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31章 就讓他去當典吏吧

  第631章就讓他去當典吏吧第631章就讓他去當典吏吧←→:

  翌日,皇宮西苑,史公公跪在皇帝面前。

  “他說這不是一個選擇?”

  “回皇上話,那呂恩確實是這么講的。”

  朱厚照若有所思,“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奴婢遵旨。”

  天下有奇人。作為皇帝他可以恩服,也可以威服,但實際上還有一種人,他始終都是表面服從,而內心桀驁不馴。

  人家要當越來越小的官,你怎么恩服?

  人家對你恭恭敬敬,開口即萬歲,你還怎么威服?

  不過史太監轉述的這段話其實有點兒意思。

  呂恩這種人,雖然玩世不恭,但絕不至于蠢笨,姓史的又和他沒多大的交情,何必在紫禁城講這些敏感的話。

  想必他還是算到宮里的太監會將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告訴皇帝。

  換句話說,他始終不放棄自己當時在文淵閣庫樓的建議。

  這種聰明人,總是自以為將所有人都算了進來,真是令人生厭。

  朱厚照躺在竹制的躺椅上,一邊揉著眉頭,一邊還是忍不住去想這個事情。

  “皇上…”邊上的尤址陪著小心輕聲說,“要不要喚敬妃來?”

  敬妃便是葵兒,她一手醫術了得,皇帝的身體一直是她仔細調理。以前朱厚照多少有些虛火怕熱,現在倒好一些了,眼看已經六月,太陽一天驕過驕過一天,但朱厚照也沒有往年汗如雨下的感覺。

  不過他自己不承認,他覺得是慢慢習慣了沒有空調的日子。

  “不必了。”朱厚照歪過頭,閉著眼睛,“朕只是乏,又不是病。”

  尤址也知道。

  其實正如皇帝所說,正德五年確實比較繁忙,南邊、北邊、中原沒一處省心。剩下湖廣還老有流民。

  不僅如此,西域也總是傳來不好的消息,其實這個消息從正德初年就開始陸續續傳來,主要的一點就是原來統治新疆的東察合臺汗國分裂了。

  東部分裂成了吐魯番汗國,西部仍稱為東察合臺汗國。

  原來東察合臺汗國的大汗叫曼蘇爾。

  曼蘇爾有個弟弟叫賽義德。

  賽義德害怕自己的哥哥殺他,就帶著人到處亂跑。然后雙方打得熱火朝天。

  邊疆亂成這個鬼樣子,偏偏這個時候統治哈密的忠順王拜牙即是個昏庸無道的人。

  朱厚照剛穿越那會兒,王越鎮西北,他極力建議,大明不能放棄哈密,也不能放棄陜巴,這個陜巴就是上一代忠順王,也就是拜牙即的父親。

  弘治皇帝有個好處就是聽勸,所以他復封陜巴為忠順王。

  總之,哈密一直就是明朝的領土,至少名義上是。

  可陜巴在弘治十八年死掉了,現在的忠順王拜牙即沒什么能耐,后來他向吐魯番汗國的滿速兒速檀歸附,并留在吐魯番汗國,沒有回來。

  這樣一來,吐魯番汗國竟然開始‘名正言順’的派遣大臣去治理哈密了!

  此外,除了北疆地區的吐魯番汗國,在南疆地區,那個上文提及的賽義德運氣加實力都有一點,他成功建立了葉爾羌汗國。

  葉爾羌汗國在短時間內擴張過,在嘉靖年間,這個汗國領土的東端就是哈密。

  而在他們的更西邊,也就是今天的中亞地區還有一個更強大的汗國――布哈拉汗國。

  這個布哈拉汗國把賽義德的表兄巴布爾打得抱頭鼠竄,迫使他向南逃竄。

  巴布爾往南去以后,對于南方土人的弱小非常吃驚,最后秋風掃落葉一般建立了那個漢人相對熟悉的莫臥兒帝國。

  這是遠離漢人視角范圍內的、那片遙遠的高山草原上各部落相爭的故事,實際上過程更加的復雜,大明的人似乎也不是很有興趣。

  朱厚照現在能收到的消息就是一個亂字,他還不知道大明的忠順王會內附吐魯番,因為那是正德八年才發生的事。

  而他這個后世人,對于西域歷史的了解也遠遠沒細到那種程度。

  其實真實的歷史上,這一次哈密被吐魯番國吞并后,一直到清康熙年間,這個地區才又被中原王朝所統治。

  不過雖然不知道接下來發生的事,但局勢變差、有些失控這一點,朱厚照還是掌握的。

  作為大明的皇帝,他起碼的底線是哈密不能失,雖然說之前也丟過,不過弘治年間明朝還有甘肅巡撫許進收復哈密、復封忠順王的盛事。

  難道到正德年間,還走下坡路?

  絕對不行!

  只是時間不湊巧,這個時候周尚文還在榆林坐鎮,看著那幫人做屯田清理。

  朱厚照躺在這里,也是在靜靜的思考。

  邊上,呂恩和尤址一起站著伺候。

  不久,內閣楊一清、王鏊和王炳都過來了。

  “臣等參見陛下。”

  “平身。”

  “謝陛下。”

  朱厚照忍著一點疲憊起身,“甘肅巡撫的那封奏疏你們都看了吧?”

  三位文臣心情都低沉,“臣等,看了。”

  “說說呢。”

  王鏊首先言道:“邊疆之事,無非戰、和兩策,自正德四年始,陛下將靖虜伯調至甘肅,所為者,西北之穩定也。但陛下也說過,今年乃至明年,是清理軍屯要見到實效的關鍵兩年,現在要戰…實非良機。”

  朱厚照不能說他錯,戰爭這種事,不是兩個孩子斗氣,因為氣不過、忍不了,所以我打你,這他娘是什么決策水平?

  真正厲害的戰略高度是要像教員一般,我永遠只在我想和你打的時候和你打,戰爭的選擇權在我,不在敵。

  現在的大明就不在最佳狀態。勉強出兵,如果勝利還好說,可萬一兵敗,那種士氣上的影響會非常巨大。

  “楊閣老呢?”

  “哈密歷來向大明稱臣,也向大明上貢,吐魯番國現在與哈密忠順王頗多來往,在臣看來,是挑釁行為。但吐魯番國畢竟還沒有真正侵犯哈密,所以臣也同意王閣老所說。

  然而戰雖不可取,卻也不能一切都視而不見。所以臣以為大明應降旨忠順王,申斥其不端行為,同時強調大明與哈密的藩屬關系,并警告吐魯番汗國不可輕舉妄動。

  我大明自陛下御極以來國力蒸蒸日上,想必有此態度也可震懾他們幾年功夫。幾年以后,那等狼子野心之輩必然不聽勸告,但那個時候對于大明來說出兵也就言名正順了。”

  “恩。”朱厚照覺得有道理,這里思路理得很清楚,可以說是有禮有力有節,“那句話怎么說來著?”

  “恩?”三人都抬頭。

  “勿謂言之…”

  楊一清聽明白了,他接上,“勿謂言之不預也。”

  “不錯!就是這句話,在旨意中加上去!”

  朱厚照強烈要求。

  只不過三位閣老并不理解皇帝為何有一種莫名的興奮。

  可能是他們的諫言恰好到位吧。

  楊一清說:“陛下,那臣就照此請旨了?”

  “可。”

  “陛下,”一直沒開口的王炳說:“今年秋,陛下要設宴接見各國使臣,能否將忠順王也叫過來?”

  “為何?”

  “臣覺得,既然楊閣老是要用大明國威震懾忠順王。倒不如讓他到京師來看看這幾年大明的變化。如此,他便知道輕重了。”

  “朕不喜歡那個忠順王。”朱厚照直接表達了傾向。

  楊一清也有辦法,“可讓忠順王遣使。”

  這就是玩政治,直走不行就繞一下。

  朱厚照沒有反對的理由了,“那就讓他們來,正好,朕也可以交代幾句。”

  “是!”

  “好。你們下去吧,這件事暫時先這樣辦。至于真正用兵,有空也問問靖虜伯的意見。”

  皇帝揮手以后,他們各自退回。

  在呂恩的眼中,這個場景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一旦是這種大事,天子就會召集相關的重臣入宮。

  儒家學說里所要的盛世就是這樣來的:皇帝不辭辛勞的和自己的臣子共議國事,如果還能做到聽聞納諫,虛懷若谷。

  那沒得說了,歷史上必有這么一號人。

  他聽說周王的事也沒按照靳貴那樣講的那樣草草的了事。皇帝還是把先帝的旨意找了出來…

  “尤址。”

  呂恩正想著,皇帝那邊開口說話了。

  “奴婢在。”

  “朕累了,過來給朕敲敲腿。”

  “是。”

  呂恩看得有些動容,他想說什么,不過尤址一直給他使眼色,并且微微搖頭。

  過了一會兒,躺著休息的皇帝開口,“呂恩,你回去吧。”

  “額…不知陛下要臣回哪兒去?”

  朱厚照長嘆一口氣,帶著半分慵懶說:“你愿意回哪兒去就回哪兒去,隨便你吧。走吧。”

  “是。”

  呂恩跪下謝恩,后退兩步的時候又停下,“陛下,臣斗膽問一句,明日臣還要不要來?”

  他這話說出口,稍稍等了一會兒。

  但沒動靜。

  呂恩沒感動彈,又等了一會兒,還沒動靜。

  于是他忍不住抬頭,而他視線中的年輕的皇帝已經歪著腦袋睡著了。

  “…皇上?”

  尤址狠狠瞪了他一眼,腦子抽了吧,皇帝睡著了還叫,你能有多重要的事,于是他立馬示意左右,大手一揮,那意思:把這混蛋給咱家抬走!

  呂恩撅著嘴巴,稍稍顯出些無奈后離開了。

  “人走了么?”

  尤址嚇一跳,他確實以為皇帝睡著了,“回陛下,走了。”

  “明天他入宮的話,吩咐人給他開門。不入宮的話,隨便找個縣,讓他去當個九品典吏吧。”

  說完這句話,朱厚照身子往下又癱了幾分,“朕瞇一會兒,不要讓人打擾朕。”

  “是。”

  尤址小心翼翼的,他有些害怕,但他有時候在想,皇帝的這些心思、手腕,當初的劉瑾肯定也害怕。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大明嫡長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