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39章 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第739章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第739章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第740章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張璁跟在皇帝身后轉述了靳貴的那一番想法。

  朱厚照背著手沉思,其實張璁的問題提的很現實。

  大明朝已經一百多年了,土地兼并尤為嚴重,這里面的問題根本就是一團亂麻,復雜的不得了,一旦清丈田畝,就相當于把這個盒子打開。

  這得是多少的問題?

  光是想想朱厚照就覺得心驚,可惜他歷史不算精通,只知道張居正搞過清丈田畝,但不知道他具體是如何做到的。

  “秉用,朕思來想去,你這個只丈田,不問事的法子,大概是不行的。”

  張璁略微震動,“陛下…”

  朱厚照的打斷了他,“你先聽朕說。朕明白,你是覺得天下士紳力量太強,若是朝廷強行丈量,翻出了里面的問題還要進行追究,那必然處處遭到反撲,丈田本身也進行不下去了。是不是?”

  “陛下圣明。”

  “哎。”皇帝嘆了一聲氣,“可覺得民告則管,民不告則不管這有意義嗎?”

  “臣不解皇上之意,為何沒有意義?”

  “朕身在九重,都聽人說過皇權不下鄉。地方豪強劣紳在鄉間稱王稱霸那么多年,除非是完全活不下去,否則有幾人敢告官?”

  張璁被問得說不出話來。

  “到最后,朝廷就是助紂為虐,認了豪強之家所侵占的土地,還將這些土地編在了新的魚鱗圖冊之上,幫助他們進行了確權,丈一次田,反而是將過往的違法行為全部合法化。”

  “皇上,大明疆域萬里,全國上千個縣,各類兼并行為不知凡幾,其中善惡也不一定好分,若不如此,臣只恐反民四起。”

  “民是不會反的,豪紳才會反。”

  但是‘小資產階級’是有軟弱性的。

  這最后的一句話朱厚照沒講,講了這些人也聽不懂。

  “還好你今日來見了朕,朕話說在前頭,這個辦法萬不可用,你要么堂堂正正,這樣一來總算為普通的百姓謀了利,豪紳就算不滿,但百姓得利,他們便起不了勢,似你那樣,百姓有苦不敢言,豪紳對于丈田又心懷不滿,反而是兩頭都得罪。

  天下的難事,沒有一件是不強硬、不流血就能辦成的。清丈田畝時,主動上報隱田可以不予追究這倒不關鍵,做了也就做了。可你說的頭一條不行。”

  張璁抿了抿嘴唇,他本來還被靳貴說服了呢。

  朱厚照則奇怪,他印象中張璁也是那種手段狠絕的人,“是不是有人和你說了什么?”

  “陛下目光如炬,這是靳侍從和臣商量得來的。”

  這么說就好理解了,難怪。

  文人總是這樣,喜歡動那個心思,耍些個小聰明,做事情和稀泥,風格上喜歡和光同塵,總覺得這樣圓滑一下事情才好辦,然后將之稱為智慧。

  實際上這種智慧是要分情況的。

  丈量田地是真金白銀的利益之爭,可以和稀泥的空間是很小的。

  “山東的情況是最好的,你先在山東試丈量一次吧。說得都對做起來全錯,那也沒用的。先試試看效果。”

  “是。”

  朱厚照的眉宇之中也不免憂愁。

  封建王朝除非是剛開國之時,那會兒天下大亂,剛剛勘定,加上人少地多,而且新建立的王朝軍隊絕對強大,所以推這些事還是可以的。

  可一到后面就很難完成。

  他當然也知道,丈量田地之后會把很多凹糟事都翻出來,這些事都要妥善的解決,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囫圇吞棗,反正帶著做,能做多少做多少,做不了的說不定也就混過去了。

  不過關鍵在于朝廷的態度。

  態度不能軟,這件事反抗的力度極大,不以雷霆手段震懾住大部分人,專心對付小部分人,那才會出大問題。

  “先山東,然后順著往南丈量下去,不配合的都抓起來,或殺頭或流放,這些人家的田畝全部沒收,但不要充公,留下來分給無地的百姓,盡量讓老百姓能有地可耕,否則這天下遲早是要亂的。也只有打出這樣的旗號,這件事才推得下去,否則地方的豪紳會以為山高皇帝遠,他們那個土皇帝才是真皇帝。”

  張璁帶著幾分心思和沉重的心情出了宮。

  靳貴等了他半天,見到面就上前行禮,“怎么樣?成功了嗎?陛下如何說?”

  “成功了一半。”

  “一半?”

  張璁咕咚咕咚灌了兩大口茶,“這件事想得太多,也容易將自己繞進去。咱們就按陛下所說,拿著天下清田令的圣旨,強令地方官員推動丈田,官員不聽斬官員,豪紳不聽抓豪紳!本就是得罪人的活兒,給自己抹個紅嘴唇兒、打扮得再漂亮、話說得再甜,那也是個得罪人的活兒,陛下說得對的,不砍幾個腦袋,這件事做不成!”

  “陛下…是不是只答應提前交代隱田免罪?”

  “是。”

  靳貴嘆氣,“這樣一來,有些地方就容易亂。”

  張璁忽然又想到什么,“會是巧合么?靖虜侯率領三萬精兵已經駐扎于江南了。”

  正德十一年五月初。

  內閣閣老、清田欽差張璁抵達山東濟南。

  在此之前,京里的旨意已經到山東巡撫衙門。

  劉健老得不能行,但人有福氣,長壽,八十四了還能不用拐杖行走。

  他這個資格太老,張璁再目中無人也不至于到這個程度,所以見他行禮遠遠就上來扶著,“希賢公不必,你是老閣老了。”

  “舊事不提,眼下下官是巡撫,張閣老才是閣老。”

  劉健在山東的名聲是出來了。張璁忌憚的也是這份名望,所以客客氣氣的。

  哪怕招待的很簡樸,他也忽略不計了,主要是心里也裝著事。

  到了屋里坐下,張璁開門見山,“希賢公應當明白我此來的用意。山東承宣布政使司之下,一共六府十五州八十九縣。按照一縣約三個人,這次我可是帶了有300余人過來,光是客棧就包了十幾家。”

  “張閣老,天下清田令的圣旨可否一觀?”

  其實內容先前就已經宣于天下了,不過劉健是個老做派,非要走一下這個形式,他看到圣旨之后立馬不二話,“皇上既有清丈田地,重編魚鱗圖冊之意,下官自當全力配合。不知閣老準備如何做?”

  “先前請希賢公召集六個知府、十五個知州和八十九個知縣,他們都到了嗎?”

  劉健道:“大半都到了,有的路遠還要再等等。”

  張璁也是大手筆了,看起來是麻煩了點,不過這樣一次性到位,各州、縣自己把測量的人帶回去,免得過程中再扯皮。

  “好。”張璁低下聲,“希賢公,天下清田令,令出之日到現在也有半年了,山東各地反響如何?”

  劉健嘴巴里沒有假話的,“人心浮動,閣老要早有準備。”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大明嫡長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