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四十八章:苦行僧

  燃文小說返回:第五百四十八章:苦行僧(1)/:,

  那匹快馬遠去,直至趕上了隊伍。

  陶生行至最前,開口道:“鐘大人,此番得趕些進程,可否稍微快些。”

  被喚作鐘大人的那位聽后道:“已經很趕了,再快若是東西有所磕碰,我等可擔待不起。”

  陶生道:“無礙,磕碰便磕碰了,每次到上京時總會有些許損懷。”

  鐘大人聽后愣道:“這…”

  “若是出任何事,陶某一力承擔!”

  “不知,陶大人此番為何這般著急?”

  “陶某要趕上時運,回來見一位大恩人。”

  “何種恩情,要陶大人以命來拼?”

  “若無這位恩人,便無建盞,也無青花,更沒有如今的陶生。”

  鐘大人聽后神色嚴肅了起來,拱扯韁繩,說道:“陶大人可要想好了,若是真出了事,陶大人要保我這群兄弟無恙!”

  “陶某定不會食言。”

  “好!”

  “那此番鐘某便舍命陪君子,幫你趕上這時運!”

  “多謝鐘大人!”

  “駕!”

  一聲令下,隊伍比平日的速度快上了三成之多,車輪聲滾滾作響,趕著時辰。

  陳長生坐在長亭之中。

  他手中捧著那波光粼粼的建盞,目光望去,心中唯余四字:巧奪天工。

  盞中那嶙峋波光,不禁讓人嘆服,到底是怎樣的技藝,能造就出如此瑰麗之物。

  這遠要比當初陳長生前世所言來的驚駭。

  指尖拂過那盞面,好似能夠感受到這一只盞到底付出了多少人的汗水與辛勞,這樣的感覺,尤為奇妙。

  燃文小說返回:第五百四十八章:苦行僧(2)/

  陳長生贊嘆道:“銀龍青風,這般技藝,當真奇妙無比!”

  仔細想想,不出意外這只盞恐怕便是陶兄所制這一批里最好的一個了,若是不然,他也不會隨身放在懷中。

  陳長生小心的將那只盞放進了袖中乾坤,如此友人所贈之物,定要小心收好。

  他舒了口氣,忽有一陣微風吹來,伴著些許灼熱之氣,許是因為這槐序烈陽毒辣,故而才使風熱悶人。

  蟬鳴聲在那林間想起,吱呀作響,樹木搖曳,從那密林之中帶出了些許清涼,忽然感覺,也就沒有那么的悶了。

  陳長生稍坐了片刻,他的余光之中忽然出現了一道身影。

  所見之人衣衫破爛,頭頂無發,可見戒疤點點,身上黝黑,手中持一木缽,行于路上,嘴唇龜裂,行路也似遙遙欲墜。

  陳長生見了此人,便知自己要等的過路人,來了。

  蒼老的和尚感受到側邊的目光,隨即望去,他那渾濁而又清明的目光與那青衫先生相對。

  老和尚行至長亭,停了下來。

  “施主安好。”老和尚道了一句。

  “大師安好。”陳長生道。

  老和尚道:“貧僧不過苦行僧人,當不得施主一句大師。”

  “陳某覺得當得那便是當得。”

  “施主厚愛,自當感激,貧僧歸心,見過施主。”

  陳長生施一手禮,回道:“陳某字長生二字,一介閑人,見過歸心大師。”

  老和尚看向此人,開口問道:“陳施主是特意在等貧僧?”

  “不錯。”

  老和尚點了點頭,隨即便見陳長生邀其坐下。

  坐下過后將那木缽放在了桌上,稍微舒了口氣。

  燃文小說返回:第五百四十八章:苦行僧(3)/

  陳長生問道:“歸心大師從何處而來?”

  “北寒之地。”

  “可是此前的北漠?”

  “數十年前,的確叫這個名字。”

  陳長生點了點頭,問道:“那大師又是去往何方呢?”

  “大襄上京。”

  陳長生笑問道:“大師莫不是走錯道了,此地乃是西南地界,可是繞了一圈啊。”

  “貧僧一路傳頌佛法,不敢錯過一地。”

  “原來如此。”

  陳長生心中明了,隨即又問道:“只有大師一人?”

  “來時有四人,如今只余下貧僧。”

  “大師節哀。”

  “我佛慈悲。”

  老和尚雙手合十,手中掐動著念珠。

  陳長生仔細看了一眼這和尚,隨即問道:“大師此行也是為了覲見陛下吧?”

  “正是。”

  老合適眉眼稀疏,仿佛已有油盡燈枯之勢。

  陳長生點了點頭,說道:“早年間陛下已將道門立為大襄正統之教,道門先入為主,早已在這天下根深蒂固,大師此行恐怕只會無功而返啊。”

  老和尚舒了口氣,說道:“天下不曾安定,向善之人亦在少數,隨著道門興盛各類異教興起,掀起風波,佛門當有立足之機。”

  陳長生聽后微微一頓,說道:“大師能看透此般局面,佛門定然能有一席之地。”

  為何佛門會得到支持。

  其實很容易理解。

  佛門提倡人們積德行善,同時也是一種思想上的寄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其他異教對人們的蠱惑。

  燃文小說返回:第五百四十八章:苦行僧(4)/

  佛門的主旨向善對于皇帝對百姓的期盼不謀而合,這與道門所說的道法自然有所差別。

  再有,佛教宣揚的大愛博愛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和儒家思想相合,以儒學治天下,也符合大勢。

  讓佛門興起自是帝王安定家國的手段。

  老和尚道了一聲佛號,說道:“全是佛子的指引。”

  陳長生聽到佛子二字不禁一頓,問道:“不知佛子如今身在何方?”

  “北寒之地,歷經捶打,成就真佛。”

  “這樣嗎…”

  陳長生舒了口氣,繼而又道:“另外,此番路途遙遠,大師如今已是精疲力竭,恐怕是難以走到上京,若是見不到陛下,或許佛門興盛也會遙遙無期。”

  老和尚平靜道:“縱使貧僧半途而亡,亦會有別人步入皇宮,面見陛下。”

  “大師之決心,陳某敬佩。”

  “施主謬贊。”

  陳長生目光望去,見那遠處山巒,透過山林瞧見了一處山泉。

  “陳某身上亦未帶什么吃的,不過卻也能未大師尋來半碗泉水,還望大師莫要嫌棄。”

  “多謝施主。”

  陳長生抬起手來,并作雙指。

  “來!”

  話音落下,卻見遠處山巒之中飄起一縷水線,滴滴泉水引來,落入那木缽之中。

  水不宜盛,只得半碗。

  老和尚眼眸微動,“阿彌陀佛…”

  他捧起木缽,將那甘甜的泉水一飲而下。

  待那木缽放下,長舒了一口氣。

  “施主慈悲。”

飛翔鳥中文    長生仙游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