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舞春秋類別:都市娛樂:人人都說,無女干不商。在白承恩、李燕和沈一彤等人看來,他們的江老板算是把這四個字演繹的淋漓盡致,甚至是已經刻在了骨頭里。湄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這段時間里,財務部欠了外面一大屁股的債。這一屁股具體有多大?可以這么說。除了葉文靜給出的小千億美金,其中還有一半被江洋弄出去建船廠、鋼鐵廠、收購碼頭以及造船以外,剩下的那四百多億美金,直接在400平方公里的山區里蓋了一個澳城那樣的城市出來。劃重點:澳城。超五星級的酒店二十多個,摩天大樓到處都是。機場、火車站樣樣齊全,五座巨型立交橋分別坐在湄港的東西南北中。什么游樂場、賭廳和戶外公園,全都是湄港自己干的。除了小商鋪是承包的,剩下的全是直營,也可以稱之為“國營”。啥概念?一塊錢的鋼镚不僅去菜市場買了一堆菜,還回頭做了一頓滿漢全席。就這個概念。這一屁股債究竟有多少,就連李燕現在想起來都是頭皮發麻。過程中,葉文靜曾經詢問過李燕關于財務上的事情。但李燕不愧是江洋身邊的老人了,那叫一個守口如瓶。怎么問都不說。打死都不說。問,就是江老板有錢。且有的是錢。葉文靜問湄港到底在外面賒了多少物資,欠了多少錢。李燕的回答永遠都是:沒賒,沒欠,不知道。賒賬是不可能賒賬的。俺老板很有錢。如果有,或者葉大小姐在外面聽到了什么消息。那一定都是不準確的,都是空穴來風。再問,李燕就忙起來了。忙的沒時間跟葉文靜去談話。如此看來,葉文靜在湄港這個真“老大”,確實不如江洋這個假老大來的實在。見李燕不說,葉文靜后來就再也沒問過關于湄港的事情。之所以說江老板“女干”,從他給錢和要錢的姿勢及速度就很明顯的能看出來。尤其是在湄港最窮的這段時間里。從湄港而言,付錢的時候很難很難,一點一點的往外摳。但是跟世界各國在物流上的合作費用和傭金,那是一丁點都不含糊。說白了,就是錢往外給很困難,但是進錢的時候那叫一個火急火燎。表現都寫在江老板臉上了。等于告訴湄港一眾人馬:我欠人家的錢行,別人欠我的門兒都沒有。事實上,江老板手下的那些個“將士們”也是那么干的。白承恩和李燕帶的頭。放眼全世界,幾乎所有跟建材、五金、船舶和發動機相關的大型集團公司,幾乎都被湄港欠了錢。如果跟這些行業相關的公司卻沒能夠成為湄港的債主。那么原因只有一個。公司太小。因為湄港只挑大公司談合作。而且必須得是國際大公司。越大越好。對于整個湄港的老大江洋,幾乎是沒有人可以聯系到的。真實情況是,白承恩和李燕有時候想聯系也聯系不到。債主們就算想要往“上面”鬧,也找不到人。總之,款項能拖就拖。這一拖就到了今天。對待欠款如此,但是當江老板面對別人欠湄港錢的時候,態度可就明顯積極多了。情緒上去了,對湄港的呵護和關愛也上去了。江老板表示,無論是從東西南北哪個國家的物流業務,不管是美國德國又或者是法國新加坡。只要是他們這些國家的公司想要運輸物資,只要用了湄港的船,占了湄港的倉庫,那就得給錢。價格可以商量,但錢必須要及時到位。簽合同之后必須把款項結清。要不然,這單湄港就不接。江老板說話了,不管是從哪來又或者到哪去的物流業務。只要是從海上走,只要從東南亞過。除了湄港,沒人能干這個事兒。要不然你就空運,找飛機去。天上的事兒,湄港也管不著。臨了,江老板還會補充一句:“天上也快了,以后天上的業務湄港也要干。”這番命令下去以后,整個湄港的人員以及海運公司和藍鯨海外公司的所有人員立刻開始執行。第一件事就是:收賬。別管業務有沒有干,也別管哪個國家哪家公司的貨裝沒裝進集裝箱,上沒上船。但凡是簽了合同的,哪怕是半年以后的訂單業務,也得乖乖的先把錢給了。不然對不起,現在湄港的業務太多,以后給錢就以后重新簽合同。但唯一不好的一點是:您得重新排隊。為啥,因為江老板干的是壟斷的買賣。此時的湄港,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打著新特區的招牌,奔著一個普通的貿易交易市場而去的湄港。而是全球最大的海運物流基地。最大的海運公司,沒有之一。一百多只巨星貨輪,四十多個碼頭,上百萬個集裝箱。關鍵是“國”營。ap由整個東盟擔保,并且訂單是由華、美、德、英、法等各個國際貿易大國官方親自批準的,海外國際物流官網上唯一一個得到公認的海運集團。上到各國運輸物資,下到各國老百姓寄個郵件或者快遞。只要是想省運費,只要是從海上過,幾乎這些貨物都得流通到湄港的碼頭上去。雖說湄港僅僅占地400平方公里,但人家的碼頭分支不僅干到了澳大利亞,就連比利時也有他們的分支。后來有人打聽到,在美國有一個叫李鐵牛的家伙,帶領著一種團伙不販毒了,改行物流公司干業務了。但這業務干的多少帶著一些黑乎乎的色彩。凡海域周邊的船舶公司或者是海運公司,必須要跟他李鐵牛合作。哪怕是接了訂單,也得由他的公司去執行這個訂單。如果遇到那些個不服氣的老板,就會打到服為止。再后來又有內部人打聽了,這李鐵牛背后的公司叫紅牛投資公司,這家投資公司背后最大的股東名叫安美。安美是安嵊森的女兒,安娜的姐姐。而江洋是安嵊森的義子。這么一來,關系立刻就屢清楚了。合著全球不管走到哪,只要是跟“海”沾邊的,只要是跟船沾邊的,只要是跟運輸有關的。就一定跟湄港脫不開干系,跟江老板脫不開干系。雁過拔毛。哪怕是美國某州長的兒子想要寄個棒球到阿拉伯去,都得給湄港交上三美刀。而且是先交錢,后發貨。小件按公斤收費,較短的線路兩美刀一公斤,較長的線路三美刀一公斤。如果是大型貨物或者是公司發貨,可以選擇承包集裝箱的方式。2噸的集裝箱短途收費4000美刀,長途6000刀。按照湄港最小級別,也就是10萬噸載重的貨輪來說,滿載可以裝載2噸的集裝箱4萬只。如果業務可以滿足需求,每一趟都拉的滿滿當當。按一趟60天計算。一只貨輪跑兩個月最低的進賬就是1.2億美刀,折合成人民幣近10億,換算成湄港幣那就是近百億的買賣。拋開維護、染料、船員、護航等一系列的費用,凈利潤至少在60億湄港幣左右。而這種級別的貨輪,湄港擁有40只。這還是湄港最小的貨輪。所謂引擎一響,黃金萬兩。這句話與此時的湄港比起來,就顯得有些小巫見大巫了。江洋朝天一槍,百十余架貨輪發出咆哮,徹底開啟了屬于湄港的“大航海”時代。仿佛每一架貨輪上都栽滿了燦燦黃金。這一刻,李燕的嘴都笑歪了。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