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yingsx←→:
序列排行82,作為肉身強化的本源,代表著力量和肉身的最終表現,提供的屬性卻平平無奇,只不過是增加血量和提供和魅力相同的力量,但本身卻缺少各種增幅,也不具備任何多樣化的輸出。
只有征服者道途會把血脈作為主力使用,因為征服者本身就是一個靠屬性碾壓一切,一力破萬法性質的數值職業。
然而和血脈排名相仿的幾個序列,每一個都破壞力強大,操作多樣,甚至不需要是序列,在尋常的歐米伽(最終)奧能中,閉著眼睛都能夠找出來一堆比血脈更強大的奧能。
但是,為什么偏偏是血脈排在第82位?
序列是不會騙人的,前十的序列就是無條件地強大于其他序列,越往上越是如此,排名第13的暗光,輸出能力就是遠超于56的殘月,并且兩個召喚物還是自動攻擊和范圍攻擊。
而暗光的輸出能力和表現力,卻遠不如第9位的引力。
引力能夠移山填海,隨意跨越空間,但跟隨意更改物質屬性,化身人形核電站,隨便往水里一站,不需要特意排海,都能污染大半個星球的弱力相比,還是差了太多。
弱力排行第7,比電磁力還高一些,這是因為電磁力需要大量的知識積累,不然只不過是個電磁鐵罷了。
而弱力只要動動手,就能點石成金和人造衰變。
至于前三的奧能——利奧茲更是親身示范過了。
悖論改寫事實法則,能夠同時創造出來無限大又無限小,存在又虛無。
虛無更是直接創造絕對的‘無’,連虛空都不存在的全無空間。
混沌相比任何奧能,其多樣性差一些,但是混沌的烈火徹底粉碎了一切物理法則和現實,無視時空界限,純粹地堆積混亂,這是其他奧能遠遠無法比擬的。
可以說,李澳茲這里,序列前十的奧能已經得到了五個。星淵側文明中,至少神靈之下,沒有人比他更了解奧能的規則。
正因如此,血脈的特殊性,很早就引起了李澳茲的注意力。
望著這張報告單,李澳茲的心情并不是很復雜,反而一直在冷靜思考著原因,特別是與血脈的聯系。
毫無疑問,作為源始種,米瑞德能夠懷孕,完全是因為血脈的緣故。
按照上面的數據看,米瑞德大概20年后才會妊娠,完成生產怎么著也需要60年。李澳茲找了一些有關登神者后代調查的論文,并簡單計算了一下,這些孩子的成熟期應該可以參考龍族,大概需要200年才能進入成年階段。
也就是說,再怎么說,也需要300年,李澳茲和米瑞德這1480萬個后代,才會成人,而到了那個時候,李澳茲估計自己最起碼也已經西格瑪階(18)了。
即便如此,兩個個體只用300年時間,就創造出來1480萬個直系后代,這個數據放在整個星淵也是很炸裂的。
“這就是血脈的真正效果嗎…‘你的血脈至高無上’——所以就算是比星淵更加古老的源始種,在我的血脈面前,也討不到優勢。”
李澳茲拿著報告,回到房間里,立刻開始思考起這件事情:
“不,或者說,血脈就是針對血統基因——是整個繁衍、自我復制、傳承系統的終極奧能。”
奧能的本意就是‘究極之力’,是萬物的本質。
仔細觀察一下的話,血脈的演化是很單一的,只有肉身強化、速度強化、抗性強化這些強化個體素質的奧能,但換句話說——個體生命強度的源頭,就是血脈。
血脈:是操控個體生命的權柄。
而生命,就是一個不斷自我復制的系統。
縱觀自然和人文歷史,不論生命進化到什么地步,都離不開血統的糾葛和傳承。
對個體而言,瀕臨戰亂、危險和死亡時,生育的本能就會啟動,希望把基因傳承下去。
但當外界惡劣,比如寒冷等環境時,不適合幼體存活時,就會轉而延長個體的生命,等待更合適的時機再去傳播血脈。
生命就是這么自私和純粹,某種意義上,基因和意識是對立的,血脈只管延續和復制,根本不在乎什么理想抱負。
強化力量是為了對抗兇殘的敵人,強化速度是為了追捕獵物,強化抗性是為了適應環境——但這一切強化,都是為了在任何環境下留下后代。
個體的強大,永遠是為了自身的延續。
所以當李澳茲再看向血脈的能力介紹時,多了幾分新的體會:
“數百萬億年來,所有生物仰賴于肉身和基因的傳承,父輩所能給予你的一切,早在基因中便已經銘刻下來。”
——你的基因具備最佳的遺傳性,打破一切生物的生殖隔離。
“財產、外貌、天賦、力量上限、種族、膚色——不論是什么樣的傳說人物,最終還是要回到血統論的盡頭。”
——點出個體生命的本質。
“他們費盡心思尋找自己的祖先,試圖證明自己與巨龍或者泰坦更加相似。”
——為了‘攀親戚’而亂認祖宗的行為,將不再存在。因為你的基因會獨占一切。
“現在,你有權利對那所謂的優質血脈,說一聲‘不’了。”
奧能表現:
主動激活——本奧能不存在主動激活,始終生效。
你已經成為了一切血脈的鼻祖,激活體內基因全部的潛能力量,渾身堅不可摧,你的力量變得無比強大,也許在某一天,蒼天星辰為你隨意拿捏。
激活奧能時,獲得相當于你魅力等額的力量屬性。
激活奧能時,你的血脈將獲得‘至高無上’特性。
至高無上:任何血統和種族檢定直接忽略,強制通過。
被動狀態——你是尊貴的血脈之祖,你可以跟任何物種繁育后代,并且后代將只獲得你的血脈。
你的血脈被視為萬能血,可以給任何物種使用,并解鎖某些禁忌。
每30個自然日,獲得1000點生命值。
“表面上看,血脈不論是數據還是能力,都查了太多,最值得稱道的,可能就是那個至高無上的特效:任何血統和種族檢定直接忽略,強制通過。”
李澳茲端著下巴,開始思考起來。
仔細想想,血脈的效果,說的確實很微妙。
和任何物種繁衍后代,這好像不是一個很特殊的能力。
星淵之中,種族繁衍能力強大的文明大有人在。
比如他的老同學帝亞蘭,現任白燭星的國務卿,就是一位龍泰坦——泰坦和龍族的混血產物,這都不是簡單的跨物種,甚至有點跨物質。
但這不代表層淵的物種繁衍就沒有限度。
舉個例子,蔚藍星的人類——新世代智人,來到星淵以后,第一代的蔚藍星人是不能跟宇宙人族通婚的。
這也是為什么白燭星對蔚藍星移民沒有任何惡感,一點都不抵觸,甚至特別歡迎的原因。
蔚藍星的新世代智人,不會跟本地的白燭星人族產生物種競爭,而且后者數量遠遠高于前者,根本不會出現內卷和種族污染問題,蔚藍星移民,特別是玩家們,在白燭星本地人看來,就是一群很好招待的勞務派遣工人。
只有到了第三代,經過宇宙環境的改造后,新世代智人才會在道途、環境、食物等因素的改造下,慢慢改造成宇宙人族。
這個其實也適用于龍族。
帝亞蘭作為龍泰坦,但是根據帝亞蘭的說法,她的父母血統,本身就是水晶之塔星域一代的龍族和泰坦。
在星淵,地域不同,對種族生殖隔離的影響很大。
李澳茲一直以為,血脈不過是解決了這種狹義意義上的生殖隔離問題,讓他可以隨意選擇配偶。
如果到了這一步,血脈這一能力根本不足為意,甚至都不能算稱得上是奧能。
——但是這個‘物種’似乎沒有任何限制。
質向算種族嗎?
答案肯定不是。
源始種這個稱謂出現肯定比源始種晚,而源始種出現的時候——生命、死亡這些概念都不存在。
換而言之,米瑞德開始在宇宙中漫步之時,世界上還沒有種族、生物、死亡之分。
種族這個概念形成肯定比死亡晚很多,而血脈卻把源始種都涵蓋在種族之中。
“這仔細一想,還真是霸道…”
李澳茲敲了敲頭。
“說起來,之前也有過這樣的事情。”
白銀之胄·奈菲斯。
曾經被韋拉齊公司派來獵殺他的敵人,作為被人工培育出來的物種,按理說,她的基因都被嚴格改造過,染色體估計比李澳茲的殖裝還復雜。
“在遇到你之前,我不會思考,不會哭鬧,不會疼痛,不會恐懼——好像你的存在,讓我變得更羸弱了。”
奈菲斯抬手按住胸膛,喃喃說道:
“我不知道為何,你的血液似乎蘊含著一股至高無上的偉力,只要遇到它,我就會感到恐懼…隨時會被你清除瓦解,從世界上抹去的恐懼。”
恐懼。
“不,那不是恐懼,是對父系血統的敬畏——是依賴,是對血統本源的敬畏。”
李澳茲一下子抓住了核心。
他回想起當初遇到奈菲斯的情景.
最初被奈菲斯追著打,直接隱身潤了就不說了。
第二次見面時,李澳茲為了轉移對方注意力,使用了金蟬脫殼的技術——把自己的腦袋主動拔了下來。
但在那之前,兩人是有過一次短暫的戰斗,李澳茲的臉頰被刮傷。
僅僅是那一刻,一點點的血液接觸。
隨后過了八個小時左右的世界,奈菲斯就擁有了人性和感情,甚至會感到罪孽和痛苦,換句話說,李澳茲的血液讓她擁有了生命。
血脈,是定義生命的奧能。
可如果這么想,也有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
“雖然事后我認為是血脈對奈菲斯進行了感染——但這劑量也太小了。”
就算當時兩個人物理上都打成一片了,奈菲斯又是虎派,有著大量的出血類技能,可那才總共出了多少血?
三升?五點五升?
考慮到當時李澳茲還在不斷從對方體內吸血,李澳茲估計最多也不超過20升。
20升的血液,直接接觸,也只是皮膚接觸,滲透下去到了皮膚之下,進行血液交換——那也不夠啊,接觸時間也沒有那么久。
李澳茲沉思片刻,最終走向實驗室。
“拋開劑量談毒性純屬扯淡,一定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導致最終奈菲斯走向了生命轉化。”
船上的實驗室環境比較有限,但是活體生物,李澳茲這里管夠。
月弦主教的職業能力開化使命,可以讓他開辟次元裂隙,進行時間線跳躍。
這不僅僅是位移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夠借此機會,轉移自己的軍隊和國家,實現遠距離折躍。
或者,穿越各個次元,從中挖掘寶藏,征服它們。
李澳茲張開雙手,引力和弱力同時釋放。
他的雙眼亮起一陣扭曲的光輝,如同黑洞一般不斷吸引周圍的光線。
他看到了一道道不同的時間線,通往各種可能性,但這不是他的目的。
“這個太小,這個位面的前景不太好,嗯,這個?哦,元素生物不太合適。那就這個吧!”
仔細篩選一翻,李澳茲撕裂開一道異次元裂隙,玻色子很快就定位了對方的目標。在李澳茲的能量輸出下,引力如同無形的大手,肆意地扭曲和拉扯空間。
裂隙不斷地擴大,從起初只有門板大小,漸漸擴大到了超過足球場。
“差不多了。”
李澳茲調來一隊陸戰隊,帶著裝甲力量蓄勢待發,并交代了他們任務:
“不用管那么多,遇到活人就抓過來,不用在乎行為的后果。”
“您的意思是,把里面的活人抓來當實驗奴隸嗎?”
“戳啦。”李澳茲擺擺手:“這里面的生物還沒有進化到能夠稱之為人的資格,我們這是去給他們帶來文明民主啦。”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