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55章 歷史真是奇妙無比

  榆林始建于明正統初年,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巡撫余子俊再次修筑,并將鎮治由綏德移駐榆林,故此后延綏鎮亦稱“榆林鎮“。

  此后,榆林城經過,成化二十二年(即公元1486年)、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三次較大規模的擴建,即“三拓榆陽“之后城始定形。

  榆林城地勢為東高西低,東北角向外突出。

  墻體用黃土夯筑,外側包以青磚,城高三丈六尺,基寬五丈,頂寬三丈。

  城有五門,北為“廣榆門“,東為“振武門“,大西門為“宣威門“,小西門為“斬東門“,南門為“鎮遠門“。

  各城門頂上均建有兩層高城門樓,但現代除南門尚存外,其它諸門及全部城樓皆毀。

  現代,南、東西座磚拱城門及甕城尚存。

  南門及甕城現為鎮遠飯店所占。

  城南榆陣橋東山,有明萬歷年間所建的一座十三層磚塔,名“凌霄塔“。

  陳家武所帶人馬過來的時候,卻仍然是其宏偉的時候。

  此時夕陽西下,一行人行到鎮遠門前,停下了腳步。

  城門上下均有士卒守衛,看到這近千的人馬均感好奇。

  而鎮遠門外,一大群士卒正默默而立。

  見到陳家武等都是回頭張望,露出了里面的情形!

  見一個男子正被按在地上,有人打著板子。

  那男子一動不動,卻沒聽見他叫喊。

  陳家武心中一震!

  難道這人也是少爺章程里寫的那人?

  “展開儀仗,讓總兵王威,參將陳洪范等過來見本將!”

  陳家武下令后,朝劉二牛道:“二牛,過去問問,讓不要打了!”

  “是!”

  二牛帶著李鴻基等兵士走了過去。

  欽差儀仗也升了起來!

  延綏鎮志記載:總兵王威任延綏,勇略過人,虜不敢犯,有古名將風!

  史料記載:參將陳洪范,早為明臣,降清叛變,禍亂南明。回江南充當內奸,散布清軍勢大難敵,勸人及早投降,被人稱為“活秦檜“。

  張獻忠,時年十九歲,字秉忠,號敬軒,外號黃虎,陜西延安府定邊縣人。

  其出身貧苦家庭,從小聰明倔強。跟父親做小生意,販賣紅棗。初為捕快,進入延綏鎮成為邊兵。

  他生性剛烈,愛打抱不平,為此觸犯軍法,因陳洪范見其勇武過人,向總兵王威求情,改為軍棍一百,逐出邊軍!

  這些也是黃曉給陳家武的章程中所述,當然了,不會是寫史料記載等話語。

  也沒有人物后續等各方面的詳細情況。

  后來張獻忠起事后,對當時為自己求情的陳洪范極為感激!專門在軍中刻陳洪范像,稱之父母。

  后來張屢敗,陳洪范前來招撫,張大喜,就帶著金銀珠寶前去聯系陳洪范,由他牽線搭橋“就撫“,以圖東山再起。

  后張獻忠很快又再次叛亂,陳洪范因此被降職,轉任左都督…

  陳洪范最為惡心的事就是明亡之后,他暗中投降建奴,并力主議和,他和馬紹榆為副使,明末民族英雄,被譽為明末文天祥的左懋第忍辱負重擔當主使,出使北京。

  左懋第對北行議和的危險深有預料。

  他在一封信中說:“懋第此行,是懋第死日也。“

  立志要“效宋之文天樣,留正氣于千古”。

  他慷慨激揚,據理力爭,被捕后,多爾袞,洪承疇,堂兄左懋泰輪番勸降,左懋第嚴詞斥責,后受盡酷刑,被投入水牢七日,渾身腐爛見骨,仍然不肯投降!后被殘忍殺害!

  左懋第威武不屈、富貴不淫,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對國家和人民的赤膽忠心,受到了后人的稱贊。

  而陳洪范則是再次潛伏回南明,繼續當大明最大的內奸!

  陳洪范回到南京,一面散布“和平“氣氛,麻痹弘光君臣;

  一面密奏“黃得功、劉良佐皆陰與韃虜通“,意在挑起朝廷對黃得功、劉良佐的猜疑,以便自己乘機行事,拉攏黃、劉叛變投清。

  他回到江南以后,寫了一篇名為《北使紀略》的文章,恬不知恥地宣揚自己效忠于明朝廷,背后卻到處散布清軍勢大難敵,勸人及早投降,被人稱為“活秦檜“。

  弘光元年(1645年),清軍南下,南京陷落,黃得功兵敗自殺,弘光帝被俘。

  六月初八日,潞王朱常淓在杭州被擁戴監國。

  朱常淓就任監國后派“和平使者“陳洪范去同清軍講和。

  “活秦檜“陳洪范這次又乘坐懸掛著“奉使清朝“旗幟的船只,去同清方密商賣國事宜了。

  他與清軍統帥博洛勾結妥當,回到杭州同兵部尚書張秉貞一道勸朱常淓投降。

  朱常淓貪生怕死,決定奉表降清。清軍不費吹灰之力占領杭州,頭號內奸陳洪范完成了他的任務,正式降清。

  當然了,黃曉不會把這些也寫進章程里,而是言明,陳洪范為必殺之人!

  很快,劉二牛就問清楚了情況。

  回報到陳家武耳中!

  那受刑之人果然便是被黃曉點名的張獻忠!

  他因為不服上官克扣軍餉,帶頭鬧餉,依律當斬!

  卻被陳洪范救了!

  歷史真是奇妙無比,大明最大的內奸救下了大明數一數二的反賊!

  若是,此刻陳洪范沒有救下張獻忠,明末的局勢會不會有變化呢?

  現在陳家武帶著黃曉的授意過來了,又會發生什么變化?

  未來的事情,真是有無數種可能,黃曉在當時書寫這些的時候,也為之感慨。

  總兵王威,參將陳洪范,以及其他將領聞訊過來拜見。

  隨行人員宣讀了圣旨。

  陳家武朗聲道:“本將陳家武,受娘娘懿旨,前來接管延綏鎮,就任延綏鎮總督,主管一切軍民事務!原延綏鎮總兵王威降職為副總兵,隨本將辦公!余將暫時卸甲,待本將查清延綏鎮事務之后,再作定奪!”

  延綏鎮官兵們都驚呆了!

  這陳總督好年輕!

  這圣旨也好生厲害!

  居然只留下了總兵王威一人!

  劉二牛等聽令,迅速把陳洪范等將領圍住了!就地關押!

  “王副總兵!立刻鳴金聚兵,本總督要訓話!”

  王威聽令而為。

  延綏鎮總兵力在永樂年為兩萬五千余人,天啟年約五萬人,明末崇禎時期約四萬五千!

  除開分鎮各堡的兵馬,榆林城目前尚余兩萬兵馬。

  小半個時辰,這兩萬兵馬才勉勉強強的集合完成。最新網址:2kxs提示:個別地區章節圖片加載較慢,如出不出來,請刷新!

飛翔鳥中文    我家院子可以去大明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