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大中小第五百八十七章調兵遣將感褋眼夜間模式→第五百八十七章調兵遣將感褋眼 “楊卿,你的意思呢?”
朱厚照目光看向楊一清,與老朱等人開戰,內閣首輔的意見很重要。
嚴嵩也算站在朝堂頂點的重臣之一,但份量比起內閣首輔來,還是差了許多。
皇帝要自己發聲,自己也不能裝聾作啞,楊一清面露一絲苦笑,高聲道:“陛下有吞吐八荒之志,臣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這就是他的態度,除了支持朱厚照,他別無選擇。
太武朝的內閣首輔不好當啊,若是與皇帝意見產生分歧,距離下臺也就不遠了。
楊一清清楚的明白,他這個內閣首輔,就是皇帝手里的一顆棋子,是繼續使用,還是隨手扔掉,全憑皇帝一念而決。
“天下大勢,分合至統一,乃是千古不變之至理,既然遲早都要統一,那么這個人為何不能是陛下。”
楊廷和跟著高呼道:“陛下一統大明,我等為臣者,亦與有榮焉。”
內閣最具權勢的二楊相繼表態,均支持皇帝,如費宏,王鏊等人既不支持,也不反對,文官這邊基本搞定。
接下來就輪到軍部了,與老朱等人開戰,軍部是主力,他們的意見尤其重要。
朱厚照目光挪動到軍部諸將的身上,澹澹的道:“諸位將軍有何看法?”
軍部的情況,他心里無比透徹,要用誰為主將,哪些將領不必參戰都想好了,但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
執掌朝政權柄,最重要的是規矩,規矩亂了,就不好操控了。
“陛下刀鋒指向哪,末將的刀就往哪砍。”
軍部四大王將中最忠于朱厚照的胡大魁擲地有聲的說道,聲音恍如巨雷炸響。
戚繼光,岳飛,李靖,陳武,蘇定方,王保保.......
一眾將領戰意空前膨脹,為將者,功名只在馬上取,越是規模宏大的戰爭,越是他們建功立業的時候。
如英國公張懋,黔國公沐昆,李旻,李澄等勛貴出身的將領則全都寂靜無聲,不發一言。
與老朱等人開戰,就意味著他們要對上自己的父輩,祖輩,血脈至親在戰場上兵戎相見,是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愿面對的。
“陛下,老臣......”
英國公張懋上前兩步,欲言又止。
他知曉滿朝文武無一人能阻止朱厚照發動戰爭,更不欲參與此戰,卻又不敢明著拒絕,害怕張家從此遭到朱厚照的打壓。
畢竟朱厚照的過往實在劣跡斑斑,很難保證他不會因一點小事就疏遠乃至打壓張家。
“老國公的難處朕能理解,此戰老國公便留在京城,輔助靖王為朕穩定大后方即可。”
朱厚照微微一笑道,主動準許英國公不參與此戰。
隨即又喊出一大串的名字:“黔國公沐昆,李旻,李澄.......”
被朱厚照喊到名字的將領,多為勛貴出身,不便參與大戰,朱厚照只能下令道:“命爾等留在本土輔助靖王處理諸多要事,不得有誤。”
“謝陛下。”
皇帝體諒他們的難處,不讓他們參戰,一眾勛貴出身的將領登時松了口氣。
雖說君命不可違,可誰都不愿意去跟自己的父輩,子孫輩刀劍相對。
文官,武將,支持統一戰爭的皆已表態,不支持的撼動不了朱厚照的意志,打響統一戰爭已勢在必行,朱厚照趁熱打鐵,開始調兵遣將。
“胡大魁,岳飛,戚繼光,李靖何在?”
朱厚照一聲大喝,先從四大王將安排作戰任務。
兵對兵,將對將,王對王,與老朱,朱棣這等坐擁大量勐將名將的蓋世帝王對陣,就要用最強勢的手段。
“末將在。”
胡大魁,岳飛,戚繼光,李靖四人齊齊整整的站在朱厚照面前,或是神情狂熱,或是戰意內斂。
四人都是朱厚照一手提拔的太武朝最強四將,對朱厚照忠心耿耿,朱厚照怎么說,他們就怎么打。
“藥師,徐達就交給你了。”
不敗軍神與大明萬里長城的對決,誰勝誰負,朱厚照萬分期待。
李靖性情穩重,躬身一禮,嚴肅道:“必不令陛下失望。”
“大魁,對上常遇春,有幾成把握。”
常遇春是一員彪悍勇勐的悍將,胡大魁亦是天生神力,悍勇無雙,此二人對上,定是針尖對麥芒。
朱厚照一向不服老朱,這回他倒要看看,是老朱的悍將常遇春勇勐無敵,還是他的胡大魁強不可擋。
“若不能勝,末將提頭來見。”
胡大魁猙獰一笑,渾身氣勢勃發,仿佛阿修羅界跑出來的阿修羅,嗜戰如狂,至死方休。
“朕不要你的腦袋,朕只要你戰勝你的對手,為朕贏得勝利。”
朱厚照無奈搖了搖頭,這個莽夫啊,哪怕成了四大王將,坐鎮一方大域,還是改不了那粗野的臭毛病。
不過要是改了,胡大魁也就不是他可以百分百信賴的死忠了。
“張玉,張輔,乃永樂名將,實力非同一般,便交給鵬舉你了。”
岳飛鄭重一禮,信心十足道:“臣,定當為陛下大業貢獻一份心力。”
張玉,張輔皆非泛泛之輩,尤其是張輔,堪稱永樂第一名將,但岳飛有必勝的信心。
不同于其他時間線上的岳飛,這個岳飛自小受朱厚照悉心栽培,能力母庸置疑,縱然以一敵二,他也有極高的勝算。
李靖,胡大魁,岳飛,都安排好了,四大王將只剩下一個戚繼光,朱厚照仔細想了想,打亂了原先的戰略構想,讓戚繼光去對付一個讓他差點遺忘了的對手。
“元敬,趙輔朕交給你了。”
征夷將軍趙輔,成化朝名將,成化犁庭的總指揮,能力不見得比張玉,張輔遜色。
成化帝朱見深,若非一時心血來潮,朱厚照都險些將其忽略了。
論起個人實力,以及朝中頂尖戰力,成化朝并不怎么出色,但論起軍事實力,卻是不容小覷。
“大明小漢武”沉迷于萬奶媽子不假,若真要發起飆來,可能比蟋蟀玩家朱瞻基,大倒霉鬼朱祁玉,老道士朱厚熜都要強,不得不防一手。
“臣,領命。”
戚繼光沒有多余的保證,只有一貫的沉穩內斂。
徐達,常遇春,張玉,張輔,趙輔,有四大王將應對。
其余的如洪武朝傅友德,鄧愈,湯和,耿炳文;永樂朝的朱能,邱福;嘉靖朝的俞大猷;萬歷朝的李如松;天啟朝的袁可立;崇禎朝的滿桂,何可綱.......
等等等等.......都只是陪跑而已。
唯獨剩下一個藍玉,是個不能忽視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