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www.wangshuge.la
第九十六章推恩令,分家 第九十六章推恩令,分家 “陛下,取消皇室宗親的奉養銀,怕是不太妥當。”
王鏊無奈道。
不再奉養皇室宗親,說的容易,辦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各地藩王,還有他們的子孫后代怎么可能輕易放棄不用付出任何代價,近乎白得的龐大利益。
再有就是,太祖欽定,皇室子孫,朝廷來養,祖制不可違!
“再難也要進行下去,朝廷財政不能因為一群蛀蟲而被拖垮了。”
“他們都是大明朱家子弟,大明養了他們這么多年,讓他們享盡榮華富貴,大明財政遇到困難,他們做出一點犧牲,難道不是應該的。”
朱厚照斬釘截鐵的道,不論是因為個人恩怨,還是出于對財政問題的考慮,皇室宗親的奉養銀都必須停了!
隨著變法的持續展開,他這些年積攢的錢財也在大幅度消耗,不把財政問題解決,等他積累的錢財耗盡,變法就會無力維持下去,國庫也將無以為繼。
財政問題,藩王問題,已經到了不能不解決的時候。
“陛下,太祖有命,朝廷需無條件奉養皇室子孫,貿然取消奉養銀,只怕各地藩王都會不服。”
吏部尚書胡世寧輕嘆道!
皇帝有心改變財政問題,這點他們眾人都是支持的,畢竟大明的財政從開國至今就不怎么好,可祖制這東西真不是說改就能改的,其中涉及的利益之龐大,足以讓各地藩王瘋狂。
朱厚照臉皮微微抽搐,祖制,祖制,還是祖制,全都是老朱留下的爛攤子。
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都尉,輔國都尉,奉國都尉......公主,駙馬,縣主,郡君,縣君,鄉君......
一大票的封下來,老朱家的人是全部照顧到了,什么都不用干,就等著享受生活就行,可帶來的卻是龐大的財政支出,偏偏老朱這所謂的祖制還不好改。
“一切后果,朕一肩承擔,但,皇室宗親的奉養銀必須停了!”
“朝廷已經養不起了!”
朱厚照意志無比堅定,大明的皇室宗親太多了,奉養需要的錢財也太多了,他不想養了!
誰愿意養誰養去!
“陛下,臣倒是有個主意!”
嚴嵩腦瓜子里閃過一道靈光,出聲道。
“說!”
朱厚照與眾人紛紛看向嚴嵩,想看看這奸詐狡猾的老家伙能有什么好主意。
朱厚照對嚴嵩也是頗為期待,這貨雖然被他提拔到了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位子上,但其為人絕對沒有御史官該有的耿直剛進。
反而無比的陰險狡詐,連劉瑾對他都得敬佩三分,其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絕殺。
“陛下,臣以為陛下若要削減皇室宗親奉養銀,可學漢武帝推恩令之策!”
推恩令!
眾人大失所望,覺得嚴嵩說了跟沒說一個樣,推恩令確實是千古陽謀,把人的貪婪心理利用的淋漓盡致,堪稱無解,但大明的情況,與漢朝完全不同,推恩令只怕也沒什么用處。
漢朝與大明一樣藩王林立,但能夠繼承王位的往往只有嫡長子,嫡長子逝去,才能輪到嫡次子,像是庶子,旁支什么的,那就只能哪涼快哪兒呆著去!最多讓你白吃白喝,想要其他的,就是純粹白日做夢。
大明則不同,嫡長子繼承王位不變,但即便不能繼承王位,也還能混個鎮國將軍的稱號,不至于一無所有,一切都有朝廷在買單,推恩令想要實行下去,根本就不現實。
從對待藩王的制度上面,推恩令就不適用于大明。
“嚴嵩,你是在跟朕開玩笑嗎?”
朱厚照臉色不善。
“陛下莫急,且聽臣細細道來!”
嚴嵩微微一笑,道:“推恩令的確不適用于大明,但若是換一種情況呢?”
“什么意思?”
朱厚照劍眉微挑,眾人也紛紛露出好奇之色。
“據臣所知,朝廷的奉養銀都是先發到各地藩王手里,再經藩王之手,發放到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都尉,輔國都尉,奉國都尉等皇室人員手中。”
“然而真正能發到皇室人員手中的又能有多少,大部分都是藩王自己吃掉,留出一部分給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等地位稍高的皇室人員。”
“像是地位較低的鎮國都尉,輔國都尉,奉國都尉,大多都比較窮困,甚至已經窮困潦倒到了刻意犯事進牢獄,在牢獄中混吃混喝的景象。”
“我等何妨把推恩令之策變換一下,不必完全照搬漢武帝的辦法,我們可以拿藩王的土地做做文章。”
朱厚照若有所思,大概明白了嚴嵩的意思,“繼續說下去!”
“有些皇室宗親窮困潦倒,陛下可以下令給他們分發田地,讓他們自給自足。”
“他們已經窮困到寧愿進監獄吃牢飯,想必不會抗拒陛下的好意。”
“之后,陛下只需發一道詔書,打破太祖皇帝不準許皇室宗親經商,科考等規定,讓他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生計。”
“如此一來,他們便不會再支持各地藩王,無法繼續影響大量皇室宗親的各地藩王,又豈能反抗陛下的意志。”
“屆時,削減皇室宗親奉養銀,不過陛下一言而決。”
“好......”
朱厚照不禁大聲叫好,嚴嵩這一招,夠高,夠絕,也夠狠。
推恩令2.0版本,或者說是分家,這一招可謂是戳中了要害,甚合他的心意。
給那些窮困潦倒的皇室宗親分土地,反正分的不是他的,而是各地藩王的。
放開太祖不準許皇室人員經商,科舉的祖制,對他而言更是無傷大雅,祖制嘛,需要的時候拿來用一下,不需要的時候怎么樣都無所謂。
至于各地藩王會不會同意與他們的親戚分家,這就更不用擔心了,洶洶民意之下,就是皇帝也得退避三舍,何況區區藩王。
一個地方藩王,不管是親王,還是郡王,其下三種將軍,三種都尉,數量極其的多,兄弟,兒子,侄子,但凡沾點親戚關系的都去參與分地,哪個藩王不同意,就是無數大明皇室人員的公敵。
一招分家,完全能夠摧毀龐大的藩王集團。
人都是貪婪且自私的,當自己的利益都得不到滿足時,又怎會去考慮別人的利益。
只要讓那些窮困潦倒的皇室人員擁有吃飽穿暖的能力,別說是再也從朝廷拿不到奉養銀,就是放棄皇室子孫的身份他們也未必會在意。
畢竟朝廷奉養銀也到不了他們手里,皇室子孫的身份也沒能讓他們有多風光,還是拿到手里的地更為實在。
推恩令也好,分家也罷,最絕的就是明知是陰謀,卻沒人能夠抗拒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