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yingsx←→:
“呵?我說二哥!這荒山野嶺的,也沒個擺攤賣飯的!你的吃什么的干活?”張云海卻反問道。
“四弟!此乃徐州名山,山青林秀,西畔還有云龍湖水浪打浪,怎可說成是荒山野嶺?”吳天霸樂呵呵說道。
“我明白二哥的意思。”歐陽青風邊走邊說道,“天下名山佛占多!既然有佛在,一定有寺在,那我們還怕吃不上齋飯?”
“確實如此!如若見到寺院,我們這六位定要吃齋休整,來解解乏!”張云海向周圍尋視著說道。
“嘿!各位兄長!你們瞧這石板若躺上去有多舒服!我們不如在此歇歇腳再走!”黃世英牽馬走在后面指著一片光滑的山石說道。
眾人聽得,紛紛回頭觀望:只見六弟所指的巖壁之下,一條長方形的光滑石臺橫臥在那里。這塊石臺,躺上去十來個人也絕對沒問題!而且必定會很涼爽舒適!再看那巖壁之上,還刻著三個紅色大字——龍首巖!的確是游人絕好的休息之地!如今這天氣,怎能不令人心動?然而,耶金風卻回頭微笑著說道:“六弟!別急!會有好地方讓你休息!”
黃世英聽后,點頭默許,只好牽馬跟著眾人向前行走,希望找個更好的休息之處。
“不好!”黃世英一捂肚子說道:“我要撒尿、拉屎!”
“不可以!”耶金風扭頭沖他說道:“你在這云龍山邊隨地大小便,有辱環境衛生、污染空氣!你還是憋著點!找座寺院再解決!”
不多時,六人果然來到一座寺院旁邊。縱眼望去,只見那寺門匾額上刻著四個大字——興化禪寺!幾人不禁相視一笑,便繼續牽馬向寺院大門走去。
他們六人進入寺院內,便把六匹馬放在院中。恰在這時,一位老和尚迎上前來,含首施禮說道:“阿彌陀佛!六位施主!請到這邊來!”
于是,六兄弟便隨著這位老和尚一直來到大雄寶殿的大堂內。
這時,只見老和尚微笑著說道:“老衲看六位施主氣度非凡、武姿英發,定為遠道而來的豪邁義士!來!來!來!請各位留下尊姓大名!以壯敝寺之名!”
說話之間,老和尚已一手拉開桌案上的宣紙,一手指著案上的筆墨,讓耶金風等人簽名!
然而,一直在微微含笑的耶金風沖老和尚說道:“聽到您的贊揚,實在慚愧!我看這簽名之事就免了吧!”
“噯!那怎么行!”老和尚一坼頭,說道,“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你們來到這徐州游山觀光,豈有不留姓名之理?總比在山石樹木之上亂寫亂畫誰誰到此一游為好,還是請各位簽上!”
老和尚說著,已從桌上抽下一支大毛筆遞到耶金風面前!
耶金風一看,盛情難卻,只好接過大筆。
這時,老和尚笑著說道:“此乃文房四大寶物!施主用這黃狼湖筆,再沾上徽墨,必能在這宣紙上留下一筆好字來!”
“盛情難卻!恭敬不如從命。”耶金風在案上的端硯里蘸了蘸筆頭,說道:“這六人全由我一筆代寫!大師請看!”
說完,耶金風“唰唰唰”幾筆,僅寫四個大字,然后把黃狼湖筆放回原處!
眾人驚奇,不知何故,俯身一看,只見宣紙上留下瀟灑如飛的四個草字躍然紙上——蜀東六雄!據說從此以后,這四字一直保存在徐州云龍山興化禪寺之內,乃稀世真品、鎮寺之寶,秘不可現!
“善哉!善哉!果然是一手絕筆好字!字如其人,正如耶大俠你人一樣!”老和尚微笑著說道,“你們初來駕到,我就猜測你們就是‘蜀東六雄’,果不其然!”
“老前輩!我這樣寫,您不見怪吧?”耶金風看著老和尚說道。
“噯!哪里!哪里!”老和尚連連搖頭擺手笑道,“耶大俠你這樣一寫,一目了然!不過令我贊賞的是,從這單單四字,就會想到你揮劍如風、快如閃電!如今又有幸能當面看到你的音容笑貌,實感三生有幸!”
旁邊的吳天霸等五人聽后,都不禁嘩然一笑!一為大哥感到榮幸,二為這能言善道的老和尚而笑。
這時,耶金風搖搖頭笑著說道:“不敢承蒙老前輩的夸獎!實不敢當!您還未見過我的狼狽之相!”
“阿彌陀佛!沒想到耶大俠武功蓋世,還是如此謙虛!老衲聽耶大俠所言,你有何狼狽之相?”老和尚一點也不相信耶金風的話。
“好!告訴你!”耶金風卻很坦然道:“今日清晨,我才換去一件狼狽不堪的外衣!…”
耶金風還沒將話說完,老和尚便打斷他的話說道:“噯!衣服外破人不卑!老衲不信你所說的那一套!如今還是你給敝寺留下了這樣漂亮的四字!想當年,只有那東漢‘草圣’張芝·張伯英才有如此揮霍的字體!”
“老前輩過講!”耶金風低頭說道:“在下豈能與張芝張老前輩相提并論!”
“老先生越說越上癮!您還是容我們六人拜拜佛祖吧!”黃世英在人群中笑著說道。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六位請看!”老和尚微笑著指著殿內的大佛爺說道,“這座石佛是和大同云岡、洛陽龍門二石窟同時代的藝術瑰寶!…”
“洛陽龍門石窟?就是在那伊水兩岸的石窟?”黃世英驚異道。
“正是!它們都是開鑿于南北朝時期的北魏!…”
“哦?這座石佛是靠山鑿成,看樣子有四丈來高!”黃世英故意打斷老和尚的話。
“的確如此!”老和尚依舊微笑著說道。
“可它要比起樂山大佛低小多了!樂山大佛有二十丈之高哩!”孫可行抬頭望著大石佛說道。
“樂山大佛重在一個大字上!光一只佛腳就可坐百人!”張云海又補充道,“耳朵中間可并立兩人,頭頂上可擺放一張八仙桌。”
“幾位所說的就是那面臨岷江、大渡河的樂山大佛吧!”老和尚仍然笑著說道。
“就是它!在它腳下就是青衣江、岷江和大渡河合流之處。”歐陽青風搖著鐵扇接聲說道。
“你就是鐵扇歐陽公子!”老和尚來到歐陽青風面前說道,“想必你一定知道那樂山大佛的開鑿之期?”
“當然!當然!我家三弟對此絕對了如指掌!”吳天霸一拍歐陽青風的肩膀頗為自豪地說道。
“既然老先生愿我進言,我就說與各位聽聽!這樂山大佛位于岷江東岸、凌云山西壁,坐東朝西。因為它是依凌云山棲鸞峰斷崖而鑿成的一尊(樽)彌勒坐像,故又稱之為凌云大佛。據《嘉州凌云寺大佛》一書所載,這樂山大佛開鑿于盛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乃是由名僧海通創建。后來又由劍南西川節度韋皋竣工于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共歷時約九十年。至今雄偉壯觀,完好無損!俗謂‘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其姿態雍容大度,氣魄雄偉,乃是‘天下第一大佛’!據說這座神秘的大佛里還藏有真金佛寶,時常有盜賊在大佛上下挖空心思、想得到寶物,但至今仍是一個不解之謎!”
歐陽青風一陣妙語連珠、侃侃而談過后,老和尚卻身子向后一挺,無不自豪地說道:“這么說,那樂山大佛比起這云龍山大佛還算是年輕晚輩呢!”
“噢?”眾人不禁驚悟,一齊瞅向老和尚,急欲老和尚道出其詳。
“各位不要忘了!”老和尚捋著長袖子說道,“這云龍山大佛已歷經南北朝、隋、唐,至今十國亂世而絲毫無損,應該說它比樂山大佛還要老資格!”
“噢!哈!哈!哈!”眾人不禁仰面大笑,就連那老和尚的嘴巴也咧得好像褲腰一樣!但畢竟也只有碗口一般大。
笑畢,歐陽青風又向老和尚說道:“沒想到老先生來個自家佛門自家夸!真是令人笑知您意,用心良苦,善哉!善哉!”
“讓六位見笑了!咦?耶大俠哪去了?”老和尚突然發現耶金風不在了身邊,趕忙磨身尋望。見此情形,眾兄弟也跟著回頭一看,只見耶金風已跪在那禪座墊上,正向那座金碧輝煌而又莊嚴肅穆的大佛像拜了又拜。然后,耶金風站起身,從腰間掏出一錠銀子向前面的佛堂桌案走去。
見此情形,老和尚急忙走上前去握住耶金風的雙手道:“哎呀!耶大俠!你這就不必了!我知道你們六人在遍游各地,需要銀兩!趕快收起來!老衲受之,于心不忍。”
“不可!我們剛到這里時,你就稱我們為施主!今日不施舍些略表心意,何談施主呢?”
“耶公子何必如此當真?前來本院者,無論老少強弱、高低貴賤,我們都叫他施主。誰說一定要他施舍財物才叫施主?”老和尚還是抓著耶金風的雙手不肯放松。
“不!老先生!你就成全我這一回。讓我再做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施主!再做一次慈善家!因為我天生就有這個性格!”耶金風毫不讓步,執意要放下銀兩。
“不錯!我大哥一向心地善良,仗義疏財,恩澤天下,感化丐幫與佛門;更喜行俠仗義,由此而德高望眾,遠來皆服!老先生就別再推辭,容許我大哥在此行善積德。”歐陽青風也不由附和著說道。
“唉!”老和尚嘆了口氣,雙手仍沒有放松耶金風,繼續說道,“佛家以慈悲為懷,濟渡眾生!難道耶公子與我佛家真有這么大的緣份?”
“正是!就是有緣份!我耶金風很贊賞佛家慈悲為懷這一道行!所以今天我是非施舍不可!”耶金風堅決說道:“如若不然,我們‘蜀東六雄’愧對此佛!”
“我是擔心你們‘蜀東六雄’路途上需要銀兩!…噢!”老和尚突然終止講話,他會回頭看了看,隨即神秘一笑,說道:“耶公子真的要施舍?”←→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