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71章 榮王與他的五百頃土地

歡迎來到文學城頂部第471章榮王與他的五百頃土地底色字色字號大明嫡長子:第471章榮王與他的五百頃土地  正德二年七月中旬,這是北方最炎熱的季節。

  紫禁城里出于防火、安全等考慮,連一顆樹也很難見到。

  夏日的炎熱、內心的恐懼讓明憲宗第十三子榮王汗濕重衫,屁滾尿流一般趕到乾清宮。

  朱厚照對這位皇叔,利用多于認同。算是繼承了明廷防備皇叔的基因。

  而且他對于王爺豐厚、富裕的生活有些意見。

  弘治十二年,榮王大婚,孝宗皇帝為了給皇弟舉辦婚禮,了‘億點點’資金,數額大約為豐潤縣五百頃土地以及兩淮鹽引一萬引。

  后來弘治皇帝覺得鹽引實在是繁瑣費事,就下令戶部將這一萬引鹽引折銀一萬兩千兩。

  弘治十四年,憲宗第四子岐王朱右棆薨了,且他沒有子嗣。

  照道理而言,這一系也該絕了。

  但是弘治皇帝下令,將岐王在湖廣德安府的三百頃土地轉賜給榮王。

  換句話說,這個時候得榮王有八百頃土地,也就是整整八萬畝。

  他每年還有祿米一萬石。

  當然過程中各類布匹、鹽引的賞賜忽略不計。

  宗藩占有土地過多的問題,朱厚照肯定要解決的,只是不是在今年。

  不過他暫時不解決是一回事,榮王是不是可以自己把土地給獻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你有那么多銀子,每年還有足足一萬石祿米。還不夠么?

  一石有150斤,一萬石就是150萬斤。

雖說王爺肯定不是只花費在吃飯上,必然還有各類開銷。但即便如此,一萬石也非常足夠了  順天府一年才交多少稅糧?前幾年8萬石,去年十幾萬石。

  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八萬畝土地。

  朱厚照實在不能夠理解。

  他有一種感覺,這些王爺們才是大明王朝的股東,他只是職業經理人,累死累活,一年到底掙得錢先分他們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所以榮王來請罪的時候,

  朱厚照故意晾了他半個時辰,然后等他進來還找理由說:“眼下北直隸在分田,涉及各類莊田兩百多萬畝,百姓幾十萬,事情繁多,情況復雜。叫皇叔多等了一會兒,皇叔心中可不要覺得委屈。”

  “臣不敢,臣不敢。”榮王其實也年輕的,養尊處優之下,面皮也是細嫩,只是看起來身子骨也不算特別健壯,“臣此次進宮,是向陛下請求離京赴國,臣本應弘治十六年就藩,幾番變故之下,拖延至今,時日日久,恐有違祖宗之規定,因而懇請陛下準臣之國!”

  朱厚照覺得讓他之國也可以。

  可以讓背后挑動是非的人看到,這樣是有效果的,誘使他繼續出手,這樣就更容易露出馬腳。

  而且榮王久留京師,也不是個辦法。

  你瞧,這不就是被人利用了么。

  “之國之事,當初先帝就已經定了,朕當然也不好阻攔。但皇叔該不會是因為京師中的謠言吧?”

  一聽說那個謠言,榮王瞬間臉色慘白,“陛下!臣冤枉啊!臣問了王府中上上下下所有人,絕對沒有做過箭簇這類事務。私藏武器,罪同謀反,臣是萬萬不敢的!”

  大概是因為恐懼,一個二十出頭的男子竟是哭了下來。

  說句實在話,今天隨便找一個大臣來,都不會哭訴。

  但朱家的子嗣到這個程度基本已經沒有祖上的風采了。

  尤其弘治皇帝,他對自己那些個弟弟都太好了,溺愛害人啊,而且榮王因為年歲小,實際上就是弘治皇帝帶大的,

  長兄如父,弘治能容忍張太后的兩個弟弟為非作歹,對于自己的弟弟的容忍度更高。

  所以榮王才不是什么‘單純、善良又賢明’的王爺,他做得那些狗屁倒灶的事也不少。

  朱厚照起身到邊上一摞奏疏中翻找,時間也不久,很快拿到一個,說:“都察院御史崔郭上奏,說皇叔三遭大喪,延期之國四年之久。今若無故再留,于情于禮皆有未安。況聞朝廷留王,為欲代行拜廟之禮。夫天子所敬,莫大于祖宗。常遣親王代拜,尤不可聞之天下。

  咱們叔侄倆算是給人家都給批評了一下。這封奏疏朕已經批了,照準。等天氣稍加涼爽,皇叔就去常德府就藩吧。所以皇叔不必擔心,朕也不會信那些流言。該就藩就就藩,咱們照著祖宗定的規矩來。但眼下朝廷多事之秋,京畿無田百姓數不勝數,就是朕的皇莊都叫分了,所以皇叔就藩的一應賞賜,朕也只能從簡了。”

  朱厚照這話的意思算是明顯了。

  皇帝都分田了,你一個王爺不得跟著一起么?

  哪想到榮王驚叫一聲,“啊,陛下…陛下,臣還有難言之隱。”

  “你說呢。”朱厚照合上奏疏。

  “臣雖身為親王,但是是在京的親王,不是在就藩地的親王。按照規矩,在京親王的祿米止三千石。然而弘治十六年,先帝下旨臣就藩常德府,禮部各項準備一應俱全,王府將校都已在德安府等候。他們的祿米,都在找臣要。臣…臣實在是給不起啊。”

  朱厚照詫異一般的眨了眨眼睛,在京親王是三千石嗎?那他把所有王爺全都宣到京師里來,豈不是瞬間省去了70的祿米?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卡這個bug。

  其實三千石又咋了,不少了。

  “皇叔有八百頃土地,養不活幾個王府護衛嗎?”

  “臣…臣…”

  看他一個大男人婆婆媽媽忸怩的樣子,實在也叫人著急。

  糾纏了半天,

  朱厚照終于不啰嗦了,真是浪費時間,“這樣吧。岐王叔在德安府的三百頃土地朕還是賜予皇叔,不過京師近來分田之事實在困難重重,皇叔也是太祖皇帝的子孫,天下如今這個樣子,朕請皇叔與朕共度難關。薊州豐潤縣五百頃的土地,皇叔就不要再要了,反正湖廣常德離京也千里之遙。至于說王府將校的祿米就從德安府的三百頃土地上出。

  朕總不能一邊嚴懲占地的鄉紳百官,一邊又對自家人大家賞賜,傳出去,人家要背后指摘我們這些朱家子孫呢。況且…”

  朱厚照眼珠子一轉,落在榮王的身上,嚇得這家伙一哆嗦。

  “朕在京師被行刺、箭鏃之事還未查明,許多人還是在胡亂猜測會不會和榮王府有關系。所以皇叔這個時候也要做些賢明之事,讓人知道皇叔為朕分憂解勞,天家親親之道不是那么容易被挑撥離間的。”

  前半句還好,

  后半句榮王都頓住,不知道要怎么去回答!

  但是明顯瞧出,始終是不愿意,哭喪著臉說:“陛下,這…那臣王府將校…”

  “如果他們的祿米真的不夠。”朱厚照低下頭去,不再看他,“那就裁撤掉一些人。榮王叔忠心于朕,太平盛世的,要那么多將校護衛,做什么呢?”

  榮王大驚,又跪下,“陛下!臣王府護衛皆為先帝所賜!種種規制也有禮部所定!臣與他們絕無任何密謀!”

  他的聲音在乾清宮飄蕩,實際上也什么也沒激得起來。

  等他等了一會兒抬頭,才發現皇帝已經在看奏疏了,只是輕輕揮了揮手,示意他離開。

  榮王張了張嘴巴,似乎還想說。

  但也好在他沒開口。

  反正五百頃土地之事,就這么定下來了。

  朱厚照懶得再和他廢話。

  榮王走后,他吩咐邊上的劉瑾,“宣神武衛指揮使許冠。”

  “是。”

  許冠所執掌的神武衛是從上直親衛中再挑選精銳士卒組成,是朱厚照務必要抓住的精銳中的精銳。

  尤其在局勢有變化的時候。

  神武衛的所有人的個人信息、家庭情況,都在御馬監張永所秘密籌備的內衛監手中,他們的軍餉待遇與其他人也不太相同,之前分田,神武衛的士兵都有獲利。

  這五百頃也就是五萬畝的土地也一樣可以操作。

  許冠來了以后。

  朱厚照坐在御桉之后說:“神武衛最終是要擴充到三千人的,余下一千二百多人的空缺要逐漸補上。至于之前討論到的餉銀一事,朕已經給你找到了出處。有五萬畝的土地,每人應當能分到四十畝,雖然地方是偏了一點,在薊州豐潤縣,但總歸也是土地。”

  許冠略有震動,“臣謝陛下厚賜之恩。”

  “你們…”朱厚照駐筆想了一下,“不是你們。就你吧,事先不要告訴任何人,搞一次演練。就以,皇宮遭遇威脅為預設條件。看看效果。”

  為了讓自己的人更加深度的綁定在自己周圍,適當的利益分享還是要的。

  說到底就是那句話,朝廷也就是幾座宮殿、幾個衙門,飯還是要分鍋吃的。

  像特別俸祿、官位提升,他還是通過各種手段,讓現在文武之中都有一幫人因為獲得利益而對他這個皇帝忠心耿耿。

  這在某種程度上的確也是一種不平等,但真正的均田,現在或許是災難也說不定。

  到了午后,因為太過炎熱,所以朱厚照無心批閱奏疏,而是放置兩塊冰在邊上,暫時睡了個午覺。

  恍忽間被人給搖醒,

  “陛下!陛下!邊軍急報!”

  “嗯…”朱厚照在恍忽之間都囔了一聲。

  雖然勐然驚醒,直接從搖椅上坐起,“拿來!”

  接著快速掃過一眼,吩咐道:“宣內閣、軍機處進宮!”

  這才七月,韃靼人就忍不住了。

lq設置背景顏色字體樣式字體大小底部

飛翔鳥中文    大明嫡長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