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47章 專項整治

綜合搜索玄幻奇幻第147章專項整治第147章專項整治  有關民牧的方式對于百姓所造成的負擔,這間房子里的人應該沒有不知道的。

  但是戰馬的重要性,任誰也不敢改動太多,百姓不苦,國家就沒有馬,國家沒馬,這個罪名誰敢擔?

  所以最后就是再苦一苦百姓。

  “弘治五年時,兵部尚書馬文升也曾有意改良馬政。他令今后將所屬官軍領騎操馬匹,置立印信,文簿每月三次點視。臆息肥壯者,列為一等;臆息瘦者,列為二等。若三次點視俱瘦,以后馬匹倒死者,著令買補以戒軍士不肯用心喂養之弊。其三次臁息肥壯遇有急病證倒死者,免其追賠。”

  這種做法,就是把軍馬做上標記,然后過段時間就去看看它肥壯不肥壯。

  如果一直肥壯,忽然死了,那也‘免其追賠’。

  其實就是將馬匹賠償的情況細化,也更加人性化。

  屬于有點用,但也只有一點的那種。因為記錄它肥還是不肥,這就容易滋生腐敗,給錢的自然就是肥壯了。

  朱厚照聽劉健講了這么一大段,證實了他心中兩個想法,

  其一,確實有人領了馬回去之后,運氣不好把馬養死了,而且還不是一個兩個。

  其二,說明馬政之害深入人心。

  不然馬文升就不必做這個改良。

  “各位都是朝廷股肱之臣,依你們所言,民牧的方式如果照眼下這種方式繼續下去,朝廷還能收到足夠多的馬匹嗎?”

  王越聽出了不好的苗頭,殿下不是要減少牧馬吧?

  這兵部沒有馬可怎么辦。

  “殿下…國事艱難,朝廷雖有心想疏解百姓之困,但馬政亦是祖制,輕易改動,恐非善事。”

  “祖制嗎?”朱厚照呢喃的說:“我記得太祖高皇帝曾有言,國以民為本,若因馬而疲民,非善政也。”

  這是朱元章原話,在場好幾個大學士,應當是記得的。

  朱厚照記憶之中也有劉六劉七的大起義。

  而且離現在沒多久了。

  農民一旦起義,其實就是活不下去了。不然以中國的老百姓來說,不要說一天三頓,就是一天一頓都不會輕易造反。

  造反,這絕不是一個浪漫的詞匯。

  這是要誅九族的。

  朱元章當年連和尚都當了,都沒想過要去造反。

  “…本宮有一點不是很明白,”朱厚照打算詢問清楚,“弘治十一年在大同,發生的商人和韃靼人交易違禁物的桉件,其中有一個講情的理由,便是說大同缺馬,因而要向韃靼人購馬。所以,既然可以向韃靼人購馬,為何不能向朝廷關內的大明子民購馬?是因為關內不適養馬,韃靼人的馬更好?還是因為即便將全國的馬匹購來依然不夠?”

  “殿下,”韓文出聲,“這個問題臣可以回答殿下。草原上的馬高大,南方的馬匹矮小,這原也沒錯。可殿下想想,即便北馬也有上等馬和下等馬之區別,韃靼人會將上等馬賣給我們嗎?”

  話說,,,..版。

  朱厚照點了點頭,這幾個尚書里面,韓文還是比較能干的。

  王越基本沒多久好活,拿他來充當兵部尚書的門面的。

  “有道理,繼續說。”

  “臣聽聞在草原上有這樣的笑話。便是說韃靼人在小馬一生下來后就將其留在山下,把母馬系在山頂。如果小馬駒能夠從山下一躍而上跳到母馬身邊,這是好馬,留著自用,”

  “若是一下跳到半山腰然后熘達上去找母馬的馬,則列為肉馬,意為殺了吃肉。”

  “而懦弱而不敢往上跳的,賣給大明。”

  這種事情朱厚照還是頭一回聽說。

  所以很不高興的‘哼’了一聲。

  但其實想想也合理,馬是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想用錢買到好的?二十一世紀人類都沒文明到那個程度。

  “至于集全國之戰馬是否夠用,則要看戰事的發展,若是數十萬部隊出征,從戰馬、到運輸的馬匹往往需要上百萬匹,我大明現在全國的馬匹不會超過五十萬匹,自然是不夠的。”

  朱厚照大約明白了,“那么平時所用之馬,應當不需要那么大的數,這是否可以向民間的百姓購買?”‘

  韓文答:“弘治六年時,時任兵部尚書的馬文升已上疏朝廷,決意將百姓養馬任務化為賦稅,交歸朝廷,以邊鎮自行采買馬匹為主。弘治六年后,南方多省都有類似的請求,希望改養馬為征銀。”

  其實就是馬戶交一筆銀子了事。

  這是自下而上的政策改動,說明此時的民間對于養馬已經極為厭惡,寧愿交銀子也不養馬。

  “殿下若要擴大購買的規模,臣以為可行。但說到底還是要馬戶交稅,因而臣不敢保證,真的可以疏解民困。”

  “若不要馬戶交這筆‘贖馬之稅’呢?”

  “不交稅朝廷購馬之銀錢就沒有來源。”

  朱厚照則說:“非也,窮苦百姓因為養馬,已經顧不上務農。如果朝廷不讓他們養馬,改為種地,那么朝廷的稅賦是會增加的。本宮可以向父皇請旨,河北之地增加的賦稅皆可調用為購馬之費用。”

  “這…”

  大家也都沒說話。理是這個理。

  但是吧…從洪武到弘治,全國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多,人丁越來越多,歲入怎么還減少呢?

  所以太子的辦法,是管用的,的確會增加賦稅,也許還能增加不少,因為河北的百姓受民牧之苦極深,真的讓他們好好回去種地了,那生產都是有積極性的,

  所以賦稅增加三年、五年,十年,甚至說長點兒,二十年都可以做到。

  可三十年、五十年之后呢?

  一切又回到原點。

  五十年后的人回頭一看你這個改革,根本就是一場空,本來還能搞幾匹馬,現在是馬也沒了,賦稅也沒了。

  “怎么了?”

  大家不說話。

  韓文就把這個道理說了。他得把以后得問題和太子說清楚。

  “…也許至那時,朝廷便既無賦稅、也無良馬了。”

  朱厚照心想那都幾十年之后了,幾十年的時間,國家指不定給我變成什么模樣了呢,說不定大航海都來了。

  而且要不了幾十年,他就要把那些被搶占的牧馬場全部都奪回來,到時候官牧增加,情況又不一樣了。

  “韓尚書想過沒有,如此弊政如果堅持不改,窮百姓、苦百姓、困百姓,也許我朱家就沒有后世之君了!”

  眾臣全部跪了下來,“臣等輔政不力,請殿下責罰。”

  看起來他們也沒什么意見了。

  但這樣重大的事情,不能草率的施行。

  “馬政非善政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但朝廷需要馬匹,本宮也知道若輕易取消,恐影響未知,且朝廷托給百姓的馬匹若是驟然全數收回,那么多的馬,又要放到哪里去養?還是就地殺掉?這都需要考慮。因而還是兩手行動吧。”

  朱厚照本來思路也不是很清晰,都是在和臣子的討論之中,漸漸找到了還算可行的辦法,“其一,便是挑選北直隸一到兩個縣試點,取消由馬戶養馬的民牧之策,那些交給百姓的馬匹,朝廷原數收回,隨后交給梁儲,叫他給楊一清送去。他這個太仆寺卿不能天天都在京城待著。”

  “劉閣老,你要挑選得力人手,任這兩縣的知縣。”

  “是。”

  “殿下。”謝遷在這個時候提出了一個疑問,“若此例一開,至用兵之時,朝廷即便有錢也買不到馬匹又要如何?”

  朱厚照回答:“取消馬戶養馬,不是徹底不養馬,如果朝廷改為用銀子去民間購馬,如此一來百姓有利可圖,自然就會有人愿意養馬。這其中關鍵就是銀子夠不夠。”

  “韓尚書,戶部要重點關注試點縣的賦稅增長數據,一年后本宮要看到這份詳實的數據,如果增加的賦稅能夠覆蓋購馬的銀兩,或者即便短缺但短缺的不多、朝廷可以承擔得起的,那么到時可以考慮擴大試點。如果發現賦稅并無多少增長,或者離購馬所需銀兩實在太遠,那么本宮與各位先生就要另尋出路了。總得來說,以穩為主,穩中有進。”

  謝閣老覺得這個說法有意思,“殿下的總結,很是精煉。”

  “試點的縣,取消了就回不了頭了。謝閣老,這可不是好玩的事。”

  謝遷:“…”

  “是。”

  取消了自然就回不了頭了。

  因為百姓本來就極度厭惡,終于解脫了,你又讓他回去?豈不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其二,在并未試點的縣,本宮決意授意內閣、吏部、刑部、兵部、大理寺、都察院,六部委…喔,不,就是你們六家聯合進行一次專項整治活動。”

  這一點大臣們就不是很理解了。

  劉健拱手,“請殿下示下。”

  “各位想過沒有,朝廷的制度沒有一條是要將百姓往絕路上逼的,可為什么馬戶的生活如此困頓,在國家承平年代都要賣兒鬻女?這其中,又有多少吏治敗壞?大小官員上下其手,欺壓百姓!”

  “試點之策效果不知如何,朝廷三五年之內依然離不開民牧。可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百姓被欺負,因而本宮所說的專項整治,便是專門針對底層的官吏在驗馬、點視清點馬匹,記錄馬匹狀況,容易滋生權利尋租以及輪養幾戶輪流養、大戶會欺壓百姓等過程之中的不法行為進行打擊。”

  劉健一聽,這不得了,真要如此那從上殺到下,估計也沒幾個冤枉的。

  “殿下,這樣一來恐殺勢太甚!”

  朱厚照卻不愿有所讓步,一來他知道馬政這整個系統都是不受重視的官員,就是一幫弼馬溫。

  他這個太子當到現在,是這也動不得,那也動不得,到現在連這幾個養馬的官員都動不得?

  太仆寺,從三品機構,殺個最大的官也就是個從三品。又不是西游記,還能來個弼馬溫能變成齊天大圣不成?

  即便真有什么,京營剛剛歷經整頓,北直隸又不遠,就近拉出去檢驗檢驗也不錯。

  但是考慮到人手問題,他沒有那么多人一下子在北直隸開展這樣的行動。

  “劉閣老不必多言,害民的官吏多殺一個我大民的民心便會穩固一分。不過倒也不必全部算上,同剛剛試點取消馬戶養馬一樣,便先挑兩個情況最嚴重的縣先進行專項整治。”

  朱厚照擲地有聲的說:“先抓捕,再定罪!不殺一批這樣的無良官吏,百姓便不得安生!這件事本宮去向父皇請旨,讓錦衣衛從旁協助。最后,謝閣老。”

  “臣在。”

  “你是閣臣,又兼著刑部尚書。這件事要受累了。另外,本宮也再送你八個字。”

  “殿下請說。”

  “有惡除惡,有黑掃黑!”

2970了。再來點,就可以領那個精品徽章了  第147章專項整治是的章節。作者大大皇家雇傭貓歷盡各種艱辛細作而成。只是收集。

飛翔鳥中文    大明嫡長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