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轉眼一瞬第二百零二章轉眼一瞬:、、、、、、、、、最新網址:“這是一篇操控氣運的法門,你們有空就多參悟一下,對你們大有好處。”
寶爺手指一點,一篇玄之又玄的經文出現在眾人腦海里。
《紫薇天運篇》
紫薇者,帝也,以紫薇命名,可見這篇經文有多么不凡,即使對其中闡述氣運妙用的經文壓根看不懂,老朱家眾人還是本能的一陣癡迷。
仿佛這門功法就是專門為他們量身定制的一般。
該給的都給了,寶爺繼續躺回貝殼床睡大覺,老朱家眾人將靈氣團交給以劉伯溫,姚廣孝,王陽明為首的研究團隊之后,便各自帶著鎮石離去。
時間猶如白駒過隙,飛速流淌,轉眼一瞬,十年已過。
十年時間,不說滄海桑田,卻也是星移物換,改變頗多。
小朱已經長成了翩翩少年郎,在老朱與朱標的教導下,極為的優秀。
朱慈烺已經全面接管崇禎朝,朱由檢已經不大管事,專心研究他的整人藝術。
朱厚照的正德朝更是日新月異,與十年前相比,簡直就像是換了一個時代,變化之大,讓朱厚照自己都忍不住感慨萬千。
改革變法的春風已經吹遍整個大明天下,朱厚照的三改已經深刻落實下去。
安南,交趾,占城,暹羅,呂宋.....大量國家在大明鐵騎下一一宣告破滅,就是一直緊跟著大明腳步,極其聽話順從的小老弟朝鮮,也讓朱厚照隨意找了個由頭,然后就給滅了。
朝鮮這小老弟聽話歸聽話,但畢竟不是自己的,在朱厚照眼里,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才是最穩妥的,再聽話的附屬國,終究會有變成白眼狼的一天,就好比扶桑。
安裝最新版。
朱厚照對外奉行的理念就是,附屬國一概不要,要么主動投入大明的懷抱,接受大明的整編統治,要么就等著大明鐵騎打上門,直接把你滅了,用絕對的鐵血手腕建立起大明無可撼動的威嚴。
直至如今,正德朝的疆域已然延伸至蘇門答臘,對海外進行瘋狂的資源掠奪,用海外豐富的資源,來供養大明這龐然大物。
大明在短短十年時間里,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得到空前的發展,都離不開海外諸國的貢獻。
對外開疆拓土期間,大明也涌現了大批年輕有為的將領,尤其是劉瑾的義子劉祿。
這小子不愧是被朱厚照寄予厚望的“千牛龍武將軍”,征伐呂宋之時,跟隨胡大魁身邊擔當親衛,一戰成名,以年幼之軀帶領五千羽林衛大破呂宋三萬兵馬。
劉祿在軍事方面天賦極高,但由于少時所經歷的一些事情,導致殺性極重,動不動就喜歡屠城,年方十五,便有“小人屠”之稱,臭名昭著,被許多文人士子所不恥。
除劉祿外,肅王一脈旁支出身的朱弼杬亦是不凡,一戰平定新疆,與彭澤一起擊垮吐魯番,戰功赫赫,新生代將領中,除劉祿以外,無人能出其右。
在軍事戰爭方面,正德朝可謂是空前的璀璨,以軍部為首的武官們亦再度挺起了嵴梁,土木堡一役后,武官們喪失的尊嚴又回來了!
政治方面,也是一點不差。
經過一次次的清洗打壓,那些無法無天的商人總算是認清了誰才是這個天下的主,該交稅交稅,不敢再明目張膽的做出一些違逆朝廷意志的事。
儒家讀書人們也鬧不起來了,日月學宮的建立,百家爭鳴的重啟,儒家讀書人已經很難維持住一家獨大的局面。
而且在朝廷有意扶持百家的情況下,儒家讀書人更是一點優勢都沒有。
現在朝廷舉行科舉,百家學子也能參與大考,且更受歡迎,法家學子入刑部,入大理寺;農家學子入戶部,墨家學子入工部,醫家學子入太醫院 儒家學子再也囂張不起來了,不但沒有精力再去風花雪月,高談闊論,還得在讀書之余,多學一門技藝傍身,增強自身競爭力,不然在這個百家爭鳴,內卷嚴重的時代,他們連一點出頭的機會都沒有。
不進則退!
時代變了,儒家讀書人要是再像以往一般,整日流連青樓酒肆,風花雪月,高談闊論,那只會加速儒家被時代淘汰的進程。
以往但凡是個偏遠點的地方,儒家讀書人都是挑三揀四,寧愿留在翰林院混日子,也不愿意出去為官。
而到了現在,只要能有個官位就不錯了,別說是遼東,漠北,云南等地,就是海外之地,他們也會爭先恐后的去。
沒辦法,競爭太激烈了,沒有他們選擇的余地,不聽從朝廷的安排,便只能被淘汰,朝廷現在壓根不缺人,他們并沒有以前那么重要。
仗著國家需要他們幫忙治理,就敢威脅皇帝,肆無忌憚,為所欲為,那是想都不要想。
日月換新天,用來形容十年后的正德朝是再合適不過。
軍事,政治,經濟,民生,各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也是時不與我,不然朱厚照有把握在六十年內橫掃全世界,完全史無前例的宏大偉業。
可話又說回來,即使他能一統全世界,也不過是個肉體凡胎的凡夫俗子,逃脫不了生老病死的折磨,唯有走上長生之路,他才能擁有更長的壽命,打下更廣闊的江山霸業。
“老人家,今年收成還好吧!”
京城之外百里,已是中年模樣的朱厚照向一位老農詢問道。
今日難得清閑,出來走走看看。
在他的身后,還是一如既往的跟著劉瑾,十大劍衛躲在暗處戒備保護。
老農見朱厚照衣著華貴,倒也不覺驚訝,隨著百家爭鳴的重啟,天下學子都盛行游學之風,他就不止遇到過一個因游學而路過這里的學子,把朱厚照也當做了一名游學至此的讀書人。
咧嘴一笑道:“今年收成還不錯,除去一家老小的吃喝,還能給牙子們添一身新衣裳。”
他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可眉宇間卻帶著點點憂愁,讓朱厚照十分不解。
“收成既然不錯,老人家又為何愁眉緊鎖。”
“唉”
老農嘆了口氣,略微無奈道:“經陛下與王首輔變法之后,咱有了地,也不怕挨餓了,可還是免不了受窮啊,咱的大兒快到成婚的年紀了,咱卻連彩禮錢都還沒準備好。”
請:wap.ishuquge.org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