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大中小///第六十二章劉盈:人生如戲(5K章)第六十二章劉盈:人生如戲(5K章)→
紅日西斜,大地被金黃擁抱,彩霞點綴著湛藍的天空。
長安城,相國府。
蕭何看著從回中宮傳來的決議,默不作聲。
他奉行黃老,主張無為而治。
什么是無為?
無為就是不折騰,不亂作為。
皇帝不折騰,不大興土木,不驕奢淫逸,國力就得到珍惜;
官員不折騰,不為了政績而干事,不為了私利而干事,民力就得到珍惜;
國人不折騰,不為了私利而費盡心機,不為了慾望而不折手段,民心就會安穩。
一切順其自然,才有了僅僅十余年時間,漢國遠邁前秦,國力空前強盛!
雖然征伐頻頻,但多是內線作戰,或平定叛亂,或收復舊疆,如今要為了烏孫,而大舉對匈奴用兵…
雖然蕭何心中明白為何用兵。
但問題的關鍵是,從前的他幾乎秒懂,但現在卻要反復閱讀,才能明白其中真意…
或許,他真的已經老了?
或許,是他的能力,已經不能夠支持著他繼續替漢國這條大船掌舵了?
要不然,干脆就如蕭祿所說,急流勇退,辭官歸養,免得成為他人的肉中釘眼中刺?
太陽漸漸落下,當華燈初上之時,蕭何才悚然一驚,恍然如從夢中醒來,終于一聲長嘆,開始簽署政令,命令各級官府全力備戰,征調民夫,運輸戰略物資及糧草輜重。
清晨時分,看著官府張貼的榜文,三川郡的國人最先沸騰了起來。
墾殖令與他們無緣,因此他們要想獲得宅田,就只有想盡辦法提升自己的爵位,以此名正言順,合法合規的占有土地。
而現如今的抗匈援烏,無疑就是一個最完美的機會!
尤其是榜文上說,此戰過后,為保證西域各族不受匈奴侵擾,將籌建成立西域都護府,因而多選用未成家之年輕戍卒,馳援烏孫…
于是,立刻就有‘懂哥’開始嘿嘿直笑,滿臉淫蕩。
只是當別人問起來之時,他假裝矜持再三,直到被人屢次催促,才幽幽說道。
“烏孫在河湟西北,和大漢并不接壤,中間要穿過羌人掌控的地域…而戰后要成立西域都護府,也就是說,現如今并不臣服于大漢的羌人,也將臣服于漢…”
“你們說說,此戰單純是為了烏孫而戰嗎?”
“而且榜單上說了,征調的是未成家的年輕戍卒,為何?是怕你們戰死之后,家里孤兒寡母無人照料嗎?”
“現如今的羌人,最出名的是什么?不用我多說吧?”
于是,人群中響起了一片嘿嘿嘿的淫笑,在依舊有些人覺得莫名其妙的時候,不知道是誰先起了個調子,然后三三兩兩的人開始合唱起來。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們走過她的帳房,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
“我愿每天她拿著皮鞭,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我愿每天她拿著皮鞭,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
歌聲回蕩,瑯瑯上口,慢慢的由三五人的小合唱,轉變為十人百人乃至千人的大合唱,尤其是唱到結尾時,聲浪更是越來越大。
一瞬間,那些傻不楞騰圍觀熱鬧的大姑娘小媳婦全數羞紅了臉,呸呸呸的翻著白眼,但那些唱嗨了的男人們卻絲毫不在意,只是閉上眼睛,沉浸在‘漂亮姐姐打我’的美妙幻想中,久久不能自拔。
然后,官府門前的‘征兵點’,頓時人滿為患了起來。
不過很快,很多人就罵罵咧咧了起來。
無他,征兵點旁邊豎起了一根高一米七的竹竿,凡是比竹竿低的一律淘汰,不僅如此,還對體重有所要求。
畢竟要路過青藏高原,雖然海拔不算太高,但還是會有高原反應的現象,因此身體高大強壯的士兵,要比身體瘦弱矮小的士兵更好扛過去。
而后,很多順利通過第一輪考驗的戍卒,也開始如那些被刷下來的人那樣罵罵咧咧起來。
在他們面前,擺放著的是四種規格的胸甲,只有能大差不錯的穿進去,才算是正式被選中!
這次作戰,在關東各郡國征召的長槍兵,是為了給火槍手提供掩護,必要時甚至要充當人肉盾牌,遮擋流矢,因此從扎甲換裝成板甲就很有必要了。
也因此,是人適應甲,而不是甲適應人。
畢竟人口大國,就是任性!
而在此刻,那些家境優渥,爵位在第三級簪裊以上的戍卒就滿臉洋洋得意了。
裊者,馬具也。
按照規矩,爵位在‘簪裊’以上的人,日常可以騎馬代步,在更早的時候,這個爵位也被稱為‘走馬’。
因此爵位在簪裊以上的戍卒,在戰時或是日常操練演武時,要么充當什長以上的小軍官,要么就是充當用于破陣的精銳甲騎,所以在官府的武庫中,常年為他們保存有一套合身的板甲。
嗯,付費。
于是在一片艷羨中,這些‘武騎士’牽著自己的戰馬,前往指定的演武場進行考核,優勝者將被集中送往關中。
不僅是武騎士,就連那些身材高大,且擁有合適型號板甲的步兵也同樣要進行戰技考核。
畢竟漢承秦制,士兵發矢不中,不懂號令,地方上負責武備的‘尉’和‘嗇夫’就要受到懲罰。
于是,在三川郡開始忙忙碌碌的挑選士兵時,更東方的河內郡、碭郡也開始沸騰了起來,數不清的戍卒沖出家門,向著縣里的征兵點狂奔而去。
漢國,這個巨大的戰爭機器開始運轉了起來。
漢十七年十月初一。
長樂宮,新年大朝會。
和往年一樣,劉邦一臉喜氣洋洋的高高在上,不時和在他側面,儀態端方的呂雉小聲嘀咕兩句,吐槽著滿朝公卿。
劉盈則在臺階下腦袋一點一點,昏昏欲睡。
畢竟后半夜就要起床沐浴更衣,準備參加大朝會,正處于最能睡年紀的劉盈自然有些吃不消。
只是盡管如此,他還是依舊強行打起精神,不讓自己真的睡過去。
無他,這不僅會授人以柄,說他是君前失儀,重要的是等下還有一個人會來,那就是這么多年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烏孫王。
在匈奴人蓄謀已久的猛烈進攻下,烏孫國全境基本被占,除了一些匯集了大批男人的城池外,田野間的部族已經被一掃而空。
不僅如此,匈奴人還準備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一舉攻滅月氏,占據整個河西走廊,進而掌控絲綢之路!
因此消息傳來之后,漢國之中即便是對于抗匈援烏再無感的那群人,也變得群情激憤起來。
畢竟,絲綢之路不僅給漢人帶來的財富,帶來許多中原難得一見的奇珍異寶,名馬良駒,而且那些開放爽朗,衣著清涼,自帶哈密瓜和葡萄的胡姬也是由此而來。
所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前兩天烏孫王和月氏王聯袂進城的時候,立刻受到了漢人最高規格的歡迎,長街之上人山人海,弄的不明所以的烏孫王潸然淚下,暗暗發誓此生做定漢人的狗了…
于是在宣室殿中,群臣祝賀法酒結束,在臚傳聲中,剛剛升任九卿之一的典客蕭同,帶領著前來朝覲的番邦國主、使臣,一步一頓的走入殿中,三拜九叩。
這其中,烏孫王和月氏王站在C位,享受著一道道注目禮,直激動的他倆手足無措,滿頭大汗…
覲見完畢之后,劉邦輕輕擺手,示意所有番邦來者盡數殿外就坐…
畢竟漢夷有別,再尊貴的夷狄也比不過一個普通的漢官,因此在這宣室殿中,自然不會有他們的座位。
不過這對于烏孫王來說,已經很滿足了。
他一個即將亡國的亡國之君,之前又擺譜不來朝覲漢國皇帝,如今漢國愿意出兵救援烏孫,別說只是讓他坐在這高大巍峨,讓人一看就心生敬意的宮殿門口,就算是讓他跪在長安城門口,他又能說些什么呢?
至于月氏王等人早就習慣了,畢竟這長安城他們也不是第一次來了。
因此除了烏孫王和月氏王神情嚴肅之外,其余的人雖然也不茍言笑,但心思早就飛到了那人流如織,摩肩擦踵的東西二市。
嗯,他們名義上是來朝覲皇帝,其實真正的目的是來批發商品,畢竟從口岸購物,大部分的利潤就要給漢國商人賺走…
而他們親自在原產地采購,這利潤就進了他們自己的腰包!
要不然他們怎么會花大價錢賄賂國君,給他們開具證明使者的文牒,然后自掏腰包購買敬獻給漢國皇帝的禮物,支付雇傭護衛的費用以及路上的開支,不遠萬里跑到漢國…
熙熙攘攘,利來利往…
只是這幫‘假冒’的使者雖然急不可耐,但卻依舊安安分分的坐好,畢竟這時候太陽尚未真正升起,天空漆黑一片,長安城的東西兩市自然也沒有開放。
于是,在一眾交頭接耳中,殿中傳出謁者抑揚頓挫的聲音。
“詔曰:朕秉承天命,統攝萬方,眾星拱侍,德及北辰,有賴天地祖宗之庇佑,亦幸八方豪杰之佐治。又論當世之事,紛繁雜冗,酂侯蕭何年事已高,朕念及其昔日滅秦功績,準其告老歸養,賞黃金百錠、絲絹百匹…”
“…然鈞位不可一日虛懸,咨爾平陽侯曹參,勤敏治學,燃薪達旦,破卷釋經,通曉圣賢,是以眾議舉賢為相…朕凝觀大勢,細審輿情,欣然允之,乃以國是托之,卿當自勉,勤謹奉上,總領百僚,調理陰陽,功成郅治,勿負君國之恩重,欽哉。”
在一眾議論紛紛中,劉盈看著交出相印,重新坐回原位的蕭何,只覺得對方雖然滿頭白發,但卻一掃之前風燭殘年的樣子,重新變得精神矍鑠起來。
或許,這就是無官一身輕吧…劉盈正襟危坐,心中卻升起幾分不祥的預感。
畢竟從前蕭何擔任相國的時候,每四日休沐一日,因此他去相國府上課的時候,多以自習為主,現如今這老頭雖然辭了相國之位,但卻沒說不再當自己老師,也沒說不讓自己去他那里聽課…
還好,我馬上就要出征了…劉盈長吁一聲,暗暗慶幸,同時準備散朝之后就去盧綰那里鬧騰一下,讓他盡快把條子批了,自己好去武庫挑選火炮。
嗯,漢國實行的是槍彈分離原則,盧綰這個太尉掌管槍支火炮,而彈藥則只有劉邦的手令才能領取。
當然了,槍支火炮也可以通過劉邦的手令領取,畢竟家天下,皇帝,尤其是劉邦這個開國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但劉盈畢竟只是太子,不是皇帝,因此規矩就是規矩,盲目打破規矩只會害人害己。
至于他始終不愿意和盧綰私下見面,主要是怕死…
老丈人可不同于丈母娘,那可是無時無刻不惦記著親手弄死拱自家白菜的豬…
在劉盈的幽怨中,謁者開始宣讀第二道詔命。
這道詔命其實沒多大意思,就是限制了諸侯王的規格,廢除了諸侯國也有相國、左右丞相以及太尉、御史大夫這些官職,只允許他們保留有右丞相這一個三公級別的高官。
至于國尉,也從之前的中兩千石,降到了比二千石,相當于從國級干部,降到了郡尉一級的廳級官員。
于是,滿座嘩然。
諸如劉肥這樣的藩王更是憤憤不平,不過當劉邦的視線投過來之后,小胖子頓時縮頭縮腳,如同一只鵪鶉…
嗯,胖鵪鶉…
這道詔書用很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你什么檔次,也配和中央朝廷共用相同的體制?
換成相對好理解的話來說,則是為了削除諸侯王的權柄。
俗話說一個蘿卜一個坑,但問題的關鍵是蘿卜的數量遠遠比坑多,因此中央的三公九卿坑滿之后,很多人就謀劃著到諸侯王那里占一個蘿卜坑。
畢竟漢初的這群諸侯王享有司法權和行政權,基本上相當于是一個獨立王國,因此他們的相國、御史大夫自然也會有很多人趨之若鶩!
漢朝的很多名臣,諸如袁盎、韓安國等人都當過諸侯王的國相。
因此,削了諸侯王的蘿卜坑,諸侯王和中央爭奪人才的能力就沒有了,更加有助于他們老老實實在地方上娶媳婦生娃,安安分分的過完一生。
至于第三道詔書,自然是發兵救援烏孫。
劉邦特意站起,走下兩節臺階,將一柄象征著生殺予奪的黃鉞交到了劉盈手中。
這熟悉的握感…劉盈轉過身,舉起手中的黃鉞,享受著滿朝王侯公卿的敬仰,以及嫉妒。
畢竟,他家里有兩只魚唇的歐豆豆…
就在此時,殿外似乎響起一片喧嘩之聲,漸漸地,不僅殿外,整個長安城仿佛都沸騰了起來。
劉盈滿是迷茫,和劉邦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微微搖頭,表明這一切與自己無關。
少頃,出外查看的謁者慌慌忙忙的跑回,喘著粗氣說道:“陛下、陛下,天有異象…天有異象啊!”
劉盈愣了一下,而在帝座之上,劉邦擁劍而起,大步走下丹陛:“走,隨朕看看究竟是何種意象!”
呂雉也跟著走下,輕輕碰了碰劉盈的袖子:“走啊,別愣著啦。”
我這不是楞,我這是在想該如何操縱輿論,還有,那娘們算的也太準了…劉盈心如電轉,慢慢跟在呂雉身后向外走去。
畢竟古人迷信,而輿論的高地你不占領,就會有其他人立刻站上去!
在一片晨光微熹中,劉邦領著滿朝公卿站在宣室殿的廣場前,全數傻傻愣住不動。
星日爭輝!
準確的說,是五星連珠的白天版本。
一般五星連珠只有夜晚十二點前才能看到,今天這次沒想到白天也能看到,重要的是此刻太陽光很是暗淡,因此當金木水火土五星和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的時候,看起來就像是多了好幾個太陽!
相傳蒙哥在位時期,天空中就出現過三個太陽,預示著將有多個君主出現。
然后,就真的應驗了…
不過好在除了劉盈之外,其余人并不了解這種事,但他們此刻心中盤桓的一句話,卻更加要命。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如今天上有一長串太陽,是不是預示著國人會有很多個君主?
于是,劉邦一臉嚴肅的看向同樣傻愣愣站在原地的太史令:“你來說說,此為何意?”
畢竟太史令除了負責記錄歷史,還負責觀察天時星象,比如當年漢武帝使用的太初歷,負責組織編纂的正是時任太史令的司馬遷。
在所有人齊刷刷的投來目光后,太史令戰戰兢兢,很是裝模作樣了一番,接著面露喜色,高聲說道:
“五星分天之中,積于東方,中國利!”
“今五星出東方,中國大利,蠻夷大敗。太白出高,敢戰者吉,弗敢戰者兇。因天時,誅不義,萬下必全,勿復有疑!”
于是劉盈微不可見的一擺手,許多持戟而立的甲士頓時齊聲呼喊。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萬歲!”
“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