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18章 紫禁城里老套的戲碼

  第618章紫禁城里老套的戲碼第618章紫禁城里老套的戲碼←→:

第619章紫禁城里老套的戲碼  王炳上了一道奏疏,早先朝廷以八人分別盯住八鎮時,他是負責薊州的,隨著楊尚義等人不斷稟報薊州清屯已有進展,所以他請命以欽差身份再去一趟。

  在他之前,楊廷和也已經去了山東。

  內閣現在就剩楊一清和王鏊兩個人了。

  王鏊歲數大些,已經六十一了,楊一清還小他四歲。不過兩人都是極有精力的,每天都是從早到晚的閱讀奏疏。

  “…薊州、大同、榆林、寧夏,清屯之事幾乎是鎮鎮有事,這宣府總兵楊興倒是與眾不同,人、田、軍一樣不亂。”王鏊手里掂著本厚厚的奏疏。

  楊一清放下毛筆把東西接過來上上下下的看了一遍,“數字對得上,朝廷在大朝會后下旨催促,他們也頗有進展。”

  “閣老真不覺得奇怪?”

  楊一清鼻腔嗯了一聲,“不管是真的假的,他都不能在宣府久待。不過,老夫倒希望他是真的。有一鎮能相對順利,陛下那邊總算能寬慰一些。至于你的擔心,不足為慮。”

  王鏊的擔心也很簡單。

  但身為首揆,有些事是不得不做,其中第一條就是不能太軟弱,否則跟著你都受氣,沒有好的前程,誰還跟你?

  這個世界,對沒脾氣的老實人從來就不友好。

  這話洞若觀火,其實王鏊難以否認。

  現在皇帝稍微動了他一下,許多人就覺得首揆是不是出問題了。一開始他自己也覺得是,可大朝會結束已經一個多月了,皇帝并無其他動作。

  “閣老哪里的話。”

  “你原本就是帝師,在朝三十年,先帝對你也極為看重。記得弘治十一年,陛下以一句‘明年春暖以聞’挑動了那封東宮出閣講學疏,后來,先帝便簡拔你入東宮。”

  得讓王炳順順利利的把這件事辦完。

  楊一清沒有反對,也沒有不反對,他是在邊疆待過得人。

  “喔?怎么說?”

  王鏊還真沒什么不敢的,不過看了以后他也眉頭開始鎖起來,“閣老,這是…?”

  楊興在宣府待得太久,已經不得不防了。

  “不,我是在想,將來如果有那么一天,咱們有沒有劉李謝的結局。”

  你得做給下面人看!

  王瓊之后,還有很多人也在跟隨,仿佛內閣里一個新的中心點又要形成了。

  “哈哈哈。”楊一清叫他這句給逗笑了,“怎么能有那么久?你不急,我不急,那也還有其他人急呢。”

  “沒有影響朝政。”楊一清眉頭一挑,“具體的情況,老夫也請吏部私下里核實過了。陛下心是好的,不過總是有那么一群不懂得感恩的人在那里胡作非為。”

  而今天忽然和王鏊說起來,并非是閑聊,他哪有閑工夫閑聊?他是要告訴王鏊自己的意圖,換句話說,我是針對王炳,不是針對你。

  其實以大明此時的局勢,不太可能有邊疆將領能夠作亂,造反又不是什么好玩的事。

  楊一清則不客氣,“老夫便直說了吧,老夫還在,他與你壞不到哪里去,老夫若走了,他與你也就好不到哪里去了。”

  “就算不足為慮,也該防患未然,此事等陛下再召見,我們是要和陛下說的。”

  其實辦法多的很,根本不必已朝政為代價。

  其實皇帝把王廷相調離陜西,怕也是有這種心思。

  王鏊也很懂,跟他說了皇帝的底線。這是兩個經驗老到的官員之間的相互默契,有些話沒說,但意思都已經懂了。

  王鏊心里明白,王瓊先是投他不成,再去了王炳那里。

  楊一清手指微微一動,“喔,陛下一向如此。”

  不過這并不重要,如果要調動那就調動吧。

  其實原本王炳要干什么,他管不著。強勢的君主坐在龍椅上都看著他們呢,王炳又能如何?

  話到這里越來越直白了。

  楊一清也就不藏著,“我知道濟之的心,朝廷的這幾樣事就是豁出去我們這把老骨頭不要,也一定要辦好,否則怎么對得起陛下?怎么對得起天下蒼生?可等到我們做完了,都交出去的時候,又是交到誰的手上呢?上次陜西王德華的事,你也看得清楚。”

  王鏊見他忽然稱字,有些意外,“怎么了,閣老?”

  “只要皇上不急,其他人急也沒用。”王鏊多說一句,“閣老,屬下以為陛下還是不急的。而且軍屯清理,西北用兵,甚至再征韃靼,哪一樣能少得了閣老?”

  其實他的確是有些看不過眼了,陜西換了王瓊,王瓊去拜王炳的碼頭,若僅是這樣其實都沒關系,但世上的事不會那么簡單。

  “近來,老夫每每在想,能與濟之共居內閣,也算是一種好運。”

  王鏊心領神會,“閣老請說。”

  楊一清笑了,“打開看看。”

  這是政治演化的必然,是必須要做的,這和人好人壞、君子小人等等道德無關。如果他不做,就不是一個合格的首揆,就統率不了百官。甚至,你下的命令,下面也是聽到十分但做個六分。

  王鏊心思微動,皇帝稍稍針對了一下楊一清,看來他是有些害怕了,不過他也不說明,只是笑著講,“那一天,我還沒有想過。只不過,陛下其實是寬厚重義的性格,絕不會虧待為國立功之人。”

  只在京師里想象外界的人,大概是不明白這一點的。

  那還干什么?不如致仕回家。

  “今日就我們兩人了。”

  “閣老,明鑒。不過屬下一直以為,閣老是真正的做事之人,屬下雖不才,但也立了此志。再說閣老才五十七,離八十還早著呢。”

  “…閣老,陛下倒是與屬下談過一些。”

  “他,你怎么看?”楊一清直接指向王炳的座位。

  “陛下說,朝堂之上,意見不合原屬正常,只是不能以朝政為代價。”

  王鏊沉默了一下。

  “濟之。”

  而這個時候楊一清提到這一點…幾息之間,他的心里有些明悟。

  官場就是一群墻頭草。

  王鏊謙虛起來,“哪里,這都是先帝厚愛,每念及此,我還心中有愧。”

  就是楊一清再怎么樣,不能拿薊州清屯的事情開玩笑,否則皇帝才不會管你什么私下里的恩怨。

  楊一清從自己的書桌上拿了一份奏疏,遞到王鏊面前,“敢看嗎?”

  所以格局推動著他要打壓一下王炳,要讓人看到他的地位仍然穩固,別那么急著改換城頭!

  這個時候,楊一清應該有所反應。

  “敢。”

  清理軍屯這么難的事楊興在宣府能推得下去,那還有什么命令他下了以后,那些將官會不執行呢?

  那是一份名單,官員的名單。

  王炳現在不在京師,他顧不上這里,這個時候有人上奏疏參他的人,他就有些鞭長莫及了。

  王鏊也不知道自己該說什么,

  可能本來紫禁城里也都是這些沒有新鮮感的老套戲碼。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大明嫡長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