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75章 挾勝利以令諸藩

  第875章挾勝利以令諸藩第875章挾勝利以令諸藩←→:

第876章挾勝利以令諸藩  新式貨幣一共三套,每套分四種,對于銅錢來說就是半錢、一錢、兩錢、五錢。

  貨幣改革不會像組建新國防軍一樣只在部分區域暫時執行。

  而是會全國推廣,只不過會有過渡期。

  過渡期為一年,一年之后大明各地流通的私錢、官錢,全部作廢。

  所有人都要想辦法去把自己的舊錢換成新錢。

  銀票可以保留,不過銀票的票面不能夠再以‘兩’作為標記單位,而要全部改用新式錢幣進行標識。

  過渡期一過,所有非官方錢幣的制作、使用都會被定性為犯罪。

  這個事情看起來很容易,

  似乎是一道圣旨,然后大家就是舊錢扔了,都用新錢,再用舊錢把你抓起來。

  換句話說,朝廷讓所有百姓將自己手中的錢幣全部兌換為新式錢幣,可我的五兩銀子,到底換成多少銀元?

  如果朝廷規定了一個10塊銀元。

  朱厚照點了點頭,

  這些倒是實在話。

  貨幣本身的基本概念就是一般等價物,現在要換個一般等價物,就會引發這樣的混亂。

  “便是關于舊錢換新錢。兒臣近來思考,我大明疆域廣大,還有諸多山地、丘陵,超過一半以上的區域交通很是不便。

  但實際上這是一次非常重大的考驗。

  那這10塊銀元到了市場上真的能買到那些銀子能買到的貨物嗎?

  但這個‘關卡’總是要闖的。

  就是在沒那么發達的現代到縣城都是很遠的路。

  朱厚照把裝著三套錢幣的盒子給關上,“注意三套錢幣的成分問題,不要鬧出拿了銅錢熔煉成銅,然后更加值錢的笑話。”

  “說。”

  因為一塊銀元的具體價值怎么來界定呢?

  明白事兒的,花了錢打點打點就過去了。

  對于許多山村百姓來說,出一趟村子,進一趟城,都是一次開銷和負擔。可所有的換錢又都在縣城官府進行,以官府的作風…小吏索賄怕是在所難免,若是索賄不成,則故意刁難,使百姓再跑一趟,那樣一來不免民怨沸騰,于新錢幣的推廣也殊非幸事。”

  “是,父皇放心。”載沉吟一聲,“父皇,兒臣還有一事要稟明父皇。”

  現代國家也有相似的例子,比如印度直接廢除過舊貨幣,導致大量百姓集中到銀行擠兌,引發了市場的混亂。

  這個貨幣改革也會成為歷史上諸多改革一樣,屬于好心辦了壞事。

  不要說古代了,

  上輩子,他的老家離縣城就有一百多里地,走一趟不得斷腿啊?有的人沒事可能幾年都不會去縣城。

  不明白事兒的,老老實實的回家下回再來,這樣來回折騰會讓一個好好的家庭兩三年緩不過氣。

  如此以來,一項善政就會成為惡政。

  而且找官府辦事很難,一借口給你打發走了,你怎么辦?還能硬闖?

  “你以為要怎么辦?”

  “兒臣以為要么在過渡期的內涵上再做擴展。”

  朱厚照有些興趣,“什么意思?”

  “便是過渡期到了以后,剩余極少數的幾個場景仍然可以使用舊錢幣。譬如交稅納賦,仍然接受舊錢幣,等朝廷收到稅款以后,可以統一進行更換,這樣不僅效率更高,而且也免除了百姓負擔。”

  朱厚照眼睛一亮,

  這倒是可以。

  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道理就在這個地方。

  一個很小的改動,但因為考慮的更加細致,就會避免很多問題。

  是人總是要交稅的,舊錢幣來不及換,或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換起來有困難,那就用來交稅。

  稅款統一運到京師或是在幾個大城市集中兌換,這也是一樣的。

  “善。”皇帝很少這樣贊許。

  載則只是微微而笑,顯出幾分超越年齡的鎮定。

  “不僅是方便了,而且從各地不同的比例也能看出來,到底是那些地方吏治敗壞,尋個機會便要向百姓索賄!”朱厚照瞇著眼睛說道。

  因為縣衙的官府作風不好,必然會導致老百姓不愿意兌換。

  實際上正常來說,大部分都會選擇先去兌換。畢竟這是全部身家,關系太大,現在朝廷要將這些廢除,使用新錢,那肯定是落袋為安。

  膽小的人更是一點風險都不愿意冒。

  而且多多少少要換一點,否則日常用度要怎么辦?

  載對這些事情則是閉口不言。

  “父皇,若是這套新錢幣可以的話…兒臣還請父皇定個吉日,以便正式推行。”

  朱厚照問:“急不得。總是要造出足夠多的錢幣,還要將它們分別押往全國大小縣城。沒有半年的功夫怕是不行。”

  好在,正德二十一年應該是能看到希望了。

  等把貨幣、軍事的改革完成,過些日子再將載提出的那個大戰略封為外交指導思想,大體上大明就可以逐漸蛻變為一個近代國家。

  雖說政治體制不改,根本弊端仍然存在,并帶來改革不徹底的種種問題。

  但俄國農奴制改革也不徹底,卻并不影響俄國成為列強之一,大明的條件還要好得更多。

  朱厚照拍了拍腿,等尤址回來的時候和他吩咐,“將這捷報遞到軍機處,讓他們在全軍通報嘉獎,給遠征呂宋的所有將士加封!讓全國上下臣民一起收下這份新年賀禮!”

  “是,奴婢遵旨。”

  “別急著走。再給內閣去個口諭,從即日開始所有關于我大明地理民情,不可再以簡單的兩京一十四省六個字概括,大明是一個海陸雙重、藩屬國眾多的東方大國,各個部衙都要啟用新的地圖。

  我們占著的地方,哪個后人丟了,哪個去當這個民族罪人!在正德一朝,哪個丟了領土,朕就要了他的腦袋!還有,藩屬國一一列清楚,到底哪個是,哪個不是?有的國家隔幾年才進貢,亂七八糟的。到底什么意思?是不是今年是,明年就不是了?”

  因為內容要素過多,聽得尤址都想拿筆記,他害怕耽擱事情,也是小心提了,“陛下,奴婢愚笨。要么奴婢先重復一下,免得有記漏的地方,耽擱了陛下的大事。”

  朱厚照‘嘖’了一聲,“你可真是老糊涂了。”

  載馬上解圍,“父皇,兒臣都記得,左右內閣也不遠,不如就叫兒臣去傳吧?”

  “成,那你倆一起去。”

  “是。”

  “老大你陪著坐會兒,眼瞅著就要中午了,我叫你們幾個兄弟,新年了,朕與們一起團聚一下。老二你去了也趕快回來。”

  “是。”

  出了乾清宮以后,尤址便向載告謝,“今日多虧了裕親王了,若非如此,老奴少不得要被陛下責罰。”

  “不必客氣。傳個話的活兒也累不到本王。”

  “于裕親王是舉手之勞,但于老奴卻可說成是大恩。應當謝的。”

  載笑笑,沒再推辭。

  兩人在雪地里留下兩條長長的腳印。

  尤址忽又出聲,“今天是呂宋和三殿下的捷報。皇上本應高興才是,卻不知這一頓重話是沖誰。且皇上圣意高遠,總不至沒來由的就要挑大明那些屬國的刺。怪哉怪哉。”

  說著無心,聽者有意。

  載深深的看了一眼這老太監。

  尤址倒是坦然,一笑道:“老奴多嘴了。”

  “不。”載蹙著眉頭,搖頭說:“公公的話,很有道理。”

  尤址不再多講了。

  在這個地方,悟性多高決定了你究竟能走多遠。

  載放慢了腳步,開始仔細回想今天的細節。

  按照道理來說,呂宋勝利那么就慶祝呂宋勝利就好了,和其他屬國有什么關系?

  要么就是殺雞給猴看。

  老二本是聰明人,經人提醒,又絲絲縷縷的這么想了一遍,卻是有些明白了。

  天子是要讓所有大明屬國看看這次的勝利。

  看看明軍是如何砍瓜切菜般的平叛的。

  如此,這些屬國一方面是再不敢有其他的心思,另外一個對于大明的一些要求也是能夠接受了。

  皇帝對于依靠海島、跳躍前進的戰略構想是完全答應的。

  所以這些南洋屬國,應該都答應大明的條件,如果你興兵抵抗,你叫什么屬國?

  放在這個角度去看,

  呂宋打了勝仗,其意義就不僅僅局限于一港、一島。

  這,就是天子的視角和看問題的層次。

  不然的話,三五年弄完一個港,十年最多三個,什么時候才能形成一個網絡?

  “本王明白了。父皇是要開始對占城、滿剌加、渤泥國等屬國提要求,要他們同意大明在他們那里挑選良港。不過,父皇為什么不明說呢?”

  “以戰爭勝利作為脅迫的手段,這不是天朝上國的慣常做法。又或許皇上也還沒想好除此之外又要用什么法子。”

  尤址只能說到這里,再深入下去他也搞不清楚。

  正德天子心思深沉,誰也不敢說全部把握得準。

  但要其他屬國‘坐端正了’的這個意思是有的。

  而在乾清宮的暖閣里,載已經給皇帝在上地圖了。

  在傳統的從大陸東南沿海向南洋航行的路線中,行船所走的路線并不是按照直線直插呂宋。

  而是沿著海岸航行――這樣會更加安全。

  這樣就會經過后來的越南沿岸,在這會兒叫占城。

  這一條老路,也是航海家非常熟悉的一條路。

  而海軍走多了便能發現,沿著這條大陸的海岸有一個世界級的絕對良港。

  不僅滿足口小腹大的基本原則,而且入口兩側就是兩座山合抱而成。

  只要在兩座山頭架上大炮,敵人就很難從外面攻進來,事實上哪怕是在朱厚照的上一世,這個港口也可以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深水港之一。

  一旦建設有成,還可以和呂宋石塘港隔著南海相望。

  一左一右相互鉗制,就是外面的勢力再厲害,只要進入南海這片海域那都得盤著!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大明嫡長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