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80章 保田護糧

綜合搜索玄幻奇幻第480章保田護糧第480章保田護糧  《孫子兵法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一般來說,就是漢人內部的紛爭,不得已也不會強攻一座城池,更何況是大同這種經營多年的堅固城池。

  但用兵之法,最忌死套兵書。

  達延汗打大同,是知道周尚文部已經離開大同。簡單的說,如果主力不在還不敢打一下,那這一趟他就不該來。

  為此,達延汗已先準備好了攻城的云梯,以及用來焚燒城門的柴草。

  一聲令下之后,

  首先飛向城墻的還是漫天的箭雨,接著便是步卒迎著城墻上設下的炮火前進,震天的呼喊聲充斥著每個人的耳朵。

  常大成躲在城墻上的垛口處仔細觀察,身后幾個將軍也都蹲在邊上等待命令。

  “陳清!陳清!”

  “末將在!”

  “你率三千人去東陽和門支援!注意那些柴草,找幾個好手,不要讓那些柴草接近城門!”

  “得令!

  韃靼人不善于攻城,常大成不知道是誰給這些韃子出的主意,想到要用柴草來焚燒城門。

  實際上這種辦法有利有弊。

  對于守城的一方來說,這東西威脅很大,自然也會著重注意,更加不會讓它靠近。

  而一旦柴草在己方部隊范圍內燃燒,反而會害了自己人。

  常大成并非第一次守城了,似箭失上澆油帶火,這都是早就會準備好的。

  待到韃靼軍幾輪齊射過后,他馬上指揮:

  “凡射中柴草、架云梯者,賞銀一兩!

  從這一刻開始,

  守城戰便開始了!

  西北楊一清處大約還感受不到大同氛圍,他們依舊按照先前王守仁的建議緊密安排,總督府也給先鋒仇鉞增了一萬五千兵馬。

  這是一次田忌賽馬。

  一切就如王守仁預料的那樣,只要楊尚義按兵不動、以逸待勞,則火篩不敢以全部之兵力迎戰。

  仇鉞是血火之中走出的漢子,盡管這是一次極有可能兵敗的沖鋒,但接到軍令以后,他還是毅然出征。

  正德二年的大明西北邊軍已經加強了組織,從皇帝到總督,從總督到巡撫,再到各衛指揮使,上上下下都容不下怯戰之人。

  于是進入八月,大明從西到東都進入到戰火之中。

  京師離得遠,遲滯月余大約才會有反應,但隨著時間推移,很快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也都知道大明處于戰爭之中。

  其影響也全面顯現出來,

  首先是兵部,

  王炳領命重新編練十二團營,戰事在即,各級將校都很緊張,朝廷的規矩很簡單,哪一級的校官要留下老弱病殘的,就留在自己手里,仗打起來,你自己帶著這些人迎戰。這個辦法極為缺德,誰都知道自己的命是好的。

  其次是戶部,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自古的道理。韓文全力動員京通兩地百姓,大車小輛的開始往京師中運糧食。這事于少保在正統年間做過一次,后來說好的獎賞銀子也付了,這一次便沒有什么阻礙,以至于京師之中一時之間百業‘蕭條’,因為老百姓都沒日沒夜去運糧食去了。

  與此同時,受戰爭影響,京師之中有的人開始收拾細軟向南方逃命,對于這一點,朝廷沒有阻止,因為京師周遭還有許多百姓想要入城避災。

  但有一件事,出乎朱厚照的預料。

  他本來下旨,要內閣和順天巡撫、保定巡撫組織北直隸各處知府、知縣通知百姓抓緊搶收麥子。

  這是堅壁清野政策的一部分,而且關乎百姓切身的利益,做起來應當不會有太多阻礙,誰不知道把自己田里收起來的糧食當好的。

  而且本來今年就是免去錢糧的,換句話說收多少都是自己的。

  這些與戰爭沒有關系,為了幫助這部分極端貧窮的老百姓,皇帝是動了腦筋的。

  但沒想到的是,今年有許多百姓是剛分的田地,而且眼下是第一季麥子!沒有窮過、餓過的人永遠不知道,從自己的地里收起來糧食、看著自家的米缸里裝滿糧食那是什么樣的心情。

  有的人從出身開始就沒見過自家這樣富裕過!

  這不是糧食,這是活下去的希望!

  希望的力量,是一種無限強大的力量。

  結果這個時候韃靼人竟然領兵來襲擊大明!大軍過境就像蝗蟲,搶奪一輪之后還能剩下什么?

  也就是說剛到手的希望沒了!

  那是絕對不能答應!

  老百姓的怒火難以抑制,官府更加不會去抑制百姓對于抗擊韃靼的怒火,于是乎各府州縣都開始稟報,民間百姓自發組建民兵,決意與搶他們田、搶他們糧的人拼命!

  但這種不在兵部當中的武力到底算什么性質?具體要怎么處置?

  這些問題知府知縣是解答不了的,只能層層上報。

  朱厚照在宮里收到這些奏疏都有些感動和感慨,百姓的力量總歸是大的,當初分田的時候他的確沒有考慮過事情會演化成這樣。

  用內閣王鏊的話來講:民心可用,此戰必勝!

  是啊,民心可用。

  這四個字給了諸多老臣莫大的勇氣。

  閔珪激動的進言:“陛下,如此民心民氣,若是壓制必遭反噬,臣以為應當導而用之!”

  “如何用?”

  “有軍學院!”兵部尚書王炳說:“可派在軍學院中派出小組,赴各府縣統領百姓自發而成的民兵,有這些軍學院的學生,則各縣之兵皆可相互配合作戰,只要韃靼小王子一來,便讓他每走一步都在戰火之中!白天黑夜、不得休息!累,也累死他們!”

  這就是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朱厚照腦子里閃現出這個詞匯。

  此次朝廷分下去皇莊和中官莊田兩百多萬畝,分下去勛貴、各級官員莊田一百多萬畝。將近四百多萬畝的田,人均分得三畝,直接受益的人有一百多萬。

  這其中的百姓不會人人都有膽子拿起武器和正規軍作戰,但是愿意拿起武器的人,比例必定極高,哪怕以保守的三分之一估算,這也是三十多萬人。

  而這僅僅是分田的人。沒分田的人,難道就愿意自己的土地、糧食、牲畜、女人被任意搶劫嗎?

  那也不會的!

  只要有人帶頭,就是個從眾心理。

  當初,也先帶著朱祁鎮攻打北京的時候就面臨這種情況。來的時候窮兇極惡,老百姓不敢惹,等到眼看要失敗想撤軍的時候,一路上就被沿途的百姓痛打落水狗。

  這幫人就地取食,無惡不作,老百姓恨吶!

  朱厚照想著,這倒是個出其不意的招數,一方面可以幫助朝廷抵抗韃靼,另一方面也能夠組織起百姓的力量,讓他們能更好的保護自己的糧食,同時也給韃靼軍的補給添一些麻煩。

  “就以…保田護糧為口號吧,簡單為好,簡單了百姓才能聽得懂。復雜的講給軍學院的學生聽,便是官員為主,民兵為輔。正經的軍隊并非百姓所能抵擋,一旦形成潰敗之勢,那就無可挽回了。”

  “那是自然,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再有,他達延汗還不一定過得了這層層關隘,也許半道兒就給擒了也說不準。”

  朱厚照看了一眼閔珪,這個小老頭兒,一興奮起來,說話就有些肆意。

  “動員軍學院的事,也要細細安排。此次與韃靼之戰,朝廷要明確一點,便是他們立了功也是和其他人一樣,該賞的銀錢要賞,該給的官職要給,對于他們來說,也是提早一天離開學院。危機之時,方顯英雄,朕期望著大明再有一些年輕的戰將。”

  這件事兵部自有辦法,“先前分田之事已經動員過他們,就當是先前演練了一輪,這次再有重賞,其中也必有勇夫。微臣下去以后,按照府州縣做逐一劃分,保證大大小小幾十個縣都能分得一個小組,小組與知縣相結合,連同捕快衙役共同組織起每個縣的守衛,縣與縣相連接,府與府相配合,同時兵部與各個軍學院的小組保持通訊,京營和上直親衛用以守衛京師,其余山東、河南調集的勤王之師則配合府州縣作戰,到時候,韃靼人在哪里搶掠,哪里就有官軍和民兵,軍民一心,君臣一心,如此,焉能不勝?”

  朱厚照聽完之后,對此次作戰也有了更多的信心。

  “話雖如此,但紫荊關還是要著重防守,如此便可爭取更多的時間,做更充分的準備。最好,能不讓他們過紫荊關。軍民一心雖說令人振奮,可如此一來,不可避免的會有府縣遭遇洗劫,朕身為君父,總是不忍于這樣的事情發生。”

  眾臣跪地,“陛下仁德寬厚,實乃百姓之福。”

  這都是相互客套的話,聽聽也就罷了。

  “遵照陛下旨意,臣已經派了都督同知石奉,成國公之子朱鳳,領四衛人馬以及三千火銃前往紫荊關增援,達延汗要想過此關也絕不容易!”

  “按照他們出發的時間大約何時能到?”

  “大軍疾行,三日可到!”

  “好。”

  石奉是世襲的指揮同知,朱鳳是成國公朱輔的次子,這兩人都是軍學院出身。朱輔有一個長子朱麒,但是實在不堪大用,朱鳳還算有些上進心。

  其實朱厚照也希望,勛貴之中能有一人,不說再現祖宗之風采,至少不要讓人覺得能力平平。

  這個朱鳳二十出頭,希望他能有好運。

  朱厚照啥也不多說了,自己反身到御桉上執筆寫下先前提到的四個字:

  保田護糧。

  “拿去,讓這些韃虜知道知道漢人的厲害。”

  這個時候的動員力不會那么強,畢竟沒有基層組織,但動員一方面靠組織,另外一方面更重要靠實實在在的東西。全靠組織,但不實在那也不行。

  保田護糧不是假的,它其實也不太需要怎么組織。

  沒有刀槍,鋤頭一樣敲得死人。

  第480章保田護糧是大明嫡長子的章節。作者大大皇家雇傭貓歷盡各種艱辛細作而成。只是收集大明嫡長子。

飛翔鳥中文    大明嫡長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