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澳茲沒有說謊。
前世,他的開局是阿爾蘭卡王國,后來移民轉入到了紅箭帝國,成為了帝國公民,后來等級上去,發展起來后,也給自己整了一個GTB的軍團長會員卡,游戲體驗會舒服很多。
這種路線,玩家們稱之為‘公司狗’。
玩家們追求新鮮、刺激、樂子和好處。
為了這個目的,有去天環當戰爭犯的,有去外界地當流浪漢的,甚至還有去正旭干計生辦的,自然也不乏給GTB、四國當打工倒霉蛋的。
GTB有著極為龐大的影響力,李澳茲很清楚這個‘銀行’背后的齷齪、陰暗一面。
不過這不妨礙他當年拿著軍團長卡在樂極天、夢比倫一擲千金,流連忘返…
嗯,真的是正規場所,就是體驗的項目比較小眾。
軍團長會員卡沒有透支上限,辦理過的玩家們透支幾十、幾百萬嘉倫是常態。
相比于霜鍍的德比,紅箭帝國的嘉倫可要硬挺多了,可不會出現像226年金融危機期間,德比劇烈貶值的問題。
可惜,如果早知道要炸星球,李澳茲就應該多賴點賬的。
尼莫汀就這么灰頭土臉地給GTB發去了通緝申請,隨后她就督促著亞雯特工趕緊跑路。
跟李澳茲這瘋子再呆著一起,遲早得把命賠了。
亞雯和李澳茲的目光短暫接觸,她不明白李澳茲這么做的用意,但從后者的眼神和反應看來,他應該有這樣做的底氣。
最終她什么也沒說,攙扶著尼莫汀離開。
至于她們之后怎么辦,李澳茲不關心了,反正尼莫汀有專線網絡,只要從他眼皮子底下逃脫,就不愁支援。
‘亞雯·赫斯基辛’脫離了隊伍 李澳茲對于亞雯離開倒是不以為意,短時間內他確實提升不了對方的好感,先放回去養養。
反正遲早他也要殺回霜鍍的。
畢竟,這可是戴維林的女兒,真要想刷好感度,不如直接去把戴維林救出來,那可比什么都實在。
掌握了這點,李澳茲也不著急。
戴維林可是個貨真價實的傳奇人物,自古以來人品與才能兼具的人不多,戴維林私德屬于能引起近乎半個蔚藍星人民贊美的水平,清正廉潔,能力上又是精通國防事務的一把手。
這可不能就這么放過。
另外聽說,戴維林的長子戴克新,也是霜鍍商學院畢業的,如果不是被父親牽連,早就進GTB當高管了——這也是個人才,李澳茲以后是要壟斷首飾裝備貿易的,得有個懂行的財務主管才行。
“星淵太過于深邃和空廣,開發起來需要無比龐大的人力和人口。我需要大量,各種各樣的人才。”
李澳茲心底算盤打得很精明。
起初玩家們認為,星淵這游戲等級既然沒有上限,幾百級幾千級都有可能,無非就是肝的問題。
所以,他們理所當然認為,這應該是和傳統的魔幻世界觀一樣,尊崇個人英雄主義,個體偉力越強,實力越強大。
然而,后續的發展完全超出他們的預期。
第一是因為宇宙中沒有時間概念,十三位敘事級文明各自掌控著一部分時空,個人能力再強…除非你的體型能夠超過幾十萬光年大小,足夠引起時空坍塌,否則還沒有資格碰瓷這些敘事。
以群英帝邦為例,這一敘事的強大程度足以干涉到緯度和位面,這種力量,只能是建立在敘事雄據宇宙的龐大體量基礎上。
但是如果結盟成為中立性質的組織團體,那就方便多了。
不論是貿易往來還是軍事行動,敘事們都很歡迎這些中立組織。
這也是第二點——在動輒幾百自然年歲月光陰的星際旅途中,這些超凡者實際上變得更加大度,一些凡人無法容忍的原則性問題,對于這些長生種來說根本不是事情。
宇宙人講究利益至上,但是更長遠的利益明顯更加至上。
幾年談不妥的問題,我們幾千年后再談,總能談妥的。
而對于普通玩家團體來說,把超凡者的人口鋪滿星圖,你就可以自稱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鄉,個體的超凡偉力霸占幾個星域,很容易引起周圍大量鄰居、文明、星團的不滿——但是只要這里有一群‘自古以來’的文明,你就占據了星際中的輿論高地了。
但這不是最大的問題,利益是打出來的,個體戰斗力可以忍受自己的勢力不擴張,甚至對此不屑一顧。
但是他們唯獨不能容忍自己個人的力量受挫。
尤其是伴隨著他們下潛星淵,人們驚恐地發現,個體的強大在以敘事為單位星淵中,顯得尤其無力,因為他們面對的敵人不僅僅來自于外界——還有自身。
每次下潛和上浮的代價過于龐大,個體越強,承受來自星淵的詛咒越強大。
你不下潛,那對不起,你就只能止步于此,更高的境界與你無緣,慢慢在淺層星空中等待坐化吧。
在這種情況下,星降師個體的實力再能打都沒有用,甚至太強的自身會造成極為不便的影響,無法上浮和下潛。
伱可以顧得住前門,鎮住場面,可是后院失火了,任你在前面只手遮天,也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積累的一切毀滅殆盡。
如果不是敘事級別的文明,那么組建一定規模,更加精英的團隊是最劃算的,把人手分布于每一層星淵,才能鞏固影響力。
但這樣做的前提是…你隸屬的群體必須要有足夠的超凡者,偏偏這些強大的超凡者,受到敘事級文明的干預,很難真正團結起來。
當然,星降師例外,李澳茲一直對此覺得惋惜和遺憾——這個群體純屬因為人少還傲慢,根本團結不起來。
好在,現在這個問題從根源上開始慢慢被解決,只要未來星降師的數量能夠提升起來一倍,李澳茲認為就算是大成功了。
“我的宏觀部署基本落定了,玩家們能不能讓突變者支棱起來,就看我的表現如何。”
看到將其銘記的獎勵后,李澳茲徹底確定,這就是霜鍍玩家的突變者主線任務。
尤其是結算條件C:連根拔起——它的任務獎勵是生化巢穴、基因抽取器、白色方尖碑中三選一。
新手玩家看到這兒會一頭霧水,這三個完全沒有介紹的玩意兒,到底是什么東西。李澳茲可是清楚得很。
“突變者的道途建筑。”
李澳茲瞇起眼:
“第一個完成職業主線任務的玩家,才會解鎖道途建筑——簡單來說,就是可以讓本職業的所有人,都可以走上自己一樣發展路線的工具。”
道途建筑,大概就相當于開山立派的那座山,能夠徹底穩固一個職業的基石,讓其他后來者可以快速成長上路。
這東西對于單飛玩家沒啥用,但是對于公會來說,就極為重要了。
任何公會組織,培養新人的成本都很高,操作、意識、經驗可以慢慢培養,但怎么整出來一身合適的技能、專長、奧能,那就是實打實的花錢了。
道途建筑最大的意義,就是幫助公會和組織極大降低培養新人成本。只要新人愿意走這條道途,就可以通過道途建筑向開創者申請援助、咨詢疑問,不論多遠,都能進行交流。
除此以外,道途還有很多重要的功能。
生化巢穴是偏向肉身強化,可以復制、培養以道途開創者為藍本的生化獸,適合那些個體能力很強,但是人手不足的大佬。
這是偏向戰爭用途的道途建筑,能夠幫助新上路的菜鳥們獲得強力的寵(bao)物(mu),帶新人刷怪練級非常方便。
同時還能利用生化獸監視手下,手下又不會拒絕這種強力打手,反而會覺得這是自己被領袖信賴的象征,雙方合作都很樂意。
唯一的缺憾,就是生化巢穴需要大量的人力維持——這就很尷尬了。
因為需要這東西的個體強者,肯定是那些手下本來就缺信賴的人手的。
大佬大大方方把生化獸發出去了,然后大家都出去打架練級了,那么問題來了,建筑誰來維護呢?
基因抽取器走的是損人利己的路線。簡單來說,道途開創者豎立起來基因抽取器后,他的手下只管帶著擁有超能基因的過來,就能從對方的身上抽取一部分基因,改造身體的缺陷,并強化自身的屬性,非常好用。
不過根據李澳茲當年的經驗來看,基因抽取器這個玩意兒實際體驗,非常蛋疼…
主要原因是,因為它不能移動,而且有點大(1.4公里高,占地面積600公頃),每次激活的動靜,在大氣層外都能看到。
這要是惹了太多人來,實在太明顯了,隔著大氣層丟個隕石下來,直接就給你干碎了,你往哪哭去?
至于白色方尖碑是什么,李澳茲也不知道。
他上輩子見到的與之相似的,是長寬高比例為1:4:9的黑色方尖碑。
那是個很恐怖的道途建筑,強相互作用力材料打造,不可摧毀,不可變形,不可移動,絕對精準——立在那里,就是一道無聲的警告。
選擇黑色方尖碑,就會獲得持續性的增益BUFF,讓走這條道途的人,不會染上各種疾病,不會出現身體畸變,每隔2001天,該道途的人細胞將獲得一次全面進化,最終能夠脫離肉身,作為能量體生命,享受無窮無盡的生命和不滅的意志。
唯一的弱點就是生效結果比較慢,動輒四五個版本才能有效果,甚至有一個玩家等到完成了完美身軀了,才收到信息——‘你可以轉化為能量生命體’。
哇,之前努力那么多的準備,突然就白費了,真是個大冤種呢。浪費多少時間在任務和收集材料。
至于說為什么李澳茲這么清楚…
因為他就是那個大冤種。
“黑色方尖碑是很厲害的玩意兒,據說是敘事的造物。”
只是這個白色方尖碑是什么,李澳茲真不清楚。
道途建筑是稀罕物品,以他的見識都沒有完全見過。
相比于這些,李澳茲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此行擊殺教授分身‘食嬰者’的收獲。
稍微清點了一下…就很不得了了。
突發事件,支線任務,零零散散的殺敵經驗,以及越階擊殺的食嬰者的大頭——最終總計結果是78萬1250點。
有了這么多經驗,李澳茲終于能夠升到20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