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二十九章為了愛情

  “大哥,我和安子就不要了吧?我們也幫不上什么忙!”趙玉芝看到張俊平看她,趕緊開口說道。

  “酒樓是我送給咱爸媽的!

  咱爸媽的東西,自然我們兄妹三個都有份。

  這個你們就不要再謙讓了。

  只要你們好好孝順父母,這點身為之物,大哥真的不在乎。”張俊平笑道。

  “行了,這件事就這么定了,你們誰也別再謙讓了。”張父開口終止了這個話題。

  “平子,燕子上次來說,你可能要離開物資局?”張母關心起另外一個問題。

  “嗯,結了婚,我老丈人肯定不希望我繼續待在物資局。

  物資局雖然不錯,來錢也多。

  可是一年出差最少也得半年以上。”張俊平笑著說道。

  “那燕子他爸,說好讓你去什么地方了嗎?”

  “因為我字寫的好,畫畫也不錯。所以,打算讓我去bj畫店當店長。不過,現在好像還沒定下來。”張俊平笑著回答道。

  “bj畫店,那地方好,工作輕松,這樣你就有時間多陪陪燕子。

  你們結了婚,抓緊時間要個孩子,趁我現在還年輕,還能給你們帶孩子。”張母笑道。

  說完,又看著趙玉芝,“玉芝啊,你別怪媽偏心,給你大哥看孩子,不給你看孩子。

  咱們走到哪說哪兒的話。

  以前,咱們在養豬場上班,你也知道那活累。

  所以,媽才讓你自己在家帶孩子。

  現在情況好了,你要是和安子再要一個,媽也給你們看孩子。”

  “媽,我又不是不知道好賴的人。我知道,您不給我看孩子,那是心疼我,不舍得我去養殖場受累,您對我比對紅還好。”趙玉芝拉著張母的手嬌聲說道。

  張俊平陪著父母吃完飯,就回到城里,來到廣安門外的倉庫。

  自己空間里還有數千噸的大米,上萬噸的小麥,以及數百噸的牛肉。

  雙頭鷹整個遠東地區,數十萬人的生活物資,主要就是通過鳥市這個港口來運輸。

  雙頭鷹一直都是糧食,輕工業產品的進口大國。

  遠東地區的食物,更是主要依賴于進口。

  所以,鳥市港口上堆積的貨物,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空間各種各樣的生活物資有很多,只是好多都不方便拿出來。

  或者說,暫時不方便拿出來。

  不過,化整為零的拿出一部分來,還是沒有問題的。

  張俊平直接用麻袋裝了一百多袋大米,放到倉庫里。

  小麥沒辦法拿出來。

  又拿出二百多坨冷凍帶魚。

  帶魚這東西,出水就死所以遠洋捕撈的漁船,都是在撈上來之后,直接把帶魚冷凍起來。

  所以,張俊平從漁港碼頭弄到的魚獲中,帶魚都是凍成一坨一坨的。

  倒也方便拿出來。

  想了想,張俊平又從空間里拿出幾百匹棉布。

  這些棉布,還都是中國制造的。

  有人可能會質疑,中國和雙頭鷹交惡,那還有貿易往來啊。

  要到八十年代以后,兩國才有貿易往來的。

  其實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即便是交惡最嚴重的六八、六九年,兩國依然有貿易往來。

  進入到七十年代以后,中國和雙頭鷹約定用瑞士法郎進行交易,每年的交易額開始急劇擴大。

  所以,鳥市港口上有中國制造的棉布,這很正常。

  不止有棉布,還大量的有毛呢紡織產品。

  那個,張俊平沒有拿出來。

  把東西放出來之后,張俊平就離開了倉庫,來到輕工局。

  因為工作原因,張俊平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來接邱文燕下班了。

  開著嘎斯吉普,停在輕工局門口,絕對是最靚的仔。

  不少認識張俊平的,都紛紛湊過來,和他打招呼。

  都知道張俊平大氣,只要靠過來,搭句話,最次都能混支煙抽。

  張俊平也樂的有人陪自己聊天,天南地北,中華上下五千年,一通神侃。

  bj老爺們就是能聊,中華五千年,海子里都秘聞,國內國外大事件,沒有不能聊的,沒有他們不知道的。

  不一會,邱文燕騎著自行車出了輕工局大門,一眼就看到鶴立雞群的張俊平。

  車把一拐,來到吉普車跟前,“你今個兒怎么開車來了?”

  “我今天回家了一趟,回來之后,看看時間,怕來不及接你,也就沒再回局里還車。”張俊平笑著把邱文燕的自行車掛到吉普車后面,然后殷勤的拉開車門。

  邱文燕高興的坐上副駕駛座。

  “想吃什么?”張俊平上了車之后,抓住邱文燕的手問道。

  “隨便,吃什么都行!”

  “哎呀,這可麻煩了!”張俊平驚叫一聲。

  “怎么了?什么麻煩了?”邱文燕緊張的問道。

  “那個,自從建國之后,咱們國家就不允許賣隨便了。

  你說,這不是麻煩了?”張俊平擠眉弄眼的沖邱文燕笑道。

  “德行!”邱文燕這才明白,張俊平是在調侃自己,氣的錘了張俊平一拳。

  這一拳,捶的張俊平渾身酥麻。

  “那就去楊老太那里吃炸醬面吧!”邱文燕想了想說道。

  “行,你說了算!”張俊平笑道。

  他也有日子沒有去楊老太的面館吃面了。

  “楊老太,楊老太!兩碗面,多加鹵子,再加兩個雞蛋。”張俊平還像往常一樣,一進門就大聲嚷嚷道。

  只是,這次楊老太沒有出來罵他。

  “你誰啊!嚷嚷什么?”一個年輕女人從里面出來,沖張俊平訓斥道。

  張俊平皺了皺眉頭,沒理她。

  這時,又一個三十多歲的婦女走出來,看到張俊平笑著說道:“張科長來了?您稍等啊,您的面馬上就好!”

  這個女人他認識,街道安排在面館管賬的。

  “楊老太呢?”張俊平皺了皺眉頭問道。

  “那個,楊老太退休了,以后這個面館交給我負責了。”婦女笑著說道。

  “退休?”張俊平臉色變得有些難看。

  冷聲問道:“楊老太現在人呢?”

  張俊平的氣勢能夠壓的翁興慶那樣的老江湖,不敢動彈,乖乖服軟。

  更何況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女人。

  “那個,那個…”婦女吞吞吐吐的說不出話來。

  “說!”張俊平冷聲喝道。

  邱文燕不知道張俊平為什么發火,只能站在張俊平身邊,緊緊握著他的手。

  “街道覺得楊老太一直住在面館也不好,就給她安排了一間房子,她搬到那邊去了。”婦女趕緊把自己知道的說了出來。

  “安排的房子在哪兒?”張俊平繼續追問道。

  “在…在…”

  “你帶我過去!”張俊平冷聲道。

  “我…好!”婦女本來想說自己還要看店,可是看到張俊平嚇人的目光,一個字都不敢多說。

  直接帶著張俊平來到楊老太的新家。

  這里也是一個四合院,和張俊平的四合院隔著一條胡同。

  分給楊老太的是四合院里的一間耳房。

  “行了!你可以走了!”張俊平低聲對婦女說了一句。

  婦女趕緊轉身跑出四合院。

  “楊老太,我來看你了!”張俊平深吸一口氣,換上一個笑臉,推開房門,大聲的抱怨道:“我說你這人,可是不夠意思啊!

  搬家都和我言語一聲,怕我過來蹭飯啊?”

  “平子來了?”楊老太看著張俊平,笑呵呵的說道。

  “是啊!要不是去面館吃面,都不知道你老太退休了。

  我說,你這早不退,晚不退的,怎么偏偏這個時候退休啊?”

  “唉!這不是,街道那邊找我,做工作,說要把崗位讓給年輕人。”

  “所以,您就聽話退休了?”張俊平笑著問道。

  “是啊!街道還說了,等孫子長大了,就給他安排工作。這不,還給安排了一間房子。”楊老太倒是看的開,樂呵呵的說道。

  “楊老太,這事吧,沒那么簡單。

  你要是相信我,這事交給我來辦。”張俊平沒有多解釋,只是笑著說了一句。

  “平子,我知道你想說什么。

  算了吧!現在挺好,我退休了,每個月還能拿三十多塊錢的工資。

  夠我們娘倆花了!”楊老太握著張俊平的手笑著說道。

  “老太太,你不為你自己考慮,總得為你孫子考慮考慮吧?

  就這么一間房子,以后怎么說媳婦?

  這事你聽我的。

  現在形勢變了,你的面館,街道得還給你,而不是讓你退休。”

  “面館還給我?”

  “對!國家有政策,像你這種情況,面館包括那個院子,都得還給你。

  你自己想想,有了面館,有了院子,將來你孫子還用擔心沒有工作?還用擔心娶了媳婦沒地方住?”

  孫子現在就是楊老太的命門,只要是為了孫子好,楊老太什么都能干。

  街道也正是抓住這一點,才做通楊老太的工作,讓她退休的。

  街道考慮的不能說不對,楊老太年齡大了,她退休,可以安享晚年。

  而且騰出來的崗位,還能安排街道上的待業青年就業。

  一舉多得的好事。

  可是,街道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面館不是街道的產業,包括那個小院子,都是人家楊老太的產業。

  現在,張俊平也在用楊老太的孫子來勸她,果然楊老太不再反對。

  “那好,那我就聽你的!”楊老太笑著點點頭。

  張俊平又陪著楊老太說了一會話,才告辭離開。

  出了楊老太的家,兩個人沒有再去面館,沒有楊老太的面館,面里也就沒有了愛情的味道。

  兩個人挽著手,隨便找了一家餃子館,吃了一碗羊肉水餃。

  然后,張俊平開車拉著邱文燕來到大柵欄四合院,繼續打家具。

  第二天,一上班,張俊平就接到了李開河的電話,告訴他車皮安排好了。

  有告訴他一個人名和電話。

  說是把貨運到雪城之后,和這個人聯系就行。

  張俊平又給八五六農場的張場長打過去,把人名電話告訴他。

  打完電話,張俊平把需要他簽字的文件簽上字,交給劉姐。

  然后拿了一份報紙,開車來到什剎海街道辦事處。

  找到街道辦事處的劉主任。

  “喲張科長,你可是稀客啊!今個兒怎么有空來我這里?”看到張俊平,劉主任很熱情。

  劉主任很會辦事,轄區內有頭有臉的人,他都認識,甚至都很熟悉。

  張俊平也和劉主任打過交道,給他搞過物資。

  “劉主任,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

  我來是為了楊老太的面館的事。”張俊平開門見山的說道。

  “楊老太的面館?怎么了?有什么問題嗎?”劉主任有些摸不清張俊平的目的。

  “楊老太退休了,這事你劉主任總該知道吧?”

  “我知道啊!她退休還是我簽的字,老同志就是有覺悟,把崗位讓出……”劉主任笑著說道。

  “打住,劉主任,咱倆就別說那些冠冕堂皇的話了。

  你看看這個文件!你這里應該有正式的紅頭文件吧。”張俊平直接打斷了劉主任的話,把報紙放到劉主任辦公桌上,指著其中一篇文章說道。

  “這個,你什么意思?”劉主任皺著眉頭問道。

  “劉主任,那個面館是楊老太的祖產,包括后面的院子,都是楊老太的祖產。

  你說我說的是什么意思?”

  “那這件事,又和你有什么關系?”

  “為了愛情!”張俊平直接說道。

  “劉主任,現在楊老太把事委托給我了,你看什么時候給個說法。

  你要是辦不了,那我就去區里找能辦的人去辦。”張俊平也沒有和劉主任多墨跡。

  繞圈子,他真繞不過劉主任,所以干脆直來直去。

  “張科長,這件事不是不辦,你總得給我們時間去核實。”

  “可以啊!你盡管去核實。

  住在什剎海的人,誰沒吃過楊老太的炸醬面?

  那些老人,誰不知道楊老太的事?

  那些年輕人,哪個不是聽著楊老太的愛情故事長大的?”

  “我知道!我調來街道辦事處,聽到的第一個故事就是楊老太面館的故事,吃的第一頓飯,也是楊老太的炸醬面。

  這件事你放心,我一定盡快落實。”劉主任陪著笑臉說道。

  “那行,我就等劉主任的好消息了!”張俊平說完起身就要走。

  “唉,等等!張科長,先別著急走啊。”劉主任忙攔住張俊平。

  好不容易逮到人了,還能讓他跑了?

  “劉主任有事?”

  “對!這不是年底了嗎!張科長你關系廣,幫忙給街道上弄點福利啊!”

  “劉主任,咱們街道那么多工廠,還能缺了福利?”張俊平笑道。

  “缺,現在那個單位不缺啊?到了年底更缺。

  街道上雖然工廠不少,可那些都是小工廠,本身也沒多少物資。

  我不能全都拿來發福利啊!”劉主任笑著叫苦道。

  “行吧,我從東北調了一批物資,過幾天就到。

  到時候,勻給你幾千斤大米,夠了吧?”張俊平想著,楊老太的事,還得麻煩對方。

  就算是找到區里,最后還得讓街道來辦。

  所以,很干脆的答應下來。

  “那個,張科長,肉魚之類的,你也給勻一點。過年總不能廣發幾斤大米吧?”

  “那行吧!我回頭再讓人給你送幾千斤帶魚過來,這樣可以了吧?”

  “謝謝張科長!只是,這大米和帶魚能不能多給勻點。

  這過年了,咱們街道上的孤寡老人,也得給他們送點溫暖不是?”劉主任訕笑著說道。

  “行!就沖你劉主任這句話,我勻給你一萬斤大米,一萬斤面粉一萬斤帶魚。”張俊平爽快的說道。

  這個年代的干部,還是很純粹的,心里能夠想著老百姓。

  “夠了,夠了!我代街道的同志們謝謝張科長!”劉主任大喜道。

  “劉主任,謝就不用了!楊老太的事,你多費心。”張俊平提醒道。

  “你放心,我這就安排去落實這件事。

  其實,這件事也很好落實,畢竟楊老太可是咱們這一片的名人。”劉主任笑著保證道。

  離開街道辦事處,張俊平又去了一趟楊老太家,叮囑他,不管別人說什么,全都推到他身上,讓他們來找自己談。

  交代完楊老太,張俊平這才回到局里。

  老老實實的,留在科室里辦公。

  主要是現在物資沒到,年底了,張俊平出去拜訪關系戶,總不能空著手吧。

  所以,只能等著物資到了再說。

  晚上,接上邱文燕繼續去大柵欄打家具。

  刀疤臉趕到四合院,向他匯報招工的情況。

  “張爺,人員按照您的要求,都找齊了。”

  “我讓你找的bj飯店的人找了嗎?”

  “找好了,只是人家白天要上班,只能晚上抽出時間來幫咱們培訓。”

  “晚上就晚上,反正那些服務員也都是附近的。

  晚上培訓完,你們辛苦一點,把人安全送回家就是了。”

  “知道了!”刀疤臉答應一聲,準備離開。

  “倉庫里有一批物資,你去處理一下。

  年底買東西的多,賣古董文物的也多了不少吧?

  讓兄弟們都留意著點,遇到好東西,直接拿下來。

  如果把我不準,就給我打電話。”張俊平叮囑道。

  “張爺,您放心,只要是出現在鴿子市上的古董文物,絕對跑不了。”刀疤臉笑著保證道。

  “嗯!”張俊平點點頭。

  他知道,這幾個月,刀疤臉沒少淘換古董文物。

  只是,他還沒來得及去收回來。

  ------題外話------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愛閱app閱讀。

  新為你提供最快的隨身博物館更新,。

  最新網址:www.92wx.la

  「隨身博物館」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和光萬物寫的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都市小說,如果你覺得《》不錯,就請把它推薦給你的朋友!

飛翔鳥中文    隨身博物館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