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關于工控人才。
表面上看,顧城處于絕對劣勢,這也是現實。
因為三大企業的原因,顧城市目前至少擁有上萬名熟練的產業工人。
其中有很多,現在在其他用工市場流浪,或者干脆家里蹲。
這些產業工人的文化水平或許不高,可他們的實際操作經驗,卻不是那些剛畢業的大學生能夠比擬的。
哪怕精益工控只招到其中的二十分之一甚至是四十分之一,那也是三五百人的規模。
對于一家現代化企業來說,這些人完全可以滿足普通用工需求。
至于高端人才需求,顧城市完全可以和各大理科院校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以市政府的名義,提供政府兜底的優惠條件,聘請碩士博士甚至更高幾倍的專家到顧城市落戶。
只要你來,我保證你的工資收入。
別的地方你能收入三十萬,我給你三十五萬,不,四十萬,你來不來?
企業給你二十五萬?
沒問題,政府給你十五萬,有政府兜底你怕什么?
還不來?
好,只要你來,政府就給你上戶口。
除了戶口,政府還給你分房子,給你配車,甚至給你找對象。
將來,你生的孩子,政府免費負責入托入學。
只要你為顧城市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政府全部兜底!
這樣的政策拿出來,能夠吸引多少人才來顧城落戶,工作?
不敢想!
再比如,政府優惠措施,變的地方兩免三減半。
沒問題,我們顧城也可以這樣做,而且,土地招拍掛的掛牌費,政府返你百分之二十。
別的地方三通一平,五通一平。
我顧城做到九通一平,而且紅線外全免費。
怎么樣,這條件有沒有誠意?
幸虧方玉良心理素質好,但即使這樣,他也感到自己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甚至,拿著這幾頁紙的資料都是顫抖的。
不得不承認,秦志遠這個二十三歲的小年輕,給他開了一扇從來未曾打開過的窗。
他感覺,自己確實撿到寶了。
其實,方玉良把資料給秦志遠看,目的不止一個。
一是想要考校一下秦志遠的思維和邏輯能力,想聽聽他對這個項目的意見建議。
雖然有司馬長川在后面支持,方玉良仍然感覺項目落地顧城,連百分之一的希望都沒有。
還有一重意思,是對秦志遠的考驗。
正像秦志遠猜測的那樣,方玉良其實還沒有完全相信他。
一個八字還沒一撇的事兒,外面就能傳的沸沸揚揚。
那么,秦志遠拿到了項目資料,外面的傳言會不會更“貼近事實”呢?
秦志遠其實不大會做秘書,至少不是很有眼力見兒,不是很會照顧領導。
這個急不來。
誰也不是天生就會,完全可以培養,方玉良有這個耐心和度量。
但,方玉良需要一個真心跟他站在一起的貼心人。
這個人一定嘴要嚴,心要正,眼要活,手要勤。
換句話說,這是對秦志遠的一種考驗。
司馬長川,當然也包括他,很感激秦志遠為他們所做的一切。
但是,這并不代表就會無條件的相信秦志遠。
對秦志遠的考驗已經進行了好幾輪,總體上來說是滿意的。
周五晚上,秦志遠帶了個陌生人去接他上醫院。
那次,他確實有些不滿。
堂堂市委書記,因為貪嘴,吃壞了肚子。
他不要面子的嗎?
但后來想想,秦志遠也是為了盡快送他去醫院。
她這才把不滿藏在了心里。
但眼下,什么不滿,什么懷疑,什么考察,全都被他扔到了九霄云外。
都化成一句話,一個判斷,那就是秦志遠確實值得培養。
足足過了半個多小時,方玉良翻來覆去看了三遍,這才放下。
“不錯,確實找到了問題癥結所在。”
“有很多想法,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志遠,有些想法,也是不現實的。”
比如人才招募,政府兜底,比如兩免三減半措施后面的減免土地招拍掛費用。
這些想法不錯,但是首先是錢,錢從哪兒來?
其次就是國家政策或許不允許。
這是最大的桎梏,因為沒有誰敢輕易吃螃蟹。
秦志遠明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但是,方玉良既然信任他,給了他這個機會,也不愿意表現的平庸。
可以說,這幾張紙充分代表了他現在在經濟發展方向和策略方面的水平。
方玉良并沒夸獎他什么,而是結合政策以及顧城、福源的現狀,給他講了講該注意的地方。
這就等于手把手的教了,秦志遠聽得十分仔細,并不時地做筆記。
又過了二十多分鐘,方玉良才講完。
“謝謝老板。”
秦志遠沒多說廢話,四個字,足以表明自己的心情。
“交給你個任務,這幾天,你有的放矢的研究一下這個項目,周末的時候,跟我去省里辦點事。”
“是,我知道了。”
秦志遠遲疑了一下,張了張嘴。
“有話就說。”
“老板,現在外面有傳言,說你是打盹兒書記,一個月了,事兒沒干,火沒燒…”
說到這里,他停下話頭。
還有更加讓人惡心和氣憤的話,但已經不適合說了。
“沒事兒,我自有分寸。”
“你呀,把心放在肚子里,精彩的生活即將到來,我們需要的,就是準備好美酒和行裝。”
方玉良難得的開了句玩笑。
秦志遠一下把心放進了肚子。
就說嘛,這么大的領導,怎么肯默默無聞?
給方玉良換了杯溫茶,他就回了自己辦公室。
一坐下,就打開電腦,開始查詢有關超級機床項目的相關資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方玉良讓他陪著去省城,不出意外,應該是跟精益工控的人見面。
這么大的事情,點名讓他陪同,這是逐漸接受他的征兆。
秦志遠不傻,知道自己必須把握。
臨近下班的時候,方玉良告訴他,讓他陪著一起出去走走。
秦志遠趕緊答應,甚至還推了跟王軍的聚餐。
最近這段時間,王軍經常找機會跟他聚會,倒也讓他不至于寂寞。
但老板下令,甭管什么事,都必須靠邊站。
方玉良去的,還是云霄廣場。
“這種煙火氣,確實很誘人呀。”
有了上次的前車之鑒,方玉良不敢隨便吃東西了。
可看著廣場熙熙攘攘的人群,仍是有感而發。
一個城市,是不是宜居,其實不用看城市環境,領導班子…
只要看看這座城市的夜生活,尤其是所謂的小民經濟,就能得出差不多的結論。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地方夜市經濟發達,那一定代表了一種活力。
或許有人說,擺小攤兒的多了,這不是說明當地經濟不好,下崗的多,低收入的多嗎?
這只是一方面。
但從側面來看,夜市能夠紅紅火火,不也代表了一種希望嗎?
這不是強詞奪理,那些廢城、空城,能見到紅紅火火的夜市嗎?
答案只有一個,見不到。
“這里,將是我燒起的第一把火。”
突然,方玉良說道:“你說,如果把云霄廣場打造成顧城的一張大眾化的城市名片,好不好?”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