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我不是張居正(第3/3頁)
大明話事人 字體:
只要林泰來早就對今日狀況有所預見,那似乎就不用太過于擔心。
如果有意志不堅定的外圍動搖者,那正好就借此機會大浪淘沙。
不過表面上的形勢一直未見好轉,甚至可以說一直在惡化。
五月中旬,老帝師沈鯉到達京師,上任禮部尚書。
在禮部衙門內部的參見儀式上,右侍郎李維楨直言不諱的責問說:
“十二年前,國本之爭驟起,沈前輩負天下之望,又身為禮部尚書,在風口浪尖上卻棄官而去。
如今國本初定,風波過去,沈前輩就立即回轉,重新就任禮部尚書,實在讓我不解。”
沈尚書默然片刻后,勉為其難的答道:“自身名聲榮辱皆為小事,但求問心無愧。”
而后數日,朝廷大臣廷推入閣人選,推舉了沈一貫和沈鯉兩個人選。
結果完全不出人意料,萬歷皇帝點了沈鯉入閣。
于是新內閣班子成員按照次序就是朱賡、李春、沈鯉,排第一位的朱賡當首輔。
不過誰也沒想到,朱賡、李春紛紛表示謙讓,于是本該排第三位的“新人”沈鯉竟然直接成為了首輔。
這創下了新入閣即首輔的新紀錄,讓京師官場大為震驚。
要知道,內閣規矩向來是按照入閣時間的先后來排定次序,誰入閣時間最早誰就當首輔。
迄今為止,破例變換次序的情況,可能也就那么一兩次,算是極為特殊。
至于新入閣之人直接越過所有老人成為首輔這樣情況,更是匪夷所思。
雖然內閣三人中,沈鯉官場資格最老,年紀也最大——他是申時行、王錫爵那個時代的人,甚至歲數比申時行王錫爵還老,對比朱賡、李春簡直就是碾壓。
但規矩就是規矩,這樣靠著皇帝撐腰,新入閣就當首輔的作法,等于是直接毫無道理的踐踏規矩。
可以視為依仗皇權強行破壞規則,和錦衣衛參與司法一個道理,激發很多“建制”派大臣的反感,事情真不是這么辦的。
就算是林泰來在官場稱王稱霸,也沒有直接用皇權來踐踏規則。
隨后一個月,朝廷人事動作頻頻,這就沒什么可說了,算是換了首輔之后的正常現象。
首輔由林黨巨頭趙志皋換成了清流勢力領袖沈鯉,肯定要先提拔一些不得志的清流勢力骨干。
在清流勢力元老、吏部左侍郎陳有年的配合,外加皇帝的默許支持,侍郎級別之下的人事布局還是比較簡單的。
吏部尚書沈一貫也不好冒著被皇帝直接廢掉的危險不惜代價進行抵抗。
比如那位在家閑居多年的顧憲成,本時空沒能重修東林書院,此時又被扒拉出來起復了,官復原職當上了文選司員外郎。
在主事位置上被打壓了十年的趙南星,終于升回了員外郎,位置在禮部最核心的儀制司。
從下半年到明年春,趙南星將參與籌備皇太子加冠、冊立、大婚等大典,明擺著是送功勞。
皇太子課業的主講郭正域,在沈鯉入閣為首輔后,暫時負責署理禮部事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等皇太子“三禮”完畢后,郭正域就能順勢進位禮部尚書。
還有在河南沉淪多年的李三才,這些年與閑居在河南老家的沈鯉混熟了,這次算是苦盡甘來,以才干被升為鳳陽巡撫兼總督河漕。
目睹這一連串的人事變動后,一些鍵政高手就開始揣測,等清流勢力完成己方的初步布局后,就要開始清算林黨了,就像當年清算張居正勢力一樣。
而林黨唯一的支柱、帶方侯林泰來到目前為止,一直穩坐在西郊頤和園里釣魚,順便冷眼旁觀著朝廷的動靜。
每每有自己人詢問如何應對時,林泰來就只用一句話回應,“我不是張居正。”
催更和求書請關注熊掌號后向網站管理員發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