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26章 公心私心

  第826章公心私心“就算裕郡王所料出了差錯,大殿下也不必如此動怒的。”

  載的府中,姜雍、蔣冕和余承勛三人又在苦口婆心的說著。

  載還未出宮便對載惡語相向,這件事發生在宮里,朗朗乾坤的叫人不知道也難。

  蔣冕覺得皇長子這樣的做法有失身份,偏偏正德皇帝是天縱之才,大抵這等人是最受不了蠢人的,因而拼著違反上下尊卑,也要多說這么一句。

  載這時雖消了怒火,但想到自己平白惹父皇不快,吃了個大大的暗虧,心中始終如一根刺一般。

  他還很少在君前有這樣拙劣的表現呢。

  所以不耐煩的說,“行了行了,我不再怪他就是了。”

  不過之后在具體事情的態度上,自然還是更加偏向面前的這些臣子,他那個二弟也實在是不靠譜。

  蔣冕為了當好這個老好人,事后又到載的府上去做和事佬。

  老大和老二始終是綁定在一起的,這個局面不能破,否則連自己的親兄弟都團結不了,落在皇帝眼里會如何看?

  不過他撲了個空,

  宮里來宣召的公公也撲了個空,正著人去找呢。

  蔣冕本來也想等等,但聽說是皇帝召見,自然是放棄了今天見二皇子的打算,畢竟載回來了,也沒時間聽他多說。

  只是不知道皇上單獨召見二皇子是為何事…

  蔣冕心中有些擔憂,這兄弟兩人之間的嫌隙還沒完全擺平,這個時候面見天子可別有什么問題才好。

  事實上,載也不是躲著人,他這會兒正在梅府呢。

  不過不是為了他的舅舅,而是為了他的外公,靖海侯梅可甲。

  梅可甲已經六十多歲了,雖說這一身繡了猛禽的紫色袍服甚為光鮮亮麗,但是他年老體衰,精神衰微,不僅腰背佝僂,臉上皺紋也如溝壑一般,真叫一個老態龍鐘。

  講起話來也是讓人覺得一直有一口老痰咽不下去。

  人要服老,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從浙江回來不干了。

  回府之后,就侍弄些新鮮玩意兒,載這是來孝敬他來了,而手中拿著的是一個精美繡包,倒到桌子上的則是細細密密的白色沙粒。

  梅可甲一眼便認識,“這是細鹽?”

  細鹽的研制、生產已經于幾年前被大明科學院搞出來了,不過方法上只是簡單的溶解過濾,然后磨碎,應當是還有一些雜質,但在賣相上確實比以前直接曬出來的粗鹽要好的多,這幾年間也大受達官貴人的喜愛。

  “雖然很像,不過這不是細鹽,而是糖,是甜的。”

  “喔?”梅可甲眼神一動,雖說現在時不時的就有稀罕東西,不過像鹽一樣的糖,他還是沒見過呢,于是上手點了一下,再蘸到嘴里。

  “真是甜的。”

  載笑了笑,說:“這是于民間收集到的制糖法,叫做黃泥水淋法,可以將蔗糖提純,使其甜度大增,而且色白肉細,口感絕佳,外公以為如何?”

  “好!好!”

  中國人的吃糖史經歷了直接從自然界獲取,之后再在常年累月中進行提純的過程,和制鹽一樣,都經歷了很多年的發展。

  早在商周時期,就有‘周原,堇荼如飴’的記載,實際上說的就是自然界的一些菜有甜味,大概率應當是麥芽糖。

  不過糖大部分時候都是奢侈品,因為制作起來費時費力,而且吃飽肚子都不容易,不可能再把能吃的東西拿出來熬糖。晉代時,王愷曾用飴糖刷鍋,以此“炫富”。

  宋代時制糖的技術進一步發展,可以制造冰糖,但是不像冰霜那樣潔白,因為含有雜質而呈紫色或黃色。資深甜黨蘇東坡曾寫詩盛贊“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說的就是那種琥珀色,也有點類似于現在的紅糖。

  到了明代之后,《天工開物》曾記載過一種方法,可以將深色的蔗糖“凈化提純”,使其變得潔白晶瑩。后來一直到民國,中國人都是用這種方法來獲取白糖。

  而這樣的商品在當下拿出來,想都不必想肯定又是價格奇高的奢侈品。

  “外公明白你的意思,你想讓公司試制,然后將產品高價賣出去是吧?”

  載沒有否認,“大明南洋公司最為合適。”

  梅可甲琢磨了一下,“你不自己向皇上呈遞嗎?這也是你的一份孝心吶。”

  “送與外公,叫外公歡心,也是我的一份孝心。”

  “和老大鬧了別扭?”

  “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載略微有些無奈,“這東西原是應該給讓大哥呈獻于父皇,不過…”

  “怎么了?”

  載搖了搖頭,“舅舅心里不舒服,總是惦念著南洋公司,他們攛掇著大哥不知道在做些什么。我怕贈了大哥,反而誤事。”

  梅可甲將桌子上的那張寫著制法的紙條收進袖口,“你自小就心思多,看得也明白,就是什么都不講。”

  “外孫也不能一直自認聰明了,這次便看走了眼,叫大哥吃了個悶虧。大哥和舅舅是信了我的,所以該是我的錯。”

  “你說那張璁?”

  “嗯。”

  “那是個有本事的人,這些年做了多少事啊。皇上雖然統領全局,但事情總是要下面的人去辦。你這個年紀的人啊,生出來就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大明,不知道如今歲入六千萬石糧食、四千萬兩白銀在二十年前是許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那時候,拿出幾百萬石的糧食都難,國庫呢?空空蕩蕩。”

  載明白的,“外公就是在那個時候跟著父皇的…朝中上下,唯外公與父皇相交甚久,而且…大約是最早的了吧?都說張秉用最知圣意,但外孫相信在這一點上,外公一定不比他差。”

  話說到這里,梅可甲自然是微微得意笑了起來。

  “原來今日是來賄賂我的。”

  載看似憨憨的臉上露出了個笑容,還立起身正式的行了個禮,“請外公為孫兒解惑!”

  “可你不是不關心這些嗎?”

  “但也要知道自己死在了什么地方,否則不是死不瞑目?”

  “好。”梅可甲答應下來。

  于是載扶著他的胳膊坐下。

  “還記得,很早的時候皇上就說過,叫大臣不必揣摩圣意。因為皇上說出了自己的圣意,便是對江山社稷有利,對大明百姓有利。道理如此,但做起來極難。譬如說你們覺得張秉用攬權獨斷、排除異己,扳倒他就是對大明江山有利,可實際上卻一敗涂地,因而有時不免糊涂。不過真的想通了,其實又非常簡單。便是兩個字,公心。”

  “公心?”

  “問問你自己,做這件事是不是出于公心,還是說有自己的私心。”梅可甲點了點他的胸口。

  載蹙起眉頭,“其實也不好分辨的。蔣冕、余承勛之流一定要‘倒張’,這并非一定是私心,他們也是精白一心的臣子。”

  “但是張璁的心卻好分辨,他是出于公心。”

  載心頭一震,有些難以置信。

  “你定會覺得此人明明是個奸臣對不對?可是你仔細想想,張璁又為自己謀過什么?錢財?誰都知道當朝首輔并不貪財,而且痛恨貪財,權勢?堂堂首輔,若是沒權,他倒不如致仕。身后之名?他連生前之名都不要了,又怎么會在乎身后之名?而且,我料定,這次他能安然度過官銀走私這一關,想必是有什么大事的。你說,如此一心為公、能力卓絕的大臣,皇上憑什么不用?”

  “可他用的那些人做出官銀走私這等犯法之事卻是真的!”

  “人孰無過,過而能改。我不是早就說過,皇上是寬厚之人,只要有補救的辦法那就行了,再說這些銀子又沒進張璁自己的口袋,又不是他在貪。”

  “可這難道不能說明張璁用人不當嗎?”

  這確實是個要害之處。

  梅可甲微微沉吟,“所以我說想必是有什么大事。這世上不止你一個聰明人,張璁也會想辦法自保的。等著吧,總歸是要出什么事的。總之,在皇上的眼中,你們兄弟二人是公私難辨,而張璁則是切切實實的為朝廷辦事。”

  載一下子明白過來了。

  其實這當中的細微之處實在很難拿捏得準,朝堂上的事一個是悟性,另外一個就是經驗了。

  張璁一直面臨著被人彈劾的壓力,人家是經驗豐富了,倒是他僅僅只是聰明罷了,這在面對一個同樣聰明的人時,自然就不管用了。

  這算是一次教訓。

  “外孫明白了。”

  梅可甲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其實更喜歡載。可他的這個兩個外孫很是不湊巧,明明沒相差多長時間,但老大、老二的次序已定。

  有些話,梅可甲心里知道,但是他不愿說,說出來會破壞很多事情,只能是讓老二委屈委屈了。

  “對了外公,舅舅那邊你多去勸勸。南洋公司還是不要再念著了。”

  梅可甲搖頭,“兒大不由娘,更加不由爹。你叫他不爭、載不爭,那旁人去爭怎么辦?”

  以載的聰慧自然知道這個旁人是誰,一瞬間又頭疼了起來。

  “就不能有些簡單的事么?”

  “朝堂上哪里來的簡單?”

  載大呼救命,“算了,想必大哥以后也不會信我,我也不去多嘴,省得再害了大哥,我就簡單些,替父皇辦差分憂。”

  他這個嘴像是開過了光似的。

  這句話剛說沒多久,外面進來一個下人,跪下見禮后說:“啟稟二殿下,二殿下的府里來人尋了。說是有宮里的旨意,宣二殿下進宮,還請二殿下快些應旨。”

  喔,載一下子便起身,“外公,父皇相召,那外孫告退了。”

相關的鏈接

飛翔鳥中文    大明嫡長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