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的薛定諤 第一百五十幾章 戲劇本身
第一百五十幾章戲劇本身
貝諾當年在巴黎求學時,是藝術女神繆斯的忠實信徒。熱戀的時候,她給馬丁看自己的日記。說是日記,也不全是生活記錄,很多都是貝諾對藝術的感悟。日記的扉頁是貝諾手寫的一句拉丁文名言:“詩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
應貝諾的要求,馬丁隨便翻看了幾頁。馬丁看到其中一頁寫著,有人說,“天生的是資稟,造作的是修養”。資稟是與生俱來的激情,修養是生活教化的規范。藝術是需要激情的,所以,不是人人都能成為藝術家,而且放眼藝術圈,沒有幾個藝術家能夠長命百歲,大概真的長命了也就不成藝術家了(除過那些被供養的),激情總歸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漸去。所以,有人說藝術家的生命是最有價值的,他們活得激情,說了自己該說的、寫了自己該寫的、做了自己該做的。
馬丁對貝諾這樣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孩有這種見識感到尊敬。他明白了,在伊娃那里,就是缺少這種東西。所以,伊娃就像一陣風,吹走了沒有留下什么,而貝諾就像一陣雨,總是在草地上留下了濕漉漉的腳印和夢想。
貝諾告訴馬丁,在世界戲劇史上的1360多個劇種聲腔里,媚宮腔這一意大利稀有劇種至今尚未引起重視,其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更是鮮為人知。
貝諾繼續說道,關于媚宮腔的來歷,媚宮腔藝人們代代相傳都說出自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薩,但也有人認為其聲腔“一唱三遏”,故為“遏工腔”。兩種說法孰是孰非,久無定論。早期文藝復興音樂作品主要是對第三間隔的依靠作為和音,從12世紀開始的復調音樂在整個14世紀變得更為細致而不依靠聲音的表述。15世紀初的音樂趨向簡單,聲音致力于平滑。到15世紀末,復調宗教音樂又開始變得復雜起來,在某種意義上和當時發展極致的繪畫有所關聯;而六百多年前被稱為“文藝復興三顆巨星”的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及其推動的宮廷聲色早已灰飛煙滅,媚宮腔的身世似乎成了千古之謎。
見馬丁聽得云里霧里,貝諾笑了一下,說道,然而只要由現在傳世的媚宮腔分析研究入手探根溯源,并不難得出阿宮腔確實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薩遺音的結論。
第一,媚宮腔的語氣助詞(拖音)保留著鮮明的古羅馬時期發音的特色。現在的媚宮腔雖已經過好多代人藝術加工過了,但依然能聽出其保留早先古羅馬語言中語氣助詞合口發聲,以“yi”“yia”等為拖音的獨特風格。這在意大利現存戲劇聲腔里可能是獨一無二的。張口發聲的語氣助詞,如“a
”“ai”“au”等在其他劇種常見的拖音,媚宮腔里卻沒有。其語氣詞合口發聲,既符合古羅馬“語不露齒”的語言時尚,也是當時皇宮內近距離觀賞獻演歌舞,歌姬要保持形象美不能張口露齒的必然要求。這當然和后世在勾欄、舞臺演戲的發聲口型不同了。(,xs52la,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xs52”,就能進入本站)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書簽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畫中的薛定諤的連載更新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