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34、故鄉的云

  正文最新網址:ibiquxs

  生活本是沒有含義的,我們非常認同余華的一句話,人活著的目的便是為了活著本身,其他的任何所謂追求成功或者實現個人價值的話,其實都是虛的,只有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活著才是最大的價值。但說者卻認為,人不能盲目地活著,總要有所志向。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要有詩和遠方,還要有所向往和追求。

  1.余華的小說《活著》中的主人公福貴一生遭遇了太多的坎坷,他年輕時生性浪蕩,仗著自己是地主的兒子,花錢就像流水一樣,后來好賭成癮,把幾輩人住過的老宅院和幾百畝良田全部輸給了人家,他的父親也被活活給氣死了,就此一貧如洗。

  后來他進縣城給女兒買藥的時候,被國民黨抓了壯丁,九死一生,差點都沒有回到家。

  回到家之后,發現自己的女兒已經變成了啞巴,福貴的一生便是苦難的一生,接著她的兒子出意外慘死,他的女兒難產死亡,女婿在工地上干活的時候出意外也死了,就連他的外孫在吃豆子的時候也被噎死了。按說遭受了這么多的苦難,福貴應該很痛苦,但是他仍然感激現在的生活,他銘記的都是這輩子的幸福時刻。

  然而,《亂世英魂》化作《三貓流浪記》故事中主人公之一的流浪“三貓”耶無害,名為無害,實則千難萬害,他所遭受的打擊和苦難豈止是這《活著》一書中主人公福貴所能承受和相比得了的?但是,他們都還是堅強并且樂觀地活著。只不過,耶無害有他想中所想,有志向,有追求,也就是有理想有抱負,不能像行尸走肉一樣地活著。生命寧可要短暫的燦爛,不要長壽的窩囊。

  所以我們不只是為了單純的活著,還要有思想,僅此而已。人活著,一切還有希望;人死了,一切全無。也許只有活著的人為死了的人說話,為死了的人作紀念。

  這是一個煙雨迷濛的山川,山水一色,一樣的迷濛。

  一絲絲的斜風細雨,吹拂著他的衣襟,打動著他的心。

  就讓雨把他的頭發淋濕,就讓風將他的淚吹干,

  反正,

  他早已不在乎,早已不在乎…

  一顆飄浮的心,隨風而去,隨風而來。

  他仿佛行走在,

  行走在煙云細風里。

  身邊飄游著,

  南來的風,南來的云,

  撩起他,往日的情思,故鄉的回憶——

  那也是一個煙雨濛濛的日子,他,耶無害,剛好十六歲的那一年,他從“飛龍客棧”走向內院,迎著微風細雨,走在花前亭畔,盡情地吸收著這細雨里的花香土息,隨意讓弱風細雨吹拂著他的頭發、臉面、衣襟…很美的感覺,是一種如詩如畫的愜意。他很喜歡走在這溫馨的小風小雨里,讓他迷戀,讓他陶醉,讓他感到心靈無比的清澈涼爽。正因為這樣,他才能親身體驗到大自然的風雨,才能身臨其境地陶冶情操,才能磨練(煉)和鍛煉他堅韌的性格和瘦弱的身軀。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父母聽信一個神婆的話,始終讓一塊“萬寶玉”掛在他乳名“三貓”的腰間,形影不離,說是用以“避邪”,讓神靈保佑他好好地活著。千萬不可丟掉“萬寶玉”,丟了它,就等于丟了命根子。

  然而,直到現在,“萬寶玉”丟失已有十月之久,他的確是遭受了不少的劫難,甚至是幾乎把命丟掉;但是,他認為,這無非是巧合而已,身入江湖與官場,必然要經受無數的困苦和劫難,可他的生命卻不是可以隨意丟棄的。也許,這所謂的“避邪”吉祥物,有則遭劫遭難,無則邪魔難入、身心自安。萬物都是可有可無的,萬物都是容易得到的,唯獨女人的心最難以得到。她能令人像捕風捉影一樣捉摸不定,隨風而去,隨風而來。

  這回,昔日令他心向神往的小梅已隨風而去,將是永不再來;“萬寶玉”曾讓他認為已化為“玉粉”,可后來在京師擂臺之上,陳劍南說此物還在其手,而且親手拿出讓他看了個究竟。他也曾多方尋找過,但全是一無所獲。不知何時,他才能將這傳家之寶重新送回家鄉親人的手里。也許,失去的東西,最為寶貴,最令人感到痛惜;而有了它的時候,卻并不是那么珍惜;失而復得的東西,最令人感到欣喜和倍加珍惜;但是,“失而復得”,又談何容易呢?世界,難道真的可以尋找回來么?

  記得,也正是在他十六歲那一年,也正是站在微風細雨里的這一天,康總管慌慌張張地跑來向他喊道:“三公子,三公子,快過來!看你都淋濕了,不要著涼了!”

  話說之間,康總管已將他拉進了亭榭走廊里。

  “三公子,老爺在后堂里等著你哩,讓我來叫你。”

  “是什么事?這么急?”耶無害不解地問道。

  “好事!你見了老爺就知道了。”

  很快,他倆走過幾道院落,來到了后院正堂。這是一座兩層木樓的正堂,耶老太爺正安閑地坐在竹椅上吮吸著水煙袋。

  “老爺!三公子來了。”

  “嗯!…”

  “孩兒拜見父親!”

  “玉兒!你又在外面淋雨了是不是?總是不聽話,你本來的身子就很弱,怎好讓風吹雨淋?”

  “孩兒以后不敢了。”

  “嗯!你以后要注意自己照顧自己。如今你也算長大成人,也懂事了,做爹的不能總將你關在溫園里,你應該走出家門到世外去走一走看一看闖一闖,多增加一些見識。所以,等雨過天晴之后,我讓康總管將你帶到荊州江陽鎮,去拜師求學。”

  “啊!?…”耶無害一聽是這事,喜不自禁。“出外游學”早已是他夢寐以求之事,可父母一直不肯。如今父親竟要成全他的這一心愿,他的內心怎會不歡悅呢?

  “謝謝父親!”

  “你不要高興的過早!”耶老太爺說著,立身站了起來。

  聞聽此話,又看著父親那嚴肅的面容,耶無害立即剎住了笑容,等候訓話。

  “這次只是讓康總管送你去江陽鎮拜曹呂莊求學,他曾與我是故交,他多少也會照應你一些。不過,康總管完成任務,就要立即返回,留下你自己在那,可不是像這‘衣來伸手,食來張口’的日子,你要學會多吃苦勤鍛煉,自己照顧自己。”

  “是,父親!孩兒一定謹記不忘。”

  “其實,你們兄弟姐妹七個里,我是最疼愛你的,我也不忍心讓你一人出門在外。更何況,我還將家傳之寶‘萬寶玉’帶在你身邊,希望它能保你平安。”

  “父親請放心,我一定會自己照應好自己。”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所謂‘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只有困難和挫折才能更加鍛煉和磨練人的意志,切莫遇到了困難、挫折和打擊就一蹶不振、自暴自棄。不能總想依賴別人為你排憂解難,重在依靠自己解決和渡過難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要明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道理。還有,以后你一人出門在外,小人、惡人、君子、士人都可能遇到。但是,有道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你要記住,‘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吶。”

  “多謝父親教誨,孩兒一定銘記在心。”

  “好了!別的,我也不想再多說了,雨住天晴之時,就讓康總管送你去江陽。到時,做爹的不想再送你,不然,我會舍不得讓你離家出走。”

  “好的,父親!孩兒就此與您老人家告辭。”

  “你去吧!”耶老太爺說著,便背過身去,向康總管和玉兒揮了揮手。其實,耶國文不覺已老淚縱橫。

  于是,康總管和三公子默默地離開了正堂。

  到了第二天,天已放晴。康總管帶著他走出耶府大門,也就是“飛龍客棧”的大門,大哥、二哥、四弟以及六妹、七妹等人全都出來為他送行。一番話別,他便隨著康總管打馬東去。

翻上頁呼出功能翻下頁

飛翔鳥中文    人生流浪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