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曼說道:“你是大領導了,現在明晃晃的天,群眾看見不好,晚上吃過飯,巡邏的時候他會來的,到時候你見他一面就可。”
“你是不是怕我見了黃毛以后就走了?”
“就是,你難得來一趟,不能放你立即走了,晚上想吃什么?”吳曼說道。
“巫紅已經安排好了。”
“你是從巫紅那里來的吧?”
“是,先去巫紅那里看看企業運行情況。村里和企業的關系融洽吧?”
“有你在,誰敢去巫紅的企業搗亂?不過她最近對村里的事情不是很熱心了,原來規劃養殖種植項目,現在不提了。好多群眾一直盼望著入股,有的盼望著去她們企業里打工的,你給巫紅做做工作,把農業和三產項目趕緊上馬了,我給群眾也有交代。”
“一會兒吃飯的時候,你給她提提,我幫你們攛掇一下。”
“我們不是白占企業的便宜,村里的一百多萬一直在銀行里存著,村集體還要入股的。”
“這是好事情,我爭取給你們攛掇成。”
早春的天很短,不一會兒昏暗了,吳曼回家抱了一只鴨,掂了滿滿一籃子土雞蛋,一起往升壓站去。
梁淑麗也在公司里,幾個女人很快做了一桌子的菜。
因為晚上要巡邏,幾個人約定,只喝一瓶酒。
席間,吳曼說了太陽能的項目,太陽能板下搞養殖種植的事情。
巫紅吞吞吐吐不愿意表態。
林曉說道:‘這樣吧,巫總,先小規模的上一些,看看情況,太陽能項目國家有補貼,我負責給你爭取,農業項目也有扶持資金,尤其對公司加農戶的項目。你要是不愿意做,你說個價錢,太陽能發電多少錢一度,我再找一家公司來做,發電以后直接賣給你,并到升壓站升壓。如果可行,你把風電項目賣了也可以。’
林曉這樣一說,巫紅道:“你是不是想攆我走?”
“不是要攆你走,現在國家對新能源,規模化養殖種植大力推廣,資金上有扶持,政策上鼓勵,正是企業高歌猛進的時候,再過幾年,市場飽和了,你想進就困難了。”
“東陵的干部要都像你一樣,我把身價性命押在這里都可以,某些官員的做法真的寒心。”
“那是極少數,這樣的干部混不長,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為有老鼠屎就不吃飯。”
“既然林書記這樣說了,我們啟動太陽能項目。淑麗,暫時有你負責這個項目。我再投五百萬,能做多大做多大。”
梁淑麗很高興,這個項目要是運行了她就是分公司老總了。
“林書記,敬你一杯。”梁淑麗立即端起了酒杯。
“今晚我要參加六馬村的義務巡邏,不能喝了。”
“你政法委書記親自在一線巡邏,咋沒有帶電視臺,小報記者,最低也要帶個秘書啊,好給你吹捧,電視上有影,報紙上有名。”
“那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沒有必要。”
“叫我說今晚不要巡邏了,六馬村的群眾吳曼姐組織好了,改天你帶著電視臺的過來巡邏,今晚一醉方休。”
“你要是有心情,等太陽能項目動工的時候,我來祝賀,到時候一醉方休。”
“說好的,你們幾個見證。一醉方休,拉鉤。”
梁淑麗伸出蔥白一般的手指。林曉伸出小指,輕輕的勾了一下,
“六馬村投一百萬,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巫總,你不會不同意吧?”吳曼說。
“你和梁淑麗具體協商,怎么投,雙方的權利義務,擬定一個協議,林書記做見證。”
“巫總,你每一個項目都拉上我,是怕我跑了啊!”
“你是政法書記,以后你要保駕護航吶!”
“好,到時候你們簽訂協議的時候我作為見證人。”
正在吃飯,外面進來一人,林曉一看,面熟,正是黃毛,黃毛裹著一件軍大衣,在外面叫:“吳書記,啥時候去巡邏。”
忘了交代,吳曼現在是六馬村的支部書記。
“馬上就去。”
黃毛直勾勾的盯著林曉:‘這位不是林鎮長嗎?啥時候來六馬了,早就沒有見過你了,很想你的。’
“黃毛,你狗眼看人低,這位現在是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管著公檢法,公安局長來了也得靠邊站。”
“林鎮長,哦,不,林書記,你啥時候升官了?林書記的官比副縣長都大嗎?”
“當然!副縣長在林書記后面排。”
群眾不知道什么是常委,只覺得縣里縣長大。
“見大官了,我給敬杯酒。”黃毛說著端起桌上的酒杯。
其實黃毛聽見升壓站里熱熱鬧鬧,還有吳曼的聲音,是過來蹭酒喝的。
“黃毛,今晚你帶班巡邏,不能喝酒。”
林曉端起酒杯:“沒事,少喝兩杯,在村里我就佩服黃毛,桿子氣,說到做到,敢做敢當。”
一句話把黃毛說的心花怒放,端起酒杯,和林曉碰了一下,狗舔一般的喝了。
幾杯酒下肚,林曉說:“吳書記,今天晚上你歇息,我和黃毛去巡邏。”
“聽領導的,我在這里暖和,你們要是吃夜宵,我提前給你們準備好。”
出了升壓站,外面黑乎乎冷颼颼的。黃毛縮縮身子。
“林書記,你穿的單薄,不冷嗎?”
“我習慣了。一會兒見到村里人,不要給他們說我來了,不要給他們說我的身份,要是有人問,就說我是巫紅公司的工人,和群眾一起巡邏的。”
“林書記,你真低調,放心,我不暴露你的身份。”
村室里的燈亮著,幾個人在里面打牌,黃毛過去,說道:“都不要干了,吳書記說了,今晚我來帶班,老規矩,分成三班,路線和昨天晚上的一樣,都去吧。”
“黃毛,吳書記是不是喝酒喝多了,一會兒誰來送她回家,干脆我們這一班等著送吳書記,她要是走不成路了,我背她。”
“就你那吊樣子,大螞蚱一樣,會背的動吳書記?趕緊行動,一會兒吳書記還要檢查。”
幾個人扔掉手里的紙牌,裹上厚衣服,一手拿著紅白相間的棍子,從村室里出來。
棍子是鎮里統一制作的,有各村的標志編號,村民巡邏,最大的作用是宣傳和震懾,宣傳縣里的平安建設政策,對犯罪分子形成強大的震懾,增強群眾同犯罪做斗爭的意識,提升安全感。
有人拿著手電筒往林曉臉上照照。林曉把臉往衣領里縮縮。
“誰?”
“風電公司的工人,和咱們一起巡邏的。”黃毛說道。
如有侵權,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