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65章 馬到成功

  第865章馬到成功第865章馬到成功←→:

  正德二十年,河套地區已經不僅僅包含最早的前套和后套平原。

  從朔方鎮往北二百里,都可以算作明朝的控制區域。

  只不過這里的地形條件已經開始惡化,不僅僅是陰山山脈的阻隔,而且蒙古高原的戈壁、草原也已經不再適合農耕。

  自然的,也就沒有辦法在這里進行屯田、耕種和筑城防守。

  自然環境決定了生產方式。

  從陸軍學院延續出來的軍事思想,是選擇用游牧人的生產生活方式來達到控制這片區域的目的。

  而從朝堂上傳遞出的政治思想,則可以概括為四個字:多封眾建。

  這和漢代的推恩令很像,多封眾建的意思,就是以中央王朝的權威在一片草原上劃分出多個不同部落,以分散草原人的力量,使得他們不能夠統一對外。

  河套地區向北的漠南蒙古原來被韃靼部所占據,現在被大明分封給了亦不剌部、土默特部和鄂爾多斯部。

  亦不剌部有遣女入宮為妃的前例,

  之后土默特部和鄂爾多斯部首領也都分別送了女子入宮。

  朱厚照照單全收,并冊封為妃。

  這有點類似清代的處置辦法,效果不錯,所以自然是拿來主義。

  而他的拿來主義有個前提——這一切還是武功伯馬榮給打出來的。

  目前來看,河西走廊和新疆吐魯番、伊犁地區都是漢人直接統治,不過在河西走廊的西南和東北兩個方向,朝廷也同樣分封了諸多小部落,并加強了對這些部落的管控。

  按照現在的規矩,這些地方的兵馬從流程上來說應該直接分屬他的地方官統一節制。

  就像馬榮,如果戰事需要,他可以依照圣旨調動他北邊的三個部落的兵馬隨他出征,這些蒙古部落不得拒絕。

  同理,如果域外勢力要侵犯他們,他們也可以向朝廷求助。

  當年遠征南疆葉爾羌汗國,這些地方都是出兵的。

  現在朝廷又將目光盯在了更西邊的哈薩克汗國身上,

  一旦戰事開始,除了新疆,馬榮這里大概也要派一路兵馬沿著草原地帶東進。

  在亞歐大陸之上,有一條從東亞到東歐橫貫東西幾千里的連續草原地帶,幾千年來,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都曾沿著這個草原帶東征西討,寫下了本民族的史詩與榮耀。

  可惜漢人出戰太需要補給,所以論打得遠,那是根本比不上這幫騎在馬上的民族。

  關于這一點,馬榮已經在考慮了。

  按照陸軍學院的整體建軍思想,大明也要開始建設游牧騎兵。

  如果力量足夠,馬榮完全可以帶著這些兵馬,再讓蒙古諸部落出人,這樣一路征西大軍不就出來了?

  正好,九月中旬時,皇帝的圣旨來了,說是有緊要軍務,要他輕騎入京。

  他準備趁著這個機會和皇帝詳細稟報一番。

  所以連續幾日在總督府內閉門謝客,一個武將開始耍起了文墨。

  九月二十六日,他基本整理了出來,隨后和自己的副將左政交代了一下域內事務。

  而來離開前,他還有最后一個地方要去。

  說起來,前些年還有蒙古部落不老實,但這三年,尤其是這一年多來,朝廷分別封了這些蒙古王爺草地以后,一下子就平靜下來了。

  這種馬放南山的感覺讓他渾身難受。

  他才三十多歲,可不想就這樣等待著自己變老。

  而他念念不忘的城外開拓的廣闊的養馬場。

  既然要借鑒游牧民族的一些作戰方式,那么對馬匹的重視一樣要跟上。

  某種程度上,一個蒙古部落的實力,很大程度反應在他所擁有的馬匹數量上。

  從正德九年開始,朝廷在朔方鎮先后設立兩處官牧馬場,規格都是上苑,每個馬場每年可產馬匹八千匹。

  戰事不頻繁的時候,壓根用不到這么多戰馬,

  最初呢,就是賣掉回本,畢竟朝廷要組建騎兵,民間也要用馬,但正德十五年后,隨著整個國家的馬匹數量增長,他們這里其實也很難賣出去了。

  于是馬場的經營狀況不好,這里的人員、維護、馬廄等各種設施的費用都是朝廷撥款。

  相當于就是養著。

  戰馬就是這個特征,想要維持,就要花錢。

  可以理解為軍費的一部分,因為戰馬,就是這個時代最強大的武器。

  不過好處是,馬榮可以精心挑選最好的馬匹給他的士兵。

  這兩處馬場就在朔方城外東北方向,且分別有兩個千戶所駐扎防守,朝廷起的名字當地人不愛用,時間長了就以新馬場、舊馬場來替代。

  新,就是后建的。

  馬榮來到這片原野之上,從山坡到坡下平地,這一整片區域都分布著馬匹,最為壯觀的時候就是它們全力奔跑。

  那轟隆聲,七八里地以外都能聽到。

  “參見部堂大人!”

  當地的馬場負責人也是一名軍人,他遠遠的就看到總督帶著數十騎飛奔而來,揚起的塵土都飄了三層樓高了。

  “起來吧。”馬榮跳下馬來,也不和他客套,“老楊,出十個人,挑十匹最好的戰馬隨本將入京。”

  這名粗獷漢子身居這個要職,也是馬榮多年屬下了,名為楊賀。

  “是!”楊賀轉身領路,“部堂大人什么時候回京?”

  “三日后,用心點挑啊。這些馬是我要獻給皇上的。皇上一向關心馬場,萬一看出什么紕漏,這可不是小事。”

  楊賀齜牙笑著,臉上的皮膚因為干燥而有些皴,“部堂大人放心,屬下這輩子就和馬熟,好馬壞馬還能瞧不出來?”

  “行。”

  馬榮也是投皇帝所好。

  皇帝就是愛馬之人。

  所以這幾年他只要入京,都會挑選良馬敬獻。

  而且每次都是二十匹。

  朱厚照拿來干啥?

  一個是自己和他的兒子騎,另外一個就是賞賜。

  君王贈寶馬,這也是不錯的。

  另外一個,雖然他不贊同用馬匹來賭博,但是舉辦一些賽馬賽事這個還是可以的,就算是增強增強對戰馬重要性的認識嘛。

  而除了現成的馬匹,

  馬榮還要稟報養馬技術的革新等等。

  趁著楊賀挑馬的時間,馬榮和自己的副手左政說,“此次入京,我便要向皇上上奏組建征西大軍了。”

  “當真?可皇上會同意么?新疆的楊一清本來也要征討哈薩克,一樣被皇上給擋了回來。”

  馬榮道:“他和我們不一樣。我們這幾年來仿著蒙古人的辦法,扎帳篷、養馬匹、練騎兵,又出塞打過幾回。我們的作戰方式和新疆那里就不一樣。數萬大軍,以戰養戰,不需朝廷多有靡費,皇上一定會同意的。”

  “部堂,恕我多言。我覺得應當不會容易。如果真這樣簡單,當初那王陽明為何不這么做?”

  馬榮目視遠方起起伏伏的山頭,瞄了一眼身邊的人笑著說:“一人一個想法。像我這樣的人,本來也不多。”

  左政明白他說的。

  眼前這個武功伯是個認字的武將,自參軍以來便天天念叨著漢唐故地。

  所以這一點他和旁人不一樣,旁人在意官位、名利,他則是一名更為純粹的將軍,他要勝利,要開疆拓土。

  也正因為此,二十年來邊疆諸將,除了周尚文累功封爵,便也就是他馬榮封了一個武功伯,更是當上了威風赫赫的河套總督。

  皇帝對他的寵信,可見一斑。

  “那屬下就預祝部堂馬到成功!”

  這倒是個一語雙關的話。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大明嫡長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