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南無阿彌陀佛第六百七十五章南無阿彌陀佛←→:
波旬三面一起發聲,兇惡,深沉,邪魅,卻是一模一樣的魔性十足。
六只魔眼緊盯著寶生佛,欲界神力仿佛無形的壁障,封鎖時間長河,不給寶生佛半點翻盤的機會。
三頭三面,六臂搖晃,矗立在虛空中,浩蕩魔威震懾寰宇周天,盡顯自在天魔王的威風。
“阿彌陀佛!”
寶生佛自知劫數難逃,引動涅槃之火,點燃不滅真靈,自我走向寂滅。
自我寂滅涅槃,好歹能夠保留大部分他我,不至于將底蘊喪盡,可大大縮短再度歸來的期限。
若是波旬親自動手,他我必定死絕,于輪回中沉淪千萬年。
該怎么選,寶生佛心里無比透亮。
大羅金仙,不死不滅,一時的勝敗代表不了什么,輪回之中走一遭又如何,就當大夢一場!
涅槃之火熊熊燃燒,點燃了寶生佛殘破的佛體金身,也點燃了寶生佛的不滅真靈,在火光中走向寂滅。
最終,寶生佛的身影消失,只剩下一顆金光璀璨的舍利子攜帶一點不滅真靈遁入諸天,輪回去了。
千重劫,百世難,縱然輪回無常,紅塵多磨,無數歲月之后,寶生佛依舊是寶生佛。
一證永證,永恒自在,雖入輪回,但寶生佛的大羅本質仍在。
諸天不崩,大羅不死。
“便宜這禿驢了!”
波旬兇惡的一面冷哼一聲,仍然覺得不夠。
在保留大部分他我的情況下入輪回,要不了千萬年,寶生佛便會再度歸來,這在波旬看來,無疑是太輕了。
參與圍攻偉大的他化自在天主,寶生佛應該永生永世都在輪回中沉淪。
但寶生佛已入輪回,祂也不能再出手滅絕寶生佛的他我身,畢竟是大羅強者,哪怕是臭名昭著的天魔王,臉面還是要的。
逼得寶生佛涅槃入輪回,波旬當即又殺向了不空成就佛。
滅殺諸佛,覆滅靈山,這種事波旬最積極了,祂,可是佛門的死敵啊!
被關押蒙界漫長歲月,以大羅強者的尊貴過著囚徒一般的生活,牛魔王,金翅大鵬,夢魔,血殺道人等大能無不對佛門恨之入骨。
如今破封再出,不攪個天翻地覆,都對不起祂們漫長歲月中承受的孤寂與痛苦。
蒙界諸多大兇的參戰,為佛門的覆滅徹底敲響喪鐘。
無限時空之外,兩尊大佛巍然矗立,一者寶相莊嚴,眉目柔和,大慈大悲,一者身具諸般妙相,菩提無相,即見本源。
阿彌陀佛,準提佛母。
佛門兩大源頭在此,而在祂們的面前,是一方似虛似實的宏大世界,磅礴世界之力涌動,阻擋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前行。
如果有人能夠窺探到這里,仔細觀察探尋的話,定會發現這方虛實難測的大世界竟然與地仙界毫無差別。
而能夠調動地仙界世界之力者,除了以無上大偉力締造地仙界的地仙之祖外,無人能夠做到這一點。
強敵阻路在前,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法相金身收斂,化作兩個普通僧人模樣。
阿彌陀佛身著灰色僧袍,面色愁苦,似在感嘆蒼生之疾苦,生靈之艱難。
準提佛母面相紅潤,猶如嬰兒,有種超然出塵的氣質,身上道氣與佛光交相輝映,演繹菩提萬象。
“鎮元道兄,既然來了,何不現身一見。”
準提佛母輕聲道,聲音雖不重,卻蘊含神秘之力,穿透重重時空,抵達莫測之界域。
時空猶如水波蕩漾,鎮元子悠然現身,道袍拂塵,威儀不凡,渾似太虛,深不可測。
天,地,人,神,鬼 五大正統仙路,地仙道便是由鎮元子開創,其才情,實力,絕不亞于任何一位至強者。
縱然面對的是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這佛門兩大源頭,鎮元子亦是淡定自若:“請兩位道友暫時止步。”
淡然之語,卻是蘊含不容反駁的霸道。
祂的生死至交紅云道人向佛門出手,滅佛門以報復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祂自當全力相助。
以鎮元子一己之力,自然威脅不到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但不希望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過去添亂的,何止鎮元子一人。
佛門囂張了數個紀元,該到了覆滅的時候了。
“鎮元道兄,非要如此嗎?”
準提佛母臉色微沉。
阿彌陀佛夢中證道,神游諸天,愁苦的面容變得無比嚴肅,似是看到了什么大恐怖。
一根紫氣氤氳的紫竹杖;
一顆照耀諸天的太陽;
一桿弒神殺仙,破滅萬法的神槍;
一卷包羅萬象的太極圖;
一面混沌氣繚繞的大幡;
一道殺意凜然,鋒芒如劍的眼神;
全都對準了此地,若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繼續前進,等待祂們的將是包括鎮元子在內的七大至強者的圍攻。
“既然欠了因果,總歸是要還的,不是嗎?”
面對威震諸天的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鎮元子仍然淡定從容,不緊不慢的道。
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不欠祂什么,但接引準提欠紅云道人大因果。
圣道因果,不會因為洪荒天道崩滅而消散。
準提佛母冷冷的看著鎮元子,祂可是被譽為諸天第二無恥的存在,向來只吃不吐,想讓祂償還因果,妄想!
何況,圣道因果要是那么好還,曾經祂與阿彌陀佛就不會冷眼旁觀紅云道人隕落了!
用畢生心血佛門的覆滅,來償還因果,那更是不可接受之事。
紅云道人一個死鬼罷了,哪有資格跟祂談因論果!
正欲說點什么,卻被阿彌陀佛打斷。
阿彌陀佛一個眼神過去,準提佛母當即閉嘴,任由阿彌陀佛發揮。
準提佛母不敬道祖,不懼三清,唯獨對阿彌陀佛尊敬有加,無盡歲月的朝夕相伴,祂們之間的關系無比的鐵,比鎮元子與紅云道人還要深厚。
阿彌陀佛看向鎮元子,雙手合十,行了一禮,算是為昔年之事道歉,而后沉聲道:“鎮元道兄,此番過后,一切因果,盡歸于無。”
鎮元子秒懂阿彌陀佛的意思,點點頭道:“道友若早有此心,又何至于有今日之厄。”
七大至強者同時阻路,阿彌陀佛想不妥協都不行。
順勢停下腳步,了結成圣因果,一方面維護住了佛道源流該有的面子,一方面也徹底斷絕與紅云道人的因果糾纏,阿彌陀佛這一步棋,妙!
就是苦了靈山諸佛,沒有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施以援手,靈山必滅無疑。
任憑佛門底蘊再深厚,也絕對擋不住諸多大能的圍攻。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