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進階星堡與破魔裝甲第七百六十三章,進階星堡與破魔裝甲←→::mayiwsk
聯盟的發展,最大的功臣是什么?
當然是顧航的英明領導!
咳咳…但除此之外呢?
那就是恩賜點數了。
這是毫無疑問的。
且不說顧航的發家史,就僅僅說聯盟的生產力進步,那跟恩賜點數也是有莫大的關系的。
科技、黑箱,是生產力發展的第一原動力。
而再往下說,無論是有什么樣的物質基礎、環境條件,最終都是要落到人的身上。一切的財富也好,勝利也罷,都是人爭取而來的。
恩賜點數對人才的培養,對于人才的忠誠度保證,也是關鍵因素。
聯盟的發展方向,在前面兩次會議之中,已經基本確立。
接下來則就是執行的問題。
這才是重中之重。
目標,誰不會定?
制定方案要難一些。
但執行步驟,才是最有挑戰性的。
而顧航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恩賜點數,來幫助執行的問題。
雷亞都徹斯戰役結束后,顧航就拿到了很大一筆恩賜點數。
但在當時,他就花完了。
不過沒有關系,隨著聯盟對于十四個星域的控制權變得合法,系統認可所有的區域都從附庸、軍事占領之類的狀態,轉變成了政權的核心領土。
并且,隨著聯盟對這些所有的世界,在過去兩三年的時間里,持續構建了穩定的統治體系,諸多星球開始轉變,從過去的不提供、乃至于反倒減少每月恩賜點數收入的情況,轉變成了正常提供恩賜點數。
雖然單純依靠規模擴大,每月恩賜點數的上漲是非線性的,更像是里程碑式的、一個一個節點解鎖的收入曲線,但是這一波控制區擴大的程度、人口增加的數量,實在太多了。
哪怕聯盟對于很多地方的統治還比較脆弱,剛剛建立一兩年;哪怕很多地方因為戰爭災害,導致生產力遠遠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但顧航的每月恩賜收入,仍舊暴增。
在雷亞都徹斯戰役剛剛結束的時候,顧航的每月收入,還僅僅只是五十來萬。而現在,已經增長到一百七十萬了。
從那時候,到現在,總計三年零七個月的時間,累積下來的收入,已經超過五千三百萬。
還不僅僅如此。
在這四十三個月間,大規模的戰爭沒有了,但是在聯盟十四個星域之中,小規模的、星球級別的戰役,是從來沒有停止過的。
對于寄生蟲感染者的清剿是最多的,其次就是對于一些叛亂分子的鎮壓——總有一些鬧不清楚的人,會煽動起來一些傻瓜,或是當土匪,或是信了邪教,又或者干脆就是有不切實際的也信。
七千個星球,十二萬億人呢,出點什么狀況,都是很正常的。
再算上一些少有的對綠皮的清剿戰爭,乃至于自從在發現了一次黑暗精靈海盜之后,蛛網宙域內部就偶爾會遭受到這種討厭的太空蚊子不斷的侵擾了。
黑暗靈族還成了目前海軍重點對抗的對象。
這些戰爭有輸的情況,但多數最終都贏了回來。
累計起來,也有超過一千八百萬。
加起來,就是七千一百萬了。
而在上次,顧航還特意留了兩千萬恩賜點數,以備不時之需。
這讓他手頭上累積攢出來的恩賜點數,足足有九千一百萬。
在之前雷亞都徹斯戰役結束的時候,他有上億恩賜。那時候,他還感慨,要不是依靠戰爭,想要攢下來上億的恩賜點數,談何容易?
但到了現在,他發現,原來種田才是王道!
到現在的程度還遠遠不是極限呢。隨著聯盟后續發展越來越順利,各個星球的控制程度不斷加深,170萬一個月的數字,必定還要往上繼續飆升。
搞不好過個兩年、三年,他就又能攢出來一億恩賜點。
到時候,又可以來個千萬檔的科技抽獎十連,或許就又能夠抽出來什么可以逆天改命的天啟級科技呢?
就算是沒有這種頂尖好貨,普通的科技其實也都有價值。
哪怕是抽出來一個還不如目前聯盟正在使用的科技,比如說當年顧航最早就抽出來過G8系列實彈步槍,后來還抽出來過G5…但并不代表這玩意兒就沒有用。
首先可以造G5的生產線,給一些產能落后的星球先用著。雖然,大規模生產出來的G5槍族,聯盟陸軍肯定不會采購,但是在生產力不足的時候,一些星球的行星防衛軍,可以勉勉強強的先用著,反正總比沒有強,總比用土槍好。
實在不行了,還可以充當帝國稅,比G8槍族是便宜點,但蚊子再少也是肉。
有帝國稅的前提下,搞生產、搞經濟建設就有這點好:基本不用擔心東西的銷路。帝國稅給的定價雖然不高,沒啥利潤可言,但是穩定。只要能夠控制住成本,別制造成本比官方定價還要高,那么就可以肆無忌憚的瘋狂擴大產能,有一點利潤就行。
這對于很多落后的產品來說,也是一條出路。
當然,最好還是去造高精尖的產品。那種,官方定價給的利潤比較高。真去造子彈、造激光槍的能量匣,官方定價還是壓得太低了,供應鏈、生產管理、生產效率…有一個點沒做好,就有可能虧。
再退一萬步講,抽出來的科技真就一點用都沒有,甚至是重復的東西,聯盟又不想繼續擴大這項技術的產能,那么把抽出來的黑箱拿去賣掉都行。
黑箱這東西,機械教是無比在意的。而以現在顧航的身份、聯盟的實力,也一點不怕黑箱漏出去了——別一下全漏了就行。
一個黑箱,賣出來個幾十億到上千億都是有可能的。具體多少錢,要看具體是什么技術的黑箱。一個破G5步槍的技術,那可能就是個幾十億而已。
但也不少了,都能拿來換一艘驅逐艦,甚至是巡洋艦。
呃…這么一看,收益還是不夠的,至少對比現在顧航幾乎在低檔次抽獎的獎池已經干了,基本上一千萬恩賜點數抽一次,要是臉黑抽出低等級科技來,那還是太難受了。
琢磨了一下,顧航打算,這九千萬點恩賜,他打算留一千萬,作為后備應急,避免出現什么需要大量花費恩賜點數的事情的時候,手頭上一點都沒有。
另外的八千萬,則拿出四千萬來,進行了科技抽獎。
如果能夠抽出來一樣天啟級科技的話,那就賺大了。
可惜,并沒有。
但好歹有兩個史詩級科技。
并且都是值得一提的東西。
進階星堡建造技術、模塊化破魔裝甲技術。
前者還好說,聯盟本身就具備建造星堡的能力。
這東西制造起來的難度,和建造成本,都沒有建造艦船那么大。哪怕沒有抽取到相關科技的情況下,以現在聯盟的工業基礎,建造上一批星堡、武裝空間站,然后由相應的工程船只,拖運到需要布防的地點就可以了。
不過,自己設計、自己制造的,說實話還是沒有系統給一套成熟的設計方案,連帶著黑箱都具備的那么好用。
更不要說是史詩級科技,帶著‘進階’兩個字了。
研究了一下,顧航發現,這個進階星堡的戰斗力,已經超越了報應級戰列艦。如果在太空中對轟的話,兩艘報應級都要被它給轟爛。
但這并不稀奇。
星堡由于不用動,那只要堆規模就行了。裝甲可以做得非常厚,引擎的能量輸出可以全部提供給激光類武器或者是虛空盾,跟還要在動力、在靈活性上取舍的太空艦船相比,就是具備巨大的天然優勢的。
哪怕技術水平差一點,不惜成本的往上堆規模就行了。
但這項進階科技厲害就厲害在,它在不提升成本的前提下,通過優化能量輸出設計、優化布局設計之類的方式,讓星堡的火力密度和防御強度又提升了一個臺階。
而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這種進階星堡上還裝有一個特殊的引力引擎。它可以讓沉重的星堡,動起來。
哪怕動起來的速度、靈活性,甚至連報應級戰列艦都不如,并且其之行動,本質上是依靠大型天體提供的引力來進行,并不是自身真的擁有了獨立的動力系統,這也就讓它的移動,只能夠維持在行星周邊。
但這仍然是具備突破性的。
這個特別的能力,彌補了星堡在進行行星防御的時候最大的一個困境——覆蓋面積小。
星堡總歸是不能動的,或者最多像是衛星一樣,按照一個固定的軌道,環繞行星。
哪怕是按照后者的狀況,那也是具備固定的周期性。經常會被人抓住星堡運行的周期性,繞到星球的另一面,發動攻擊。
有了這種進階型的星堡,這個問題就被彌補了。
當然,沒有這類新型星堡也不是完全不可以,造多個星堡一起繞著唄,那就能全覆蓋了。但這樣一來,成本、制造周期全要上升不說,同樣的因為全面防護,那必然有的星堡在星球一側,有的在另一側,當敵人沖著一側強攻的時候,另一側的星堡也是一樣全要抓瞎。
更進一步的,新型星堡能借助行星引力,那規模更大的恒星引力當然也能借用,并且還更好。這意味著如果某個星系的環境允許,主要防守的行星公轉軌道距離恒星沒那么遠的話,那么利用起恒星軌道的新型星堡,甚至能夠在整個公轉軌道和行星軌道上的切換移動,乃至于去保護同個星系的其他行星。這對于有多個宜居行星的恒星系來說,防御的靈活性會變得更大了。
同時,顧航還馬上想到了,這種新型星堡,也不完全是一種純粹的防御武器。
在戰爭推進的過程中,完全就可以讓工程船拖著這類新型星堡一起行動,然后在條件合適的地方,發揮這非常好的效果。
例如地方星球軌道防御體系森嚴,強攻會損失慘重,并且在行星公轉軌道上可以利用恒星引力,切換到行星軌道上去的時候,這東西拿來強攻行星防御體系就變成了個頂好用的武器——比戰列艦硬,還比戰列艦便宜多了。
當然,總體來說,它的使用場景還是窄,替代不了戰艦的作用。
但總歸,解決一個問題,就擴大一點用途,不是壞事。
模塊化破魔裝甲就不是一個單獨使用的技術了,實際上,它可以應用在任何使用裝甲的裝備上。小到動力甲的任一模塊加裝破魔屬性,再大一點到終結者裝甲、到騎士機甲、到泰坦;從裝甲車到坦克;乃至于到星艦上,都可以加裝。
其之效果,是能夠使得加裝了這項技術的裝甲塊,具備反靈能、反亞空間能量、反惡魔的效果。相關的力量,會被大幅度的削弱,乃至于完全無效化。
這是對抗一些擅長使用靈能的異形,對抗邪教徒的時候,非常好用的技術。
不過,由于其昂貴的造價,基本不可能放到裝甲車、坦克這種級別的武器上。那樣,破魔裝甲的造價比坦克本身還要貴,有那錢,不如再造幾輛坦克,用數量來堆。
也不太能真的用在星艦上。星艦的價值倒是高,但是太大了,屬實用不起。
最合適的,還是用在動力甲上,讓星際戰士們,或者是聯盟精銳的榮耀近衛團,來負責對戰場上的敵方靈能單位進行斬首行動。
對于這項技術,顧航還是頗為在意的。
退一步說,這是多了一樣專門對抗惡魔、邪教徒的裝備。
進一步說,在那個他于風暴神國的上空,看到的預言畫面之中,邪教叛徒、亞空間惡魔的身影層出不窮,讓他憂心忡忡。他懷疑,那個所謂的終焉之戰,大敵就是這些混沌敵人。
破魔裝甲大規模裝備的話,應當能夠讓聯盟在與此類敵人交戰時,占據一定的優勢。
哪怕現在還沒看見苗頭,顧航也打算開啟破魔裝甲的規模化生產。不一定要立刻全軍列裝,但至少進行大量的儲備,未雨綢繆,也不是壞事。
抽完這四次千萬檔的科技后,剩余還有四千萬的恩賜點數中的一千五百萬,顧航花在了人才啟迪、政委培訓上。
另外的兩千五百萬,則用來兌換各級別的工廠建筑、學院建筑、教堂建筑。
看起來很多,但是要分到七千多個世界上,那還真沒多少。
但至少,有了這些人才、有了這些工廠建筑的加持,聯盟的經濟生產目標,也將會更好達成。
天亮前再搞一章補昨天。: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