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最新網址:ibiquxs
話說化裝成秀才模樣的法凈和尚已騎馬來到潯陽城內。這時,只見他牽馬行在甘棠湖畔。…
說起這甘棠湖,咱們有必要給各位略作介紹一下。它座落于潯陽城即今江西九江市中心。面積約270畝。湖水是由廬山泉水注入而成。清風徐來,碧波漣漪,景色甚是優美逸人!湖中筑有長堤,長50米,堤上有宋代修建的思賢橋。湖中煙水亭,原名為浸月亭,建于唐元和十一至十三年即816~818年。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都督周瑜點將臺舊址。唐朝詩人白居易貶為江州即今九江市司馬時,建亭于湖上。后人因其《琵琶行》詩中有“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之句,遂命名為浸月亭。北宋熙寧年間理學家周敦頤來九江講學,其子在甘棠湖堤上建樓筑亭,取“山頭水色薄籠煙”之意,而名煙水亭。兩亭俱在明嘉靖前廢毀,明末于浸月亭廢址重建,將已廢煙水亭之名移此,稱謂一直延續至今。明清多次復修增建,咸豐三年1853年又毀。清末重修。亭前有石劍匣兩座,亭內有船廳、純陽殿、翠照軒、五賢閣、亦亭、宴會、境波樓等。1972年全面修復,并建成曲橋一座,自湖畔蜿蜒接于亭上,以便游人參觀。在此還望各位愛游山賞水之士有機會去欣賞一下這九江市的甘棠湖水與浸月亭。據說浪井也就是灌嬰井、瑞井,還有能仁寺,天花宮,大勝塔,鎖江樓寶塔等古跡都在九江市;而后世“岳飛母姚氏墓”、“岳飛夫人李氏墓”、陶淵明祠和墓地及獅子洞、涌泉洞則是在九江市之南九江縣。有機會你也可以去瞻仰一下,去緬懷一下先人的古跡和自然風光,也不枉來人世間一遭!
至此我們再書歸正傳!法凈和尚所要尋找的花月樓,也就是“廬山五嬌”由此逃出的國色天香之地,就在這浸月亭東方的不遠之處。
此時,法凈和尚依舊漫行在人流之中。但是,這里的人物景色已使他耳目一新,與他剛才的所到之處存有“人間天上”之別——低矮的房舍不見了,破衫的、光臂的不見了,叫賣的卻多了起來。只見這里是花天酒地、樓臺飄歌、香氣四逸,更有眉飛色舞、花扇搖搖的各色人物。城里就是城里,與山村野地確實不一樣!更絕妙的是,這清風徐拂之中的甘棠湖水,碧波在回蕩,清澈可透人,處處令人親切可掬。法凈和尚邊走邊觀望著這里的一切,他已知道,他已經來到上流人物嬉笑玩樂的游樂場地;也難怪這里別有一番天堂一樣的美景,那窮鄉僻壤之地與這境地當然是無可倫比。
“過了這浸月亭,就要到花月樓。”法凈和尚心中不禁暗忖道,“真沒想到,半年不曾到此,這公孫王爺的逍遙之地依然是不衰往昔之景,更有甚于當初。真不知此中有何玄妙之處?…”
法凈和尚想到這,不覺那花月樓已映入眼眶。于是,他看了看自己身上才換上不久的藍色便裝,又整了整頭上的峨冠和下面的假發,便牽馬來到路旁的一處客棧,讓人把馬牽到了院內,他便轉身走向花月樓,打算在這里探聽了下金步搖的下落。很快,法凈和尚便來到了喧囂熱鬧的花月樓下。呵!這里更是一番色彩斑斕、光輝熠熠的境地。
“喲——哪里來的一位秀才哥!”只聽門前傳來一聲嬌柔的喊聲,便見一位裝扮得花枝招展的婦人走到法凈和尚的身邊。
“阿彌…”法凈和尚話出兩字,急忙剎住口舌,剛抬起的手掌也慌忙放了下去。
“咦?…”那婦人有點驚奇地看著這位秀才,不知他為何冒出了這兩個字。
再說此時的法凈和尚自知失言,連忙微笑著敷衍道:“啊!你…問我從何方來,我從南方而來。今日有幸路過此地,特來觀望。”
“嗯!好哇!好哇!屋里請!屋里請!”那婦人隨即轉身朝樓上喊道,“春蘭子!快給這位公子端茶!”
“哎——”只聽一聲悠長的應聲傳來,一位十七八歲的女子來到他們的身邊。
“嗯!我說春蘭子,你好好侍候這位大爺!我去去就來。”那婦人說完,轉身就要離去。法凈和尚見了,急忙喊道:“噯!別走!別走!老板娘!晚生還有一事相求呢。”
這時,只見老板娘轉身笑道:“喲!大爺有何事相求呀?”
“噢!”法凈和尚也笑道,“晚生有要事和你相商,還請老板娘到房間里細談。”
“哎喲——,我說這位秀才公子!你讓老娘我親自陪你!那好,走吧!到樓上房間。”老板娘說完,便沖著春蘭姑娘遞了個眼神。春蘭姑娘心中會意,隨即向樓上跑去。
于是,法凈和尚便在老板娘的帶領下,談笑著來到樓上的一間客廳。這是一間十分幽雅的客廳,地板和墻壁上都好象在散發著清香;而且他們對面的那張桌子還有兩只向外飄散著股股熱氣的茶杯,如兩只振翅欲飛的白鴿,又好象是張開的兩只小手在招呼著前來的兩人。
法凈和尚正在品味著這房間里的擺設,只聽老板娘微笑著說道:“哎呀!對了!和你聊了半天,還不知公子您的尊姓大名呢?”
翻上頁呼出功能翻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