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93章 劉盈:總要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第193章劉盈:總要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193章劉盈:總要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最新網址:mayiwxw

  宣室殿。

  曹參張蒼面面相覷,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魏無知搖頭問道:“臣敢問陛下,谷倉和存放農具的倉庫何在?豬圈雞窩何在?”

  “什么?”劉盈瞪大眼睛:“住樓房哪里還會允許養雞?最多讓你養條狗,不,養一只貓排解一下寂寞!畢竟在人員密集場所養狗太危險了!”

  “沒有放農具的地方…嗯,大不了把煤球房給他們建的大一點,用來放自行車或是鋤頭鐮刀之類的小型農具,至于播種機、收割機等大型農機,還是租吧。”

  “反正朕考察過,除了一些大農場會自購農機之外,其余小塊地的農戶一直都在租賃農機…”

  曹參愣住。

  魏無知用‘何不食肉糜’的眼神看向劉盈。

  “陛下此舉未免異想天開了…”張蒼猛然改口說道:“嗯,臣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想說讓那些百姓舍棄大院子,住到這種樓房里,恐怕很難…”

  畢竟對于大部分長安人來說,自家的院子不僅是住宅,還是生產場地,無論男女,都會在閑暇時候在自家院子里曬著太陽做點手工藝品,然后拿到集市上售賣。

  劉盈摸著唇邊短須:“還記得之前百姓來長樂宮門口告御狀的事情嗎?”

  曹參愣了一下,極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張蒼則笑吟吟說道:“記得。百姓想要讓官府出錢給他們修建管線供水,但官府沒錢…”

  劉盈點點頭:“所以你看,這樓房不僅有自來水可以用,還有電,若是有錢,甚至還能再安上一部電話!此所謂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重要的是住在樓房之中,正好集中供暖!”

  “嗯,集中供暖你們知道吧?”

  “就像宮中這樣,到了冬天由專門的熱電廠將熱水通過管道送往宮中各處…”

  “相比較自己取暖,集中供暖一個冬天省下來的錢,相當于他們在院子里編兩百個竹筐了!”

  曹參和魏無知輕輕點頭。

  畢竟他倆一個是相國,在長樂宮中擁有專門的辦公場所,另一個則是太上皇家令,常年隨侍劉邦左右,對于水暖并不陌生。

  張蒼則有些迷茫。

  他聽說過‘集中供暖’這個詞,但因為級別問題,因此一直沒有體驗過…

  嗯,畢竟這一時期因為大家的府邸占地面積大,房間與房間相隔甚遠,故此冬天要想取暖,就只有燒炕或者是生煤球爐,否則熱量會大量損耗在路上。

  宮中雖然占地也大,但皇家有錢…

  有錢,所以任性…

  劉盈用毛筆在房模上畫了幾筆,標注了一下大致的供暖和供水供電。

  魏無知看著看著,突然心動了起來。

  嗯,他并不想住樓房。

  畢竟他現在是內史,相當于后世的直隸總督,在皇城中有著一套占地極廣且很是雅致的府邸,自然不希罕這種兩百多平米的‘鴿子籠’…

  魏無知望著劉盈,問道:“敢問陛下,如此樓房造價幾何?”

  劉盈想了想,回答道:“一平米一千錢左右。當然了,不包括土地成本以及后續的裝修費用。”

  魏無知在心中盤算了一下。

  如今大漢糧價一直不高,一石小麥大約價值百錢,也就是說,如果一平米的房子造價按照一千錢計算,就相當于是十石小麥,一石小麥六十斤,即六百斤糧食!

  不貴!

  魏無知暗暗點頭,看向劉盈說道:“陛下,這樓一單元十戶,一排就是六十戶,對嗎?”

  劉盈皺皺眉:“你說這話究竟什么意思?”

  魏無知再度盤算了一下:“臣要預定二十排,也即是一千兩百套房子!”

  大客戶啊…劉盈差點露出那種習慣性的諂媚笑容。

  他收斂了一下情緒,問道:“你預定這么多房子干嘛?我記得你家不是在我小姨夫家隔壁嗎?怎么,你準備炒房啊?”

  “炒房?”魏無知皺皺眉,但不過多糾纏,只是看向劉盈說道:“非為臣住,只是為了內史府中的官吏,以及那些大齡佐貳官!”

  “長安居大不易。”

  “那些在內史府任職的官吏也并非都是長安人,絕大部分需要租房住。”

  “陛下曾說過,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所以,臣決定由內史府出錢蓋一批樓房,用作內史府大小官吏的住宅…免費。”

  “當然了,房子歸屬內史府,只是讓他們在長安任職的時候有個遮風擋雨,不至于被房東隨意驅趕的住所!”

  有哪個房東敢攆走官員?你不要把朕當傻子好嗎…劉盈瞇了瞇眼睛,但臉上卻滿是笑容:“不錯,知道體恤下屬,急人之困,有乃祖信陵君之風!”

  魏無知先是一喜,但旋即臉上的神情就變得復雜起來。

  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劉盈似乎還有個‘小信陵君’的稱號!

  這其實沒什么,但問題的關鍵是,他有個叫做‘信陵君’的祖宗!

  欺負人!

  魏無知滿是幽怨的瞟了劉盈一眼。

  劉盈想了想,看向張蒼:“治粟內史方才所言不無道理。要想空口白牙勸說百姓從小院搬入樓房,確實很難,哪怕他們大多早已將授田轉包了出去,自己則在工廠上班,住樓房還是平房都沒什么差別…”

  “但人的生活習慣沒有那么快就發生改變。”

  “所以,樓房好還是平房好,不如讓他們眼見為實!”

  “陛下說的是…”張蒼眼前一亮。

  “沒錯,就是你想的那樣!”劉盈輕輕頷首:“先讓公務員…呸,先讓小官吏和佐貳官們入住樓房,如此百姓就可打消疑慮!”

  “畢竟朕聽百姓說過,真有好事,必然是當官的先上,輪不到黔首平民…”

  曹參愣了一下,拱手欠身:“失信于國人,臣之罪也。”

  劉盈搖搖頭:“曹相不必如此自責。官府和百姓天然對立,百姓對官員有所質疑也很正常。因此平日里只需要做到將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中即可。”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魏無知和張蒼對視一眼,拱手說道:“謹受教。”

  劉盈笑了一下,旋即問道:“朕有一個疑問,這個公務員小區…嗯,就是內史府官吏的宿舍樓要蓋在何處?”

  魏無知沉吟片刻,試探著說道:“臣記得內史府西邊有一座早已不用的糧倉,不如就將房子蓋在那里好了,如此可縮短官吏們的通勤時間,這樣每天至少能多出一個小時用于加班!”

  曹參:“…”

  劉盈稍稍皺眉:“糧倉?”

  張蒼回答道:“臣知道那處糧倉。那里原本是給未央、長樂兩宮駐軍囤積軍糧的倉庫,但后來隨著華陰倉修建,自關東而來的糧食統一運到了華陰倉,城中糧庫自然就不再使用了。”

  劉盈輕輕頷首表示知道了。

  畢竟漢朝初建的時候,可以說是舉世皆敵。

  北邊有匈奴,內里有一堆異姓王。

  故此長安城不僅是都城,還是堡壘,糧庫和武器庫自然要建在城內!

  但后來匈奴殘了,異姓王中的刺頭也被干掉了,沒有了內憂外患,軍隊自然不需要屯糧,隨吃隨取就行了。

  不過城中糧庫廢棄的原因,還是張蒼所說的華陰倉。

  關中人口日益增多,本地的糧食不夠吃,需要從外面運糧,但當時沒有火車,用馬車運輸的話糧食損耗太大,于是就有了一道和渭水近乎平行的漕渠,利用船只將關東的糧食運入關中。

  華陰倉,就是專門用來儲存糧食的官倉。(注一)

  就在魏無知和張蒼小聲商議轉讓糧庫的時候,曹參卻輕輕咳嗽兩聲,說道:“臣有異議。”

  劉盈皺眉:“說。”

  曹參指著輿圖說道:“陛下請看,廢棄的官倉就在皇城之中。臣敢問陛下,那樓房一層高多少米?”

  劉盈回答道:“三米二。怎么了?”

  曹參繼續問道:“一層三米二,五層就是十六米,對嗎?”

  劉盈有些恍然的點點頭:“沒錯。”

  曹參看向魏無知:“換個地方吧,那里距離長樂、未央兩宮太近了!即便是站在三樓之上,只需要一個民用版望遠鏡,就可將宮中景色盡收眼底!”

  魏無知悚然一驚。

  如果真如曹參所說,這不僅是對皇帝隱私的冒犯,更是對皇權的挑釁!

  比如北宋樊樓,據說只要身處樊樓的西樓三層,就能看到皇宮,為此西樓就成了禁地。

  魏無知在輿圖上看了一會,按照比例尺盤算了一下,很快在遠離皇城的長安內城重新選定了一個新的目標,看向曹參問道:“相國,你看此地如何?”

  曹參點點頭:“可以。一條大路直通內史府,既方便通勤,又遠離皇城。不錯,不錯…”

  劉盈也點頭說道:“既如此,等下朕就讓人去內史府商談債券以及樓房建造的問題…朕倦了,爾等若是沒什么大事,就自行退去吧。”

  假的。

  他并沒有累。

  相反,他精神百倍。

  至于讓曹參等人離去,則是他迫不及待想要去某只貔貅那里炫耀一下,向她證明一下什么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賺錢,還是他比較專業!

  注一:華陰倉也叫京師倉,遺址位于陜西省華陰市岳廟街道辦事處雙泉村,處于渭河南岸的漕渠入渭處,始建于漢武帝時期,為都城長安貯存、轉運糧食的國家大型糧倉,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本章完)

  最新網址:mayiwxw←→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天命唯漢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