,乃武忠王楊行密之子,時任淮南節度使、東南諸道行營都統,兼侍中、弘農郡王,實質已為吳國國王,他遂派將泠業領水軍屯駐平江,李饒率步兵、騎兵進駐瀏陽去救駕。楚王殷乃派遣岳州刺史許德勛領兵抵抗。泠業進屯朗口,許德勛派善游者五十人,以木枝葉覆蓋其首,持長刀浮游而下,夜襲其營,且舉火,泠業軍中大亂。德勛率大軍進擊,大破泠業水軍,追至鹿角鎮,擒獲泠業;又攻破瀏陽寨,擒獲李饒;掠上高、唐年而歸。隨后,楚王斬淮南將領泠業、李饒于長沙。
十一月,甲申日,夾馬指揮使尹(發yi
otyi一,伊)皓攻晉江豬嶺寨,拔之。
義昌節度使劉守文聞其弟守光幽禁其父,集合將吏大哭說:“沒想到我家出此逆賊!我生不如死,發誓與各位討伐他!”遂發兵擊守光,互有勝負。
天雄節度使鄴王羅紹威對其部下說道:“守光窘迫急匆歸國,守文孤立無援,滄州可不戰而服。”于是派人給守文送去書信,告訴他禍福利害。守文也恐懼梁兵乘虛襲擊其后,是月戊子日,遣使請降,以兒子延佑為質。梁帝拍手大悅:“紹威折簡,勝兵十萬!”遂加封守文為中書令,安撫納降。
起初,梁帝在藩鎮,用法嚴明,將校有戰沒者,其所部之兵全斬不剩,這叫做跋隊斬。所以士卒失去主將,多逃亡不敢歸。梁帝乃下令凡軍士都文其面以記軍號。軍士有的思念鄉里逃亡,關津就捉住將他們送歸所部,沒有不死的,其鄉里也不敢容納逃歸者。因此逃亡者皆落草進山為寇,或者為盜,大為州縣之患。其中“太行山寨”以及“水泊梁山”便收容許多梁國逃兵,另有部分逃兵聚集為盜,還有加入丐幫者甚眾!為了改變這禍患散亂的局面,是月壬寅日,梁帝下詔赦其罪,從今雖文面也可回歸鄉里。為此,聚山為盜為匪為寇者,削減有十之七八。
淮南右都押牙米志誠等領兵度(渡)過淮水襲擊潁州,攻克其外城廓。穎州刺史張實據子城拒守。
晉王李克用命大將李存璋攻河東道晉州,用以分散上黨兵力。十二月,壬戌日,梁帝下詔河中、陜州發兵營救。甲子日,梁帝又下詔發騎兵五千救穎州,米志誠等引兵退去。
丁卯日,晉兵侵犯洺州。
淮南兵攻信州,刺史危仔倡求救于吳越國。“天皇密使”繼續行動。
后事如何,且待后文分解——“66、碧空萬里情,追殺‘卷地風’。”一章之末。
開平二年(908年),是年春,正月,癸酉朔(初一日),蜀主王建登興義樓。有僧挖下一眼獻上,蜀主遂下令飯僧萬人作以回報他。翰林學士張格奏道:“小人無故自殘,赦其無罪已是幸運了,不應該重獎敗壞風俗之人。”蜀主乃止。
丁丑(初五日),蜀國以韋莊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辛巳(初九日),蜀主祭祀南郊;壬午,大赦,改元武成。←→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