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48章 科舉改革

  莊子曾說:以道馭術,術必成。離道之術,術必衰。

  本王以為,儒學,乃道也,科學乃術也!”

  “先賢早已為我們后人分說得很清楚,只是我們一味追求道,而忽略了術的重要性!使我們思想僵化,阻礙了社會的進步,于國無益!”

  “而,若一味重視術,縱然一時有所成,然,沒有相應的道德輔助,就如同小人一時得勢,終究不可長久!”

  “昨夜,天機大會上,西洋重視術,他們發展出很多先進的技術,有了利炮巨艦,能上天入地,然,他們沒有經歷過道的熏陶,以至于,行事如惡魔一般,就算他們一時威勢無雙,其道德淪喪,與禽獸無異也!”

  “是以,本王,以為,儒學和科學相輔相成,不分主次,儒學當中積極向上的精華,我們要繼承發揚,同時科學技術也要重視!”

  “至于對衍圣公的處置,本王認為,禍不及家人宗族,既然孔府已經被滅,衍圣公封號取消,以后也不許以圣人后裔自居!嚴格約束,凡有人再以此自居,則重罪處置!”

  “嚴格區分孔圣人和不肖子孫!不能魚目混珠!諸位以為如何?”

  朱由校贊道:“賢弟學貫古今!此事就這樣定了,任何人不得置喙!不然以貳臣論罪!”

  朱由校一錘定音,諸臣也大多認同黃曉的說法,大殿安靜了下來。

  黃曉朝朱由校示意。

  這樣的霸氣才對嘛!

  “至于科舉,本王認為,改革勢在必行!且必須規范化,以分值為準!不再憑主考官的喜愛出題和閱卷。

學子們學習:國學,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及地理,生物醫學  儒學,歷史及地理歸于國學之中,分值最大,為兩百分,數理化,均為一百分,生物醫學為五十分。

  總分為五百五十分!蒙學為三年,主修國學,數學,及初級科技啟蒙學!

  小學,也為三年制,全科均學!

  中學,三年制!

  大學,三年制!

  且,本王提議,特設教育部,學子所需費用,全由國家承擔!

  蒙學為強制性入學,凡,適齡兒童,必須入學!否則治當地官員之罪!

  蒙學升入小學,名曰童生!

  童生,考取中學者,為秀才!

  秀才,考取大學者,為舉人!

  舉人優勝者為進士,入朝為官!”

  “好!”

  朱由校擊節贊嘆!

  “賢弟所言正合朕意也!諸臣,又有何話說?”

  楊漣道:“賢王學識淵博,眼光獨到,臣不及也!老臣贊同!”

  左光斗道:“臣,飽讀圣賢書,今日方知,圣人所云大道,我等誤解圣人之言,羞也!”

  眾大臣紛紛開口附和。

  劉懋道:“賢王所言中肯,臣,也附議,然,如如賢王所說那般,全大明學子的求學費用全由國家承擔,每人寒窗苦讀十數載,所耗資金,必將為海量,恐成為國之負擔也!”

  邵輔忠贊道:“劉大人所言甚是!更有甚者,苦讀數十載,而每年又有新的學子入學,長期累積下來,到時候,我大明人人由朝廷供給讀書,則百業凋零!”

  黃曉哈哈大笑:“本王何時說了,人人都要寒窗苦讀十數載?不是讀書的料,那就沒必要再讀了!

  從蒙學開始,就已經是采取淘汰制,三年蒙學,無法考入童生,則不用再讀了!同理,童生三年后,無法考取秀才,也不用讀了!”

  眾人都是愕然。

  黃曉續道:“我朝讀一輩子的書的人大有人在,很多讀書人,甚至考三四十年才能進士及第,入朝為官!

  他們把人生美好的時光都虛度了,而且給家庭極大的負擔!縱然中進士為官了,他也已經老矣!又能為國效力多久?”

  “更有甚者,一旦為官,就貪腐成風,要把這數十年的投資撈回來!”

  “說句不好聽的話,這樣勉勉強強的中進士,足以說明資質平平,于國無益也!”

  “當然了,以往的科舉因為讀書人的基數過于少,且,儒學過于繁雜,也不一定是資質的問題,本王,無意貶低誰!”

  “但,這種機制是不公平的!以往讀書人是少數的,很多有天資的兒童,因為家庭緣故,沒有機會出人頭地!”

  “若,人人蒙學,這些天資聰穎的人才就會脫穎而出!”

  “再則,每個人蒙學之后,也可以使人不至于成為睜眼瞎!”

  “至于,資費的問題,朝廷承擔的其實都是精英棟梁之材的費用,能有多少呢?且這些投入是必要的!有了這些棟梁之材,我大明又如何不強盛!”

  滿殿之人,人人為之折服!

  朱由校大笑:“好!諸卿,還有何疑惑?”

  “臣等無話可說!賢王之策,乃利國利民之策,臣佩服!”

  “賢王之策,教化天下,數代之后,我大明人人均能斷文識數,朝廷的旨意,底下官員再也無法蒙蔽圣意,就如此次新政一般,若人人能識字讀報,恐怕早就施行天下了!”

  “臣,附議!”

  劉懋道:“賢王之策,的確為良策,然,秀才,舉人必將眾多,其優免田丁稅,也必然眾也,對國庫稅收勢必有影響,敢問賢王,此事如何處置?”

  眾人都是一愣。

  黃曉看著杠精劉懋,也不生氣,反而覺得有這樣的挑刺的大臣,是一件好事。

  黃曉笑道:“劉大人,這個問題提得好!”

  “以往,家里有一個讀書人,幾乎得全家供養其讀書,朝廷給予優免,也是出于補貼這些寒門學子的目的,也是出于表彰其的一份榮耀!”

  “但,今后,這方面的負擔不存在了,這份優免自然不再延續了!新政的勞役取消了,讀書人的人丁優免已經名存實亡。

  再則,一成的稅賦,也再也不會有百姓投寄土地到秀才舉人名下了!不過,對于其榮耀,本王認為可以表彰!其優秀者,則可以給予金錢的獎勵!”

  “如,設立皇家獎學金制度!每一個階段,取優秀者給與獎勵,比如,懷遠縣,今年蒙學一萬兒童,其中考取童生者五千人,其中分值最高的前一百人,給予相應的獎學金!以資鼓勵!童生考秀才,秀才考舉人,舉人中進士,均設立獎學金,金額以蒙學最少,進士最多!具體可以由諸位商議!”熱門小說推薦:

飛翔鳥中文    我家院子可以去大明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