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號:翻頁夜間→:、、、、、、
最新網址:biquluo
“啊?…”只見耶無害起身驚異地說道,“皇上既是有事下問,何不遣人宣臣進見,何必枉駕驅尊?”
“哈!哈!哈!”天子程福貴不由大笑道,“派遣他們?!何必如此煩瑣?你瞧我身邊,什么太保、一品侍衛、二品侍衛、三品侍衛…全全讓我遠遠遣開,何需讓他們貼身保衛,反倒令朕不自不快!如若朕慮及心中大事,朕也情愿自去相問。”
耶無害聞聽此言,暢言贊道:“皇上如此禮賢下士,不拘龍體自傲,真乃明君在世、得人擁戴!”
然而,天子程福貴聞聽此言,卻又漸漸收住笑容,深感憂慮地說道:“想當初,漢高祖劉邦作詩感嘆:大風起兮云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可如今朕始才登基不久,國勢惶惶、內外有亂,朕恐怕是得人擁戴卻得不到天下哪!”
“皇上何出此言?臣嘗聞‘得人心者得天下’、‘得才者得天下’,而如今皇上得人擁戴、求賢若渴,何愁江山不固、天下不寧?”
“好!耶侍衛之言果然令朕感到如醍醐灌頂、明心見性。難怪當初朕派遣司徒太保去尋找你這位武狀元之時,他卻向朕說他曾經在巴蜀東道見過你。說你還是一位難得的文人才子。今日朕聽得耶侍衛之言,方知司徒太保所言屬實,你果然也是朕所要尋找的才子。只是令朕疑惑的是,你既然文武兼備,那你為何沒有被選入科舉龍榜?難道你沒有參加京試?”
聞聽天子如此相問,三公子耶無害不禁一下子陷入對往事的苦苦思索之中:一定是陳劍南與其父狼狽為奸,從中“偷梁換柱”而頂替了他和“張草在世”張旭所應得之位!非但如此,而且還將他們一擼到底,連個入榜的資格也沒有!因為他清楚得記得,在“雁塔碑處”,陳劍南對他倆所題寫的羞辱之詞——劍南在此題一首,龍虎榜上我居首。遍尋皇榜張貼處,絕無張旭與無害。
然而,耶無害情知他現在是站在天子身邊,勢必已是“新入為官”,他怎么能初見天子就冒然在背后數述當朝宰相的不是?為了“以和為貴”,為了顧全大局及各自的面子,他只好忍氣吞聲、強作苦笑地向天子回答道:“咳!實在是微臣無才無能,一舉應試落第而歸!”
“哈哈哈…”天子程福貴一聽便開懷大笑道,“耶侍衛不必傷心,你是朕所要尋找的武狀元,又是難得的才子;朕在此特賜你為翰林學士,以后進入翰林院還可施展你的才學!”
“多謝皇上的厚愛!為臣不才,有愧于皇上的夸獎與恩賜。但不知皇上有何事向下臣相問?”
“是這樣!”只見程福貴略有所思地說道,“朕聽司徒太保說,你的家鄉已被洪水淹沒,所以朕想知道你是從何地到此?”
耶無害聞聽天子問及此事,他心中的煩憂不禁觸然而發。他何嘗不思戀家鄉,又何嘗不思念家鄉的親人?可如今,家鄉慘遭洪水,親人更杳無信息。所以他從太行山寨出發進京,一來去赴皇帝之詔;二來便要繼續尋找家鄉親人。但此時此刻的他卻是心中異常明白,太行山寨向來被官方視為賊寇聚集之地,那皇上就更不必多說。
故此,耶無害心中暗暗意識到,如若他說他來自太行山寨,那皇上豈不會認為他也是暗通太行山賊?更何況他還帶著太行山阮老寨主的干女兒阮曉峰,如若他照實說來,那他和阮曉峰豈不是自投羅網?
于是,耶無害心中立刻拿定主意,向天子回稟道:“皇上!為臣和阮曉峰是從洛陽城而來。在此之前,我曾去過巴蜀東道,可是家鄉被洪水吞沒,至今不知家人是死是活!”
“噢!…”程福貴不由默默地點了點頭,道:“看來耶侍衛一定非常思念家人。但不知令尊大人是…”
“我父親叫耶國文,乃是前朝老臣。”
“朕有所耳聞。既然如此,朕會派快馬打探你家人的下落!”
“啊!…”耶無害聞聽皇上之言,真是喜從天降,更是抑制不住內心的感激之情,急忙說道:“多謝皇恩!微臣不勝感激!”說完,耶無害便要叩頭謝恩!
“耶侍衛快快請起!”只見程福貴早已將他扶住,說道:“朕能為臣子排憂解難,乃是朕之本份,何必多行大禮?”
“謝皇上!”耶無害已起身說道,“皇上仁慈厚愛、深知人心,微臣心中以后所憂之事終于有所寄托。”
天子程福貴聞聽此言,不禁感喟地說道:“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跟蹉跎。我希望耶侍衛能和朕同甘共苦創建美好的明天!”
聞聽天子一片與臣子息息相關的親切話語,耶無害急忙拱手施禮道:“臣誓為皇上效勞終生,萬死不辭!”
“好!朕看得出你是位精明能干的才子,朕能得你輔佐左右,從此便不會感到煩憂纏身。…好吧!耶侍衛!朕已賜你在華清池內沐浴,現在你可自便。”
“謝皇上!”
耶無害說完,早見皇上已漫步而去。此刻,耶無害凝望著天子那漸漸遠去的背影,一種無限敬仰的心情不覺油然而生。如此善得人心的風流天子,真猶如是明君出世、真龍降生,他如何不會得人敬仰而得天下?雖然如今正處在盜賊四起、江湖大亂、軍閥混戰的亂世,但是,能有此位真龍天子來力挽狂瀾、收拾這殘亂的局面,江山天下又何以不固不昌?看來,美好的明天一定、很快就會到來!
然而,耶無害想卻是這樣想了,而且他的想法也不是不對;但是,如今世道戰亂紛紛、英雄輩出,各各雄心壯志充四海,其正可謂是強秦之心“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心。”實在難以斷論誰人將會主宰這群龍沉浮的局面。
有詞曰: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鬧春秋,頃刻人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說甚龍爭虎斗?
又有詞曰:總來千古興亡局,盡在朝中用佞賢。理所當然,三公子耶無害所處在的這個天子天下,也難逃這樣一個“天下烏鴉”一般黑的局面。哪里象他心目之中所想象的“天子天下”能夠如此昌盛不衰?孔老夫子也曾曰:“久勝必衰,久衰必勝。”不錯,這是正常的歷史潮流。天下形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萬世就是這樣過往代謝,怎么可能幻想一成不變?最新網址:biquluo,報送后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