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大中小///第九十二章劉邦:太坑爹了…第九十二章劉邦:太坑爹了…→
函谷關以西,大河之南。
從清晨開始,這里就人山人海,河堤之上擠滿了看熱鬧的民眾。
上次大家只是在長池邊上短暫的看了看蒸汽船,驚鴻一瞥沒有看夠,重要的是當初看的是蒸汽船空載,所以他們今天準備再看一遍蒸汽船是怎么拉貨的…
在如今商業氛圍很濃的大漢,許多小商販果斷把握住了商機,不僅湊錢請人騎馬沿著河道傳來蒸汽船走到哪了的情報,而且還在岸邊支起了蘆棚,擺上各色點心和茶水,供那些站累了的游人歇腳解渴墊墊肚子…
嗯,還有一些豪商搭起了帳篷,內里不僅有酒有菜,還專門從新豐城請來了天南海北的海鮮商人,邀請那些出手闊綽的紈绔子弟們前來尋歡作樂,共赴溫柔…
到了日上中天的時候,遠處的河道上出現了蒸汽船的身影,粗粗的煙囪噴吐著濃煙,蒸汽機的轟鳴之聲也隱約可聞。
在兩岸的人頭攢動中,拖著整整十條貨船的蒸汽機,用一種比人奔跑速度稍微快一點的航速逆流而上,由遠及近。
嗯,航速滿的原因主要是超載了,那十條貨船上滿載的全部都是沉甸甸的鋼鐵。
準確的說,是鐵軌。
因為蒸汽機的功率問題,火車頭的拉貨能力也并不太強,不需要太高承載能力的情況下,前期修建的鐵路并不需要使用鋼軌,鐵軌就能夠滿足需求了。
重要的是始終保持產品升級換代,劉盈可以賺…嗯,可以拉高國民生產總值!
而在大河南岸,看著那些站在蒸汽船上,洋洋得意的船工,許多人都快把牙都咬碎了…
畢竟從前的時候,船工這個行業,只有最沒有本事,地位最下賤的人才會去做,現如今這幫人下人搖身一變,居然在他們面前耀武揚威,神氣極了!
不過和那些因循守舊的老家伙不同,許多十三四歲的少年則暗下決心,等到大漢公學秋招的時候,說什么也要報考海事學院,爭取也成為這么威風的船工!
嗯,哪怕他們不會游泳,平日里看見個水坑腿肚子都直哆嗦…
在萬眾矚目之中,蒸汽船并沒有過多停留,而是直接向著北方繼續航行。
他們的終點站,是大河中下游,距離壺口瀑布最近的一座碼頭。
黃河之所以航運價值低,一就是沒有修成小浪底水庫之前,三門峽河段水文復雜,航船如行鬼門關,再就是壺口瀑布,直接斷了船只逆流而上以及順游而下的可能。
因此,劉盈一直在考慮,要不要人為把壺口瀑布給炸了…
不過他思前想后,還是決定把這個世界奇觀留給后人。
也因此,他的計劃就是航船只到壺口瀑布下游,然后轉陸路,也就是從這里開始修一道鐵路,連接上從九原郡直抵關中的鐵路干線!
這樣一來,九原郡的廉價煤炭就可以直接順著大河順流而下,運送到地理位置優秀,方便進口海外廉價優質鐵礦石,但缺乏煤炭的江南、嶺南地區。
畢竟,鋼鐵這種東西,其實是永遠都不嫌多的!
長安城,冀闕。
因著城中居民都去大河邊上看稀罕去了,所以今日的邸報貼出,觀看者就寥寥無幾,讓那些鉚足勁頭準備維持秩序的甲士有些興致缺缺…
不過很快,邸報上的內容一傳十十傳百的傳揚開來,長樂宮門前的廣場再度人頭攢動,摩肩擦踵起來。
而讓這些宅在家里的人都出門來這里看的原因,在于今日份的邸報發布的依舊是擴編朝廷官吏的消息。
嗯,準確的說,只是亭長這個級別的斗食小吏。
不過在現如今的漢國,沒有人會鄙視亭長這個小官,這一方面是亭長再小,也是吏而不是民,天然就高人一等,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如今那個高居帝座之上的男人,曾經也是泗上一亭長!
冀闕之下,許多人讀著讀著,眉頭漸漸舒展起來。
畢竟按照規矩,十里一亭,也就是說亭長這種官員的編制是有限的,并不存在可以大量擴招的可能。
因此最早的時候,他們心中滿是質疑。
“鐵路亭長?這是個啥官?”
“說是替朝廷看鐵軌的,就是那種會冒煙的鐵牛跑的那種路…”
“哦,那就怪不得了!畢竟是鐵,有賊娃子惦記也很合理!”
“監守自盜者絞,玩忽職守造成巨大損失者斬…嘶,好嚴厲的刑罰!”
“這有啥可嚴厲?我七舅老爺的鄰居的妹夫是煤鐵商社的工師,他說火車一旦出軌,損失至少上億!殺頭?殺頭都是輕嘞!”
“出軌?什么意思?”
“啥是火車?”
“知不道!不過聽說從齊國來的工人,有些就是去北邊修鐵路了,估摸著再有兩三年鐵路就修到長安城了,到時候就知道火車長啥樣了…”
冀闕之下議論紛紛,熱鬧如同菜市場的時候,劉邦批閱完一封奏疏,抬起頭,看著面前堆積如山的奏本,頓時整個人都不好了…
“豎子!”
劉邦咬牙切齒,拳頭攥緊,恨不能立刻揍自家小崽子一頓出出氣。
畢竟他現在忙成狗,就是劉盈臨走時給他挖的坑…
劉盈說,人家始皇帝雖然生了一二十個孩子,而且還滿世界的熘達,但每天卻批閱上百今的奏疏,因此劉邦很有必要不讓始皇帝專美于前…
重要的是將這種勤政的美名記錄在起居注和史料中,不僅讓后人敬仰,也可以作為榜樣,讓后繼的皇帝們好好學學…
后兩點,完美的戳中了劉邦的痛點!
于是他吩咐魏無知,也給他搬一個稱來,每天不批夠一百二十斤奏疏就不睡!
而且,他還從奉常那里專門把太史找來,做個見證!
不僅如此,受到了劉盈給自己作畫留下歷史瞬間的影響,劉邦的身邊,轉圈排開八個畫師,從各個角度繪制他勤政的英姿…
但問題的關鍵是,始皇帝批閱的是竹簡,一卷竹簡好幾斤,上面也就是幾百字。
而劉邦面前的奏本全是硬紙殼子封面,內里是折疊起來的紙張,多的上萬字,少的也有一兩千字,雙方的重量標準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所以,這就是他迫切的想要爆錘劉盈一頓出出氣的原因…
不過他已經把牛吹出去了,因此硬著頭皮也要繼續下去,免得被后宮的那群鶯鶯燕燕笑話,而且正好可以借著這個由頭睡在長樂宮!
畢竟,他年紀其實也不小了…嗯,懂得都懂。
劉邦在拿起一本韓王信向他問安的奏本,寫下‘朕很好,別惦記,有空找你喝酒’這幾個字之后,裝作不在意的問道:
“那個豎子有寫信回來嗎?”
魏無知整理著奏本,稍稍回憶了一下:“寫了,聽說昨天有一封太子從九原郡發來書信和包裹,直接送到了未央宮…”
劉邦豎著耳朵等了一會,沒聽見說起長樂宮這幾個字,于是繼續裝作隨口一問。
“還有呢?”
“沒了。”
“沒了?”
殿中傳出一個高八度的聲音后,在魏無知木著一張臉,但其實什么都說了的神情中,劉邦低下頭,酸熘熘的說道:
“沒了也好,省的朕看了生氣!不過知道時刻向皇后匯報行蹤,也算是他有那份孝心,不枉費皇后對他的溺愛…”
“嗯,包裹里都有什么?”
聽到劉邦的問話,魏無知一臉懵逼,傻傻愣在原地,有些左右為難。
他雖然是劉邦身邊的尚書令,但卻是外臣,未央宮是內宮,他沒有傳召又進不去,再說了,他一個外臣,去打聽未央宮的事情,難不成是嫌命長了?
不過憑借著魏無知對劉盈的了解,他看向劉邦,說出了自己的猜測:“許是松茸干果,或者小魚干這種土特產吧…”
嗯,松茸不僅南方有,內蒙也是有的。
于是,劉邦變得更酸了。
對于他們這種家庭來說,并不缺金銀珠玉、翡翠瑪瑙,缺的就是這種一看就很用心的小禮物。
然后,曹參寫的為劉肥開罪的奏疏,就遭遇了池魚之災。
奏疏上洋洋灑灑萬余字,從在沛縣時期劉肥受的委屈,一直寫到了劉肥平日里對于劉太公的純孝,對于齊國子民的愛護,但最終只換了劉邦七個字:
知道了,接著禁足!
片刻之后,再又是幾份奏疏有了同樣的遭遇之后,劉邦的情緒漸漸平緩了下來,呆呆的看著一封奏疏出神。
這是蕭何匯總了各地郡守,上報的一封聯名奏疏。
內里是向劉邦建議,為了增加百姓墾荒的熱情,所以倡議再度減少地租,從原來的二十稅一,變成三十稅一!
劉邦剛想提筆寫下一個‘可’字,旋即停住,在手中毛筆筆尖上墨汁尚未滴落之前,將這支羊脂玉做桿的狼毫筆放了回去。
他沉默許久,回憶著此前曾經和劉盈談話時聽到的只言片語,于是嘴角慢慢揚起。
“去,將這封奏疏快馬送到九原郡,告訴太子,別玩了,抓緊時間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