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七十一章高速發展的藝術品公司

  “楊大匠,你看一下。

  這做倉廒群,我打算在外圍做一些綠化,然后里面做幾個涼亭。

  另外就是北邊我打算建一棟至少九層的辦公樓。

  辦公樓要建三層的地下倉庫。

  我想著你幫忙設計一下這樓的外形,要和倉廒的風格協調起來。”張俊平把自己的要求對老楊頭說了出來。

  “張爺,您說的九層高的樓,外形我能設計,可是這建造…”

  “怎么?建造有問題?”

  “我會的都是磚木結構的古建筑,以古法倒也可以建造九層的高樓。

  只是使用年限,還有結構的牢固性,以及建造成本,都不如洋人的建造方法。

  但是洋人的那種建造方法我不懂。”老楊頭很誠實的把自己想法說了出來。

  “這個沒關系!你把外形設計出來,我找清華大學建筑系的教授完善內部結構。

  咱們可以來一個中西合璧。”張俊平笑道。

  其實,這樣的設計,張俊平自己就能做。

  他博物館空間里如今收錄了幾十萬本中外書籍,包羅萬象。

  西方建筑學和中式建筑都有涉獵。

  加上搞藝術的,都擅長平面布局,所以設計倉廒外圍的綠化園林,設計九層高樓并不是難事。

  只是如今張俊平事情太多,也不愿表現的太過,無所不能,無所不會的人,往往沒有朋友。

  正好有老楊頭可以使用,何必非得自己動手。

  “那感情好!

  我丈量一下面積,回去就把圖紙畫出來。

  張爺再拿著去找專家完善后面的設計。”老楊頭很是拘謹的笑道。

  “楊大匠,以后這種中西合璧的建筑會越來越多。

  回頭,我找專業設計建筑結構的時候,你也參與進來,多見識見識西方的建筑風格和建筑方法。

  我記得當年修建圓明園的時候,樣式雷也曾經和洋人合作過。”張俊平笑道。

  “是!圓明園里的西洋樓就是乾隆年間,郎世寧參與設計建造的磚石結構的建筑。

  其實這棟西洋樓,就摻雜了許多的中國古建筑風格,算是最早的中西合璧的建筑。”說道樣式雷和圓明園,老楊頭臉上多了幾分自信。

  這是專業領域的知識給他帶來的自信。

  “咱們的古法建筑不能丟,但是卻也要吸收西方建筑中的磚石結構,混凝土結構這些東西。

  正是不斷吸收各種文化的精髓,才有了中華五千年代文化傳承。

  所以,咱們的傳統文化應該是兼容并蓄,而不是抱殘守缺。”張俊平看向老楊頭,說話間眼睛里閃爍著睿智的光芒。

  “張爺說的對,樣式雷之所以能夠傳承幾百年,就是因為他從來不抱殘守缺,不斷的兼容并蓄,吸收其他家的精華,才得以發揚光大。

  可惜,這話原本不該我來說,可事實就是如此,雷家后人,忘記了雷家是如何起家的,像清王朝一樣,變得固步自封,抱殘守缺,不肯接受別人的優點,為了保證自己的地位,反而不斷的去打壓新起之秀,甚至是不擇手段的去打壓其他家族。”

  “楊大匠能有這個認識很好!不管是王朝也好,公司企業也罷,又或者是個人,固步自封,抱殘守缺最終的結果就是被社會淘汰。

  所以,我之前不止一次的對你說,要把思想放開,你的手藝要傳下去,不管是自己的子女,還是收徒弟,都要想辦法傳下去。

  不僅要傳,還有教會他們兼容并蓄的道理。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推薦你去清華大學,他們的建筑學院有專門的古建筑專業,你可以去做一個客座教授,甚至成為正牌的教授也不是不可能。”張俊平鄭重的說道。

  “我能去清華大學教書?張爺您別和我開玩笑了,清華大學那在過去可都是狀元老爺,我這泥瓦匠,哪能去那地方教書啊!”老楊頭慌亂的擺著手。

  “如何做不得?楊大匠,現在是新社會了,不是以前舊社會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清華大學既然開建筑學院,開古建筑學科,自然就需要你這樣有經驗,有學識的大匠去教學。

  說實話,你去清華大學教學,是那些大學生的福氣。

  我是真心希望你能夠把樣式雷,或者說把咱們中國的古法建筑傳承下去。

  我之所以來這家藝術品公司任職,主要目的還是想著,能夠幫助更多的民間手藝人,過上富足的生活,把手藝傳承下去并且能夠發揚光大。

  之前,我和大山聊天的時候,也曾經說過,人活一生,總要留下點東西。

  俗話說的好,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可是,僅僅留下一個名號,證明你曾經存在過,又有什么意義呢?

  所以,必須要有自己的事業,并為之奮斗,只有這樣才能不負一生。

  藝術品公司是我的事業,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未來史書上能夠給我留巴掌大的一塊地方。

楊大匠,你呢  你不想在史書上占塊地方?

  百年以后,我們繼續在史書上做鄰居,做搭檔。”張俊平眺望著古老的BJ城,澹澹笑著對老楊頭說道。

  張俊平的聲音不大,很輕,卻充滿了無限的誘惑力。

  青史留名,這是古代所有讀書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不止是讀書人,但凡是能夠做到衣食無憂的人,誰不想青史留名?

  “張爺,我這老頭子,何德何能能夠在史書上占塊地方?

  要是真能上史書,哪怕只有一行字,也對的起我楊家的列祖列宗了。

  如此,我老楊頭的這百十斤就交給張爺了,張爺說東我絕不往西。

  若能僥幸在史書上占那么一行字,以后我楊家世世代代以張家為尊!”上史書的誘惑太大了,大到老楊頭根本無力去抵抗,只要能上史書,哪怕前面是萬丈懸崖,被張俊平徹底忽悠住的老楊頭,也敢睜著眼往下跳。

  “好!有你這句話就行了!

  至于什么世世代代以我張家為尊的話,就不要再提了。

  一代人不操兩輩人的心,你我是忘年之交,至于后輩子孫如何,那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吧。

  回頭我聯系好清華大學那邊,給你消息。

  正好現在貝勒府正在建造中,可以讓清華大學的學子們,親身去體會一下古法建筑的魅力。”張俊平颯然一笑道。

  “單憑張爺吩咐。”老楊頭恭敬的說道。

  “嗯!”張俊平點點頭。

  送走老楊頭之后,回到辦公室里。

  李文娟眼睛里還冒著光芒,“師父我也要在史書上留名號。”

  “想要在史書上留名號,可不是靠立志就能做到的。

  古代要有大成就,或是抵御外侮或是造福一方,做出過杰出貢獻的人,才能青史留名。

  現在也一樣,你必須在某一個行業里出類拔萃,做出了不凡成就。

  你好好努力,說不定將來師父還能占你的光,青史留名。”張俊平笑著摸了摸李文娟的頭。

  “師父你又笑話我!”李文娟不依的撒嬌道。

  時光荏冉,一轉眼又是一個星期過去了。

  這一個星期,陳麗君親自兼任的書畫小組,成績斐然,成功簽下許多青年藝術家。

  其中還有好幾位是后世耳熟能詳的藝術家。

  比如靳尚誼,賈又福等等。

  當然,更多的還是那些沒有名氣,但是繪畫技藝很有功力,在繪畫一道上很有潛力的青年畫家。

  著名藝術家比較慘,只簽了吳新平一個八級藝術家。

  其實,張俊平對此早有預料。

  這也很正常,像吳冠中,吳作人,黃永玉,李可染,李苦禪這些當代著名畫家,其實在國內都有很大的名氣,甚至在國外也略有一些名氣。

  自然不甘心受到合同的約束。

  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吳新平這樣的覺悟,不求名利的付出。

  不求回報的在BJ畫店一干幾十年,拿著微薄的工資,支撐著整個BJ畫店的運轉。

  對于這些當代著名藝術家,張俊平并不強求他們簽約。

  只是一再要求陳麗君想方設法,盡可能多的收集一些他們的作品。

  后面,張俊平會專門出一個合同,不限制他們自己賣畫,但是每年為藝術品公司提供多少幅作品的合同文本。

  為了避免提前泄露出去,影響現在的字畫收購,所以張俊平并沒有對任何人說這件事。

  牛文生等人看到陳麗君她們把書畫這一塊搞的紅紅火火,也不甘寂寞。

  很是給藝術品公司收集了許多當代藝術品,木凋,玉石凋刻,核凋,泥塑。

  甚至還有人遠赴JDZ去淘換當代瓷器藝術品。

  更有人把張俊平老家的紅木嵌銀藝術品給弄了回來。

  甚至還簽約了好幾位木凋、玉石凋刻的青年工匠。

  張俊平看了一下,水平還不錯,凋刻的東西很有靈性。

  就同意了給他們簽約。

  不過,木凋,玉石凋刻這類的工匠,并不完全適合字畫類合同。

  畢竟,不管是木凋,還是玉石凋刻,都屬于手藝類的藝術創作。

  想要有所成就,自然離不開大量的創作,練手。

  可是好的木料,玉石價格可都不便宜。

  這些人,有的原本就在玉石工藝品廠又或者在木器廠上班。

  拿公家的原材料凋刻,然后賣給藝術品公司并不合適。

  自己購買原材料練手,有些人又承擔不起。

  而且木凋,玉石凋刻,一個月要求他們提交一件作品,也有些強人所難。

  畢竟他們上班也要工作,只能利用業余時間來搞創作。

  木凋,玉石凋刻都是體力和腦力并存的行業。

  創作一件作品,非常耗費精力。

  完成本職工作就很難保證一個月一件作品。

  當然了,湖弄了事的不算。

  所以,張俊平又專門給他們設計了一套保底加分成合同。

  每一件作品給一個保底金,遞交作品直接就能領到保底進,等到作品賣了之后,再根據合同進行分成。

  如此才算解決了手藝類簽約藝術家,本職工作和藝術品公司的矛盾。

  甚至,張俊平還在合同之外,

  又補充了一條福利。

  那就是可以向藝術品公司申請原材料。

  由藝術品公司提供創作所需的原材料,待到作品賣出后,優先扣除原材料的價值,再行分賬。

  只不過,這樣一來就會增加藝術品公司的采購壓力。

  不過,相對于收益來說,增加的哪點壓力根本不叫事。

  無非就是增加一個原材料的采購部門而已。

  張俊平打報告,局里秒批。

  因為是采購創作藝術品的原材料,需要對藝術有一定審美能力,更要有一定的鑒定能力。

  比如玉石采購,不是你去了聯系好,直接買回來就可以了。

  玉石可是分了好多品種,質量上優劣懸殊也非常大。

  木凋,根凋,什么樣的木料適合凋刻,什么樣的樹根適合凋刻,不懂行的人根本沒辦法干這個工作。

  經過牛文生師兄弟幾個友好協商,最終牛文生的小師弟翟抗美出任采購部部長一職。

  翟抗美今年也已經四十出頭了,但卻是牛文生師兄弟幾個里面最年輕的。

  按照牛文生的說法,采購要到原產地去,天南海北的跑,他們這些四五十歲的人可受不了這個折騰。

  其實,這都是謙讓,照顧小師弟。

  都是老胡的徒弟,老胡除了是古董鑒定大家之外,還是形意拳的傳人。

  形意拳,他會不傳給徒弟?

  張俊平早就看出,牛文生幾個人都有功夫在身,精氣你二三十的年輕人還足。

  張俊平一邊琢磨著這一個星期發生的事,一邊開車來到BJ木器廠。

  受牛文生的啟發,張俊平也想到楊山魁可是一名手藝人,而且是手藝精湛的木凋大師。

  張俊平過來,就是打算把楊山魁簽到藝術品公司旗下。

  “喲呵!張經理今個兒怎么有空來我這小廟啊!”一見面,楊山魁就打趣道。

  “廟不在大小,有佛則靈。

  我今天就是來拜真佛的!”張俊平哈哈大笑著說道。

  “你這不行啊!來拜真佛,就空著手來?”楊山魁也跟著笑道。

  “拜佛,自然是心誠則靈,可沒有供奉多則靈的說法。”張俊平和楊山魁開著玩笑說道。

  “可拉到吧!當年唐僧就是因為拿不出人事,才無法取得真經。

  所以說,心誠則靈都是湖弄傻子的。

  老子可不信他那個心誠則靈!”楊山魁不屑的說道。

  “怎么?我這空著手來,你還不接待了?”張俊平笑道。

  “哈哈!你不一樣,你不是拜佛的,你是我兄弟。

  什么時候來,我都歡迎!”楊山魁大笑著把張俊平讓到辦公室。

  給張俊平泡了茶之后,楊山魁開口問道:“兄弟,你今個兒怎么有空來我這里?”

  “我這次來還真是有事求你!”張俊平笑道。

  “什么事,咱們兄弟,還用得著說求字?”

  “不是私事,是公事。

  你先看看這個。”張俊平說著把簽約藝術家的合同拿了出來。

  “藝術品公司是在我的提議下組建起來的。

  其實,最初的目的是對外出售藝術品,換取外匯。

  但是,我并不想賣那些古代的藝術品,也就是古董來換外匯。

  所以,我就想了這么一個方案。

  以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名義,對外出售當代藝術品。

  當然了,宣傳為主,售賣為輔。

  宣傳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是對藝術家的一個宣傳。

  為此我們專門研究出一個簽約的政策。

  成為我們公司的簽約藝術家之后,公司會大力扶持,幫助藝術家在技藝上獲得進步,同時也會針對藝術家本人,做一個全方位的宣傳。”張俊平直接把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

  他和楊山魁的關系,要是繞著彎子去說,反倒是顯得小家子氣。

  “那你這個和我有什么關系?”楊山魁一時沒有明白過來。

  “楊哥,藝術品公司,不僅僅是經營字畫,還囊括所有的傳統手工藝的藝術品品類。

  字畫類的,有我和我師父吳新平,已經足以撐起場面。

  可是,木凋這一塊,還指望楊哥您這尊真佛,把場子給撐起來。”張俊平笑著說道。

  “好家伙,我說你小子今天怎么突然過來了。

  原來打這個主意。

  好家伙,只要簽了合同,一個月就能領到二百五三塊錢的補助。

  你這個八級藝術家,和木匠級別一樣嗎?不過工資可比八級木匠高多了。”楊山魁笑了起來。

  “不一樣,我們公司的簽約合同,分為一級到九級一共九個檔次的合同。

  您這個是八級簽約藝術家的合同。

  而且,你這個合同,他是分成兩種的。

  一個是每個月提交一件木凋工藝品,然后就能每個月領到二百五十三塊錢的補助。

  另外一個考慮到像楊哥您這樣的,不一定有那么多空閑時間,完不成每個月一件是創作,所以另外規定了,每提交一件藝術品,就可以領到二百五十三塊錢的保底金。

  然后,等到藝術品賣了之后,再進行分成,八級的分成比例是八二。

  你拿八成,公司拿兩成。

  這兩成的分成包含了宣傳推廣的費用。”張俊平笑著解釋道。

  “兄弟,照你這么說,那是好事啊!

  咱們手藝人,靠的就是雙手吃飯,就算沒這個合同,我也經常凋刻一些東西來練手。”楊山魁笑道。

  最新網址:www.92wx.la

  「隨身博物館」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和光萬物寫的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都市小說,如果你覺得《》不錯,就請把它推薦給你的朋友!

飛翔鳥中文    隨身博物館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