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七十四章,強大的聯盟海軍

  :yingsx第七百七十四章,強大的聯盟海軍第七百七十四章,強大的聯盟海軍←→:

  由于海軍艦隊建造周期長、投入大的特殊性,所以不可能像是陸軍那樣搞,必須得時刻維持一支足夠強力的艦隊,不然在沒需要的時候不造,有需要的時候就沒船用。

  但要是真在十五年間,放開了建造艦船,無序的擴大聯盟艦隊的規模,那又不可能。

  聯盟的財政狀況好上天了也頂不住這樣的無底洞。

  現在聯盟的造船業,已經很發達了。聯盟對于海軍的大規模投入,很大一部分表現,其實是在造船廠的擴建上。

  造船業同時又兼備了聯盟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

  造船業屬于終端產業,能夠帶動整合整個制造業的上下游。

  從原料開采到加工,從工業基礎到軍火…造船業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含量,都是最重要的工業明珠。

  要不是艦船制造的技術含量比較高,船塢和造船廠的擴建速度慢,并且要求各類產業都非常齊全,要求很高的工業基礎,聯盟巴不得把造船廠開到麾下的每一個地方。

  就算是沒能這樣,在龍鷹星域,就有三個大的造船中心:七馬地、云羅中心、金狄星中心。

  前者就不多說了,怒梟星飛翼星的造船廠,屬于聯盟統治區域的最中心,一直以來都是重點建設對象,有什么最新的技術、科技,都是在這兩個造船廠實現的。后來,為了的人力資源配置最大化,在天馬星區人口最多的科羅嘉,也建設了規模浩大的造船廠。

  天馬星區的三個造船廠規模搞大了之后,相關的產業還在不斷的外溢。一些技術含量相對比較低的、對于產業集群要求沒那么高的小型船只、民用船只的建造設施,拆除后由運輸船、工程船,拖著離開怒梟星和飛翼星,去往七馬地的其他六個星區。

  而云羅中心本來就有建造民用船的能力,也是被聯盟重點建設的。

  金狄星則是明陽教派的鑄造世界,而如今的明陽教派,已經變成了聯盟的形狀。

  都說機械教在帝國之內的地位超然,這一點無論是政治傳統,還是法律明文,都是有保障的。

  但是,總要看現實情況的。

  金狄星身在如此強大的聯盟境內,怎么可能還始終保有獨立呢?

  就連更為強大的阿拉米塔教派(也就是前阿方佐教派),都已經完全向聯盟俯首稱臣了。

  他們也同樣如此。

  而且,低頭低得相當心甘情愿。

  跟聯盟站在一邊之后,日子是過得越來越紅火了呢。

  原本,他們就是帝國邊疆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教派,毫無特殊之處。在鐵鎧戰爭中,借由聯盟的戰爭訂單,他們過了一段非常滋潤的生活;而在戰爭結束之后,他們跟聯盟之間的合作更是暢通無阻。盡管現在金狄星上的最高統治,名義上仍然是賢者議會,仍然是鑄造將軍,但實際上,從基層管理干部,到核心工廠的管理層,幾乎都是聯盟的人。

  而明陽教派的諸位賢者們,對此也沒有什么意見。

  聯盟的行政官員,把事情搞得很好。

  至于權力?

  丟失權力確實頗為令人有些不甘、不安。但是,聯盟給了他們安全感,他們本身的地位不會被剝奪。同時,聯盟還給了他們更大的好處。

  發達之后,更為充沛的資源可以讓他們進行他們專精的各項研究;聯盟的需求,推動著他們的技術可以成規模的落地,最可貴的是,聯盟甚至還能夠給主業賢者們帶來技術反哺,無論是聯盟自己的技術,還是跟阿拉米塔教派之間的交流,都是很有效果的。

  然后,就是黑箱了。

  雖然,申請下來一個新的黑箱,流程上有點困難,大家都要競爭。但是,聯盟給出來的黑箱質量確實相當高,令人癡迷。

  總而言之,金狄星不只是造船產業,所有的產業,都基本為聯盟所用了。聯盟也給了他們充分的回報,這些年間,金狄星的發展速度,令他們自己都感覺到驚訝。

  有這三大造船中心,還不算完。

  在孟河星域,在阿方佐星域,都各自還有一個大型的造船中心。

  在其他的星域,造船廠或許沒有那么大的規模,但是搞些小船、民用船只,總歸是沒有問題的。

  強大的產能,也是聯盟商隊在這些年快速發展的核心。

  但就算是聯盟商隊對于船只的需求特別多,其實也沒有辦法完全吃下來的。

  造出來的軍艦就更別提了。

  這些船只,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出售掉了。

  出售掉的部分,有一半流入到了帝國稅,落到了帝國中央政府的手里。但實際上只有2的船只,是直接以帝國稅的方式上交的。

  那個價格太不合適了,中間的價格差比較大,有的是大人物,在中間撈錢。

  或是白手套,或是其他勢力,以比稅務部定價跟高的價格,從聯盟的手中購得船只,支付給聯盟稅幣或者其他實物。

  然后,這些買手中有將近一半,在翎澤星當場把船只賣給帝國軍務部、海軍司令部。他們拿著預算,購買到了船只,支付了帝國稅務部批預算的時候給他們的稅幣。

  這些稅幣,落到聯盟手里,代繳了帝國稅。

  也就是說,聯盟出售的一半的船只,確實落到帝國中央手中。但其實大多都是從其他地方轉過一手,相當于帝國買來的。這個價格,往往會比稅務部對于每類船只的定價,高30到150不等。

  中間的錢,被聯盟、被中間商聯手賺走了,帝國中央等于用了一樣的價格,買到了最多60左右的戰船。

  這種中間商賺差價的事情,正常情況下,帝國中央是不可能允許的。

  符合規定也不行。

  真要說起來,帝國才是實力最強的。甭管你符不符合規定吧,你們都掙錢就我虧,那我的拳頭不是白白長那么大?

  但是,所謂的‘帝國’,又不是一個活的人。如果說,決定了帝國中央意志的人們,就是撈錢的那諸多中間商背后的大佬們呢?

  齊伯督首相、許芙真總理、羅斐總理、國教的、帝國總商會的、神圣泰拉上隱藏在政壇下面的權力家族們…

  誰沒點份額?

  哪怕是對于齊伯督來說,帝國中央賺到的財政錢,要怎么花,那都是有章程,就算是他也不能夠隨意決定,都是要開會開出來的。

  可落到自己手里的錢,就不一樣了。

  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而且,到現在這個地步,就算是齊伯督想要阻止翎澤星上那對于帝國利益有重大傷害的貿易,也無能為力了。

  他是最大的權臣沒錯,但是權力這個東西,也得別人相信你才行。團結在他身邊的人,認為跟著他,能夠獲得更大、更多的利益,才會持續跟著他。那些在這件事情上賺錢的諸位大佬們,本身就是他的統治基礎。

  他一狠心,能砍自己一刀;但他卻做不到砍自己的統治基礎一刀。那樣的話,引發的連鎖反應,是他都有可能無法承受的。

  誰不知道這樣會滋養聯盟呢?

  神圣泰拉上的有識之士(主要是在這件事情上沒賺到錢的),把翎澤星貿易給罵翻天了。

  但是,它仍舊是這么運行了下去,并眼見著未來還會運行很久。

  這就沒處說理去了。

  但是,不管別人怎么樣,反正聯盟是在里面,靠著造船業大把大把的悶頭賺錢。

  賺來的錢,除了再投入經濟建設之外,相當一部分就用在了海軍升級上。

  兩千多艘戰船的規模并沒有再擴大,但是,大船的數量是增多了許多的。

  目前,聯盟海軍擁有著皇帝級戰列艦,3艘。

  報應級戰列艦,6艘。

  諸葛級航母,6艘。

  龍蛇級與圣杯級戰列巡洋艦,22艘。

  總加起來,光這種巨艦就已經達到了37艘的規模。

  這已經比鐵鎧戰爭開始的時候的鐵鎧戰團還要多了。

  配套的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的數量,都顯得有點不夠,組成艦隊的時候,小船稍顯有些寒酸。

  但是爆中小型戰艦的速度,可就快得很了,不像是這些巨艦一樣,有很大的時間成本。

  并且,如果有需要的話,聯盟下一批的戰艦,可以直接不交稅、不交易,而是送到海軍。兩年之內,海軍巨艦數量的總規模,不惜代價的情況下,可以再翻一倍,達到70艘以上。

  更何況,還沒有計算另一波海軍力量。

  那就是聯盟的‘六大戰團’,作為星際戰士的戰團艦隊。

  打擊巡洋艦都不算了,戰斗駁船,聯盟陸陸續續生產出來了四艘。

  一艘都沒賣,給了不死鳥1艘、黃泉鷗1艘、血鯊1艘、龍王之矛1艘。

  值得一提的是,皇帝級戰列艦和戰斗駁船,這兩個全都是天啟級的科技。

  是顧航在這十五年間抽出來的。

  十五年來,盡管沒有什么大規模戰爭,沒有一次性暴富的收入,但顧航光靠每月恩賜點數收入,加上一些小規模戰爭多多少少有一點,累積下來還是攢了5.5億恩賜點數的。

  其中拿來科技抽獎的有2.6億,千萬恩賜檔的26抽,出了兩個天啟級科技,正是皇帝級戰列艦技術,和戰斗駁船技術。

  至于剩下的2.9億恩賜點數,則基本上在這15年里陸陸續續,花在了聯盟的各類建設上了,不多贅述。

  那兩門天啟級造船科技的出現,讓聯盟的造船業得到了更長遠的進步。

  除了這些之外,聯盟還有一個保密等級非常高、非常少進入聯盟港口、每次進入都會嚴密封鎖消息的大殺器。

  那艘榮光女王級戰艦,終于建造完畢了。

  顧航為它取名:東方號。

  聯盟對于艦船的取名規則,還是挺明白的:巡洋艦級別,以及以下的,沒什么特別之處,除了海軍編制里的號碼之外,一般就取個什么高大威猛一點的,或者有寓意一些的,比較隨便。

  但到了戰巡以及以上級別的,則以聯盟境內的行星來命名。一般會挑選一些重要的行星,也算是對那些地方的統戰宣傳手段之一。

  再往上,本來應該是星區、星域的名字,但卻從來沒有用過,而是直接跳到了以宙域來命名。

  有點不合常理,但放在整個帝國都沒有多少艘的榮光女王上,卻又顯得很合理。

  而具體的‘東方’這個名字,又頗耐人尋味。

  雖然聯盟的起家之處,在東方宙域。但現在總共14個星域的疆土,只有兩個在東方宙域,另外大部分都是在蛛網宙域的。顧航本人最大的官面身份,也是以蛛網宙域主席選上的高領主。

  按理來講,以蛛網號來命名這艘榮光女王,難道不是更合適點嗎?

  不,顧航就是要用‘東方’這個名字,來命名聯盟的第一艘榮光女王。

  毫無疑問,這彰顯了顧航的野心。

  這也是他在發表完了對海軍方面的建設意見之后,在接下來的小范圍會議中,談及的聯盟下一階段的目標。

  整個東方宙域。

  這是大事,要等一些時機。

  聯盟現在這個樣子,已經引起了十足的警惕了。帝國中央不可能會讓聯盟繼續擴張。

  需要有一些變數才行。

  但聯盟也不是傻等。

  變數的一部分,已經投放到了神圣泰拉。

  等待它發生即可。←→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從行星總督開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