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惜悅眉頭緊鎖,滿臉疑惑。
我繼續追問:“你查的時候是不是沒有查現金流具體是多少?”
萬惜悅表情有些尷尬:“現金流流入流出不好查。而且總體是盈利的,沒什么好查的。”
我冷笑一聲:“這就是你疏忽的地方,而也是被對方利用的地方。”
萬惜悅有些不耐煩:“每天都賺錢有什么好查的?”
“從一個老板正常的心理來分析,如果一家店經營狀況良好,每天都盈利,作為老板就會忽略現金流的問題。
用你的話說,反正都賺錢了,沒什么好查的。”
“什么意思?”萬惜悅有些生氣,一副“都賺錢了有什么好查的樣子”。
“你說一個人沒錢的時候會在乎錢,還是有錢的時候更在乎錢?”
“當然是沒錢的時候,沒錢才想著去賺錢。”
我又問:“如果你有一百萬,你損失了一百塊,你會在乎嗎?”
“當然也不在乎,才一百塊。”
“很多時候,人往往就死在這一百塊上。”
“你想說什么?”萬惜悅越聽越糊涂。
“我現在還不能證明我的推斷是對的。
如果你相信我,我要看萬寶齋所有的賬目表,特別是三大報表,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以及這三個月以內的交易記錄。”
“這…”萬惜悅遲疑了一會,“這些表我都看過沒什么問題。”
鴨子死了嘴殼硬!
“你看沒問題,不代表我看沒問題。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是對方布置的一個大局。
孟子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正是因為你的店是盈利的,賺錢了,你不會去看資產負債表,你就只看了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
利潤是盈利的,你就會忽視。
而且高手不會在利潤表里作假,因為一個會計關上門一天不出來,就能做出一張漂亮的利潤表。
你這樣的店,資產負債表也不會復雜。要是有問題,估計很容易被看出來。
那唯一的問題就是現金流。
而且一般人都會認為現金流量表不好造假,因為現金是實打實的。
從表面上看,它還要與利潤表匹配。
但高手都會從現金流上作假,這種東西在財務上叫‘假賬真做’。”
“假賬真做?”萬惜悅聲音上揚,情緒有些激動。
“假賬真做是造假者在作假的時候為了讓做假更真實,又不想讓別人知道,就會采取這樣的方式。
它會改變表格上的結構,比如,某項的資金減少,而某項資金增加,或者加一些特殊的項目,最后讓營業收入、利潤和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完美匹配。
而老板看到賺錢了,就會很開心,自然就忽略了很多問題。比如:破損、折舊一些不起眼的地方。”
我心中默語:經濟類的老千必會技能之一就是假賬真做。
萬惜悅表情凝重,想了半天說:“你之前說可以從制作假貨的手法去找,為什么不從假貨入手,而要從財務報表開始?”
“我做事情的風格歷來都是滴水不漏。只看造假手段不全面,需要看財務報表,才能掌握全盤信息。”
我很想說,剛才是誰說的,我想要什么資料都給我,怎么轉個身就說話不算話了,打臉了。
如果是男人,我可能就說,你要查不查,別耽誤老子時間。
是個女人。
話到嘴邊還是算了,一個女人跟她計較什么。
萬惜悅沒有說話,表情很僵持。
我看得出她對我的做法有疑惑。
她在擔心我會泄露她的商業機密。
渠道我知道了,她可以找新的,商業機密知道了,很多事情就不好說了。
站在一個商人的角度,我能理解她的顧慮。
我語氣平和地解釋:“你那些東西制造的手段不僅僅是以次充好,是經過一番琢磨的,也就是水平相對比較高的造假技術。你看這一對兒白釉壓手杯,外行絕對看不出來是什么問題。”
“對啊!所有,我請你來幫我查假貨也是這個原因。而且你也說了,從造假的手段就能找出來。既然這樣,你能從造假的手段上查出來,直接找出是誰做的,這不是更簡單?”
我用開玩笑的口氣說:“你做了壞事,你承認嗎?”
“這…”她表情很尷尬,“我沒做什么壞事。”
我不屑一笑:“我就問你,假如你做了壞事,你會承認嗎?”
“不承認!”她弱弱地說。
“那好,如果別人找到證據,證明這個壞事是你做的,你承認嗎?”
萬惜悅沒有說話。
“你是不是心里在想,如果可以抵賴就不承認,如果實在抵賴不掉再說。”
萬惜悅閃過一絲驚訝,眼神很是崇拜,一副“我看透了她的心”的樣子。
“你沒必要用這樣的眼神看著我,這是人之常情。大部分的人做了壞事是不會承認的。”
“你別在這教育我。”萬惜悅怒了。
她暴躁地說:“你說這些跟這個案子有什么聯系嗎?”
“被人說中了,所有怒了?”
“我只是想不明白你為什么非要查報表。”
看得出萬惜悅壓制了自己的情緒,但說話的口氣還是很不好。
你口氣不好,我還心情不好呢!
“那就沒什么好查的了。事情到此為止。”
我起身準備要走。
“別!”萬惜悅身體下意識往我的方向傾斜,這個動作出賣了她的內心。
她內心是同意給我看的財務報表的,不過還有顧慮。
我又解釋:“我說了,因為不全面所有要查。
造假的手段要查,財務報表也要查。
我先給你解釋一個問題,解釋完之后你就知道為什么要查財務報表了。
每一行有每一行的規矩,造假市場也有造假市場的規矩。
你有沒有想過,即便我從假貨的制造工藝里看出是誰做的,我們拿著東西去找造假者,他不承認,那后續怎么辦?
你能硬說就是你做的,我看到了?
顯然不能。
一個是造假行的行規他不會認,還有一個就是人的正常心理,做了壞事不會認。
造假行有一個規矩,造假商只負責造假,他們是不管售出的,而售出的人拿走貨物以后,他們也不會去找造假商的麻煩。即便有一天有人來找麻煩,造假者也不會認賬。”
“那問題來了?如果我是造假者的銷售商,你給我的東西有問題怎么辦呢?”最新網址: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都市言情小說,溜達小說轉載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