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348、“安培定律”

  人生流浪“哦!…”耶無害緩緩吸了一口冷氣,暗道,“如此之多的盜賊如若逞兇作浪,豈不會把天下攪得日夜雞犬不寧?更何況這只是賊王盜首,還不知其賊子賊孫有幾千幾萬?人常說‘世上有抓不完的賊,打不完的狼’,如若就這樣一個一個地將這些盜賊的人頭提來,恐怕那只會是‘野火燒不盡,賊風吹又生!’那究竟如何處置這些坑害國朝的賊寇?…抓監入獄?按律問斬?放任不管?以毒攻毒?教之改邪?按置扶持?招安?…究竟用什么方法最得當,最能充分而又有效地澄清這混濁不堪的賊亂之世?…對這一問題必須有一個周密、圓滿的計劃按排,切不可急躁冒進、打草驚蛇!否則,這些賊蛇聞風而藏,那豈不是仍然潛伏著更大的危險么?明槍易躲,暗箭最難防;隱患更險于明火。說不準什么時候,他們照樣還會偷偷溜出來去‘咬人’、去坑害天下及平民百姓,國朝財寶也將被這些小人毀于一旦!這當然是最令人痛心的事件!如若想避免這些災難的發生,就必須穩住他們,摸透他們,瓦解他們,利用他們,或者和他們搞些形式演變,以‘和平’的手段吸收、扶置他們,削弱他們的整體力量,以賊制賊,賞罰分明,以鼓勵更多直至所有的賊人將功補過、立功贖罪,這豈不是‘一箭雙雕’的全美之計?對于那些罪大惡極的死刑犯、大犯、要犯,也并不一定非要將之處死。因為世上任何人的生命都來之不易,僅有也只有這么千年或是萬年一果的一次;更何況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活著,活著就是為了光明正道地歸結一生!即使是死,也要死在光明大道之上,而不應該死于歪門邪道之中。任何誕生下來的新生命,他本身并不壞不惡,可以也應該說‘新生命’就是純潔無瑕的,是人人都理當細心愛護的。雖然‘新生命’之中存有性善和性惡的因子,但他生來卻不是為半途而死!只不過后來由于諸多客觀和主觀原因的能動反應,才使此人后來走上歪門邪道直至鋃鐺入獄、開刀問斬!但是為了保全生命,或者說從‘死刑犯’里榨取些‘油水’,要讓他受盡監獄生活的苦,要讓他們去勞動、去服役,來為國朝貢獻出‘該死不亡’的剩余價值和力量。這也就好似回收‘廢物’進行再循環、再利用一樣,‘變廢為寶’的價值依然是‘有益無害’于天下人間!”

  這一時之間,耶無害面對著這張盜賊名單,是一陣思絮萬千,一種尚好的處置方法已在他的腦海里逐漸形成。

  于此同時,天子程福貴仿佛看出耶無害的內心所想,便開口問道:“耶狀元!你對此有何高見?”

  “哦!…”耶無害聽到天子垂問,連忙停止思索,答道:“臣無高見,只是有點想法而已,但不知此法可行否?”

  “你說說看!”程福貴微笑著說道。

  于是,耶無害抖膽說道:“臣以為這些賊王賊首可實行招安政策,概括起來說,對他們可實行‘安培定律’!”

  “安培定律!?…此話怎講?”天子頓時涌來興趣。

  耶無害接著解釋道:“安,就是招安、安置之意;培,也就是栽培扶置之意;定,就是限定、約束;律,也就是皇令法律。所以這安培定律的意思就是說對那些賊寇進行安置栽培,然后再用皇令法律來限定、約束他們,令他們改邪歸正為朝廷效力!”

  “哈哈哈!…妙!妙!妙極了!”只見此時的天子程福貴連連點頭夸贊道,“耶狀元果然高見!沒料到你竟已想到朕的前頭去了!朕對這些賊盜也只不過是朦朧之中有點此意,如今卻讓你一針見血地高度總結了出來。實乃是上上之策!好!如今征得你的建議,朕決定就這么辦,對各方賊寇實行安培定律!”

  “皇上明見!”耶無害繼續說道,“這些盜墓賊首熟悉他們各自所活動的墓葬,就地封他們為陵墓護衛,然后再派專員督察他們,的確可以起到以一擋十的作用。我想,從此以后,陵墓之內的財寶便不會流失了。”

  “如此看來,那漢陵十二賊和唐陵十一賊便要改名為漢陵十二護衛和唐陵十一守衛!”天子微微點頭說道,“想來也實在是可笑,這些賊王盜首非但無罪,反而能封官加爵矣!”

  “皇上!請恕微臣直言!”耶無害緊接著說道,“這正所謂‘舍不了孩子打不了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皇上以此來大赦天下,普施仁政,必得萬民歡心、四方歸順,天下可必得安寧昌盛。”

  “耶狀元言之有理!”程福貴一邊表示贊同,一邊卻又擔心地說道,“不過要辦好此事,還需要一個艱難險阻的過程!況且誰去督辦此事更是一個大問題。”

  “皇上不必憂慮!臣愿為陛下分憂解難,請皇上吩咐!”耶無害當即便有意以身請令。

  “咳!”天子卻嘆了口氣說道,“朕怎么舍得讓你離開督辦此事?但此事又至關重大,讓別人去辦,朕確實還有些不放心。唯有你與朕對處置此事不謀而合,象別的文武大臣對朕的這一決定一定想不通,所以讓朕的知心臣子去主辦此事朕才能高枕無憂!”

  “請皇上放心!”耶無害立即斬釘截鐵地說道,“臣一定不辱使命,只要陛下詔書一下,臣就親自去招安這黃河兩岸的大盜,讓他們為朝廷效力!”

  “嗯!”程福貴終于拿定主意,下令道:“朕會派朱元帥及二太保司徒一敏協助你去督辦此事,所缺人手你自可從軍中調遣。現在朕即刻起草詔書。…”

  “什么?皇上要招安這些盜墓賊?”只見左丞相陳田中吃驚地瞪著一雙“驢眼◎◎”向刑部第一長官“尚書”(相當于現在的公安部長)高亞平問道。

  “是的!布告已下,我們刑部對此也毫無辦法!”高亞平而露難色地回應道。

  “哼!什么招安?還安培定律?簡直是成心胡鬧!”陳田中依舊是怒不可遏地說道,“一只野(耶)貓參什么政?這肯定又是那耶無害出的餿主意!”

  “丞相所言即是!”刑部第三長官“郎中”(相當于現在的司局長,與所說的“江湖郎中”也就是江湖行醫者不同!與“中郎將”也是不同的官職!)司徒軍說道,“不然,皇上怎么會派耶無害去督辦?”

  “這也未必!”刑部第二長官“侍郎”(相當于現在的副部長)卻不以為然,說道:“君命難違!皇上要派誰就是誰,也不一定就是督辦人的主意!”

  “崔侍郎!你還不了解內情!”只見高亞平沖著崔天雷說道,“有很多事情都是天子與耶無害商議之后才作出的決定。相信如此重大之事也必有耶無害之意!”

  “高尚書!”刑部第四長官“員外郎”(相當于現在的處長)孔令軍上前說道,“如今皇令已下,看來我也不必率領捕快去緝拿這些賊王了。”

  “這也未必!”陳田中接著說道,“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則不謀其政。你們刑部與耶無害方面各司其職,為何要受他們的影響?”

  “丞相!”此時的刑部尚書高亞平神情緊張地說道,“這豈不是違抗君命?”

  陳田中聞聽此言,立即怒氣燃燃地說道:“總之招安這些賊子是混淆黑白,難以服眾。我馬上招集三省六部,聯名上書請天子收回圣命,阻止他們前去招安!”

  “丞相!”刑部第三長官“郎中”司徒軍說道,“此次招安是耶無害和兵部尚書朱元帥二人協辦,要聯名上書,恐怕至少有兵部不會與我們合作!”

  “缺他也無妨!”陳田中甩了一下胳膊,說道:“他一只胳膊,總不會擰過我們眾人之腿。”

  這時,只見刑部第二長官“侍郎”崔天雷心有疑意地說道,“丞相!耶無害深得天子信任,而且兵部、十八太保及御林將士都與他關系甚密,更何況天子站在他們一邊,恐怕我們全員聯名上書也難以阻擋住他一個耶無害!”

  “哼!耶無害!耶無害!他算個什么東西?”此時的陳田中終于氣急敗壞地喝斥道,“三省是三省,六部是六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由吏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由戶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由禮部;管軍事由兵部;管司法刑獄由刑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由工部;一切決策、審議、執行由三省。他耶無害只不過是個武狀元,一個小小的武官,三省六部里哪有他的立足之地?他休想在我朝之中橫行霸道!”

  “耶狀元!”只見大內第二太保“天皇密使”司徒一敏向耶無害說道,“此次任務關系重大,你我必須想出一個萬全之策!”

  “二太保所言甚是!”耶無害鄭重地說道,“所以要想順利辦好此事,千萬不能弄巧成拙,反誤了國家大事!”

  司徒一敏聞聽此言,感覺耶無害話中有話,便隨即問道:“耶狀元的意思是…”

  于是,耶無害直言不諱地解釋道:“我們是去渭北安陵招安盜墓賊,而不是去圍剿他們,所以我們不能帶大隊人馬前去安陵,以免遭其賊心懷疑而聞風逃竄!”

  “耶狀元言之有理!”司徒一敏不禁倍感欽佩地說道,“如此說來,我們切不可讓‘討賊王’大元帥朱衛登率眾前去,以免弄巧成拙‘雞飛蛋打一場空’!”

  “不錯!”耶無害接著說道,“我們要想不辱使命,只要各派人手到黃河南北的各大陵墓張貼布告;到聚集招安之日,你我兩人只要攜帶圣旨前去安陵足矣!”

  聞聽此言,司徒一敏緩緩地說道:“你是說僅你我兩人前去安陵赴會,如有不測,這豈不是陷入狼窩虎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耶無害神情嚴肅地說道,“此次縱是刀山火海,你我也要不辭艱險前去赴會。”

  “很好!”司徒一敏表示贊同,說道:“耶狀元既是信心百倍,我身為‘天皇密使’,一定鼎力支持。而且我還要將此事稟奏皇上,請皇上不必再派朱元帥率軍前去招安。相信皇上不僅準奏,而且皇上也一定會大加贊賞耶狀元的聰明才智!”

  頂點小說地址:dingdian6

  移動端:m.dingdian6感謝您的收藏!

飛翔鳥中文    人生流浪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